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美文 > 导航 > 梦回大唐·李世民

梦回大唐·李世民

发表时间:2020-11-25

【www.qg13.com - 关于野菊花的情感美文】

总是会有很多的文章去描述情感,而每个人对情感的看法的都是不一样的,什么样的情感美文才称得上质量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梦回大唐·李世民,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弯梦绵延

惊醒了多少硝烟

一骑马驰骋

斩染了多少鲜血

数不清的尸骨

在嚎叫

云雾

弥漫

顿醒的老人

雪鬓斑斑

多少岁月

在战争里辗转

抹不去的斑驳

消不去的纹线

挑灯批阅奏折万千

心系大唐江山

皇位的勾心斗角

我早已疲惫不堪

多少日夜

我守着一轮孤月

独尝无人知的冷暖

多少宫阁

我留在一隅书房

继续无人知的疲倦

皇后啊

我何时才可与你相见

魏征

你又何时向我谏言

可这一切

早已不可实现

人人都羡皇帝

位高权重佳丽三千

谁人知其黑白明暗

罢了罢了

相关推荐

梦回何处


我们从遥远的地方赶来。

我们来自四方八野。我们因此离开了原本熟悉的存在方式,聚在这里,来开始一场各自不同的游戏人生。那不仅是文字的记载,实实在在,还有不能重复的、无法预告中天天都在演绎的故事。于是有了过程,留下情感,还有故事里的悲欢离合

她是等某个人,还是来这里消磨时光呢?

我用目光截取了一个场景,放在心里,她和别人不一样,出现在众人的前面。寂寞,孤独,闪烁哀伤的光焰,其实内心隐藏不住什么。这是一朵从心里燃起大火的花,热烈地张开,针尖一样密集的花蕊衬托出野性的美,在浓烈的颤动之中,听大地的歌哭。那些四季,那些风霜雪雨

多少年,我被一种从未有的、一种图画般簇拥在身边的夜晚所包裹,是幽静的,也是流淌的。这样的背景即可怕又撩拨人心,从里面露出的内容有转瞬即逝的,也有在我到来之前早已存在的;有认识的,又有不认识的;还有看见后就想极力避开的心惊肉跳的面孔,有点被刀刃不小心划伤的感觉。这些真真假假的面孔,构成了视觉上丰富的细节,让人回忆,让人在怀念里刻意地忘记一些过去。颜色不能确定,远得只能看见一片乳白色弥漫的炊烟,也许是黑色,如同从海水里上升出来的锚,或者是锚一样的遒劲的树枝,穿过密密匝匝的绿叶的缝隙,凝视天空,却又似是从张大千的笔下皱出一块突如其来的平原,紧接着,又在泥土里一下子涌出了一群贪婪又勇敢的生命。我们愉快的长大,某个瞬间,有时为了一个飞来的眼神,而心事重重,会在凄凉的月光下徜佯一个整夜。

我们在这里相遇,握手,言欢;我们在这里碰撞,争吵,离席而去。因为我们的耳目都是长在身体的表面上,显得十分敏感,怕人误解也怕误解自己,而忘记了内心还有更深奥的交流。我们不能容忍别人的同时,也无法改变自己,留下一块块空白的地段,容纳不了一个人的倾诉,隔离对方也是隔离了自己。因此,在未来的时光,就多出了一道道不肯逾越的门槛。一种人心的隔膜,一种困惑,一种断裂和边缘。我们需要沉思,或者说要进行深刻的反省,最好有一面能看见过去与未来的镜子,悬挂在空间的高处。

天色,应该快亮了。

这样的时候,疲倦的人们多半都沉入在梦境,那缩进温暖被窝里的肢体还不时地晃动一下,或许是很用心地又按照白天有过的动作,再略显夸张的重复一下。

那个位置,在她坐下的地方,不知多少人挥洒过汗水,激扬过青春,在欢快地承接阳光和雨露。在想像的世界里,进行激烈的角逐,刀光剑影,风雨江湖;在覆有绿色锦缎的圆形桌面上,欢声笑语,此起彼伏,产生了金属般的轰响。从这里是起点,通向远方。数不清的人影和足迹,漫漫岁月在这里凝固和延伸,逐渐化作一条蜿蜒的道路,通往一个又一个门派的大门。一路上,经历了风光。那一望无际的草原,朵朵飘落的云彩,在眼前,热情欢迎着此起彼伏的人影,空气中渗透着湖水和草木的清香,偶尔路过的风车旋转出阳光下灿烂的线条,旁边一排排的躺椅里纤尘不染,给人一种欲行又止的感觉。这样,似乎随时都可以坐下来,聆听一只蝴蝶,在草尖上跳舞的声音。

