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说说 > 导航 > 你的“受害者”思维,正在悄悄毁掉你的婚姻!

如何挽回你的爱情

发表时间:2020-12-01

你的“受害者”思维,正在悄悄毁掉你的婚姻!

我们一定看过很多的情感说说,我们总是想把自己满意的情感句子记录下来,什么样的情感说说才称得上质量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你的“受害者”思维,正在悄悄毁掉你的婚姻!,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结婚两年后,姜美丽的婚姻陷入了挣扎期,她每天都要为琐事和老公吵几次,最开始老公还会哄她两句,可是到后来,老公几乎要对她不理不睬了。

结婚前,姜美丽是个人见人爱的小公主,她老公也特别宠她,曾经发过誓说会一辈子都疼她爱她,可是这才两年,他竟然变了。

结婚后,姜美丽才明白为什么人们总说“贫贱夫妻百事哀”,他们家虽说也不是特别穷,但也不是想要什么就能买的。

比如生完孩子后,她想报个瑜伽班来塑身,可是她老公每个月就那点儿工资,真的是拿不出多余的钱来;孩子吃的用的都要对比四五家才敢下手买,生怕多花了钱生活就没保障了。

老公换了项目后,每天回家的时间都很晚,她一个人带着孩子还要买菜做饭,真的是累得不想动弹,更别说收拾自己。

可是每次看到别的妈妈打扮的光鲜靓丽的样子,她又非常羡慕,总觉得是婚姻拖累了自己,所以就越来越挑剔自己的老公。

“要不是因为你,我怎么可能过这种日子呢?”

“我把最好的青春都给了你,你却这样对待我,你说过的话呢?”

“你就不能学学别人家的爸爸,帮帮我啊,真是瞎了眼才选了你!”

久而久之,她总觉得如果不是嫁给现在的老公,自己就一定能过得更好,而老公也在她时常的埋怨下变得越来越不想和她沟通,两人的关系每况日下。

02

我们经常会在网络上看到很多倾述自己不幸的女人,她们的问题大都是这样的:

“他为什么要背叛我?我对他那么好,我对他全家都那么好,为什么?”

“他为什么不爱我?我已经把最好的都给了他,可是他凭什么不要我了?”

“他怎么能够伤害我呢?当初是谁说的会爱我一辈子的?”

可是明白人一看,就知道她们从第一句话开始,就已经界定了自己“受害者”的身份,所以不管说得多可怜,能收获多少同情,也都无法改变“他不爱你了”的事实。

男人们都是挑剔的,他需要的是一个“值得”自己爱的女人,而不是一个对他好,他就要付出全部爱情去反馈的女人。

所以,我们最终需要想清楚的不是“为什么他不爱你”,而是“他凭什么要爱你?”

婚姻中最可怕的不是你遇到了一个不那么合适的人,也不是你遇到了一个曾符合你想象,但却在婚姻中表现的完全不一致的人。

最可怕的,是你把自己当做受害者,一直活在受害者的位置上。

真正拖垮你婚姻、拖垮你人生的,不是所谓的“错的人”,而是你的“受害者思维”!

日本禅僧小池龙之介在《别生气啦》这本书中写到: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觉得自己是受害者,如果一旦装受害者久了,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只要遇到一点点不如意的事,立马就觉得自己受伤了,然后去责怪自己的爱人。

一旦有了这种心理,女人就会开始无止境的抱怨,抱怨,抱怨,直到夫妻吵架不断,矛盾越来越多,感情越来越淡。

所以,尤其是在婚姻中,“受害者”这种心理,真的很要不得。

03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既然是夫妻关系,就要有契约精神,如果你首先毁约,就是你不对。

但婚姻其实是需要发散性思考的,你想找个不管你怎么样都会对你不离不弃的人,其实是很难的。

如果你每天活的像个“受害者”,满身都充斥着负能量,那么你的那个他,怎么可能会一直对你好呢?

所以,该如何摆脱掉“受害者心态”,获得幸福和快乐呢?听听小姿的建议吧:

一、接受婚姻的真相,不要向别人索要幸福。

在婚姻关系中,存有“受害者心态”的人,她们的实际诉求其实是:你就是要负责我的快乐,满足我的需求,如果你满足不了,那么你就是害我的那个人!

可是这个世界上的男人和女人,都不完美,对自己和他人都不太了解,所以这种“婴儿式”的思维,是很少有男人能够接纳得了的。

婚姻不是恋爱,它是两个人以极近的距离构建的一个家庭关系,在日复一日的亲密相处中,有很多可能连自己都无法察觉的阴暗面和创伤点都会暴露无遗。

而婚姻的真相其实是:双方都是在盲人摸象!

所以,你如果只是向对方索取幸福,那么你得到的只会是失望。

只有接受彼此都有对或不对的时候,在亲密关系中不断的摸索和成长,做个有担当的成年人,对自己负责,才能真正明白婚姻的精髓。

二、降低对婚姻的过度期待,从“我”出发。

对于婚姻,在开始时我们总是过于自信,以为找到那个人,就可以链接了幸福,而且也只能够幸福。

所以,当挫败、委屈,甚至伤害随之而来的时候,我们总是下意识的去逃避,把自己放在“受害者”的位置:

1.可以免责,告诉自己这不是你的错,就不必自我责难。

2.可以去谴责对方,把所有的痛苦、不甘、难过都发泄在对方身上。

可是,婚姻对于每一个踏入的人来说,都是一场考验。

你真的就不想从“我”出发,去看看这一切糟糕现实的背后都发生了什么吗?

“我”在这场角逐里,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糟糕真的就只是对方一个人的错误吗?

美国亚宾泽协会所著的《别找替罪羊》一书中,详细阐述了人们为何会进入“受害者”角色,以及如何扭转“受害者心态”。

他说,“寻找替罪羊”(即“受害者心态”)是一种逃避自我责任的行为,而“别找替罪羊”就是一种责任转换系统。

也就是说,当我们成长到能够“为自己负责”的状态,离走出“受害者心态”也就不远了。

所以,适度降低期待,从“我”做起,才是婚姻中的每个人最应该考虑的事。

三、脱掉“受害者”的铠甲,尝试着处理关系。

婚姻关系和其他任何关系都是一样的,都会出现矛盾,但这种矛盾并不是单纯的谁是谁非的问题,而是两人之间本就会存在差异。

当关系出问题的时候,谁对谁错其实不重要,关系中每个人的利益和诉求才是最重要的。

当矛盾出现时,我们不妨先静下来想一想:

对方的利益诉求是什么?(希望得到你的理解和尊重?)

你的利益诉求是什么(希望他可以更好的爱你?)

自己可以开出的条件(烧一顿可口的饭菜?给自己的形象一个大的改变?)

接受的底线是什么?需要对方做什么(改善他的态度?帮助你做些家务?)

可行的方案是什么(两人吃一次烛光晚餐?一起度个假?回到最初相识的地方?)

与其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抱怨”、“纠结”、“痛苦”、“焦虑”,倒不如尝试着问问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多读些书,多寻找些适合自己的技巧,去改变你们之间的关系。

婚姻绝对不是单单的只是“嫁人”,而是要找一个与自己相爱的人“共度余生”。

所以,我希望你在倾诉对方对你不够好的时候,多问问自己“凭什么”。

如果你认为他要无条件的对你好,要爱你,要宠着你,哄着你,就先问问自己你是否值得他这样做。

爱情和幸福从来都不是靠男人给的,而是靠自己的魅力、吸引力赢来的。当你活出了自己的精彩,就算眼前的这个不爱你了,还是会有人抢着对你好的呀。

与其抱怨,不如改变。

说到底,女人最应该做的就是过好自己的生活,不要把全部的期望都寄托在男人身上,为自己而活,才是你真正应该做到的!

