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说说 > 导航 > 离婚仪式背后,竟有如此深意

离婚仪式背后,竟有如此深意

发表时间:2020-12-09

【www.qg13.com - 夫妻离婚】

关于情感的说说有很多,我们总是想把自己满意的情感句子记录下来,最全的情感说说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离婚仪式背后,竟有如此深意,欢迎阅读与收藏。

估计很多人和我一样,对于离婚仪式的认识来源于电影《非诚勿扰2》。

影片一开始的时候就展开了结婚典礼,哦,不,实际上是离婚典礼。

“今天我们一起见证,我们共同的好友,芒果和香山结束他们维持五年的婚姻,从夫妻变回熟人。”

—离婚典礼致辞

这个电影是在2010年上映的,其实已经过去了8年,不过关于离婚仪式到目前为止还是新闻。

来自百度百科,离婚仪式是指许多感情不和的日本夫妇选择通过举办庄重的离婚仪式来结束一段婚姻。

随着日本离婚率不断攀升,许多感情不和的日本夫妇选择通过举办庄重的离婚仪式来结束一段婚姻。

看来是在邻国日本发起,对我们来说确实还是新鲜的事物。不过类似的新闻最近已经慢慢增多,随着离婚率的节节攀升,离婚似乎是身边很常见的事情了。

离婚仪式不管怎么说,也在新闻上曝光增加。

20XX-09-23,贵州手机报,山东省梁山县一对夫妻举办了一场“离婚庆典”,现场红色拱门上写着“热烈祝贺某某(某某)离婚庆典”,并设立写有“离婚庆典”的大背景牌,标注了时间和地点,高调宣布离婚,此消息瞬时刷爆网络。

之前我也对离婚还要举行仪式,非常的不理解。对一般人来说,离婚貌似不光彩的事情,君不见朋友圈里面结婚的时候都是恨不得全天下都知道是的,而离婚会隐晦的不行。几乎不会有人在朋友圈里面宣布“我离婚了”。

意识到离婚仪式的重要性,是因为一次和苗苗的聊天,苗苗在孩子一岁左右的时候和老公离婚的,原因是苗苗觉得我自己挣钱,孩子我自己养,老公还不关心我,要老公干什么,而且老公情绪控制能力一般,还时不时的在家情绪爆发。

苗苗整个离婚的过程非常的果断,基本上从有想法到办理离婚手续一个月左右就完成了。

然后也没有和朋友抱怨前夫有多么的不好,总是很客观的去看这个问题,典型的现在独立女性的样子。

可是前夫却总还有点问题,不停的和我们打听苗苗的近况如何,男人的面子拉不下来,总是旁敲侧击,还好,我们女人能理解,一般我也会不是很刻意的提一些苗苗的现状。

不过作为我来说,总觉得想做点什么,当听到“未尽事宜”四个字的时候,我突然想到在亲密关系中,离婚手续办了之后,其实还是会有很多的“未尽事宜”。

如果你曾经感受到:不被重视、被忽略、被背叛、被羞辱、被遗弃的经验,这些经验,会造成你内在的内疚,羞耻,恐惧、担心、愤怒、焦虑、悲伤等情绪,因为这些情绪被藏在“心里的地窖”里,一直没被处理,于是就成了我们生命里的“未尽事宜”。

在离婚手续办理的一刹那,意识层面已经知道婚姻已经结束,但是在潜意识层面,因为很多情绪,情感,还没有被释放,这些都是婚姻里面的“未尽事宜”。

“未尽事宜”在不同的程度上会阻止我们进入下一步的婚姻。

比如苗苗的前夫,虽然已经有了女友,但是总是会下意识里要去关心前妻,朋友聚会的主题里总是充满了对前妻的打探。

在大家的建议下,离婚手续办理了半年后,两个人举行了简单的离婚仪式,邀请了两桌的好友,在仪式上苗苗和前夫相互说了感谢和抱歉,让双方的情绪在这个仪式上流通,不再压抑自己的情绪,当然还有祝福的话。

还有很重要的一条,两个人都对这个事情发了朋友圈,略带尴尬的微笑合影放在了朋友圈,收获了大家同样满满的祝福。

两个人的各自的婚姻生活现在看起来还没有实质性结果,不过前夫基本不和我们打探苗苗的事情了,和我们聚会整个人也松弛了很多。简单的离婚仪式帮助两个人的婚姻做了一个句号。

“未尽事宜”在亲密关系中的结束时非常的常见。不仅仅是离婚,恋爱分手中也是非常的常见,经常会有“未尽事宜”影响下一段的关系。

小鱼找到我的时候,稍微有点尴尬的和我说她的梦,在她的梦中经常出现自己的初恋男友,实际上小鱼和男友已经分手二十年了,两个人是大学同学,后来分手后从来没有私信过,在微信群里面也从来不搭话。

