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说说 > 导航 > 中国式夫妻:比不爱更可怕的,是不会爱

中国式夫妻:比不爱更可怕的,是不会爱

发表时间:2020-12-08

【www.qg13.com - 什么是不爱你表现】

关于情感的说说有很多,有一些情感句子总是能够写到我们的心里去,到底有哪些优质的情感句子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国式夫妻:比不爱更可怕的,是不会爱,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个朋友的朋友,在某次聚会中多喝了几杯酒,愁肠和心事就都被勾了出来,开启了絮絮叨叨的祥林嫂模式。

她反反复复念叨着同一句话:“我对他那么好,为什么他还要离开我?为什么?”

我看到她泪水横流,把眼影和粉底都冲花了,对她的故事也多多少少产生了一些好奇。

后来,我断断续续地听到几个人的描述,陆陆续续地把一个痴心女子的故事拼出了大概。

这位赵姐家境富裕,在父母的帮助下开了几家店。她为人爽朗心思活络,倒也赚了不少钱。

然后,她嫁了人,是自由恋爱结合的,爱意和诚意都不缺。

美中不足的是,男方是个小职员,收入比赵姐差了一大截。

赵姐便打算把自己的生意和人脉倾囊相授,她甘愿充当一阵好风,勤勤勉勉地把爱人送上飞黄腾达的路。

谁料丈夫对做生意没兴趣。赵姐好说歹说,他才肯勉强试一试。

那两年中,赵姐亲自带着丈夫拜访客户、应酬交际,努力把自己的男人往成功的路上推。

她常常喜滋滋地对女友们说:“都说爱情能让人成为更好的自己,说的可能就是我们这样吧。”

但对赵姐的丈夫来说,这份爱却像一个沉重的枷锁,把他的人生牢牢锁住。因为他越尝试就越明白,自己根本不是那块料。

他怀念朝九晚五的上班时光,却被妻子嘲笑为不思进取,嫌隙和龃龉便渐渐出现了,争吵也慢慢成了家常便饭。

再然后,一拍两散,天涯相忘。

有许许多多和赵姐类似的人,把一颗心血淋淋地掏给对方,对方却被这份凛冽吓得落荒而逃。

当你爱上一个人,总忍不住付出,为他去安排你觉得最美好的明天。你以为那是倾尽全力的爱,可你从没仔细思考过,对方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爱的第一条准则,是尊重对方意愿,不以爱为名行改造之实。

87版《红楼梦》中晴雯的扮演者安雯,一炮而红后,结识了年长自己13岁的音乐制作人苏越。两人一见钟情,不久后便结为夫妻。

苏越对小娇妻照顾有加,他们的生活,就是许多女孩梦寐以求的“嫁给一个把你宠成女儿的男人”。

每过10年,两人就要举办一次婚礼,最大程度地满足安雯的公主梦;有几部戏找上门来,安雯却因为要陪伴丈夫前往日本而拒绝,两人活成了亲密无间的连体婴。

就这样,安雯在苏越的庇护下岁月静好地活了23年,几乎从没以独立个体参与过社会活动,就如同桃花源中的人儿,“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假如能够一辈子维持现状,那安雯的人生也算完美。可惜苏越在投资失败后伪造合同骗取贷款,东窗事发后锒铛入狱。

车子房子被查封,昔日的照顾有加荡然无存,只有一堆债务需要身为妻子的安雯去偿还。

婚姻为安雯屏蔽了一切凶险,却又忽然把她置于残酷的现实之下。她不得不重出江湖,却已经完全不了解演艺圈的商业运作模式,甚至不能独自去银行办理简单业务。

她哭着说:“我真的快死了,日子过不下去了。”

你看,被宠到生活不能自理的后遗症,是在失去男人后步履维艰,相爱一场,却被剥夺了自我成长与完善的权利。

可怕的是,婚姻中的大部分人,都会有意无意地要求对方为家庭为自己牺牲,义正言辞地要求,“如果你爱我,爱这个家,就应该……”

也的确有许多人会因为爱着对方,而不惜放弃自己,并心甘情愿地包揽一切家务、压力和负担。

婚姻的真正价值,是两个人共同成长,而不是打着爱的旗号给自己找爹找妈。

爱的第二条准则,是不折断彼此的翅膀,共同往更好的地方去。

电影《芳华》的结尾处,人到中年的刘峰,向何小萍提到了自己的妻子。

他说:“女人真奇怪,以前我在家陪她,她嫌我没出息、不赚钱;现在我跑出来赚钱了,她又嫌我不陪她。”

这句话,几乎能概括中国一半以上的婚姻状况。

租房住的时候,我们的邻居也是一对小夫妻,我常常听见他们的吵架声。

女的哭喊着说:“嫁给你我得到了什么,连件三百块的外衣都舍不得买。你根本不爱我!”

男的则大吼着回应:“我没有努力吗?你看不到我一年365天都在忙活?你不就是嫌我穷吗”

女的哭着吼回去:“嫌你穷我当时就不会嫁给你!”

他们相爱吗?在我看来,这是毋庸置疑的。因为每个傍晚,都能看到这对小夫妻拎着几棵青菜手挽手回家。

但爱情总有被生活挟持的时候,于是男人在得到一个工资翻番的外派机会后毅然离家。

从此,他们不得不开始了两地分居的日子,生活改善了一些,矛盾纷争却越来越多,婚姻似乎也岌岌可危了。

因为赚钱而忽视彼此陪伴的夫妻比比皆是,物化爱情似乎也是大环境之下的必然之选,钱好像就成为了当仁不让的衡量标准。

人们笃定贫贱夫妻百事哀,却忘了很多很多钱与很多很多爱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我们要做的,是平衡物质与情感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简单粗暴地进行取舍。

爱的第三条准则,是物质辅助婚姻,而不是物质决定婚姻。

婚姻中的纠结与纷争,其实远远超出上面的三种状况。我们常常捧着一颗真心走进围城,却被婚姻伤得体无完肤。

第一、相互理解并尊重

世界上的任何一种可良性发展的关系里,都少不了“尊重”二字。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同时保有自己的自尊和他人的自主,相互保有主体性。

这就是所谓的好婚姻让人成长,可共同成长和强制改造是不一样的。

一心盼着丈夫好的赵姐,其实正错在剥削对方的自主性,过多干预了丈夫的职业规划与人生选择。

那些两性专家们总是在说,以友谊和尊重为基础的感情比较长久。

真的全部被他们说中了!

第二、安全感不等于依赖

女孩们说,我想嫁给一个把我捧在手心当作女儿宠的男人。

这从本质上来说,其实是内心安全感的严重缺乏。事实上,安全感在大部分人的婚姻里,都是稀缺品一般的存在。

也有许多人许多人沉迷于翻阅伴侣的手机,或要求对方随时随地都能秒回自己的信息,就像安雯和苏越一样,活成24小时不分离的连体婴。

对此,刘轩说:“安全感,是你自己内心的问题。自己的问题,不能要求别人来解决。”

真正的安全感并不是两个人的全方位捆绑,更不是一方对一方的无休止依赖。它基于对自身、对对方的信任,无论能力上的,还是情感上的。

第三、学会给爱情保鲜

99%以上的情侣一旦结为夫妻,激情就会被柴米油盐轻易地磨光殆尽,经济问题只不过是其中一个导火索。

你不得不承认的是,爱情也有保鲜期。

心理学中有个概念叫作“快乐适应现象”,它用抛物线来模拟幸福指数的变化,也就是说,幸福指数也存在谷值和峰值,它总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起起伏伏。