其实,婚姻的满足感是分四种。一般来说,所有的夫妻想在婚姻里获得的满足感只有四种。

1.繁衍满足:有人进入婚姻,就是为了有一个稳定且安全的关系来生儿育女,繁衍后代。

2.生存满足:有人在婚姻里最大的满足感,就是对方给了自己足够的经济支持和保障,不为生活所困,衣食无忧,就已经够了。

3.情绪满足:对方能给自己情感上的安慰,有了负面情绪,能被很好的纾解、释放,在这种情绪的满足里,我们没有压力,感受到被接纳、被包容。

4.精神满足:能步调一致地满足对方的精神追求,一起实现人生目标,共同成长,互相作为彼此精神上的最有力的支撑。

两个人在一起久了,很有可能会因为缺乏新鲜感,而使彼此的感情进入冷淡期。彼此会出现抱怨的情况,这样也是可以理解的,这些都是人之常情。

小编推荐

分寸感缺失,正在悄悄毁掉你


吉娜又被群嘲了。

与郎朗结婚一年里,吉娜首次离开丈夫,在异国他乡跟一群陌生人录制综艺。

丈夫的来信让吉娜瞬间落泪,而她也一改从前的奔放大胆,自始至终刻意与异性保持距离。

可网友看到后不但不买账,纷纷嘲讽:

“天天这么演深情,不累吗?”、“装什么纯情,就是作”......

个人觉得吉娜被骂“矫情”实在太冤,这也恰好揭露一个问题:分寸感缺失,正在悄悄毁掉你!

01

吉娜的界限感,在综艺《妻子的浪漫旅行》中可见一斑。

在节目里,金瀚曾带着一群肌肉男上来表演跳舞。

在其他妻子看得津津有味时,吉娜则是“一脸嫌弃”,视线回避。

随后大家聊到最想忘记的事,张歆艺更是直接曝出:吉娜最想抹掉金瀚!

原来是前不久,几位妻子在海边玩耍,当胡可和蔡少芬看到金瀚在一旁毫不避讳地脱衣服时,就提醒吉娜看“腹肌弟弟”,结果吉娜听到这话,捂脸就跑了!

有网友认为,“吉娜放不开,一个劲避嫌没有必要”,但这恰恰是吉娜的分寸之所在。

所谓分寸感,就是有“自知之明”,拎得清自己的位置和身份。

纵观之前吉娜与郎朗上过的综艺,两人常常一言不合就抱抱亲亲,堪称行走的“狗粮制造机”,显然没有“放不开”这一说。

而这次独自出行的吉娜,选择与异性保持距离,正因她心中有着清晰的男女交往边界,而这是对丈夫最好的尊重,亦是维系二人感情应有的姿态。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却压根没把“分寸感”当成一回事。

在综艺《极限挑战》中,男星刘宪华搭档迪丽热巴做游戏,为藏抱枕,他急中生“智”——穿上玩偶服随即拉开裤裆,让热巴把抱枕塞进去!

尽管热巴一再表示“你自己塞”,他仍不依不饶,最后吓得热巴狼狈逃窜。

而这件事,在很大一部分观众看来,“他只是个傻孩子“、”大家都是朋友,没什么大不了的”......

且不说30岁早已不是孩子了,他显然缺乏了人际交往中最基本的界限感,逾越了与热巴的安全距离,让人家感到不适。

无独有偶,在日本综艺《人类观察》中,有一对情侣到海边度假,在女友去洗手间之际,一身穿比基尼的美女以“涂防晒够不着背”为由,请求男子帮忙涂防晒霜。

而该男子几乎没犹豫就答应了,随后他更是一边心安理得地给美女涂防晒,一边小声嘀咕自己的日行一善。

殊不知,站在不远处目睹这一切的女友,早已怒不可遏。

把“逾越界限”当成“助人为乐”的人,不是蠢就是坏!

而这样“毫无界限感”的人和事多如牛毛:

部门聚餐,同事满口黄段子,还自以为幽默;

逢年过节回老家,被亲戚花样催婚、询问工资;

地铁里素未谋面的男子,用土味情话撩女生,女生满脸惊恐;

......

心理学家武志红老师曾提过一个词,叫浆糊逻辑。

顾名思义,就是像浆糊一样,混乱一团,分不清边界。

而现代很多人恰恰是用“浆糊逻辑”来生活的,他们总是肆无忌惮干扰他人生活,喜欢打着“为你好”、“关心你”等道德旗号,让你不爽且拿他毫无办法。

邦达列夫说过:“人类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源于缺乏边界感。”人一旦没了界限感,往往会活成一场灾难。

02

曾在网上看过这样一个求助帖:

一男人带老婆参加聚会,回家的时候正好碰上女同事,就顺带送她回家。可女同事提出要坐副驾驶座,于是男子让女友下车,改坐后座。

一路回家,气氛都不错,但回到家女友就大发雷霆,大闹分手。男人觉得委屈,想要群众给主持公道。

然而,群众一听,纷纷指责男子没有男女边界,女友没有当场发飙,已经算容忍度很高了。

深以为然,没有边界感的成年人,爱恨情仇往往乱成一锅粥。

这不禁让小编想起,很久之前的一则新闻:

在一个大雨磅礴的夜晚,一名女子担心丈夫上夜班饿着,所以冒雨前去送饭。

这本是个暖心举动,可当她全身湿漉提着饭盒赶到公司时,看到的却是丈夫与女同事同撑一把伞,有说有笑地走回办公室。

她当场愣住,心痛得无法思考,随后一个人走到江边,拿起20cm长的刀当街自杀!

所幸被民警及时救下,后来她丈夫赶到医院后解释说:

“夫妻感情不错,很少争吵,但妻子管得比较严,见不得女性接近自己,这次又是想太多了。”

女子自残的行为无疑是过激了,但丈夫与异性同撑一把伞肩并肩的距离,显然超出了正常同事社交的范畴了。

作为“有主”的人,有些事应当主动避嫌。况且自己妻子本就格外介意,如此这般不在乎妻子感受的态度,何尝不是压垮妻子的最后一根稻草。

分寸感,就像一颗螺丝,看似微不足道,却足以引发巨变。

美国犯罪档案中,曾有过这么一桩案件:一个路人被牵狗散步的男人当街捅死。

这条人命背后的犯罪原因,令人咋舌。

加害者跟受害者互不相识,仅仅是因为被害的路人看到加害者的狗,非常可爱,于是他在未经主人同意的情况下,直接伸手摸了狗。

这个行为让狗主人十分恼怒,并呵斥路人:不要碰我的狗。但那个路人充耳未闻,继续抚摸狗狗。

最后,惨案发生了。

很多人都觉得,狗主人是个疯子,怎能为这么小的一件事就搭上一条人命。

但这也恰恰说明了,人与人之间的边界线不尽相同,某些人总把越界当作一件小事,然后一次次去触碰他人的边界,最终只会自食恶果。

正如周国平在《人与永恒》中所说:

一切都有不可超越的最后界限,这界限是不清晰的,然而又是确定的,一切麻烦和冲突,都起于无意中想突破这界限。

真正活得通透的人,都自带合适的距离感,清楚什么不该做,什么不该说。

03

东野圭吾在《戴着面具的人们》一书里,有过这样一段描述:

服务员对一名独自住酒店的年轻女性感到好奇,酒店的经理说了一番意味深长的话:

“我们酒店的客人都是戴着面具的,一个叫做'客人'的面具,绝不要试图揭开面具。”