小鱼说她其实和自己的老公关系也还是可以,自己打分也在80分左右,虽然偶尔会有吵架,但是基本通过自己对婚姻的理解,每次吵架过后双方都会复盘,所以吵架过后会感情更深一步的。

所以小鱼对于自己的梦,会有愧疚感,不是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吗?为什么,我白天不想这个事情,晚上却会出现这个事情呢?经常这样,我怎么和我的老公交代啊。

我让小鱼大致说了一下分手的具体情况。小鱼说,当时因为大学毕业,男友因为去了北方的城市,自己留在南方,刚开始两个人还通信的,不过那时候还没有移动电话,更不要说qq和微信了。

所以通信了一年之后,她觉得自己实在太累了,或者准确的说,自己对这个感情一点信心都没有,就写信说分手。

她说分手的信发出后后,男友没有回复任何的信。她根本不知道对方的反应是怎么样的。用她的话说,就是这个事情突然就结束了,好像从来没有发生过。

两个人从此就在同学聚会的时候礼节性问候外,再也没有其他交流。而对方从来没有说过自己的想法,她也不知道对方是很开心分手,还是很伤心呢。

另外虽然是自己提出分手的,不过因为后续没有任何的流程,她的情绪一直没有得到处理,长期以来,积压的情绪在地窖里面,并没有因为以后的婚姻而消失,而是通过梦的形式不断的提醒她。

是啊,两个人分手,其实只要一方说分手,这个分手在意识层面就已经完成了。可是在潜意识层面,因为还有很多情绪和感受被表达出来,一直就被强行压制着,通过梦的形式时不时的来提醒。这件事情实际上就是“未尽事宜”。

于是小鱼在一次出差的时候,到初恋男友的城市,主动约见了对方。小鱼把自己的真实的情绪都表达了出来,二十年的爱恨情仇其实不一定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消失,不过毕竟有了生活的阅历,可以在表达的时候尽可能的风轻云淡一些。

所以毕竟这么多年过去了,整个过程其实没有想象的尴尬,挺好的,甚至还有情绪表达之后的畅快,这是小鱼事后对我的回复。

至于那个梦,小鱼说,已经好久没有出现了。看来,这个梦也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帮助了小鱼完成了“未尽事宜”。也帮助了小鱼更好的进入现实的婚姻当中。

在小鱼的关系中,和前男友的见面其实就是一个小小的分手仪式,双方把多年的情绪通过一个非正式的仪式做了处理,“未尽事宜”终于找到了妥善的处理。

除了亲密关系中的经常有“未尽事宜”,其实生活中也很多,对于小朋友来说心爱的小动物逝去,能做一个简单的葬礼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处理“未尽事宜”的方法。

总之让孩子有机会来处理这个离别,有机会处理自己的哀伤,或者是其他的情绪。

如果生活中的“未尽事宜”经常会不经意的在我们前进的路上打扰我们,那么,其实,我们可以停下来,回头看看,是怎么样事件导致的情绪积压。

同时我们可以做一个小小的仪式来安放我们的情绪,等我们处理好这些积压的情绪的时候,我们的脚步会更加的轻松一些。

编辑推荐

离婚对孩子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节选自《不可慢待的孤独》

尽管离婚越来越普遍,但它仍然是一件大事。

对夫妻来说,这是一段重要契约的结束,可能还伴随着爱恨情仇的转变。对孩子来说,这意味着原生家庭的分裂,意味着对“家”的理解将要重新定义。

但首先,它对夫妻是一件大事,然后,才是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大事。这个重要次序被很多人搞颠倒了,所以我们总能看到,在这样一场分离事件中,两个伤痛、委屈、愤怒的成年人一直在伤害自己、对方以及他们共同的小孩,而不自知。

万事皆有因果,离婚只是时间上的一个点,由这个点,往前回溯,是夫妻两人如何处理彼此的分歧与矛盾,往后延伸,是他们如何评价这段婚姻与对方。这一前一后加起来的言行累积,对孩子的影响,才远远大过离婚这一个“点”。

“成为父母之前,他和她都是情感动物”

人说到底是情感动物,而不是理性动物。理性生活,是一小部分哲学家的理想,却从未被广泛地实践过。

在所有的神灵中,最能引起人共鸣的,是希腊诸神,因为他们没有空灵的“神性”,也没有高尚的道德(这些都多难做到啊);他们放肆自己的七情六欲,只图活个痛快,哪怕放纵之后是长久的痛苦。所以希腊神话里,充斥着迷恋、诱惑、劈腿、嫉妒、欺骗、控制、杀戮……的情节,而这些情节,无论什么时代,都会在人们最热捧的故事中被一遍遍重复着,证明着它们对人的致命吸引力。