此时,但它却让我很奇怪地联想起积雪皑皑的荒原和冰凌垂挂的屋檐。一个雪封的柴门。茅草泥屋,一个老人,几声咳嗽,透过一盏油灯微弱的光线费力地传了出来。搭眼望去,我想了很久。

在我看来,如果一个人的脚下没有一条清晰可见的道路,就等于丢失了前途。弥漫眼前的地方会是另一番景象,沙尘像流水似地在风中纷飞,延续至天际,迈不开的双脚扎了根似地长在那儿。一转眼,又是一阵大风迎面兜来,把仅有的一滴汗水吹掉。

这时,还能再去做什么呢?

梦回江南


烟花三月,春意正浓;湖面泛起粼粼波光,细长的杨柳柔软缱绻。沈宛手抚琴弦,撩拨一曲自谱的《长命女》

黄昏后。打窗风雨停还骤。不寐乃眠久。渐渐寒侵锦被,细细香消金兽。添段新愁和感旧,拚却红颜瘦。

悠扬的琴音袅袅响起,拨动了她悲伤的心弦。她的一生,多是落花风雨又相催。年少时是官宦人家的女儿,曾度过安稳韶光,如同月下梨花,亭亭玉立。后来父亲因犯文字狱而被满门抄斩从此家道调零。年幼的她在外贪玩才逃过此劫,无依无靠的她无奈之下只能沦落风尘。

她是孤傲的,多金浅薄的富贾、巧言令色的客人,虽悉数抚琴曲来待客,却绝不交言半分;她也是寂寥的,春柳零落,霜红罢舞,韶华来去无踪只有弦上古琴,与她相伴。同样她也是才华横溢的女子,一念成诗一曲为歌,名声早已传遍整个江南。或许她心里一直在等,在等一个才华横溢、温柔如水的男子抚平她忧伤愁苦的心。

一曲既罢,台下爆发了雷鸣般的掌声,一个大腹便便衣着华丽的男子端起酒杯走上前来:美女,陪我多饮几杯,说着不安份的手抚上她娇嫩的脸蛋。她内心充满厌烦之情,可却不敢得罪,端起酒杯正想一饮而尽。突然一个风度翩翩的男子接过了她手中的酒:仁兄,这杯酒小弟替这位姑娘喝下。这位胖男子正想发怒却见此前的男子雍容华贵、气度非凡,只得悻悻离开!

她只是那么一瞥就被眼前男子风流儒雅的气质所吸引,多年寂寥的心像久逢甘露的小树苗一样生机勃勃起来。

她的心从此再也平静不起来,心里日日浮现出那个风度翩翩的男子,令她食知无味夜以难寐。她拿起琴可脑海里全是他的影子,她只渴望为他一人抚琴为他赋诗。纳兰容若也从未见过如此温润水灵而才华横溢的女子,他从此每日必来闲坐在台下听他抚琴凑乐,琴音撼动了他的心房抚平了他内心的忧伤。那日他带来了一把绝世好琴,此琴是用稀有的沉香木制成,琴身是褐色的,闻起来还有少余的沉香木香。这把绝世好琴令沈宛爱不释手,琴音有如天籁之音。抚着这把名贵的琴望着眼前温柔儒雅的男人,她眼里饱含深情倒在他温暖的怀里。那日他们畅谈许久,更多的时候,是她说,他静静地听,一刹那,有岁月静好、流年偷换的错觉。多少年来,不曾有人这般走入他的心房,多少年来他生活在悲痛与忧伤当中。他恨自己辜负了那么多美好的时光,他恨自己没有早日来到江南。此刻他只想把自己全部的柔情蜜意揉进沈宛的心里生生世世不分离。

清晨,他们泛舟西湖,交杯换盏、抚琴赋诗;傍晚一起看天边的日落,晚霞映红了她的脸也燃烧了他的心,两人相依相偎,直至日落西山;夜间,她为他研墨,红袖添香,一盏孤灯映照着他们相对而笑的明眸。这日子每天美的都像做梦,这个梦,纳兰做了二十年,如今果然成真。往后他依然希望每日生活在梦中!