所以当幸福指数下降,我们会不由自主地想要逃离,去寻觅另一段新鲜感情以获取幸福值的飙升。

但事实是,向上的抛物线也总有一天会出现下滑的趋势。因此,心理学家又提出了“快乐适应预防模式”。

它主要包含两个点,第一个是“变异”,即多给生活一点不同的色彩,比如找一家没去过的餐厅约会;

第二个是“欣赏”,也就是换个角度和眼光看待事物,关注一些以往没关注的点,发现新的意义和兴奋点。

很早之前就有人说过,爱是一种能力,而不是一种天赋。

不得不说的真相,却是我们都缺乏这种能力,你原本以为的无师自通,却常常要被生活打一个大耳光。

好在这种能力是能够通过后天学习来获取的,愿你我共勉,懂得爱、学会爱、呵护爱。

延伸阅读

比婚内出轨更可怕的是:假装爱


01

最近几天打开手机,满屏被白百何刷屏。

卓伟预告了许久的“12年大料”终于爆出来了!让吃瓜群众大跌眼镜的是:主角竟然是有着贤妻良母人设的白百何。

在卓伟爆出的视频中,白百何和一名男子在泰国的一家酒店泳池边各种亲密调情,场面暖味至极。

而在头天,白百何出席电视剧发布会,在被问及是否有意让九岁的儿子元宝上真人秀时。

白百何回应“可能不会”,“因为我们家老陈是个艺术家,比较安静,喜欢窝在工作室里。”

一声“老陈”,不禁让广大吃瓜群众感受到妻子对老公的浓浓爱意。

然而,第二天就被出轨的新闻啪啪打脸。

曾经两人也是一对外界眼中的甜蜜恩爱小夫妻。

白百何曾经说:“跟羽凡走到一起后,再也不必问‘幸福在哪里’了,幸福就在我身边,就在我家里。”

但是,卓伟却曾经形容两人的关系是:夫妻之情淡如水。

也许,一语成畿。

有很多的明星夫妻,往往头天还在撒狗粮秀恩爱,第二天就被爆婚内出轨或者离婚。

前有姚晨和凌潇肃,之后,文章、陈赫、林丹、王宝强纷纷步入后尘。

很多人说,明星秀恩爱,死得快!

可是人的情感从来就不是可以割裂的,爱恨如何可以在一瞬间完成?

婚姻不可能在短时间之内,就可以从如胶似漆到形同陌路,还不是今天割个口子,明天烧个窟窿,婚姻这席长袍,实质上早就千疮百孔。

比婚内出轨更可怕的是,明明不爱,还要装恩爱!

娱乐圈里真真假假,吃瓜群众越来越分不清哪些是真恩爱,哪些是做样子。

其实,明星的婚姻跟普通人结婚过日子一样,只是媒体这一面放大镜,扩大了婚姻中的不堪,将婚姻中的那点不入目的东西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

有时候很难想象,本来是两个不爱的人,非要大众眼中装出恩爱的样子,内心该是有多么的抗拒和恶心。

02

这几天追剧《人民的名义》。

祁同伟为了仕途,娶了比他大十岁的梁璐,但是他并不爱梁璐,与梁璐分居多年。

在他们的家里,丝毫看不出他对梁璐有一丝的温情,他待妻子如外人般寡淡,跟妻子说话的时候,语气永远是冷淡的,眼神永远是没有暖意的。

而同自己的情人高小琴在一起的时候,一脸的热情洋溢,笑容灿烂,连眼神都温柔热烈起来。

可是,明明是这样,还要在外人面前假装很恩爱。

有一个场景是,祁同伟和梁璐一起到老师高育良家里做客,在进屋的时候,祁同伟一把拿过梁璐的包挎在自己臂弯上,在那一瞬间梁璐微微一怔,身体变得僵硬,两眼剜了祁同伟一眼,那一眼,终有千言万语也难以述尽,满是落寞、尴尬、无奈和愤怒。

内心的感受,身体最清楚。

随后,祁同伟夫妇,侯亮平以及高育良夫妇开始围坐在一起聊天,不明就里的侯亮平多次提到祁追求梁的细节,梁璐勉强的笑容里,分分钟透露着尴尬。

愉悦聊天中的另外一对,高育良和妻子吴惠芬同样在假装秀着恩爱。

色字头上一把刀,高育良多年前就已抛弃妻子,与高小琴的妹妹高小凤结婚,其妻子隐匿在香港生活。

吴惠芬因高育良不可告人的目的,与其维系了十多年名存实亡的夫妻关系。

两人在同一个屋檐下,装着恩爱夫妻,实质上却早已离婚。

五个人,其中两对夫妻,一对貌合神离,一对早已分道扬镳,却能在外人眼中做到恩爱如初,甜蜜似漆。

在假装甜蜜的同时,自己的内心该是有多么的不齿,我想梁璐剜祁同伟的那个眼神可囊括一切。

在假装爱这件事上,高玉良做得更加狠了一些。

影视剧也罢,明星也罢,或者只是普通市井小民。

有多少人明明没有了爱,还要在一起,并且还要假装恩爱。

或为名,或为利,或为权,或者因为孩子。

很多时候,比婚内出轨可怕的,是在一个屋檐下的同床异梦,而更可怕的是有可能你们还需要假装很恩爱。

明明灵魂在苟且,可是却还要装出皮囊彼此相爱的样子。

03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为名利、为权势凑合在一起装恩爱的不多,但是打着为了孩子的名义在婚姻中凑合过的例子却是不少。

高中的时候有个死党叫小慧,她父母的感情一直不大好,特别是她在上初中的时候。

两人几乎每天都会吵架,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事,没有出轨没有小三没有嫖娼也没有赌博,如大多数普普通通的家庭一样,有着平凡人家的烟火气息。

只是被现实生活磨碎了彼此之间的爱意,对方的一切行为对自己来说都如戕害,鸡毛蒜皮的破事,也会引起一场场争吵。

上初中的姑娘,其实心里什么都懂,两人在吵架中常夹带着“离婚”的字眼,小慧有次听见妈妈在给别人打电话痛斥婚姻的不堪,并且说到:“如果不是为了女儿,早就跟他离婚了!”

小慧跟我说,当时她只有一个想法:你们俩还不如离了呢!

她实在是受够了父母在家里不是飞沙走石,就是沉默冷战。

在他们俩争吵或者冷战的时候,她都不参与,只把自己关在卧室里,拼命做题,然后眼泪就不争气地流下来了。

青春期的姑娘,敏感又执拗。

有一次父母在家里大吵,小慧实在忍无可忍向父母咆哮:“如果过不下去,你们就离了吧!”

小慧上高中后,在学校寄宿,每周周日回家半天,每次回家,父母都会张罗很多好吃的,两人在家里一派和顺的样子,小慧心里暗喜,觉得父母终于看开,能够拨的云开见日明。

直到有一次,学校临时放假,她周五就回了家,意外发现,爸妈其实从她住校就开始分居。

爸爸根本就没有回家住,平时周一到周六住在单位,周日买上吃的,回家跟小慧做一顿饭,两人装出恩爱如初的样子,陪女儿过半日,等女儿前脚离家,爸爸立马离家去单位。

发现真相的小慧心里非常难受,她不能接受父母美其名曰为了让她安心上学,故意装出恩爱的样子,实际上两人的婚姻早就名存实亡。

连相爱都得装,还不如好聚好散!

在中国的家庭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

“都是为了孩子,我才不离婚的!”

“要是没有孩子,我早就离婚了!”