在结成夫妻的两个人之间,常常有无法向外人言传的深情或怨恨、亲密或疏离、忠贞与背叛……也因此能激发出其他人际关系都无法想象的炽烈情绪。当这段关系走到尽头,这些极端的情绪若不能得到有效的平复,就会演变成为口不择言的诅咒、不甘心的复仇或者绵绵不绝的自怨与自怜。

这样两个人,是红尘中最普通的男女,这些激烈的情绪,也是人世间最常见的心情,只是很难展现给外人罢了。这两个人,无论有过多少温存与战争,当由他们的身体结合而诞下一个新生命时,当他们成为“父母”时,这些温存与战争就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了。

“扔给孩子世界的原子弹”

不要以为,一个人在为人父母之后,就从此被催熟为大人,不,你去仔细凝视很多父母,会看见他们内心藏着一个委屈的小孩,当他们以为受到攻击和伤害时,就会像三岁小孩一样失控,耍赖、破罐子破摔、乱发脾气……什么都来。

一个网友说:“在父母离婚整个事件中,最理智最冷静的就是我。他们分居时,每次单独见到我,就会用恶毒的语言诽谤、诋毁对方,对着我哭穷、诉说委屈。这么多年过去了,我父母至今针锋相对,提起对方这么个人就情绪失控,什么乱七八糟的情绪都能倒出来,什么负面的猜想都能安到对方身上。”尽管这位网友以冷静的语气回忆着,我们却不能忽视,在离婚家庭里,对孩子最具原子弹级别的伤害,就是这样恶毒的诋毁和失控的委屈——他们无情地离间孩子与父母的感情,摧毁了一个孩子最可靠的依赖,残酷地宣告了一个事实:在这个世界上,本该最爱你的人,不爱你;不仅不爱你,他/她还是个穷凶极恶的坏蛋。

这对男女在相互厮杀时,全然忘记了孩子的需求,甚至会把孩子当作复仇最有力的工具,把孩子争夺到自己的阵营,灌输仇恨,巩固自己的士气。

如果你去问这对杀红了眼的男女:“你知道你在做什么吗?你知道孩子的想法吗?”他们会生气地回答:“我是为了孩子好,我说的都是事实!”你很难想象,这些人在公司里、在朋友面前却常是温文尔雅、心平气和的。

或许,这段婚姻,这段感情,真的伤透了他/她的心,让他/她变成了一只呜咽着、可怜的、虚张声势的野兽。一个长久地沉溺在怨恨中的人,尽管他/她本身未察觉,怨恨却已经毁掉了自己的生活,也毁掉了孩子的生活。

父母是孩子早期最重要的安全感来源,一对相互诋毁、相互扔炸弹的父母,必然把孩子的情感大后方炸成一片废墟。

好合好散的夫妻,即便离婚,也不会给孩子留下太多负面影响,反而会树立一个妥善处理复杂情感的好典范。然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好合好散的男女远远少于相互结怨的男女。所以我常常会觉得,衡量一段感情有多美好,不是看它开端的模样,而是看它结束的样子。

因此,离婚或危机中的夫妻需要了解的一个重要事实是:如果你感觉内心有强烈的恨意或委屈,要警惕将这种情爱中的怨恨转移给孩子;如果你在分手多年后仍然伤痛难当,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这不仅仅是为了孩子,更是为了自己。情绪失控的大人,往往是另一个悲伤的小孩的故事。

“给孩子最大的保护,是诚实、智慧、勇敢地面对自己的情感和生活”

离婚事宜一旦启动,两个大人就要处理一系列的实际事务:分割财产,协商抚养权、抚养费,一方的生活城市甚至可能变动,孩子可能需要转学,以及未来的再婚、家庭重组,等等。每一件事都可能对孩子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但是对于父母而言,只有一个核心要把握,就是处理好自己的情绪,而这,也恰恰是最不容易的。

在梳理情绪时,每一个在分手边缘的人都可以问自己这些问题:“我要全盘否认这段感情吗?还能回忆起曾经的心动和美好吗?我还能客观地评价他/她吗?当初他/她吸引我的是哪一点?他/她可能是很糟糕的爱人,但真的是很糟糕的父母吗?他/她或许也没那么糟糕,只是我们尽力了也无法在一起?这些年来我是完完全全的受害者吗?我的婚姻就要结束了,我为此感到挫折或羞辱吗?我是怀着恨意分手还是自由的心态?我还有信心去创造未来的情感和生活吗?”