纳兰牵起了沈宛的手来到了纳兰府,他想和沈宛共结连理,一起白头偕老。无疑遭到了纳兰明珠的反对,她是江南歌妓,民间女子,身似漂萍,无根无蒂,他是相国公子,皇宫侍卫,金阶玉堂,无上尊荣,他们之间的差距太大了。尤其满汉之间,始终隔着一条种族之河,没有舟楫,没有绳缆,又如何能够纵身一跃?无奈纳兰只能为沈宛另寻一处别苑。两人在京城的别苑居住,白天沈宛捧读整理纳兰的诗集,晚上红烛添香为纳兰煮酒研墨作诗。两人过着神仙眷侣般的日子,这是两人感到最幸福的一个春天。幸福让容若忘记了丧妻之痛,他的内心已被沈宛的爱填满,沈宛为纳兰带来了整个江南。从此,纳兰就可以在京师做梦,江南就在身边,他触手可及。这段爱情,是他们一砖一瓦筑起来的,他们要将院墙过到苔藓斑驳,要将青春过到风霜满鬓,要将一杯茶喝成白开水。他们在词中相依为命,在爱中如胶似漆。

生命是一个华丽的泡影,一个浪花就可以将之湮灭。纳兰病了,病得没有因 由。全身手脚发冷,寒疾入侵,深入骨髓。纳兰生病的时候,沈宛每日端茶送药,

衣不解带的照顾、相陪、可还是挡不住死神之手。

纳兰的离去令沈宛悲痛欲绝,日日以泪洗面,她已经怀着纳兰的骨肉,却依旧无靠。她为他舍弃江南,奔赴到京师却只换来一段简短的日子。

当年暮秋,沈宛产下了她和容若的孩子后便不知所踪。许是她寄身于一叶扁舟,顺流而下,收留她的地方,是江南。失去了容若,京师对于她来说已经没有任何的眷念。一个人,去了一个本不属于自已的地方,纵算是没有掠夺,可终究还是被驱赶。她能带走什么?什么也不能带走,不过是将落花还给了流水,将春天托付给了秋天。

惆怅凄凄秋暮天。萧条离别后,已经年。乌丝旧咏细生怜。梦魂飞故国、不能前。无穷幽怨类啼鹃。总教多血泪,亦徒然。枝分连理绝姻缘。独窥天上月、几回圆。

梦回石塔


我一次次问自己,这世上,有什么值得我用一生去守护,有什么值得我放弃一切去守护另外的一切! 题记

我若在梦中,伴着一座古老的石塔,漂零在那烽火中!

我好像,轮回了百代,长眠,却又在睡梦中醒着!

我看见:无垠的山川,晶莹的雪;不息的炊烟,成群的牛羊;纷扬的黄沙,未老的胡杨......所有的人都说,这是天堂,我不知道千年后它是否还是这般!

我在古塔脚下睡着了。我从天涯碣石(6)处守望到北,乘着鲲鹏,自南海而来,徘徊于贝加尔湖畔,寻找千年前我的足迹。也许,它早已腐朽了吧。可是,我记得了,我(1)曾拄着那无旌的节,在那里放过一群羊!我记得,我(2)的勤王之师败了,头颅落在俘虏营中。也许,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能够刻下我的丹心吧!我还记得,我(3)狠心抛下新妻幼子,忍顾不回头。泪里红笺,颤抖的字,缠绵的墨,且说尽我的无奈;未完的那一笔,且说尽我的决然,或是无言的心痛。我不知道这一去便成永别,埋骨在那易水之畔,与荆子同歌,沐着易水之寒!我记得,我(4)曾在东海喝了一杯酒,写了几句。那时的我白发苍颜,可是胯下的马儿告诉我,烈士是没有暮年的,壮士的心是不老的......

我的发,黑了又白,枯了又青。

我有过轰轰烈烈的一生,勒马天下,攻陷了一座又一座城池,掠过一片片高原;我有过悲伤无助的一生,家亡了,国破了,在孤独中问责上苍;我有过不羁流浪的一生,浑浑噩噩,曾说过兴亡与我何干?在黄泉路上,鬼神嗤笑于我,责我嚣狂......我曾是凡夫俗子,亦曾是须眉巾帼。我居过庙堂,亦处过江湖。我曾是乞丐,也当过帝王......我一次次轮回,一次次梦回梦醒,寻找脊骨上不曾褪下的烙印那数千年前炎黄亲手刺下的疤痕;我一次次问自己,这世上,有什么值得我用一生去守护,有什么值得我放弃一切去守护另外的一切!

朦朦胧胧,我又一次回到古塔之下。每一次轮回,它都似在黄泉尽头等待着我,似度我往生。我若泅渡于历史红尘,寻到了答案,却害怕直面这答案!