人生需要“度”,距离产生“美”。

演员李沁就是这样一个聪明人。

在《庆余年》宣传期,张若昀曾在微博里晒出,自己与李沁的合照,称“人心都是肉长的,仙女都穿白衣服,老话诚不欺我”。

没曾想李沁竟在评论区回复:老话说得对,并配上了张若昀与妻子唐艺昕的白色婚纱照。

一顿操作猛如虎,网友大呼“满分”,就连张若昀本人也给李沁在线加鸡腿。

李沁深知,角色归角色,现实里要和已婚人士保持距离,更不能让自己的好友唐艺昕尴尬和受伤。

正是这恰到好处的“分寸感”,既留给彼此体面,又赢得了观众的掌声。

“君子之交淡如水,因为淡所以才能不腻,才能持久。”

在心理学上有个“刺猬效应”:

在寒冬里,刺猬会彼此靠拢取暖,但他们要保持一定距离,以免互相刺伤。

刺猬如此,人亦如是。人与人之间再亲密,也不能失了分寸感,相处熟不逾矩,是最基本的修养:

1、建立边界感

不管关系多好,一旦自己感到被侵犯,应当马上用行动和言语告知对方,这是你绝不退让的底线。

2、说话留三分

在“狼多肉少”的现代社会,每个人之间都有着利益相关性,不管面对谁,说话留有余地,不可随意评断他人。

3、少管闲杂事

当朋友没有主动求助时,不要随意干涉他人私事、窥探他人隐私,更不要替他人做决定。

唯有保持合适的距离,明晰自己的边界,方能拥有简单的人际关系,活得轻松自在。

“真正的感情,不仅是乍见之欢,更是历经沧桑,百转千回后的久处不厌。”

爱是讲求方法的,所以,对待我们重视的亲密关系,尊重对方、满足对方的需要、给对方空间,不越俎代庖是帮助对方成长,同时守护好我们亲密关系的不二法则。

就是两个人相处,即便我们再亲密,也不要太把对方当做“自己人”了。

过分的把对方看做自己人,说话做事无所顾忌,只想一昧的控制对方,这样能有益于对方的快乐吗?

对方不开心,爱另一半的我们会开心吗?每个人都有权利的需要,即需要通过一定程度的掌控来获取安全感。

所以,有时候,不干涉就是最大的体谅与成全。

要想经营好亲密关系,获得幸福,就需要我们共同制定规则,我们即使爱对方,彼此之间也有着清晰的界限,不过分干涉对方,给对方自主的空间。

全都是“受害者”的爱情


全都是“受害者”的爱情

1

朋友张可给我说了一个故事。

2015年底,他遇到了一个姑娘,名叫柳妮,他的同事。

张可想要找一个适合的姑娘结婚。

柳妮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不止适合,而且令人心动。张可对姑娘展开了攻势。

从认识到熟络,一切都很顺利。

就在两个人愈发地熟悉之后。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情。因为张可一次疏忽,导致柳妮被领导批评了,柳妮几近将张可打入了“冷宫”。

“你实在是太不靠谱,不稳重,不成熟,我们之间不可能去成为恋人。”柳妮如是对张可说。

2

张可感到非常自责,非常失落,认为原本可能光明正大的恋情因为自己的错误在急转直下。

然而,张可却成了柳妮的情人。

他们偷偷约会,做爱,就如同情侣般,但是柳妮就是不愿再去对外宣称,“张可是我的男朋友”。张可被藏了个严实。

张可最在意的就是这一点。张可从来没有谈过这样一场让他揪心,郁闷的恋爱。

张可失去了在这段感情里平等的地位,变得屈膝讨好,卑微低下。

他想通过无微不至的“好”来挽回女孩子的心。

柳妮享受张可的好,但是时有回赠,因为不想欠下张可太多情份。

3

故事里还有一个人。

夏城是所谓的“成功人士”,物质条件相较张可,好得不是一星半点,他是一个离异男人。

他是柳妮母亲在婚恋网站上为柳妮相中的对象。

夏城对柳妮很满意,早早就展开了追求。

柳妮觉得夏城年龄太大,一直犹豫不决,没有答应。

后来,柳妮告诉张可,她的故事;

她曾经经历过一次死去活来的爱情。

为了她前男友。柳妮试过卑微地下跪乞求他不要离开她,哪怕他不断地辱骂,冷落,欺骗,伤害她,哪怕他出轨了,她依然乞求他,迁就他。

直到后来彻底心死。

所以,柳妮说到:张可,我不会再相信爱情。我相信你爱我,但是,你年轻,你帅气,我拿什么来赌,你未来会一直爱我,像这样一样不变呢?

张可哭着说到:我会爱你,一直爱你。

对不起,真的,我无法说服自己相信你,我妈妈也不会同意我们,她年轻的时候,爸爸出轨,抛弃我们的时候是那么决绝,那么无情,我至今想起来,依然感到那么无助,颤栗。

妈妈也说:女人不能相信爱情,一点儿也不行。

张可感到一种无力感,疲乏感遍布全身。

他不知道自己拿什么能说服这个他得到了,又没有得到的女人,拿什么能够去改变她的观念,让她爱他,和他好好地过。

他责怪自己的无能为力,也开始怨恨柳妮的自私无情。

他有些麻木地用加倍的好,试图挽回她,改变她。

他除了怨恨外,还有心疼,总觉得这个姑娘是因为缺乏安全感,被“错误”的观念所影响,他爱她,他想去把她从“苦海”里边救出来。

爱恨交织,万分纠结。

4

后来柳妮告诉张可:我们先到此为止吧,我想和他试试。

张可无言以对。

忍着悲伤将这个他爱的女孩送到夏城楼下。

柳妮依然时常回到张可住所,他们纠缠,他们缠绵,然后柳妮通过微信维系着和夏城的关系。

张可看在眼里,心里不是滋味。

他想离开这段不正常的关系,心里却舍不得。他想让她好好在他身边,他却又做不到。

除了对她好以外。他还能做些什么呢?

柳妮有时会躺在张可身边说:我想选你。我知道你爱我,我想要爱情啊。

然后呜呜地哭。

张可心都化了,跟着一起难过。

没过多久,柳妮又再纠结,还是觉得面包会比爱情更可靠些。

阻碍在张可面前的,除了犹豫不决的柳妮外,还有柳妮的母亲,柳妮曾经试探着去提起,身边还有个张可这样的男人,她的妈妈极力反对,认为柳妮不能被爱情迷惑了,只有夏城才能给她想要的生活。

妈妈是过来人,相信妈妈,只有家里人才会真的对你好。

5

张可也开始了犹豫。

如果柳妮答应了你,选择爱情,你能确定,她是你的爱人,可以好好走下去嚒?

张可想到,柳妮在回复完夏城晚安之后,就和他纠缠在一起,疯狂交欢,心里有些百感交集。除了占有的兴奋外,还有一种恐惧。

一种信任感破灭的恐惧。

他有时想不通,人为什么可以这样?

在他失望难过时,柳妮也会陪在他的身边。

或者哭泣,或者悲伤。说她舍不得,说她爱过他,说她没有不肯嫁他。

张可又会燃起希望,觉得他们或许还有未来,但他心里又在怀疑,他们或许不会有未来了。

他很难过。

他不愿意承认自己现在是个“备胎”。

他觉得,他得到了很多,她的身体,她的坦诚,她的秘密,她的纠结,她的好,她的坏。

然而那个情敌夏城:只有她的躯壳,以及名义上的爱人。

可我也想做他的爱人。张可已经分不清自己究竟是爱,还是不甘。

他想努力,他想放弃。

6

夏城带着丰厚的聘礼到柳妮家提亲了。

对于夏城而言,一切似乎都蒙在了鼓里,这个近40岁的成功的男人,对于柳妮,既尊重又客气。

我不清楚,他对这一切是不是知情,也不清楚他是如何做的决定。看起来,他对她将要迎娶的娇妻非常满意。

柳妮靠在张可身上哭了一场,留给他最后的消息:我想留在夏城身边,检验我们是否真的拥有爱情,如果留在他的身边,我依然惦念你,爱着你,我会彻底离开他,回来找你。

你愿意等我么?