以前觉得这样的父母特别隐忍,特别伟大,现在觉得那真的是很可怜。

良好的夫妻关系才是家庭生活的定海神针,如果你的婚姻生活不幸福,你大可以好聚好散,各自追求自己的幸福。

确实,破碎的家庭对一个孩子来说不是一件好事。

但因为害怕孩子受伤,夫妻二人就营造出一种伪有爱的环境、勉强维系婚姻,来避免对孩子的伤害更是不明智的。

“相爱”是最难被模仿的状态!

如果两人真正相爱,他们的爱融化在眼睛里,融化在对彼此说话的声调里,融化在两人身体的姿态中。

没有真爱而装出来的爱,就是一场纯粹的合作关系,两人大伙负责上演一场你侬我侬的戏码给观众看。

但是,爱与不爱,身体清楚;爱与不爱,冷暖自知!

这才是中国式出轨背后的真相:不会爱,不会做爱


目前,外遇是婚姻破裂的一个最主要的杀伤利器。在咨询中,经常有人问我:“为什么伴侣会外遇?”“是不是男人好色,女人淫荡?”

我个人认为,性不好和情不好是导致外遇的两大原因。

01

在性不好方面,男人对妻子不满意集中在两点:

一方面,因为性教育的不到位,很多女性出于恐惧、厌恶的心理,会拒绝丈夫的性要求。婚内不能满足的性需求,只能向婚外寻找。

另一方面,男性的体力和性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下降。但是,他不愿意面对这个现实,认为是老婆不好。

和情人做爱时,他会获得新鲜感的刺激,感觉自己的性能力恢复了,激情燃烧,于是情人成了真爱。事实上,等新鲜感过去,男性的性能力一定会回归到正常的水平。

女性对丈夫不满意主要是嫌男人不做前戏或者做得不够。

女人希望能够有足够的前戏,让她有感觉了再做;但是男人觉得老夫老妻了,怎么还那么多事?没有兴趣和耐心给妻子做前戏,女性和丈夫做爱得不到快感,就可能会去找其他异性满足。

其实,大部分的性不好是可以通过沟通来解决的。通常,女性既不会和丈夫沟通表达自己需要,也不会引导他满足自己的需要。

其实,自己的男人,还得自己教。女人一定要增加对性的投入,学会如何与丈夫沟通,表达自己的需要与喜好,邀请他来探索你的身体。

李莉(化名)有过两段婚姻。第一次婚姻,前夫因为她性冷淡外遇了;第二次婚姻,丈夫因为她性冷淡闹离婚。她痛苦得不行,来到医院找我求助。

咨询时,我发现她并不是性冷淡,因为她可以从自慰中获得高潮,但又觉得告诉丈夫自己的性喜好非常羞耻,所以一直不说。

在我的帮助下,她和丈夫完成了一次成功的沟通。夫妻俩尝试后感觉都很好,性生活越来越和谐,丈夫也不想离婚了。

在这次沟通中,妻子的角色是事实的陈述者以及方法的引导者。她非常真实坦诚地和丈夫叙述了自己的情况,没有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对方。

像讲故事一样,把事实陈述给他。整个沟通过程,她没有给他任何压力,所以丈夫乐于探索与尝试。

很多男人不愿意妻子和他谈性,是因为觉得她是在给他提要求,他满足不了,就会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所以干脆回避沟通。

“你时间那么短,别折腾我了!”

“你把我弄得倍儿难受,我什么感觉也没有!”

这些话不是沟通,而是在指责。如果女性改变沟通方式,男人的回馈就会更积极,出轨的可能性也会随之降低。

男人不仅要掌握沟通技巧,耐心地给妻子做前戏和后戏,让她能够从性中获得满足,也要面对一个现实: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的性能力一定会走下坡路。

另外,性爱也不可能永远处于激情状态,总处于激情状态是躁狂,人会精神错乱,活不了多久的。

只要夫妻感情好,都肯对性投入,老夫老妻一样可以获得高潮,因为夫妻了解彼此的需要,配合默契。而且,妻子可以给你情人永远给不了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02

情不好的问题,主要是缺乏爱的能力,不会经营婚姻。有些人在成长过程中太缺爱了,就会希望通过亲密关系的建立,从伴侣身上一味索取爱,而且对他的要求会特别高。

赵萌(化名)的父母感情很不好,争吵不休。她小时候有什么要求,都不敢和父母讲。

有一次,她鼓起勇气对妈妈说,想要一条漂亮的裙子,在学校的新年晚会上穿。妈妈说:“你怎么这么臭美?如果你不主动要,我还可能给你买;你主动要,我想买也不给你买!”

长大后,赵萌非常自卑,觉得自己不够好,没有人愿意满足她的需求。她也不敢把自己的要求讲给丈夫,所以丈夫不知道她的需求。丈夫对她好,她总是怀疑:我有那么好吗?我真的值得他对我这么好吗?

丈夫送给她的礼物,她总是表现得不开心,可问她又不说,搞得他非常抓狂,后来丈夫外遇了。东窗事发时,他对她说:“我尽力对你好,可你总是不满意,我烦了,也累了。”

另外,很多人都不会换位思考,不懂得要用伴侣需要的方式来爱他。

妻子明明和丈夫说:“我希望你下班早点儿回家陪我。”丈夫却认为下班早回家不利于赚钱买房,不听。等他终于把房子买给她时,她却跟别的男人走了。不听伴侣说什么,一厢情愿地给,这是婚姻中最大的遗憾。

小米(化名)和大刚(化名)的婚姻出现了危机,感情平淡,性生活不和谐,大刚最近还和一个女网友聊得火热,出现外遇的苗头。

皮肤是最大的性器官,女生对触觉的刺激需求是非常强的,小米就特别喜欢肢体接触,大刚却很少拥抱爱抚她。大刚很爱干净,小米却邋邋遢遢,从不收拾房间。

咨询时,我帮助夫妻俩看到对方的需要,然后给大刚留了家庭作业:

当他发现小米把家收拾好后,一定要及时地给她积极的反馈,比如上街时牵着她的手,看电视时挨着她坐,睡觉时搂着她睡。小米不收拾房间时,不批评指责,同时也不给她积极反馈。

坚持了一段时间后,夫妻俩都找回了爱的感觉,性生活也和谐了。

我认为,男人跟情人是找刺激,跟性工作者是发泄,跟老婆是找安全和归属。如果能在安全和归属的前提下,再给他一点儿刺激,他绝对不会离开你。

03

关于导致出轨的两个原因中,“情不好”往往是最让人纠结和不知所措的。不要着急也不要灰心,意识到问题往往是就是改变的开始。

如果是因为小时候缺爱导致对伴侣期待过高,那么,需要意识到关系出现问题,不是伴侣不够好,而是自己有未解决的情结,需要去正视和面对,包括和父母和解,寻找让自我成长和满足的方法,如果有必要,可以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微信添加xingzhizaixian16即可);

厘清这个问题后,你就会明白,你对伴侣的要求本就不是TA该承担的,也是TA无法做到的。如此,你才能够降低对伴侣的期待和要求,真正地以夫妻的角色平等地相处,进入到亲密关系的经营和建设中。

如果是因为不懂得换位思考而用了错误的方式来爱,可以试着学习换位思考。比如,在你想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爱对方时,不妨想问问自己:这是他想要的还是只是我想给他的?他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当你给与了爱而对方给出的回馈是拒绝的,不要急着去指责对方不懂得感恩,而是心平气和地和他沟通,询问他:换成哪种方式,你会更喜欢呢?