如果你在回答这些问题时,感受到的不是尖锐的怨恨,而是有几分体谅、豁达与乐观,还留存一份缓和宁静的心绪,那么恭喜你,你的孩子拥有一个内心宽阔的父母,孩子也能从你身上学到这份真诚、勇气与创造性。

我们不要低估孩子理解生活的能力。父母不选择拼命(甚至是通过作假的方式)营造一个和睦无缺的环境,才是对孩子负责。生活是复杂的,男女感情也是复杂的,这并没有一种标准单一的模式,对此,孩子完全有理解的悟性,这是每个生命天生的力量,因为这样的生活才是真实的。

父母不得不分手,尽管显示了生活的某种不如意,但也是孩子理解真实生活的重要时机。如果父母在这个过程中是平和、豁达、自信的,孩子就会体现出极高的理解力和接受力。

当我说要写一篇关于离婚的文章,需要一些亲身案例时,一些网友分享了他们对父母离婚的开明心态。

一位网友说:“初中时父母离婚,之后跟着妈妈生活,没有什么负面影响,感觉父母只是选择自己要过的人生。看到他们的经历,我就觉得,一定要跟爱的人在一起,即便不爱了也希望好来好去。”

我问:“父母在分手这件事上是否处理得比较得当?没有太失态过?”

她回答:“对,没见过他们吵架,之后也没听过他们相互抱怨,所以觉得不是一件很坏的事。我表妹父母也是离婚,当时她年纪更小,因为我是‘过来人’,就去问她的感受,小表妹表现得更豁达,表示完全尊重父母的决定。”

另一位网友说:“父母在我幼儿园时期离婚,之后跟随父亲生活成长,节假日或寒暑假会跟随母亲一起生活。因为所居城市并不大,所以即便不是节假日,周末有时也会和母亲一起出来逛街吃饭等。我个人目前工作两年,单身状态,谈过恋爱,对恋爱和婚姻都无排斥或者阴影。对我来说,父母离婚并没有多少负面影响,这还是保守的说法,我很想说父母离婚其实挺好的,因为本不合适的两个人勉强在一起只会更不幸福。”

这位网友更是耐心地列举了身边几个单亲小伙伴的故事,认真地说:“我觉得父母是什么样的人,才是对孩子最大的影响。离婚不过是一次失误,跌倒了再站起来。我这些同学的父母大多都有着稳定的工作、正常的社会关系,私人生活也无不良嗜好。我的父母和我这些朋友的父母几乎从来不去指责离异的另一半,也不特殊对待我们,所以我们这些孩子也就按部就班地成长,并没有因为离异或单亲就有了特殊变化。”

原来孩子并没有那么脆弱,很多孩子都理解并支持父母的离婚决定。当然,从他们的叙述当中也可以看出,他们一定在之前就拥有足够的爱和安全感,并不担心离婚会改变父母对他们的意义。

还有一位网友提醒我:“如果你要写离婚,奥巴马的父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哦。”我去查了奥巴马的故事,果然他有一个了不起的母亲:奥巴马的母亲在20世纪60年代就敢和一个黑人(也就是奥巴马的父亲)结婚、怀孕、生子。三年后,老奥巴马要回到祖国肯尼亚,两人离婚。在奥巴马的成长过程中,他的母亲和祖父母,从未对“抛妻弃子”的老奥巴马有任何微词,而总是极力赞扬他的父亲“聪明、幽默、自信”、“你的爸爸能够应付任何情况,让每个人都喜欢上他”、“你的爸爸为自己是黑人而感到自豪”。这种对孩子父亲的肯定,鼓励孩子与父亲建立亲密关系,对奥巴马建立自我身份认同和自信,无疑是最重要的精神财富。

“育儿的本质”

我个人很喜欢的一部电影是1980年的奥斯卡影片《克莱默夫妇》,里面涉及了女性对“妻子、母亲、自我”身份的迷惘和挣扎,女性解放思潮与“离婚潮”给传统家庭模式带来的冲击,父母分居对子女养育的挑战,社会性别分工的局限之处……

不过说到底,这是一对普通男女的故事。他们对自己的婚姻,有不满、有埋怨、有伤痛,因为两人矛盾不可调和,最后也离婚,但是,他们都在诚实地面对自己的问题,不逃避内心的困境,也没有以孩子为借口放弃对自我价值的探索。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对自我、亲情、生活的理解也愈加丰富而成熟。

当我们说育儿时,我感觉我们常常忽视“生命教育”,我们并没有把孩子当作一个潜力无限的生命。许多父母整天看育儿经,却逃避自己的问题,让自己的生活陷入停滞、呆板和狭隘。生命的成长不是学习加减乘除和微积分,而是要去学习“活着”这件事。生活不是一个人造玻璃罩,生活是波澜壮阔的。

一个生命活着,有许多重要的内容等着他去发掘:如何获得生存的资本,如何辨别美好的事物,如何应对常见的挫折,如何处理细腻的感情,如何调理变动的情绪,如何发现活着的乐趣,如何认识真实的自我……这些才是生活的本质。就像鱼每时每刻都在水中,父母也是以每时每刻的言行,在告诉孩子以怎样的态度和方法去投入生活。