张可觉得自己爱得好累,他想,或许这也是离开的契机,他觉得自己傻,他怀念他曾经的爱情,感慨这是不是报应。自己曾经伤了前女友那么深,而在这次自己爱得稀里糊涂神魂颠倒,因果轮回,循环往复,欠她的,还给她,我伤她,她伤我。

张可如若就此离开。或许,恰恰也应验了柳妮的话:

去他妈的爱情,不过是虚无缥缈的东西。

7

这段感情,似乎每个人都是受害者。

没有人得到真正的幸福。可以自在地,舒服地进入关系中。

爱,很苦。

张可想要转身,想要报复,想要重新去开始新生活,想要去维持此前的关系,柳妮想要爱情,想要很多的爱,想要物质,想要稳定,夏城可能都不知道,也可能都知道,摆在他们面前有很多的选择。

持有何种观念,将会影响抉择,进行何种抉择,决定你的人生。在你弄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之前,你的所有选择都是错的,在你弄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之后,你的所有选择都是对的。

这一段话,对故事里所有人说。

那些指责受害者的,你就是强奸犯的帮凶


关于情感的说说有很多,我们总是想把自己满意的情感句子记录下来,什么样的情感说说才称得上质量高呢?那么下面是迷你句子网小编收集整理的"那些指责受害者的,你就是强奸犯的帮凶",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

那些指责受害者的,你就是强奸犯的帮凶

咪蒙

有人问果姐:这两天到处在朋友圈看到南方日报记者涉嫌强奸实习生事件,果姐怎么看?

额,今天不想谈当事人和事件本身,因为发现了另外一部分有趣的观众,呵呵,分享下面这个答案,来表达一下愤怒。

那些强奸犯的帮凶

01

在每一个强奸事件中,除了强奸犯本人,还有一类帮凶,是常常被我们忽略的,就是那些指责受害者的人。

6月27日,南方日报某实习生去开实习证明,被她的实习老师成希约到楼下咖啡厅说要“聊聊”,成希假称自己没结婚没女友,向女生表白,女生一直拒绝。

成希抢了女生的身份证,把女生带进7天酒店,进入房间就把门反锁上,并把女生推倒在床上,不顾女生拒绝实施性侵。

实习生在同学陪同下报警。

据该实习生自述,她没有激烈反抗,基于两点,一方面,对方是很有威严的老师,她曾因为写稿慢被对方批评过,她还目睹过他对当官的都敢咄咄逼人地采访,觉得他很犀利,很强势,不敢得罪;另一方面,平时这个老师在他面前比较正经,她不能直接判断对方一定有别的企图。

之后好几个实习生在网上爆料,陈述成希对其有类似的性骚扰行为。

惹毛我的,不止是这个新闻事件本身,更是网上那些说风凉话的人。

有人在微博上说,“实习生不值得我同情,被强暴咎由自取的成分很大,自己应该负有一半责任”。

还有很多评论都是对受害者进行人身攻击,随便晒几条吧:

注意到了吗,上面这条,多达74个人为之点赞。

我只想说,不管她有没有防范意识,不管她是不是性格软弱,不管她是不是不懂得保护自己,这些都不应该是她被强奸的理由。

有人说得好,发生强奸的唯一原因,就是有强奸犯。

不要说什么女生也要负一半责任的屁话,我呸!

你上街被精神病人砍死了,谁叫你没事上街溜达了,所以你要负一半责任?

你坐飞机被恐怖袭击了,谁叫你随便坐飞机了,所以你要负一半责任?

最扯淡的就是,几乎在所有犯罪行为中,我们都不会去指责施害者。

唯有被强奸的那些人,总是被怀疑,被揣测,被伤害。

舆论最分裂的就是,人家不报警,怪她们软弱,纵容罪犯;人家报警了,就揪住各种细节,说人家“傻白甜”“咎由自取”“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搞不好是她勾引别人”……

他们的逻辑就是:只要你被强奸,就是你的错!你不报警是错,你报警也是错!你唯一该做的就是,乖乖在家待着!如果要出门,就应该穿几十件衣服,最好戴上面纱!否则,你引发了我的性欲,你让我JJ勃起了,就是你的问题。你要好好检讨,好好反思!反思你妈!

还有一类指责就是,你没有激烈反抗嘛,那说明你是愿意的嘛,说不定你还很享受呢。享受你大爷!

02

没有被猥亵过的人,是没有资格去随意指责的。

我有类似的经历。我来告诉你们被猥亵是什么感受。

大一大二的时候,我一直在当家教,教留学生汉语,韩国和日本学生都教过。我们学校留学生楼是单间的,教学生都是在房间里的,我之前教学生从来没发生过任何问题。

大三的时候,有一个黑人请我教他汉语,前两次课都很正常,他讲了非洲动物啊、风俗啊什么的,第三次课,他就一直问我有没有男朋友,还没等我回答,他就把我扑倒,压在身下,妈蛋,他有185以上,体力相差太悬殊了,我当时真的吓呆了,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反应。

他不停动手动脚,一直摸我……

我跟你们发誓,我当时真的是懵逼的,大脑一片空白,肢体都是僵硬的。

他把自己的裤子脱了,准备进一步的时候,突然问我:你是处女吗。我说是。

他顿了一下,没有再继续,而是当着我的面,开始打手枪。

我呆滞地看着他打手枪,居然没想过我可以逃走!

等他打完了,去卫生间洗手,我才回过神来,冲出房间,一路狂奔回宿舍。

对我来说,黑人都长得一模一样。那段时间,我在学校碰到每个黑人都特别害怕。

现在回想起来,我真的不记得他当时的动作细节了,只记得自己全程像个傻逼。

我曾经很多次自责,觉得自己是个白痴,当时明明有100种更好的方案,可以避免事情发展成那样,然而我没有。

之后我看过一个研究说,在被猥亵、被性侵的案例中,大部分受害者都会出现身体僵硬和大脑一片空白。

就像很多女生都说,被袭胸、被摸,或者看到露阴癖,直观反应就是不知所措。最近我还看到新的阐释,说这种现象叫紧张性不动(tonicim mobility),是因为身体要保护我们。当我们突然处于危险境地,身体认为,如果我们大力反抗,会遭遇更大伤害,所以它的应急机制就是阻止我们去反抗,让我们血压和心率降低,全身僵硬,四肢无力……

不要以正常的情况去揣测受害者的反应,也不要高估你自己的应急能力。

我们该如何面对突发性危险,该如何应对,这是需要经过专业训练的。不是每个人面对拿着刀子的歹徒,都敢冲上去跟他搏斗的;也不是每个人面对突如其来的强奸犯,都能立马转换为机智模式,跟他周旋,从而保全自我的。

尤其是,从小到大,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没有系统地教过我们到底什么是性侵,到底该怎么面对性侵,万一不幸被性侵该怎么处理……

大家都闭口不谈,假装没有这件事,我们也不敢说,不敢问,然后一旦出事,舆论就开始围攻受害者,是有没有天理?!