无论是性不好还是情不好,只要我们珍视并愿意为这段关系而努力,真诚无偏见的沟通会帮助我们打开心扉,让彼此看到爱着对方的那颗心和渴望更好地去爱的坚持,幸福就会不期而遇。

祝福每一个为爱努力的人。

比施暴更可怕的是施暴的逻辑


比施暴更可怕的是施暴的逻辑

很多人开始相信“一上微博深似海,从此偶像是贱人”这句话,因为有很多明星大腕励志传奇成功人士都在微博上被各种爆料,剥去了正义凛然的外衣,让我们恍然大悟,“哇,原来他(她)是这么个人

当原来我挺崇拜的对象——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被外籍妻子爆出家暴丑闻,我没法不失望。出于专业习惯,我看了下相关资料,研究了一下李阳的成长经历,发现早就有迹象表明他的婚姻之路必将走向这条崩溃的死胡同。

李阳幼年性格内向,父母教育方式粗暴,缺少家庭关爱和正面鼓励,为他的整个成长经历书写了暗淡的一页。从英语中寻求突破点之后的李阳极享成功后备受瞩目的英雄情结:“我认为英雄创造了历史。在中国的英语教学史上,我必然要留下一笔的。这是全世界媒体的共识。”这种强烈的自信,与他少年时强烈的自卑形成了两极。他永远都要处在别人的关注点上,兵有极强的表现欲,无法接受别人的质疑,这或许会让他的事业更成功,但如此极端的个性注定不能维持一个幸福的婚姻,注定不会成为一个合格的伴侣。

事实上,李阳公开承认,他视这场涉外婚姻,包括三个混血女儿为“研究美国的家庭教育”的产物他真心觉得家暴问题是双方的错误,“我肯定要把丑话都说出来,说这个美国人脾气暴躁,有暴力倾向“在我周围,我也看到了另外一种家庭暴力,就是妻子对丈夫的语言和冷暴力”。言外之意,如果不是妻子Kim刺激他,他也不会大打出手。“如果从中国角度出发,那就是一个巴掌拍不响,双方都有暴力倾向。但我承认错误的时候没说这个,其实我不动她也会动,只是女人(暴力)的形式不一样,她是砸东西。”

与李阳一起创办“疯狂英语”品牌的前“疯狂英语”总校校长欧阳维在Kim曝光家暴之后,曾意图前去探望,遭到K量i拒绝,理由是欧阳也曾有家暴史,而且是在妻子怀孕的时候。

这时候欧阳维为李阳辩护说:“李阳打老婆可能是无意的,但你知道他不对你还骂他,你伤害李阳就是有意的,其实你比李阳更坏。下一个打老婆的人就是从骂李阳的人中诞生的。”

这话连李阳都有些听不下去,笑着说:“这只是一种解释方法,他们肯定不认同。”

比施暴更可怕的是施暴的逻辑。打你是有理由的,可能是你脾气不好,或者你不会做家务、你对老公不体贴、你出轨,所以你就应该被打。即使男人打了你,你先要自我反思,否则有可能下次还要挨打。

这种荒谬透顶的逻辑甚至得到了某些女性的认同。家暴事件正处在风口浪尖上的时候,李阳在上海给一班妈妈做家庭教育讲座,本来设想现场可能会有妈妈打出抗议横幅来,结果三天过去,课堂平静如昔。他主动提起这件事,有妈妈说,“你老婆也太不像话了”。

“最后竟得出这个结论,中国人还是给面子。”李阳说。

家暴就像吸毒,一旦施暴的一方感觉到用暴力征服一个人的意志的快感,他就很难控制住自己不去动粗。如果说一开始的时候,还会由生活矛盾酝酿到一定程度才能引发暴力,那么随着暴力的泛滥和肆虐,这个预警线会越来越近,发展到最后,可能任何一点分歧都会引起他们拳脚相加。李阳“深刻忏悔”没多久,Kim再次爆料他在双方一次会面时意图动手,不得不报警来制止他。

总有些遭受家庭暴力的女人对男人态度软弱,心存幻想,抱着侥幸希望这次会是最后一次。李阳用自己的表现再次证明,因为反思得不够彻底,正视内心的丑陋不够深刻,接受治疗的决心不够大,自然不会真正地改变自己心理上存在的陋病。更何况,还有周围这些施暴有理、动手无罪的逻辑为他提供着强大的心理支撑。即使他们会勉为其难地“道歉”,但从内心深处,他们还是把责任推卸到对方身上来掩藏自己的犯罪感,并因为被迫“道歉”而感觉羞愤和怨恨,为下次施暴提供了依据和口实。

对家暴说不吧。

比死亡更可怕的,是凑合的婚姻


勉强将就的婚姻,不仅对夫妻二人是一种折磨,对孩子更是如此。对孩子来说,有爸爸有妈妈,并不意味着家庭的完整性,“爸爸爱妈妈、妈妈爱爸爸、爸爸妈妈都爱我”才是完整的家庭,因为这样的家庭才能提供更多的爱和安全感,提供更适合孩子成长的环境。

比死亡更可怕的,是凑合的婚姻

01

一天和几个好朋友聊到平生经历的最恐怖的事情,一个朋友突然说,是凑合的婚姻。她说完,我们都怔住了。

朋友的姐姐是个婚姻非常坎坷的人。

姐姐和姐夫是校园恋人,毕业没多久就结婚了,一年后生下一个可爱的宝宝。为了更好地照顾孩子,姐姐辞职做了全职妈妈了,姐夫则和几个好友一起创业经营文创用品。姐姐把小家打理得井井有条,姐夫则每天早出晚归忙他的生意经。这原本是惹人艳羡的一对,然而孩子一岁的时候,姐夫出轨了。

出轨对象是公司的一个实习生,那个女孩儿怀孕了,找上门来让姐姐“让位”。姐姐非常生气,问他们在一起多久了,女孩儿说快一年了,也就是说姐姐刚生完小孩没多久他们就在一起了。

姐姐伤心欲绝,坚决要求离婚。大家都劝姐姐慎重,让她再给姐夫一次机会,毕竟孩子还小,姐夫也跪下来请求原谅,并一再保证不会再犯。

姐姐说自己有感情洁癖,一定要离。他们很快办了离婚手续,孩子的抚养权归了姐夫。

离婚一个月后,姐姐受不了了。

她想孩子,想得百爪挠心!她经常跑到姐夫的小区门口偷看,希望遇到婆婆抱孩子出来远远地看上一眼,然而她不敢走近,因为她担心自己见了孩子会大哭。

后来实在熬不住,姐姐找到姐夫,问能不能由她抚养孩子,姐夫回答他也舍不得孩子,要不,咱们复婚吧。

因为离婚后姐夫并没和那个实习生在一起,于是姐姐就和姐夫复婚了。

原以为破镜重圆,幸福再即。结果复婚后姐夫并没有收心,要不么着家,要么回家后钻进卧室打游戏,最让姐姐郁闷的是,他还不止和一个女人的关系不清不楚。

姐姐又想离婚了,她说,我原以为为了孩子,我可以忍受和不再爱人在一起,我发现我错了。这次拦着她的人更多,有人劝她:要离婚的也是你,要复婚的是你,你把婚姻当儿戏吗?

姐夫也不同意离婚,还拿孩子要挟姐姐,姐姐便于一个深夜割腕了,所幸发现及时,姐姐被抢救过来了。

这真是一个令人唏嘘的故事,一个本来就心碎了的女人,为了孩子,生生让自己的心碎了一次又一次。

朋友叹口气说,婚姻这东西,真的不能凑合,凑合的婚姻,带来的绝望会让人喘不过气来。

02

我以前读《半生缘》,最不喜欢的内容,不是顾曼桢被姐姐设计,被祝鸿才强暴,甚至拘禁时求救无门,而是顾曼桢竟然嫁给了祝鸿才!