在处理离婚这件事时,有的父母展现了可贵的气度、智慧和真诚,这对孩子是最好的情感启蒙。

孩子并不需要完美无缺的生活,也不需要完美无缺的父母,孩子的潜力是惊人的,孩子可能会看到你的低谷,可能也会伤心和难过,但只要身为父母的你总能不敷衍自己的情感和生活,孩子就会更理解热爱生活和尊重感情的含义。

“不离婚的伤害”

有许多家庭认为,为孩子好的底线就是“不能离婚”,他们认为只要有婚姻的形式,就是对孩子的保护。这也是太低估孩子的情感需求了。

如果夫妻关系长期冷漠、紧张、尖锐、充满敌意,双方也缺乏改善的动力,那么,“不离婚”就只是将孩子囚禁在一个冰冷、恐惧、荒谬、摇摇欲坠的环境里。

离婚处理不当对孩子的伤害,与不离婚但夫妻感情糟糕对孩子的伤害,是同等级别的。这种确切的伤害,在很多人的成长经历中都被证实着,看一下大家发给我的真实案例:

A说:我爸妈离婚的时候,我一点感觉都没有,他们五天一大吵,两天一小吵,全不会在乎我的感受,还不如离婚。后来,幸好他们离婚了,不要觉得我无情。

B说:虽然是长大了才离婚,但是贯穿童年的争吵让我习惯去逃避,不听,不想,不看,可是到头来还对我说我们对你好,熬到你长大才离婚,殊不知,我的心早已经被伤透。

C说:说实话,我巴不得他们早点离,大约小学时候就已经挺貌合神离的了。互相折磨,一个不顾家,另一个怨懑中扭曲自己。分不出精神来关心教育孩子,控制不了伴侣就尝试控制孩子,孩子也不受控制就封闭自己,早就从心理上不要孩子了。

D说:从小我爸就对我妈很冷淡,我妈总说为了我才不离婚,这让我很痛苦,好像很对不起她,长大后,我劝我妈离婚,她还是离不了,我才知道,我不是原因。

貌合神离的婚姻,虚伪空洞的感情,只会让孩子看到对生活的将就和敷衍,体会到情感上的无奈与无力,养成逃避真正问题的习惯。因此,不必轻易挥舞道德大棒敲向离婚的夫妻。离婚的,未必就不爱自己和孩子;从不离婚的,也不一定就爱自己和孩子。为人父母,最重要的功课,还是要回归到自己身上啊。

合衬的爱有如粪土


最合衬的爱有如粪土

不少杂志都开了名人情事栏目,我爱看,看完还爱琢磨。

有不是最名贵却是最合衬的爱人,比如,钱钟书会用毛笔在熟睡的杨绛脸上画花脸,“文革”时他们欣赏彼此挂在胸前的批斗木牌上的书法;沈从文没有沾染一些文人向来颇为得意的风流倜傥,一辈子死磕一个女子张兆和,两人患难与共,浮沉世事也不能更改一二,他小说里的漂亮女子总是皮肤黑的,有“三”的名字,如她一样;方蕤是在王蒙被打成右派时与他成婚的,从北京到乌鲁木齐,再到伊犁巴彦岱,接着返京,她一直没舍得让他一个人跋涉,就这么两两相伴。

也不乏看似金玉良缘生生演绎成木石姻缘的,比如胡适跟陆小曼之间行一步观望三步的提防戒备,只能零落成一段私密隐讳的不了情;张爱玲与胡兰成的才情之合,纵然成婚,还是脱不了绝望悲情的含恨离开;还有,郁达夫抛妻再娶之后不久,就对前妻孙荃的相思绵绵无绝期……

以名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名人情事为镜,可以得爱情真谛。

原来,最合衬的爱,从来不是玫瑰,无关风月,情话如诗更是跑题太远,无数对它的定义,其实都是画蛇之后添上的足。真正的爱不过是粪土,最肥沃厚实的粪土,滋养着心爱的人,渐入佳境。

爱吗?有多爱?是你初一我才肯十五的两两较量,还是名与利的暗箱纠缠,或是喜新厌旧的贪念作祟?爱情很脆弱,经不起折腾,也经不起从内心开始的变质腐烂。

我有个闺蜜,认定她身边不离不弃的男友是个“鸡肋男”,鸡肋男没什么昭彰赫赫的优点,也没什么出了框框的缺点,她的冷淡,也打击不了他的热情。闺蜜不时怨妇般嗟叹,我这朵鲜花真不甘心插在他这牛粪上。