03

我还要讲一个故事。

初中二年级的时候,我的班主任被警察抓走了。

他和我的同桌,才13岁的同桌,多次发生性关系,导致我的同桌怀孕了。

班主任被判了六年。

对我来说,这事冲击太大了,我完全没有想到平常看着挺斯文、挺为人师表的老师,这么可怕,我们一直以为他很爱他老婆,因为他老婆长得很可爱,当时还怀着孕呢。

肉眼真的看不出来,老师是个人渣。

然而周围的大人不是在讨伐老师有多坏,而是在骂我的同桌。

他们随口就说:

她才13岁,胸就那么大,一看就挺骚的。

平时看她就喜欢跟男生玩,不像个正经人。

一个班那么多学生,怎么不搞别人,只搞她?

我的同桌受不了大家的指指点点,父母帮她转学了。

但是因为我们城市太小了,她还没去呢,关于她的流言就已经传遍了。当时很多人说起她,张口就是“那个跟老师搞破鞋的骚货,还打过胎呢”。

好学生被爸爸妈妈叮嘱不敢跟她玩,她能结交的,全是小混混。

她交了一个男朋友,带她吸毒。

不吸毒的时候,她挺正常的。

有一年春节,她还给她爸妈买了张按摩椅,她爸妈特别开心,计划着全家都从南充搬去成都,去租个房子,让女儿换个环境,一切就会好起来。

那天晚上,三个人都睡得很香,只是我的同桌再也没有醒过来。

她22岁,死于吸毒过量。

她的爸爸,一夜白头。她爸爸最后悔的事,就是当初不该报警,是他公开这件事,害了自己的女儿,害得她被贴上了坏女孩的标签,害得她一路堕落了下去,失去了生命——然而错的根本不是他们报警啊!

那个强奸犯,我的班主任,坐牢4年多就放出来了,跟我们班上另一个女生结了婚,在我们城市繁华路段开了个面馆,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一起。

这就是现实。强奸事件中,强奸犯受到的惩罚远远不如被受害者大。

为什么受害者被罪犯强奸一次之后,还要被舆论再强奸一次?

我们对强奸犯极其宽容,为他找各种借口,为他各种开脱,却对受害者极其苛刻。

这特么是什么世界?

04

据说现在很多人已经在找新闻中的实习生的黑料了。

仿佛只要她道德上有瑕疵,男女关系上有漏洞,强奸她就合法了。

不仅仅是无关利益的旁观者这样想,甚至有些执法机构也这样想。

看过很多案例,有被害者提到,警察笔录的时候,会问这种问题:你是否跟多位男性发生过性关系?你当时是不是穿着暴露?在整个过程中你有没有高潮?

这些所有因素都不足以为罪犯开脱。

我们一旦把矛头指向受害者的一方,怀疑她们否定她们,都会导致三种结果:

第一,她们不敢报警了,因为一旦报警,她们就会遭受道德谴责,遭受二次伤害。大家会觉得她们私生活不检点,连带觉得她整个人都是脏的,罪恶的。

第二,她们会更加自责了,既然大家都认为她有错,那自己肯定是哪里没做好。很多受害者都非常厌恶自己,为什么我没有多一点防备?为什么我没有大声呼救?为什么我没有奋起反抗?

第三,强奸犯更加肆无忌惮了。因为大家都已经帮他们找了很多借口很多理由啊。明明是你穿得少嘛。明明是你勾引我嘛。明明是你没有反抗嘛。这不怪我啊!而且我就强奸你怎么了,反正你报警,损失更大的是你,我是不怕的。

所以,发生强奸案,我们该怎么做呢?

最好的做法就是:

首先,告诉受害者,你什么错都没有,我们永远站在你这边,给她们最大的安全感。

然后,告诉强奸犯,别他妈找任何理由,只要对方不愿意,你就是强奸!我们整个社会要对性骚扰、性侵犯、性暴力零容忍。

老实说,我非常反感每次性侵事件一出,大家大力号召女生要如何自我保护,如何避免单独外出,如何保持跟男生的距离。

我们不应该是让女生害怕,而是应该让强奸犯害怕!

我们女生活着不是为了防备强奸犯的!

为什么一出事,就开始警告女生,让我们不要做这个,不要做那个!

而不是警告身边的男人,管好你的JB!

是的,我们舆论的潜在指向就是:不管男女之间发生了什么,错的都是女人。

鲁迅就写过,大意是,现在已经是20世纪了,对男女还是两个标准。一个男人勾引一个女人,女人如果不从,就是贞洁,反抗到死,就是烈女。男人没有任何恶名,社会还是淳朴。如果女人从了,就是失节,男人也没有恶名,可是世风完全被女人败坏了!

100年过去了,社会还是这样,动不动就指责女性,哪怕她是受害者。

可能你意识不到你在作恶,然而你就是恶行的帮凶。

怎么才能避免成为“二十四条”的受害者


前几天在一篇情感回复:《“喂,你听说过二十四条吗?”》中,简单科普了一下《婚姻法》司法解释二中的二十四条,引来了广大读者的共鸣,也引发了热烈的讨论。

重新挂一下“二十四条”规定的具体内容,“债权人就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主张权利的,应当按夫妻共同债务处理。但夫妻一方能够证明债权人与债务人明确约定为个人债务,或者能够证明属于婚姻法第十九条第三款规定情形的除外。”

在讨论中,发现真的有很多人对于这个“二十四条”不够了解,有的人甚至根本不知道有这条法律存在,对于如何认识和应对这条法律,也是参差不齐。所以我把大家的各种疑问收集了一下,在这篇文章中进行全面解答(答案经过法律专业人士把关,让我们鸣谢一下幕后英雄——我的闺蜜马大律师)。

希望每个有需要的人都能更懂得如何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

“二十四条”真的是条恶法吗?

有人说“二十四条”的出台是男权社会对于男性的袒护,因为现实中往往都是女人替男人背债,但法律本身其实时没有男女属性的。2003年《婚姻法》司法解释二中补充的这个二十四条,根本出发点就是为了保护债权人的利益,避免夫妻之间恶意转移财产,逃避债务。

以前这种事情很多的,一方出去借钱,发现还不了,或者根本不想还的时候,就离婚,把财产都归属在另外一方名下,这样就可以逃避还钱

了。“二十四条”的出台就是想要堵塞这个漏洞。

现在有很多伴侣因为“二十四条”而冤枉背债,可以说这种情况是立法者始料未及的。这里面有当事人自己的疏忽大意,也有基层法庭工作人员对法律的僵化执行,还有当前婚姻投机者增多,婚姻的信用度大幅下降的原因。

为什么不能规定大额债务必须要夫妻两人共同签字才能生效?

夫妻双方在很多权益和责任方面都是默认共同承担的,如果各个环节都签字是不现实的,比如贷款不需要夫妻双方共同签字,一方在商场消费刷信用卡也无法要求另外一方签字,或者一方生病另外一方借钱给对方治病等等,但这些都是共同债务。

另外大额借钱,不以借款人和出借人之间是否存在既有资金流转为前提,只要借条上要件清楚,有借款人签字就生效。如果借款人的配偶怀疑这份借款是否真实存在,可以要求借款人出具交付证明或者资金流转证明。

如果婚内债务在离婚后一方承诺自己还,是否另外一方就可以免责?

关于夫妻之间的有关财产约定,比如自己挣钱自己花,债务由一方承担等等,必须证明第三方提前知晓这件事才能免责。也就是说借钱的人要承认自己知道这件事,这债务和对方的老婆无关,然后他还愿意借,那作为伴侣的一方就不需要承担偿还责任。

问题是,天底下有这么傻的债权人吗?人家肯定都说不知道,不晓得,你们这是为了恶意逃避债务才这么说。

所以这种承诺充其量算是一种有诚意的表现,如果做出承诺的这一方能承担得起这笔债务,债权人也接受这种方式,不去找另外一方追讨这笔钱,才能实现真正的免责。

如果债务是一方偷着借来的,另外一方丝毫不知情,也得跟着还钱吗?