顾曼桢的姐姐不能生育,为了留住丈夫的心,便设计让老公祝鸿才强暴了曼桢,希望可以借腹生子。曼桢怀孕,并且被软禁在祝家,直到在医院生产时才在室友金芳的帮助下,逃离了祝家,她原本的打算是当自己被狗咬了,再也不回头。

可是几年后的一天,姐姐跑来找曼桢,说自己快要死了,求她为了孩子回到那个家里。看到孩子的瞬间,曼桢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没多久,曼桢又巧遇姐姐以前的佣人,得知姐姐去世后孩子过得并不好,于是决定回家看看孩子,正赶上孩子在生病,曼桢悉心照料了孩子几天后,终于决定嫁给祝鸿才。

我想那时候的曼桢,应当是心如死灰的,她肯定是抱着为了孩子的幸福牺牲自己的念头。然而事实上怎样呢?

婚后,曼桢和什么人都不来往,恨不得将自己藏在一个黑洞里,因为这段婚姻,让她觉得不光彩,她总有一种不洁之感。最要命的是原本仰望她的鸿才对她的态度也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从前觉得她好,可望不可即。她一旦嫁了他,日子长了,当然也就没有什么稀罕了,甚至于觉得他是上了当,就像一碗素虾仁,看着是虾仁,其实是洋山芋做的,木木的一点滋味也没有。

曼桢只觉得她现在过的这种日子对不起她自己。两个人一天到晚吵架,鸿才对孩子也动辄打骂,孩子见了爸爸,吓得像见了鬼。最郁闷的是,曼桢还发现祝鸿才在外边养了外室。

这时曼桢终于痛下决心离婚,小说中有一段让人非常警醒的话:这些年来她(曼桢)固然是痛苦的,他(鸿才)也没能够得到幸福。要说是为了孩子吧,孩子也被带累着受罪。当初她想着牺牲她自己,本来是带着一种自杀的心情。

要是真的自杀,死了倒也就完了,生命却是比死更可怕的,生命可以无限制地发展下去,变得更坏,比当初想象中最不堪的境界还要不堪。

这段话看得人悚然一惊,不幸的婚姻,原来真的比死还要可怕,还要坏,还要不堪。

后来曼桢终于悟到:从前的事,那是鸿才不对,后来她为了孩子嫁给他。是她错了。

认识到自己错了就永远不会晚,曼桢离婚了,尽管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但幸运的是,孩子归了她。

离婚后,曼桢的生活也发生了彻底的改变,虽然为了生计很辛苦,母子两人每天却都快快乐乐的。

说到底,无论结婚还是离婚,我们最终的目的,不就是快快乐过日子吗?

03

偶尔和好友聊天,说到那些看似凑合的婚姻,我们曾经达成一个共识:没有离婚,应当是还过得下去!!

不管是为了孩子,为了利益,还是为了其他什么原因,肯定有还在一起的原因。

但最近,我越来越坚定地认为,千万不能为了孩子凑合!!

孩子的心是最敏感的,不要以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八九个月大的小朋友就开始会看人脸色,知道你开心还是不开心,喜不喜欢他。

有个朋友曾和我说,她老公特别小孩子脾气,动辄生气,使小性儿。有一次,他们拌了几句嘴,这时跟着婆婆出去玩的女儿回来了,女儿看爸爸坐在沙发上生气,就把手机递给爸爸说:“爸爸你抢个红包吧。”

因为女儿曾经看到爸爸抢到了大红包开心地说过瘾,于是把手机递给爸爸让他抢红包。她是在哄爸爸。而女儿才两岁多。

她说当时她无比心酸,转过身子直抹眼泪,她希望女儿像其他小孩儿一样无忧无虑,而不是看她和老公眼色,一个两岁多的小孩儿哄三十岁的大人,真的让人好心疼。从那一刻起,她决定好好反省和老公的相处模式以及自己的婚姻。

我并不是说,婚姻一旦出了问题,就要果断离婚,而是说,那种抱着凑合,甚至为孩子凑合的婚姻,请不要再继续了!!要么想办法,好好把婚姻经营好,要么干脆离了。

别让孩子成为你们凑合的借口,孩子有什么罪过?活该看你们三天一大吵两天一小吵?轻则冷战,动则大打出手?

研究显示,父母恩爱,才是孩子安全感最大的来源。为了孩子凑合的婚姻,才是对孩子的不负责,让孩子在一个父母都不能融洽相处的环境中长大,才是对孩子成长的凌迟。

真要爱孩子,更应当给他一种态度:日子,要用心过,婚姻,要好好经营。实在过不下去,也要肯认输,过不下去就不过,千万不能凑合。

勉强将就的婚姻,不仅对夫妻二人是一种折磨,对孩子更是如此。对孩子来说,有爸爸有妈妈,并不意味着家庭的完整性,“爸爸爱妈妈、妈妈爱爸爸、爸爸妈妈都爱我”才是完整的家庭,因为这样的家庭才能提供更多的爱和安全感,提供更适合孩子成长的环境。

为了孩子,请不要再凑合了。要么好合好散,要么好好经营你的婚姻,好吗?

没有爱的AA制,是怎么毁掉中国式婚姻的?


前几天去参加一个订婚仪式,散场后,准新娘和准新郎吵得不可开交。

作为女方的朋友,我忍不住要做和事佬。

在一番安慰后,准新娘终于说出这场争吵背后的原因。

原来是因为买婚房的问题产生了分歧,双方父母各执己见,争论不休。

我那位朋友和她未婚夫各自“护着”自己的爸妈,也跟着加入了这场争吵。

男方父母说:“现在的90后什么都讲究AA制,买房当然要我们双方各出一半。”

女方父母坚决反对:“哪有各出一半的道理?我们养了20多年的姑娘嫁到你家,连房子这个基本的保障都没有吗?”

据说,在两人即将领证前,男方就已经侧面提出今后要AA制的想法。

其实,我对男方及父母的观点一点都不感到意外,因为也有一部分80、90后已经在践行这种“新婚姻模式”——AA制。

其实这种“新潮”的婚姻模式,早在西方就盛行起来了,对他们来讲,AA制可以让夫妻之间保持一定的财务及人身自由。

可这种模式真的适合中国夫妻吗?

“AA制婚姻”究竟是让经济更公平

还是让感情更失衡

不妨让我们来假设一下。

如果我们现在跟另一半开始使用AA制,一切消费都是公平支付,那么我们的日常将会变成什么样?

两个人下班后一起去菜市场买菜,丈夫买单垫付了20.9元,然后打开计算器:20.9/2=10.45;妻子微信发了10.45元的红包给丈夫。

丈夫袜子破洞了,妻子去商场买了几双,花了50元,然后跟丈夫说:“你给我25元就可以了。”

孩子要上补习班,丈夫和妻子一起去学校,各自从钱包掏出500元给老师:“喏,这是孩子的补习费。”

丈夫母亲生病,妻子买了补品去医院看望,回到家,拿出收据,核算无误后,丈夫转了一半钱给她。

不知道看到这里的你有什么感觉,反正,我感觉十分尴尬。

这种AA制度下的夫妻,更像是同住一个屋檐下的室友关系,既客气又生疏。

84年的小玉就是“AA制婚姻”中的牺牲者。

刚结婚那年,由于两个人婚姻观都比较开放,于是老公提出AA制,理由是:

家庭是双方共同的,所有责任都应该一起分担,包括金钱。

小玉觉得言之有理,于是两个人很快就达成了一致,正式开始“AA制婚姻”。

那时候恰逢小玉老公升职加薪,闺蜜聚会的时候总是被提醒:“他现在赚钱了,生活质量要提高,买这个买那个的,那亏的不是你吗?”