好在,鲜花总会惹人采,闺蜜遇到一个硬件软件都非常满意的男人,男人把她采回家除了锦上添花的爱恋之余,是要插在花瓶里的——她必须学习适应他的社交圈,品性喜好,所关注的事物,甚至她的言行举止衣着都要跟他相匹配。纵然如此这般,还得提防墙外那些更撩人的鲜花引起他的兴趣。架不住如此内忧外患,她患上失眠症、强迫症,每天吃茄红素、深海鱼油、维生素ABCDEF等药丸比吃饭都多,可她这朵鲜花还是迅速失去水分,委靡下去。此刻她俨然已知,前男友愿意把自己如木如树的情意卑微进她脚下的泥土里,宠着她,滋养着她,确实真情可贵。可惜,这世上卖什么的都有就是没有卖后悔药的。

别说我矫情,别说爱情就应该风光无限好,风光无限好的下一段,怕就只是近黄昏了。两个同是浓油重彩着要光鲜登场的主儿,为着台上台下的无尽喝彩而奋力演出,哪个心里不清楚这里面的作秀成分有多少,是爱情还是伪爱情?谁唱主角谁唱配角,谁甘心捧哏谁情愿衬托,能掰扯得清吗?一朝自己演乏了人家看腻了,只能一拍两散。

要想爱得其所,不是甲方甘愿做了滋养乙方的养分材料,就是乙方死心塌地成了茁壮甲方的供给根基,更扎实的是,甘之若饴地互为彼此的粪土,给情感提供无穷尽的养料。

所以,要把一朵鲜花插到粪土里诸如此类的话当成真实、贴心的爱情宣言来听取,不信照照镜子,人正红,爱正好。

“遭遇出轨,只有5%选择离婚”背后的真相


很多人倾诉,爱人出轨了,或者两人不相爱了,婚姻是否还能延续?看着他们痛苦的叙述,我才发现,原来很多人并不清楚婚姻的本质是什么。当感情出现了问题,他们惟恐婚姻大厦倾覆……

其实,爱情和婚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东西。爱情是发自内心的情感,属于心理学概念;婚姻则是社会管理制度,属于法律学概念。前者是自发行为,后者是法律意志。

我们只有认清了婚姻的本质,才能知道如何守护婚姻。

01爱情是易碎品,守护婚姻不靠谱

两个人既然要长期生活,还要一起生孩子,最好能两情相悦。如果两人根本不相爱呢,能不能走入婚姻?当然是可以的。

在古代,因为爱情而结婚的,相对稀少;在当代,人们不经过爱情,一般不会进入婚姻。有人说,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会幸福的。这话肯定没有错;但是,如果说没有爱情的婚姻,就不稳固,那就是谬论了。

我曾经说过,爱情只是内心的投射。这种投射容易产生,也可能消失。如果婚姻靠爱情来维系的话,是非常不稳定的。因为,爱情是易碎品。

女记者珂珂,是一个骨灰级爱情至上主义者。话说这位姐姐的第一次婚姻,只有3个月,全程是这样的——

一天,珂珂在火车上,看到一个男人抽烟的姿势,很帅,怦然心动。珂珂上前搭讪。一聊,对方叫陈波,是一名证券分析师,典型的高富帅。两人火星撞地球,不到一个星期就结婚了,甜蜜得不要不要的……

不幸发生在一天晚上。两人一边看电视,一边吃点心。陈波忽然被呛住了,眼泪鼻涕一把流。令珂珂震惊的是,陈波没有用纸巾擦,而是直接用手摁鼻涕,往垃圾桶里一甩,随便擦了一下手,就去拿点心吃!

珂珂止不住恶心。在她看来,陈波是高级白领,文化修养高,应该生活得很精致才对,谁知他竟然这样不讲卫生!珂珂忍无可忍,跟陈波离婚了……

大家都很熟悉天后王菲的情史。嫁给窦唯,然后爱情没有了,离婚。嫁给李亚鹏,然后爱情没有了,离婚。现在,王菲跟谢霆锋旧情复燃……

王菲为什么两次离异呢?很简单,她是个爱情主义者,当她心中的爱情消失了,以她的个性,经济状况和号召力,完全能够做到想离就离。王菲的婚姻故事,再一次印证了靠爱情来守住婚姻,非常不靠谱。

鲁迅和朱安的婚姻,是完全没有爱情因素的。但是,这段婚姻固若金汤。许广平即使给鲁迅生了儿子,也无法拆散他的婚姻。这样的婚姻,无疑是地狱。偏偏,地狱的墙很牢固,并没那么容易穿墙而出!