问出这个问题的人,证明对“二十四条”根本没有了解。在法律概念上,夫妻之间,就没有偷着借这个概念,一个人在外面欠的债,另外一方面是负有同等责任,除非是你能证明没有用于家庭生活,但事实上,这很难证明,几乎是一个无解的答案。

而且,对于夫妻共同债务,不是一个人承担一半这个概念,而是如果一方还不了或者找不到了,债权人起诉的话,另外一方需要全部承担,然后负责向另外一方追讨。可对方本来就还不起,所以说这都是空话。

如果有人恶意串通外人,私下打借条制造债务,对方也这么做,是不是就能减少损失了?

现实的离婚官司中,的确有这样的事情。一方突然冒出来欠款,另外一方根本不知情,或者明知道这笔欠款不存在,是假的,然后另外一方也照做。

但是这同样是有巨大的法律风险,除掉作伪证的法律风险之外,还有在于和谁串通的问题。

如果是和自己亲人之间的借条,另外一方没有签字,也不承认借过钱,很多时候法庭是不会确认债务存在的。

如果是和外人串通,可能会生效,但如果外人生了贪心,拿着借条来要钱的话,你也得还。

如果离婚协议书明确写明双方无共同债务,但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背着另一方的借贷,也算是共同债务么?

当然还是共同债务,这个共同债务的确认,不以一方知情不知情为判断,而是以是不是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为标准。

即使一方不知情,离婚时也明确写明没有共同债务,但只要债权人起诉,另外一方一样要承担责任。

离婚时,如何查明有没有共同债务?

其实在离婚的时候,去查有没有共同债务,只是为了心里有个底,事实上,如果共同债务已经形成,当时查清没查清都不会影响责任的承担。

离婚时,有几件事应该做好。一是通过技术手段调查共同债务,比如调查对方名下有没有信用卡欠账、贷款、对外资金往来,现在的金融形式多种多样,能查到的都要查一查。

二是要合理清盘财产,根据债务的金额和双方认可的承担比例,要拿到自己应得的财产。有些人一时意气,选择净身出户,什么都得不到,最后被负债的时候就更倒霉了。如果当初分割到财产,好歹也不算太吃亏。

三是尽量好合好散,做好协商,不要因为离婚搞得太僵,法律是死的,并不能保全所有人的利益,“二十四条”正是说明了这一点,为了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就可能会触犯无辜伴侣的利益,所以最终赌的还是人品。

如何避免成为“二十四条”的受害者呢?

为什么在关于“二十四条”的争议当中,无辜被牵连,承担自己不知情债务的总是女人为多呢?这条法律本来也没有规定只有男的借钱才算共同债务,女人借钱不算,那为什么大多数都是男人坑女人,而不是反过来呢?

这并不是因为女的道德品质高,不会害人,而是因为在现行的婚姻中,往往都是男人充当赚钱的主力,女人默认自己是经济上的从属地位,男人负责投资、创业、对外借贷。再加上很多女人婚姻的危机感太差,在重大决策上缺乏知情权的意识,往往不知道男人在外面折腾什么,等共同债务形成之后,说什么也都晚了,想跳不想跳,都跟着跳进了坑里。

很多当老婆的被迫和老公承担共同债务的家庭,往往都有婚姻质量过于低下,大家凑合过日子的问题。这样的家庭,男人更容易失控,而且夫妻关系不好,导致男人坑女人的时候,连点心理负担都没有。

要想不成为“二十四条”的受害者,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要增强对婚姻和重大经济活动的知情权,掌握自己的生活方向,增进夫妻感情,不要随便凑合过日子。

一旦发现对方经济上出现了亏空,及时提醒,想办法不要继续恶化。

一旦婚姻破裂,对方存在人品问题的时候,更要及时止损。

婚姻不再是堡垒,只是一种生活方式。

任何生活方式都存在风险,法律是无情的,既可能是护盾,也可能是利器,就看你站在法律的哪一边。

别让容忍,毁掉你的婚姻!


01

前几天看《奇葩说》,说到一个伴侣之间容忍的问题。

其实容忍在我们的感情中是很常见的事情:

比如发现另一半在和别的女人聊骚,你大发雷霆,可是别人却跟你说:男人就是这个德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好了,只要他人还知道回来就好。

比如夫妻之间吵架,亲友们过来劝和,就会说:夫妻床头打架床尾和嘛,有什么事情忍忍就过了。

可是,无条件容忍就真的是维持婚姻最好的态度吗?

我很喜欢颜如晶最后说的那番话: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需要容忍的东西太多了,我要容忍我的老板,容忍我的父母,容忍外面所有所有的事情。

可是,唯一可以接受我、让我不容忍,不委曲求全的人是谁?

我觉得是婚姻里面的伴侣。只有把自己当成外人,才会无条件地事事容忍。

真正好的感情,是你能在对方面前坦诚地说出最真实的想法,却不害怕失去。

02

我一个朋友,前段时间和老公离婚了。

后来,她跟我们聊天的时候才知道其中的细节。

她老公一直是个很受欢迎的男人,从婚前到婚后都是如此,他也没有因为自己已婚刻意和别的女人保持距离。

她曾经好几次看到老公的手机里,和别的女同事语言亲密的聊天,几句寒暄都能说得十分暧昧。

她质问过,但是老公说她小题大作,自己每天朝九晚五上班,每天回家,哪有心思搞那么多小九九。还说自己本身说话就是这种腔调,婚前她就知道,怎么一结婚就忍不了。

她明明嗅出了危险的苗头,可还是要装作通情达理的样子,因为她根本没有证据证明老公的不忠,她以为男人都是这个样子,占点口头上的便宜,行动上还是不会乱来的。

所以每一次,她都忍了下来。唯恐因为自己闹起来,被老公扣上了无理取闹的大帽子。

可是她这种委曲求全的态度,似乎给了老公一种暗号,他做什么都是可以被原谅的。

直到后来,一个陌生人添加她微信,发了一张床照。照片的男主角是她的老公,但女主角不是她。照片里的两个人笑得很甜,就像对她无情的嘲弄。

信仰至此全部崩塌。她所苦苦维系的婚姻,到头来就像一个笑话。

她的委屈没有换来一个完美无缺的婚姻,却让自己遍体鳞伤。

她想起自己每次的容忍,都会气得在深夜辗转难眠,可是第二天,还是要装成无事发生一样,假装豁达。可结果,只会让对方不断去试探她的底线,一步步践踏她的原则。

在感情里,有些原则性的东西根本不能原谅,当开始发现苗头的时候,就要把它扼杀在摇篮里。

要让对方知道,我对你好,是有底线的,我不会无条件原谅里。

你要作,可以,底线之内,我依旧爱你,底线之外,那你就滚出我的生活吧。

03

当时在一起的时候,也是天雷勾动地火,爱得死去活来。

即使男友不爱收拾,把鞋子扔得到处都是,一不留神就会被绊倒;

即使答应了带她去吃好吃的,朋友一招呼,男友就马上去打球或者组队玩游戏而爽约。

她觉得很生气,但每次都忍下来。她觉得两个人在一起,就是磨合,你做少一点,我就做多一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必强求对方习惯自己。

可是心里也有了比较和权衡,在这场感情里,自己会比较谁付出得更多一些。谁爱得更多一些。但她不断麻痹自己,只要有感情,这些都是小问题。

压垮骆驼最后一根稻草的是在情人节这天。手机在这天就像哑了一般,没有电话没有短信,她等了一天,手机也安静了一天。

到了晚上,她问男友知不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男友说知道,老夫老妻还要什么浪漫?