小玉总是不以为然的解释道:“这不仅仅是金钱AA,而是责任,所以他不会因为自己收入高了就提升我们两个的生活水平,来增加我的负担。”

可事实证明,小玉太天真了。

有一段时间,小玉因为身体原因无法快速进入职场,一年下来,手里根本没什么收入。

这时候,小玉老公开始抱怨,他认为是小玉拖了家里的后腿,甚至提出要她去工作,来负担自己的医药费。

最后,小玉无法忍受对方的冷漠,和婚姻的凄凉,主动提出离婚。

房子是两个人一起买的,但是当时小玉承担的较多,可对方在离婚的时候却提出房产分割要AA制!

她才发现,金钱可以AA,但是感情和责任不可以。

后来她跟闺蜜说,其实她早就无法忍受这种婚姻制度了。

看似谁都没占便宜,可离婚的时候才发现,AA制在婚姻中反而保护了自私的人。

两个人的收入本来就不是持平的,一方觉得吃亏,一方觉得不够公平。

其实,AA制表面上看起来实在无法挑出问题。

两个人不会因为经济投入不均而产生矛盾:你买你的爱马仕,我喝我的二锅头。

看起来,确实对谁都很公平。

可是,AA制的婚姻让夫妻感情变成了一本账簿,当其他新婚夫妻在风花雪月度蜜月的时候,“AA夫妻”却在算着每个人该为这场蜜月分摊多少钱。

这样的夫妻关系,像极了两个在旅途中相识的陌生人,一路游山玩水,吃吃喝喝,最后,钱一分,人一散,各回各家。

本该是滋养感情的婚姻却倒向利益化,让夫妻之间更加冷漠、计较。

即使金钱上没人吃亏,在情感上却也一直处于失衡下坠的状况。

所以要经济公平,感情就会失衡。

当然,我不否认金钱也决定了幸福度,但是如果男女在婚姻中,只有金钱,那不应该叫夫妻,而要叫同事、合作伙伴。

总有一个人,在AA制婚姻中,尝尽冷漠,落荒而逃。

AA制让婚姻失去了该有的模样

曾经有一家婚恋机构做过一项调查:有87%的“AA制婚姻”最后都以离婚为结局。

我很好奇,究竟是什么把87%的夫妻搞得人心涣散?

首先,我们谈谈婚姻的“模样”——完整性。

我相信大部分普通人结为夫妻的原因,尤其是80、90后,一定不是为了搭伙过日子。

结婚,要么就是一种水到渠成的自然结果;要么就是一种听天由命的服从规律。

不管是什么情感价值高的前者,还是责任制约大的后者,婚姻的模样,就是完整性的体现,而非“经济合伙制”。

去年,重庆的陈小姐在网上发帖求助“这样的男人还能不能要?”

陈小姐生了孩子后,因为休产假,工资缩水,本想让老公负担这几个月的开销,结果对方却要求陈小姐日后再还给他。

虽然婚后夫妻两人一直是AA制,但是老公的不懂变通,还是让陈小姐很心寒。

陈小姐与她老公是自由恋爱,自主选择步入婚姻,对于AA制,两人也是在婚前达成一致的。

二人收入总有悬殊,在AA制度下,赚得多的肯定会觉得自己吃亏,从而斤斤计较那1块2块的。

一旦实行了这种“残忍”的婚姻制度,才发现,原来AA制根本不保护弱者。

女人多数会认为:“老娘费劲千辛万苦生孩子,产后还不能上班,你跟我说要AA,你怎么不平摊我怀胎10月的那5个月呢?”

有形的支出可以明算账,可那些无法量化的东西,例如:女人生产中所经历的痛,以及喂奶的日日夜夜,谁来AA?

其实,婚姻意味着两个独立的个体,很多人为了实现“情感+经济+责任”的完整性,就在二人之间建立起了一堵墙。

每个人心中都揣着一个小算盘,每天看见对方就想着“她/他欠我的20块钱什么时候还”。

而孩子、老人,这些都属于完整性的其中之一,但是这些怎么AA呢?

难不成,孩子上学的时候,一人接送一天,如果有事临时请假报备?

AA制打破了感情的平衡,破坏了完整性,最后使夫妻双方无法做到“同甘共苦”,分钱又割爱。

可是,钱好分,那感情呢?

与其忙着分割财产,不如想着怎么一起承担责任和义务,毕竟婚姻中的两个人,是要一起面对生活的苦和甜。

正确解读“AA制婚姻”

让它成为夫妻关系的强力胶

去年,一档夫妻真人秀《妻子的旅行》大火。

节目上,付辛博谈到跟妻子颖儿的AA制婚姻,让网友们质疑,并且谩骂。

很多网友说:“这个男人赚的不多,计较的倒挺多。”

这对小夫妻明显被那些不友好的言论惹得不痛快,随后在发表微博,重新说明此事。

其实,他们不痛快的原因,不是外界对这种婚姻制度的不认可,而是人家的AA制根本就不是大家想的那回事!

付辛博发微博称,他和颖儿的AA制是,一个负责家庭开销,一个负责个人开销,老婆孩子的开销,理应自己承担。

在付辛博和颖儿的“AA制婚姻”中,他们既实现了经济独立,又实现了义务共同承担,不破坏婚姻的完整性,又为此注入了新的东西。

借着这件事,我想说的是,“AA制婚姻”不是不可取,如果换个角度解读和运用,反而能够成为夫妻关系的强力胶,让两人难以割舍。

首先我们换个角度,分清什么是必须要共同承担的,什么是要独立负责的。

夫妻双方共同赚钱,共同养家,同时负责孩子的抚养和老人的赡养,这是共同的义务和责任。

但是不同的是男女的花钱之处,男人偶尔会买些电子产品,女人则会买些衣服鞋包。

如何实现经济上的AA制,并且达到平衡呢?

很简单,共同负责的那部分,也就是家庭支出,根据双方的经济实力,共同负担。

而个人消费,同样也是根据个人的经济实力,能买得起电脑或化妆品就买,买不起就不买,独自负担。

这是财产的部分。

那么夫妻的感情怎么AA制呢?

答案是,当然无法AA制。

婚姻的真相就是两个人相互扶持,度过一生,而物质只不过是决定了婚姻生活的品质。

经济AA制也许是为了保障生活品质,但是情感上,只有两个人共同取暖,才能走的更远。

最好的婚姻,不一定是你有多优秀,我有多出色,而是:你+我=幸福。

痛苦的中国式家庭陪伴


父母的经典妄想:你不知道自己需要吃多少饭,我才知道!

(一)痛苦的中国式和谐家庭关系

客体关系心理学说,关系就是一切。我们存在的全部意义,就是寻找关系。婴儿若没有照料者的陪伴,无法存活。成年人若没有朋友或伴侣,生命黯淡无光。老年人没有人陪伴,生不如死。

我们都知道陪伴的重要意义,那什么才是真正的陪伴呢?