爱情,能决定婚姻的温度,但是不能决定婚姻的韧度!在这里,我要告诉大家一个残酷的真相:成熟、理性的人,在恋爱中总是更容易让异性垂青,可他们在选择婚姻时,往往不会把爱情当作惟一的考量依据。那么,爱情需求得不到满足怎么办?有人选择忍耐,有人选择偷腥。

有无爱情,并不能决定一段婚姻的成败。一些第三者,以为仅凭爱情,就可以挑战婚姻,往往会碰得头破血流……

02利益平衡,婚姻才稳固

那么,什么才是婚姻的基石呢?婚姻制度,保障的是名份和利益。我不止听一个女人说过,婚姻不过就是一张纸。舒淇在若干年前接受采访,也表达过类似观点。

我想用一个真实案例,来说明白婚姻是一张什么样的纸——

王军跟李瑶同居20年,生育有一儿一女,但是两人并没有办理结婚登记。后来,王军下海经商,身价过亿。一天,王军邂逅初中校花丁清。两人擦出火花,迅速办理了结婚登记。

一个月后,王军意外车祸身亡。王军的遗产纠纷,法院是这样判决的:王军的父母和两个孩子总共分得三分之二的财产;与王军仅有一月婚姻关系的丁清,获得三分之一财产。李瑶呢,尽管与王军同居了20年,并替他生育了两个儿女,分文没得!

这就是爱情和婚姻的区别。爱情,在法律面前,分文不值;值钱的,只能是婚姻。婚姻的基石,不是爱情,而是夫妻的共同利益。

那些嫁给爱情或娶了爱情的人,为何结局一般都不是太好呢?原因就在于,婚姻,不是爱情的升华,而是利益的集合体。在需要考量利益的地方,一个人如果只考量爱情,一旦婚姻破碎,自然会特别被动……

我认识一个北京男人,跟妻子是双职工,收入一般,但是在15年前,夫妇俩咬牙购买了两套房产。这些年,随着房价的上涨,他们跨入了千万富翁的行列。

然后,他出轨了。情人天天催他离婚。

妻子的意见是,他必须净身出户。律师告诉他们,出轨只是判断感情破裂的依据,并不是净身出户的条件,婚后财产是必须对半分割的。不过,他有过错,需要对妻子进行精神补偿。

在中国大陆,精神赔偿费的标准一直不高,名人明星等因为社会影响力大,可能达到6位数,像他们这种普通人,赔偿5万就顶天了!得知这种情况,妻子当然不愿意;他想到要分出一半家财给妻子,也肉疼。既然两人都不愿离婚,那只好继续过下去……

至于为了孩子,就不需要讲故事了。夫妻俩即使爱情没有了,但凡不是水火不容,出于孩子的身心健康考虑,基本都不会离婚。

孩子+财产,这共同的利益,足以使很多普通夫妇对离婚望而却步。是不是仅有不可分割的利益,就能守住婚姻呢,当然不会这么简单!

03生活惯性,让人不想折腾

我曾经采访过一个专办离婚案的律师,她有一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只要不是不共戴天,最好不要离婚。”

律师说,每一场离婚,都是伤筋动骨,不啻于做一场截肢手术。爱情要是没了,说一声拜拜,把对方的联系方式删除,就此陌路。

如果是离婚,就没有这么简单了。一要做财产分割,二要安排好孩子的生活,三要应付双方亲友无休止的盘问……

离婚是系统工程,牵涉到太多的利益成本,太多了!离婚,除了利益方面的纠葛外,一个最大的问题是,这意味着你将离开已经习惯了的家庭生活,从此开启未知的旅程。

刘伟因为外遇离婚了。从外在条件来看,他离掉了没文化、没颜值的老婆,娶上了工作好、收入高的女大学生,女方父母给他们在广州天河新区买了一套三居室。

然而,新婚之夜,刘伟忽然黯然神伤……原因是,床头少了一杯水!他跟前妻一起生活了5年。前妻每次上床前,都会给他端一杯水,放在床头,从未间断。

睡前,不喝点水,他就无法入睡。

新婚妻子,没有这个习惯。当他自己去倒了一杯水后,忽然想起了前妻的好。

一杯水,竟然让一个老司机产生了愧疚之心,是不是觉得特别搞笑?其实不然。一对夫妻生活久了,往往会形成一种特殊相处方式,成为习惯。

小伙伴程平礼一直嫌妻子李苗太黏,只要她在家,他别说玩俄罗斯方块了,就连一盘飞机打坦克这种弱智游戏,都打得不安心。一度,程平礼觉得无法呼吸,想要离婚。

直到有一天,李苗被单位派往韩国学习两周。程平礼欢天喜地过了两天之后,忽然发现自己很不适应没有李苗的日子,就像一道伤疤好了后,会怀念结痂时的酸痒。

一周后,程平礼发现家已经被他搞成了一个猪窝。他无限希望李苗早点回来……从此,他再也没有产生过离婚的念头。

人有惰性,一旦习惯养成,就不愿再折腾。我曾经说过,只要不是老司机,男人并不热衷耗费时间和精力谈恋爱的。一旦离婚,意味着他们要重新投入追爱大军。

重新恋爱不易,重新组建家庭更难!很多男人的想法,就是两个字:算了。很多女人,即使跟丈夫不相爱了,考虑到方方面面,对未来的生活产生了恐惧感,也不想离婚。最后,大家形成了共识:“换了谁,最后感情都会趋于平淡的,算了!”