我彷徨了,我仿佛听见亿万英灵在悲哭与怒啸,他们盘旋在塔上,久久不散。我仿佛看见战鼓雷雷,城墙崩塌,血花飞溅......石塔在我耳边轻语,这是古时的战场!

我若在梦中,漂零在烽火中,饮尽古时今朝的痛奴隶的痛,亡国的痛,遗民的痛!

我流浪在近古,守望着那座古老的塔。有一天,我离开了它,奔赴那边关。因为,炎黄告诉我,石塔告诉我,历史告诉我:你可以失去一切,除了脚下的天下。,你可以放弃一切,除了一个民族的尊严与气节。石塔,其实你想告诉我:千百年来,没有谁可以使你屈服,没有谁可使你忘记炎黄赋予你的职责,没有谁可主宰炎黄的子孙,除了他们自己......

呵,这是近古啊!

曾经的天国已成修罗之所,神州遍起烽烟,异族的触手无所忌惮,自扶桑之地(日本)而来。杨柳不再青,草木不再青,圣洁的雪莲不再开......温柔的江南,飘雪的北国,早已满目苍夷。每一寸土地都在哭泣,每一个生灵都在哭泣......今朝的伤胜过所有曾经的痛!

这一次,我主动离开了石塔。这一世,我是一个小将。我厮杀于长城脚下,我守护在中条山之巅,我远征于缅......我负过伤,垂死过,却没有动摇过.......我踏过无数染血的土地,故乡或异乡;我期待,有一天,杀上那扶桑之土......

杀!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我不记得这是何人之语,太久远了。我只知道,这是我最大的信条,没有之一!

我转战南北,却驻足于东海之滨。猛然发现,我落后了,冷剑霜锋的时代已然落幕,炮与火,核与弹的岁月正辉煌。我仿佛听见,扶桑之岛在叫嚣,嗤笑你我(最近中日政治关系)......

......

在那个黄昏,我一个人回来了。我没有抬头看那南飞的雁,没有抬头看那清冷的云......我默默驻足于古老的石塔之下!没有雨雪霏霏的伤感,没有万骨枯的哀叹......我仿佛睡着了,枕着那斑驳的青砖。

我若在梦中,踽踽于古老寂静的小道之上。一步步,邑起轻尘。我抚摸着枯朽的长栏,我擦拭着石塔脚下积起的尘埃,翻过岁月的扉页,再饮那古时今朝的痛。

我仿佛听见石塔的呼声,抑或是炎黄的呐喊。

他们的命,由他们主宰。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

它是他们的墓,炎黄亲手砌下的。它借来青砖黄土,引来长江之水,筑起这枯冢,葬下千万烈士的枯骨,有名的,无名的;英雄的,匹夫的。它想哭,可是炎黄不许!因为它是烙印,不屈的烙印。

我真睡着了吧!我像是一片流浪的枯叶,随着风,飘过那夜幕之下的木园,丹枫笑我,疏桐也笑我,连那湖边(5)的野草也笑我......笑我一场痴梦。

可是我知道,我一直醒着。

那些梦幻都曾存在,是曾经的现实,或浸在岁月的汗渍里,或埋葬于尘埃之下。哪怕历过千古,终是刻骨,铭心......

我睡醒了,吹着北湖冷冷的风。

我还记得那句话: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注:

一,典故

1:苏武牧羊

2:文天祥抗元

3:林觉民之事

4:曹操《观沧海》

二,名词

5:丹枫,疏桐,湖边(北理工校园)

6:天涯碣石(海南天涯海角)

三,石塔是虚幻的,且作为意象

四,写作因由(且作军训感悟)

自从一周前(19号吧)正步检阅被踢下后,我们连(24连)改学一招制敌的格斗术。

我们的口号是:扬我国威,振我中华;犯我中华,虽远必诛!杀!

一句口号,让我嗓音也变了,嘶哑而厚重,温柔与我绝缘;让我的思绪飘向千古,泅过历史,寻找那些苦与痛,触摸古人的意志与节气;让我找到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条信条......我不知道其他同学的感受如何,也许有人以之为儿戏,也许有人娘里娘气,也许有人一笑置之......

硝烟里,天下可安谁家?

这是烽火的时代,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

犯我中华,虽远必诛!

时代变了,然而这一信条却不应遗忘。作为大众(别于军人),虽不至于以身爱国,但以心爱国是必要的。我们也须有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之孤勇与决然,因为中国不可失去一切,哪怕是曾经的或现在的。(近代,我们失去了很多;现在,面临很多外忧与挑衅。)

9月26日下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