有一对夫妻找我做心理咨询,双方都受过很好的教育,郎才女貌。老公抱怨妻子不接纳自己,对自己挑剔;妻子总抱怨孤独寂寞,缺少陪伴。老公一听寂寞这个词就火:“我在家工作,1周7天差不多天天都和你在一起,你却总是不满足,你这是心理有问题!”。妻子非常委屈,却说不清楚到底痛苦在哪里。

细细了解这个男人的成长史,男人从小跟父母一起生活,没分离过,父母也几乎不吵架,更是从来不打骂说教孩子,孩子从小就很懂事,成绩优异,从来不给父母添麻烦,长大后也工作体面收入颇丰,孝顺家人,家庭关系看上去关系非常“和谐”。当我问起这个男人,你童年有什么和家人在一起很快乐很high的记忆吗?男人低下了头,想了一会说:确实没有,家在记忆中总是很清冷的感觉,客人都很少,每个人都好像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没有人气。

再看看妻子的成长史。她是家里独生女,通过姑姑的回忆她了解到自己出生后一直是妈妈带,除了喂奶,妈妈总是把女儿放在床上,自己在一边看着,却不抱不哄,就是面无表情的看着孩子,跟孩子没有任何互动。孩子也变得面无表情,直到其他人过来抱孩子逗孩子,孩子才会活跃起来,露出笑容。

这一对夫妻的关系,各自完美轮回了自己童年的剧本。老公就像老婆的妈妈,一直在身边,却对老婆“不抱不哄”,就是说没有交流互动。老公对待妻子,就像自己父母对待自己,也是不打不骂,物质充分满足。谁都说他俩是模范夫妻,然而关系中的孤独冷漠,只有深入其中才知滋味难熬。

这种关系,在中国家庭,绝对不是少数。比如过年怕回家,因为回到家,除了那些让人头疼的提问,如有对象了没、收入怎么样、要保重身体,其他时间在一起也无话可说,气氛尴尬。很多中国人,并不知道如何与家人创造愉悦的、有情感流动的关系。

这个情况怎么办,说实话并不太容易解决。比如这对夫妻,老公并非有意冷漠妻子,只是无意识的重复童年的关系模式;妻子也被困在婴儿期的痛苦里,精神上不能独立存活,总渴望冷漠的老公能够拥有热情,把自己带离死寂的孤岛,于是不停的想要改造老公,让老公觉得不胜其烦。

想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双方得意识到,自己童年的关系模式,复制到今天的亲密关系中,不会获得幸福。幸福的关键,不在于陪伴时间多寡,而是陪伴质量高低。这对夫妻童年都没有和父母之间亲密流动的关系体验,需要从零开始学习,这需要很大的勇气和觉知力。

(二)如何创造高质量的陪伴

高质量的陪伴,前提是完全不想改变对方

没有人喜欢被说教,没有人喜欢被控制。因为当我们想要改变对方时,无论出发点多么好,道理多么正确,其实都在传递:我不喜欢你现在的样子,你应该变成另外一个样子。这个改变对方的能量本身,就会让对方抗拒。就像妻子想要把老公改造成一个有热情的人,老公的心就关得更紧,觉得妻子根本不接纳自己,很伤心。

很多父母和孩子在一起,几乎不停的挑剔指挥孩子。孩子玩水,嫌孩子浪费水;孩子玩土,嫌孩子弄脏衣服;孩子自己吃饭,嫌孩子吃得慢,指挥孩子多吃青菜。孩子开心的跑过来要妈妈抱,妈妈却要孩子先去洗手,才能碰妈妈。这种“陪伴”下来,大人小孩都很累,而且不开心。

为什么想要改变对方?因为看不见对方的真实存在,只能看见我们头脑中想像出来的、正确的对方应该是怎样。

头脑想像是最可怕的东西,因为头脑会造出一万种理由,证明自己的想像就是真理。比如,看见孩子弯着腰玩ipad,头脑立刻会说,这样会把眼镜搞近视,这样对身体不好,所以我要纠正他。当父母去纠正孩子,结果必然是,孩子不开心,和孩子关系进一步疏远。

看到这里,有人可能会说,难道我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错了吗?长时间弯着腰玩ipad,就是对身体不好,这个还有疑问吗?

问题是,人不是机器,人是不能拿来纠正的。问问自己,你也知道晚睡不好,可是你真的能做到从来不晚睡?如果你晚上失眠,伴侣在旁边不停教育你:晚睡对身体多么多么不好,这样有助于你安然入眠吗?

如果伴侣理解你的晚睡,肯陪着你失眠,抱着你轻声聊天,这就是真正的陪伴:我不要改变你,我只是如你所是的爱你。

同理,看到孩子弯着腰玩ipad,不妨去看看孩子在玩什么让他这么聚精会神,有兴趣的话可以一起玩。心疼孩子弓背弯腰,那么去爱抚他的背,孩子的脊柱在爱的灌注下,自然会挺直。这就是真正的陪伴:关注,但不打扰。

高质量的陪伴,是看见对方

我的一位来访者喜欢打篮球,小学时候,有一次打完篮球身体畅快淋漓,带着这份满足和快乐,儿子迫不及待的想回家和爸爸分享,刚说没两句,爸爸立刻接过话鼓励孩子:打篮球,这个爱好很好阿,锻炼身体,培养意志力,你要好好坚持下去,打好篮球!

听完这句话,儿子感觉身体里流动的能量一下子全被憋回来,淤堵在心中,愤怒却又无从发泄,因为爸爸没有说错任何话。

另外一个例子,一朋友形容小时候父亲看自己弹钢琴的感觉:爸爸就像在欣赏自己刚买回来的艺妓。这个例子里虽然有俄狄浦斯冲突,但最本质的含义都是:父母看不到孩子本身,父母看到的是孩子的功能价值。

这不是一句指责父母功利心的话,也许父母并没有要求孩子必须功成名就。但父母能否看到孩子本身的存在,而不是用外在价值去定义的物质性的“它”,决定孩子的心能否直接感受到爱。若孩子本然的存在不被看见,即使父母为孩子倾注一切,孩子也只是父母表达爱的道具。孩子也许头脑上承认父母为自己付出很多,承认父母很爱自己,但心知道那份恒久的孤寂。

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说,关系分为两种:我与你,我与它。当我放下预期和目的,以我的全部本真与一个人或事物建立关系时,我就会与这个存在的全部本真相遇,这种没有任何预期和目的的关系,即是我与你的关系。在马丁布伯看来,“我与你”只是生命的瞬间。也许我与你神性相遇的境界太高,但至少我们普通人可以学习做到,去尊重孩子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不是父母的延续,不是一个实现我们想象中功能价值的”它“。

孩子打篮球的体验、满足的表情,流动着一个生命的存在感。打篮球带来的功能价值,是头脑总结出来的“它”,“它”并非不能存在,打篮球确实附带强身健体等很多好处,但如果你只能看到“它”,听不到孩子快乐而急促的呼吸、看不见他满足的表情,孩子由内而外散发的快乐也不能共振你的嘴角上扬,那么,你和孩子根本不存在于一个空间。你睁着眼,确是全盲的。

当我们放下所有的要求、控制、评价,只是单纯看见对方当下的样子,当下的感受,并愿意和这个真实的人在一起,分享时光,这就是真正的陪伴。这种陪伴,无论对自己还是对方,都是巨大的滋养疗愈,是我们存在的证据。

中国式“和谐”夫妻:只想对你好,是婚姻里毒的情话


婚姻里最狗血的剧情莫过于:我们的婚姻一直很和谐,“和谐”成了模范夫妻,羡煞路人,然后急转直下,要出轨、要离婚、要自个儿去过生活!

很多开始想找个好人、过安稳日子的人,到婚姻里,经过这元气大伤的一绊,都会变得怀疑人生:这世界上,还有好人么?

也有不信邪的人,开始打响了婚姻保卫战:他不会说变就变的,他是一个好人,肯定是被什么鬼迷心窍了,我要把他救回来!

实际上,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婚姻的质变也绝非突然之间的事。

即便是一段好婚姻,如果缺乏足够的觉察,也可能会悄无声息地变糟,甚至走向死亡。

1

只想对你好,是婚姻里最毒的情话

过去,小莉一直觉得自己很幸运,她的丈夫温柔、体贴、包容、忍耐,满足了她对婚姻最理想的期待。

结婚8年,她一直觉得他们过的很幸福,然而就在今年,他的丈夫却坚决要离婚,并且告诉她:

这么多年,我一直在忍你,现在受够你了!