她突然心就凉了。

这段感情里,她以为自己把能做的都做了,对方总会看到她的好。可最后,因为自己的不断付出,反而让对方理所当然地享受,就连感情,也需要向他伸手讨要。

她的不断忍让,没有换来一个知冷暖的伴侣,却得到了一段分崩离析的感情。

什么叫做容忍?

就是明明很生气的事情,却假装不在意。

可是当时没有解决的问题,还是遗留在那里,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不知道哪一天,突然撞上了石头,这些不满和堆积起来的怨愤,就会喷薄而出,小则大吵一架,大则让这段感情伤筋动骨。

不管是哪一种,都不会是自己想要的结局。

04

身边总有人会对你这样说:婚姻就是理解和包容。

这句话乍一听是真理,两个出生背景、性格截然不同的两个人朝夕相处少不了摩擦,如果想要长久友好地过下去,就要善于做感情里的盲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是在我看来,这话只对了一半。

难道包容和忍让是没有底线的吗?难道我攒够了失望不离开,还等着攒够绝望?

蔡康永说:

什么叫做容忍?就是装没事让它过去。

你知道那个代价是什么,你装一次没有事它会过去,然后第二次你就会想说我上一次不都忍过去了吗,这次又比上次严重吗,没有啊,那就让它过去好了。

于是,容忍就一次次发生在你的身上,你没有兴趣再去计较,你渐渐心如死灰,你们的关系也越来越疏远。

夫妻为什么变冷淡,因为互相不想再追究了。

明明很在意的事情,明明自己受了委屈,但总是自己在无条件容忍,不断说服自己,以至于这段感情慢慢丧失激情,变得麻木,最后感情不过是一地鸡毛。

我们之间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走散的?

是争吵过后,需要你安慰,你却一句话都不说;

是每逢节假日我想要你有点表示,你却嗤之以鼻,嘲讽我一把年纪还想玩浪漫;

是在最难过最脆弱的时候需要一个拥抱,你却永远只会给我一个背影和几句冰冷的话。

许多女人,以为自己觅得良人,可这一生,不过是在等待和埋怨中度过。等一个永远只知道手游和球赛的人,等一颗永远捂不热的心。

电影《花样年华》里有这样一句台词:

我从来没有想到原来婚姻是这么复杂,还以为一个人做的好就行了,可是两个人在一起,单是自己做的好是不够的。

爱从来不是忍出来的,是我知道自己有不足,愿意磨平棱角去适应你,是你知道自己有缺点,愿意改变自己来迁就我。

爱是相互的,靠一方不断忍让,得到的不叫做爱情,叫将就。

那个毁掉你婚姻的人


关于情感的说说有很多,看到情感句子就像是看到了我们自己,最全的情感说说都有哪些呢?那么下面是迷你句子网小编收集整理的"那个毁掉你婚姻的人",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

01

菜菜和老公结婚的时候,她自诩自己嫁给了爱情。她的老公是她的大学同学,大学3年,毕业后2年,他们的爱情长跑5年后修成正果。

婚礼那天,她老公从一个面瘫脸,生生哭成了一个泪人,当着所有的亲戚来宾说:“能娶到菜菜,是他这辈子最幸运的事情。”那时候菜菜的感觉是,自己没有嫁错人,他们婚后的生活一定可以很幸福。

其实菜菜的猜测也不是全错,婚后第一年,他们确实如胶似漆,彼此恩爱。菜菜是家里的独生女,自小被父母宠着,十指不沾阳春水,但她老公并不介意,只要是菜菜做的食物,哪怕卖相再差,味道再难吃,他都吃得津津有味。

菜菜老公从事IT行业,工资不错,但经常需要加班,偶尔还要和甲方应酬。菜菜也很懂事,只要有应酬的夜晚,她就会煮好一碗“解酒汤”放在桌面。老公回来后身心俱疲,但每次只要喝到那碗解酒汤,他就觉得自己娶了世界上最贤惠的女人。

这种恩爱和彼此珍惜,持续了大约1年。

02

第二年,菜菜老公晋升做了经理,一切就更忙了。

那年情人节,甲方的软件需要提前交付,菜菜老公在公司忙得焦头烂额,根本没有时间理会这个不轻不重的节日。再说,都已经结婚了,就得是过日子的时候,有些形式的东西,也无需太拘泥。

菜菜一个人在家里呆着看电视剧,刷开朋友圈时,满屏都是旧同学、旧同事的“秀恩爱”照片。其实菜菜很理解他,毕竟男人要以事业为重,自己也并不是那么不通情达理的人,是的,菜菜明白所有的道理,但那一晚,她还是哭了。

她甚至埋怨自己,为什么不能多爱他一点,为什么要在意这个不轻不重的节日,只要他还爱自己,就够了,不是吗?

因为菜菜的不怪罪,她老公心里开始有了安慰。看来自己还是娶到一个很贤良的老婆,可以理解自己的工作。

于是,那一年的七夕、那一年的端午、她老公要么在公司加班,要么发个红包,说一句祝福语就了事。

菜菜心底很不悦,却极力说服自己,既然已经结婚,就别像谈恋爱一样作了,是该过日子的时候。可菜菜忘了,她除了是妻子,还是一个女人啊,是女人就会思考很多,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作“反刍者”,指那些容易对一件事进行反复思考的人。

而这种“反刍者”的心理,在菜菜生日那晚,彻底爆发了。菜菜一直等待着丈夫的惊喜,从下班后等到半夜12点,当他老公拖着疲惫、醉醺醺的身躯回到家里时,菜菜爆发了。这一次,没有解酒汤,没有照顾和安慰,取而代之的是歇斯底里的不满和怒骂。

她老公喝了点酒,上了头,心理知道自己理亏,就更不愿意承认,吼道:“不就是一个生日吗?今晚是大单客户,你懂事点好不好?你看看你现在,简直就是一个泼妇!”

“嘭!”一声,在她老公摔门而去的那一刻,菜菜崩溃了,她蹲在地上痛哭。她理解他的忙,她理解他的工作不易,可是谁又能理解她那颗想要被关怀的心?她还是个女人呀!

03

曾经,菜菜对她老公的忙很感恩,觉得他是在为家庭奋斗,可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她对那种忙接近于反感,她不再愿意去为他煮解酒汤,也不想理解他的忙。

失去妻子温柔乡的男人,就越是容易把工作作为派遣情绪的出口,所以,菜菜的老公更忙了。当时他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反正都结婚了,老婆又不会跑,倒是工作上,竞争越来越大,放多点心思也是正常的。

或许是出于赌气,菜菜从做菜难吃,到更难吃,最后干脆不做。直到有一次,他老公从外地出差回来,看到满屋子的狼藉,空空如也的餐桌,还有那个素颜穿着旧T-shirt坐在电视机前吃零食的妻子,他的心里忽然涌现出一股怒火与失望。

“整天就知道看电视和吃,饭也不做,你说说你还会干嘛?”

“那你呢?你整天在外面混,你管过这个家吗?我天生就是给你做饭的吗?”