她对丈夫的话感到震惊不已。

她一直以为丈夫对她好,是因为很爱她,如今才发现:只想对你好,成了婚姻里最毒的情话!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不乏有这样的期待:找个好伴侣,要懂得包容,永远对我好!

以至于让很多人认为,如果想要对一个人好,就应该不管好坏都包容,不管谁的错都要先认错,任何想法和主意都要优先考虑对方的意见。

以为像这样,变成这样一个好人,或者是遇上一个好人,关系就会变得非常和谐。

实际上,一开始,这样的关系真的令人羡慕,有一个跟自己如此契合的人,看起来真像是不可多得的好伴侣。

然而,一段真实的关系里,如果两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必定会有冲突和矛盾。

和谐到没有任何冲突的关系,既不真实,也不现实。

这只能说明,关系里有一个人或者双方隐藏了自己的真实想法。

而太多隐藏的妥协,并不代表没有想法,只是习惯了这么做,或者是一种迫不得已的无奈。

极度对你好的人,看起来什么都围绕着你来考虑,实际上并非是因为你的特殊,而是他们无法拒绝他人的需要,只能用讨好的方式来维系关系。

实际上,每个讨好型人格的背后都藏有一把刀。

一开始,他们用不断的忍让来遮盖问题,直到有一天他不想再忍时,就会一改往日的顺从,把关系里的怨气通通撒向对方。

2

在婚姻里,忽略自己的感受最危险

和小莉的丈夫一样,从做好人到对婚姻忍无可忍,这样的现象,也经常出现在女性身上。

小荷自认为是个懂得体贴包容的好妻子,他和丈夫之间虽然经常争吵,但是丈夫一认错,她很快就好了。

她说自己很健忘的,一周内发生过的事情,都很难记得起来。

就在最近,她感觉对丈夫怒不可遏。

大到回不回家吃饭,小到看人的眼神、走路声音大小,另外还有很多过去的不满,都开始纷纷涌现出来。

她想起了怀孕时某次丈夫没有买她喜欢吃的草莓,生孩子后很苦很累腰不好还整天一个人抱着孩子,家里大小事情丈夫从来从不问她的想法。

想到这些,她认为丈夫无论怎么做,都无法弥补她曾经受到的伤害。

以前她只想做个好妻子,也一直包容忍让,可是婚姻里越来越多的不满意,让她觉得自己的付出都白费了,突然觉得这样的婚姻很没意思。

我问小荷:这些事情似乎已经过去很久了,为何这些过不去的感觉现在才出现呢?

小荷说:以前觉得都是芝麻大的小事,忍一忍也就过了,现在才发现怎么都忍不下去了。

小荷的感觉开始苏醒过来,不再像以前一样忽视自己,这是个好现象。

只是多年忍让累积下来的怨恨,要化解也绝非朝夕之间的事。

与小荷一样,在关系里很多讨好型的人,直到某一天才突然醒悟,或者直到对方出现明显的问题才发现过去的付出很不值得!

与之对应,我们会有一个疑问:

曾经,是什么阻碍了他们去觉察自己的感受吗?

因为对关系的恐惧,惧怕冲突,放弃了照顾自己的感受,只想替对方考虑。

于是在关系里努力做个隐忍的好人,不断往自己身上增加担子,就好比一脚油门踩到底,这会让自己很没有安全感,便会更加努力去留住关系。

不断加速往前冲,直到因关系走向瓦解的边缘,才可能发现只顾着加速,才发现自己根本就没有刹车功能,所以一段关系最容易因为加速付出而加速灭亡。

在这个过程,感觉就成为最好的维系关系稳定的刹车。

当你允许自己的感觉被看见,感觉就会成为你前进的安全阀,让你在关系里更安全自由进退。

所以,在婚姻里,不断忽视自己感受的付出是最危险的。期待关系有更长久的发展,需要多一些觉察自己的感受。

3

当婚姻被问题活埋时,

控制和妥协没有任何意义

很多人问我说:

如果两个人不想分开,但就是关系就是走不近了,该怎么办?

当两个具有积极意愿的人,却无法靠近对方,这意味着关系里存在着许多靠两个人的过去相处模式无法解决的问题。

这样的婚姻明明还存在,却被堆积太多的问题给活埋了!

比如,小莉和丈夫,过去小莉有任何不满,丈夫都会道歉。

而如今,即便丈夫道歉,小莉也知道,道歉之后,其实问题也还依然存在!

小莉很想跟丈夫好好沟通,而当丈夫真要讲自己的想法时,小莉又很受伤,觉得对方没有念及关系里好的部分。

在过去的关系,小莉和她的丈夫,分别是控制和妥协的关系。

而如今控制对丈夫已经失效了,妥协也对小莉失效了。

当过去他们用来缓和问题的模式失效时,关系看起来就变得很糟糕。

实际上,在控制和妥协的背后,小莉和丈夫之间从没有真正发自内心的沟通。

他们努力获得关系表面的和谐,却让他们的关系走到了无法消化任何问题的地步。

也就是,一开始,如果他们不是为了尽快的和谐,而是更真实地表达自己,经历了这样的磨合,就可能建立起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追求和谐,就避开了能力的发展,看起来是速成,实际上却把一个个问题都堆积到了关系里,越积越多,情感就无法再流动了,最初的和谐模式也会一并失效。

所以,没有任何问题的关系是不真实的,一味追求关系和谐是相当于拔苗助长,最终看似是在为关系付出,却成为生生割裂关系的利刃。

4

“和谐”夫妻的关系重塑之旅:

不愿分离,就学习面对问题

美国心理学家戈特曼在华盛顿大学设立了一个“爱情实验室”。

通过二十年的跟踪研究,他发现婚姻中最具破坏力的因素是冷漠、指责、不屑、自我防御。

这些因素,在“和谐”夫妻中最容易出现,因为追求和谐的同时,不和谐已经被压抑很久了。

直到这些累积像火山爆发一样疯狂涌上来时,就会对关系造成强大的破坏作用。

然而,很多人在关系十分危险时,还想着努力挽救婚姻,这相当于处于悬崖边缘还要踩着油门往前冲,许多危机婚姻就是被这样努力挽救毁掉的。

所以,当婚姻出现问题时,如果你总想着一句话就换来对方的原谅或回心转意,再或者总想着对方给你一个坚固的保证或者承诺,总希望对方可以不再想过去的问题,这其实仍然是在掩盖着问题往前冲。

想让危机中的婚姻重新焕发生机,必须要经历一个直面问题并逐个扫除问题的过程。

只有这样,婚姻才会完成一个清堵化瘀的过程,重新回到正常的轨道上。

中国式婚姻讲究和谐,避开冲突。遇事守住分寸,不难堪,不捅破,实际上这正是往关系里囤积问题的开始。

不幸的婚姻,大多被太多问题给活埋后还想要努力“和谐”;幸福的婚姻,却是从面对真实的问题开始的。

真实并不可怕,只是这考验着我们是否敢于挑战自己,去面对自己需要发展的部分。

实际上,在婚姻里,带来本质影响的不是出轨、不爱或者感情变淡等问题,而是每对夫妻自始至终要面对的,是要抛开单一的变好和对人好,学习建立解决关系里不和谐问题的能力。

但如果你的婚姻被“和谐”了,这将是一件如鲠在喉的事情。

正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学会从冲突中反思,成为一个面对而非掩盖问题的人,是每一对渴望幸福的夫妻,不得不需要完成的自我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