那一天,他们吵得脸红脖子粗,分房而睡。

一个男人一旦事业有成,就很容易吸引各种年轻貌美的女孩。在某次和甲方开会的时候,菜菜老公认识了那个叫飘飘的女孩,她很年轻,有着职业女性独有的美丽,重点是,她很温柔,很漂亮。

她会在菜菜老公工作到咳嗽时,送上一包药,她会在大家一起加班时,给每个人带糖水,其他人都是芋头西米,菜菜老公是绿豆羹,她会对他说:“吃这个,对喉咙比较好。”

她喜欢莎士比亚,她的钢琴到了十级,她偶尔会去听音乐会,每年的年假都会去一个新的国家旅行,为一些公司写游记。

总之,她太优秀了,比起自己的妻子好太多了。重要的是,她还喜欢他。

04

菜菜的老公毕竟还是一个有自制力的人,他虽然很欣赏飘飘,却一直很清楚这条界限。但再有界限的人,从精神出轨那一刻,就无法控制肉体的出轨,尤其当两个人一起工作,朝夕相对。

他们还是发生关系了,菜菜老公说:“我不可能离婚的,我爱菜菜。”飘飘说:“我知道,但我不在乎,你就把我当朋友吧。”是啊,菜菜的老公拎得清什么是炮友,什么是老婆。可菜菜拎不清呀!

看到短信的菜菜疯了,她开始用尽一切辱骂性语言去辱骂他,“渣男”、“出轨男”、“没良心”,她开始翻看他的聊天记录,她开始对他疑神疑鬼,甚至不愿意去关心这个伤害自己无数次的男人。

直到……他们离婚了。

菜菜老公其实并没有和飘飘在一起,可他们还是离婚了。出轨真的很难原谅吧,可毁掉这段爱情的,真的是出轨吗?菜菜说,她真的不知道了,可能从第二年的情人节开始,他们就已经渐行渐远。

现在在职业领域,有一个词很火,叫“舒适区”,意思大概是,让你感到很舒服且不用花费精力去维持和改变的区域。很多人倡导的是,一个人要取得事业上的突破,就一定要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去尝试更多不同的领域、接受不同的思维和突破不一样的自己。

其实在婚姻里,也有那么一个“舒适区”,它的后果,甚至比职业上的“舒适区”更加可怕,因为在“婚姻舒适区”里待久的两个人,迟早会争吵、矛盾,最终走向离婚。

05

什么才是婚姻的“舒适区”?说白了,就是不再担心失去彼此。因为不担心失去,所以不会去在意。一旦不在意,就不会花费心思去维持,男的可以一心忙于事业,不用再为女的制造任何浪漫,女的不用再提升自己,来吸引男的持续关注。

这种看似最舒服的生活状态,其实就像HIV病毒一样,蚕食着你们的婚姻和爱情,在不知不觉间,让它分崩离析。

女方再也感受不到男的对自己的温暖,于是开始自怨自艾,淬炼成一个泼妇;男的也感受不到女的对自己的关怀,于是心生不满,开始将目光看向外面的花花世界。

很多人喜欢用“不合适”来结束一段婚姻或者爱情,但这样的说法何其可笑?当初选择ta的时候,你没有觉得不合适;当初恋爱的时候,你没有觉得不合适;当初结婚的时候,你没有觉得不合适。等到你们婚后几年了,你再说不合适?

这巴掌,真的打得不痛吗?

还记得袁咏仪和张智霖之前参加一项综艺的时候,有人问张智霖:“你怎么能和你妻子一直维持那么好的关系?”张智霖的回答是:“因为我怕我会失去她。”

要知道,张智霖和袁咏仪相恋25年,结婚16年,要换做别的男人,早就觉得这个女人跟定自己了。可张智霖却始终担心,自己会失去她。因为害怕失去,所以悉心经营,因为悉心经营,所以永远不会失去。

真的是张智霖天生没有安全感吗?还是他早就明白婚姻和人生的本质。

结婚的人可以离婚,事业有成的人可以一夜破产,身体康健的人可以一瞬间残废。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一件事情、一样东西,是永远属于你。

你所拥有的一切,都需要你花费精力、时间去维持。没有无缘无故的白头偕老,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商业帝国,越努力,越幸运。

当有一天,你对某个人、某件事松懈下来,认为它再也不会离开自己的时候,就是你将要失去它的时候。那个毁掉你婚姻的,其实就是你自己!

你是我的悄悄关注


我们一定看过很多的情感说说,有一些情感句子总是能够写到我们的心里去,什么样的情感说说才称得上质量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你是我的悄悄关注,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这是我最近收到的最虐的一次私信了,是个女读者发来的。

故事的女主人公暂且管她叫T小姐吧,来自贵州一个偏远山区的姑娘,去年大学毕业,在广州上班,她喜欢上了公司的年轻主管C先生,差不多有大半年时间,T小姐一直在暗恋,直到上个月,C先生脱单了,她才追悔莫及。

我问她为什么不早一点儿表白,T小姐说,“他太优秀了,我配不上他。”

所以她一直在等,等平凡的自己变好,等攒够勇气,最后却等来对方脱单的消息。我也为她感到可惜。

直到今天,我还是鼓励大家有喜欢的人就大胆去追,能不能追到手另说。我想你应该不甘心只和他做普通朋友,既然不缺那样一位自己都感到别扭的朋友,为什么不试着坦白?反正你不主动,总有人会主动。

后悔没用,T小姐和我讲了一个秘密,她在微博上悄悄关注了C先生。整个大学都没玩过微博的她为了C先生,年初注册了一个微博账号,当时第一个关注的就是C先生,为了掩人耳目,她还关注了一些其他博主。

T小姐很少发微博,但是每天都会登录好几次,不为别的,就是想看看C先生有没有更新动态。我有些纳闷,朋友圈不也一样可以知道C先生的动态吗?

T小姐说C先生的朋友圈几乎都是工作上的事情,私下生活发在微博了。

她就这样偷窥了几个月,直到C先生交了女朋友,她冲动之下取关了对方,可没过一个礼拜,她却后悔了。于是反反复复搜C先生的微博,看到秀恩爱的照片,T小姐虽然很难过,但还是忍不住每天偷窥他的主页,有一次在PC端无意发现悄悄关注的功能后,T小姐立马关注了C先生。

这样她每天都可以点开悄悄关注的分组看C先生的微博动态。

T小姐说她现在就像上瘾了一样,一天不看C先生微博就不习惯。此外,她还经常翻看C先生女友的微博。T小姐问我她是不是病了。

嗯,是生病了。心里的病,外人也医治不了。

自卑可能是杀死爱情最有效的情感之一了。

我从和T小姐的私信交谈中,看到的是一个敏感消极的姑娘,在遇见带着光环出场的C先生后变得自卑,无法坦然面对喜欢的人。

T小姐眼中闪闪发光的C先生是个海归,大学是在澳大利亚读完的,独生子,父亲是医生,母亲是大学老师,C先生从小就生活在优越的家庭环境中。

而T小姐,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我和他有着云泥之别,根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T小姐的父母都是农民,她有两个姐姐一个哥哥,都成家了,还有一个读初中的弟弟,T小姐的哥哥姐姐初中毕业后就出去打工了,她比较幸运,念完了大学,还在一线城市找到了一份她家人引以为豪的白领工作。可不管她在老家有多受人喜欢和羡慕,只要想到C先生,她就痛苦抑郁。

T小姐极度自卑的时候曾恨过她父母,她把自己的不幸福归结到原生家庭的贫穷,但也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我不知道要怎么告诉她这一切谁都没有错,人生本来就有太多的爱而不得,不管是金钱物质,还是仰慕的人,并不是我们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遗憾,一直是人生常态。

在没办法改变结局的情况下,试着接受事实、接纳不够好的自己,会比活在痛苦抑郁的精神世界里好受很多。

希望有一天,T小姐能自己想通这一切,然后取消对C先生的悄悄关注。

感情里其实不存在配不配得上,只是太多人自尊心作祟。

要爱还是要自尊,这个选择题一直都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