什么样的婚姻,才是既稳固又温暖的婚姻呢?

首先,他们有好的爱情基础,即双方内心的投射接近真实,没有爱错人,而且彼此都是最佳选择;其次,两人志趣相投,利益一致;第三,两人的性格修养合拍,相处非常舒服。

这种夫妻的最佳代表,莫过于钱钟书、杨绛夫妇了。钱、杨婚姻生活并非毫无矛盾,但是总体上是一生和谐的。说一句题外话,钱钟书先生去世后,杨绛先生对感情上的断舍离是很通透的。杨先生的精神境界,确实非常人所能企及。

总结来说,婚姻是利益共同体,爱情在婚姻中的占比有限,出轨对爱情的伤害很大,但是对婚姻的伤害有限。毕竟,根据有关机构的统计,遭遇出轨门的夫妇,只有5%选择离婚。

那些因为爱人出轨,而担心婚姻崩溃的人,真的不要那么紧张。说到底,婚姻的延续与否,就是利益的博弈。只要让双方的大部分利益处于平衡中,婚姻就会稳固;如果处理不当,平衡被彻底打破,则婚姻岌岌可危。

门当户对究竟有多重要


门当户对究竟有多重要

春节估计大家都给一个上海女孩被农村一顿饭吓跑的事件刷屏了,于是身边又开始讨论一些关于门当户对的问题。其实以现在的社会发展速度和消费许多,大部分人,真的无法把门户问题客观考虑清楚,感情、独立性和三观,比门户重要多了。

有些人,特别是城市里的女孩子,总觉得找个外地农村的是下嫁了,就比如春节刷屏的上海女孩逃饭事件——其实细究起来,这对小年轻其实非常的……门当户对。一个城市里以户口本为核心资源,一个是农村里以现金流为核心资源,交换的好,完全就是凑四和六的买卖。而她们之所以互相一拍两散,其实是没有感情,男方没有体谅女方的情绪用个变通的办法见家长,女方也根本不体谅男方的情绪选择住一晚后马上走人。

如果不考虑感情,只考虑利益,许多人口中的门户观念无非是为了走个捷径,他们错误地把婚姻看成了一个迅速提升家庭质量的捷径——他们会有一个观念,如果婚后生活质量下降,那么为什么结婚呢?

但是,婚后的生活质量下降,到底下降的是什么,又是在和谁比?二十郎当,参加工作没几年,不管男女,都应该是一穷二白的阶段。认为婚前生活质量高,其实高的是彼此原生家庭的生活质量。

把原生家庭,父母奋斗了几十年的生活物质质量,等同于年轻人刚刚参加工作必须要有的生活物质质量,是大部分小家庭混乱的根源。因为在这种前提下,两个小年轻是没有多少话语权的,没结婚的时候住在父母家吃父母做的饭菜,结婚了以后靠父母买房子没准还是吃父母做的饭菜——这使得父母一辈不由自主地参与到了小家庭的建设和磨合。

为什么很多人说,恋爱和婚姻是两回事——那其实是恋爱的时候还没有家庭观念,在父母的庇护下谈情说爱,而这种肤浅的所谓恋爱一旦组成小家庭,家庭里瞬间三个男主人,三个女主人,能不复杂么。

而且,许多以为能庇护孩子的父母也没有意识到,在现在这个阶段,我们大部分人——包括城市里所谓有房有车的中产——其实抗风险能力并不高。目前的生活成本比他们那代提高了不少(不说别的,看看房价……)大部分老一辈要负担一个小家庭迅速和自己的生活质量持平,那是一种负担。如果自己的子女变形能力不强,或者自己的身体健康稍有闪失,所谓的中产迅速陷入“贫困”是一件很快的事情——城市里有许多家中父亲忽然生病,丧失劳动能力以后的子女瞬间失去在婚姻市场上的议价劝,就说明了年轻一代,特别是女孩子以为门户已经固化,自己年轻时候就可以先靠老爸,再靠老公只求稳定没有风险地坐享其成,其实是一个幻觉。

在这个现状下,与其盲目的和原生家庭攀比生活物质质量,还不如先尝试独立——感情和经济一样重要,所以与其考虑自己家的门户,不如先搞清楚自己的经济状况,自己的薪水可以负担什么样的房租或者贷款,买什么样的生活用品,还有多少闲置资金……然后,再来配置自己的小家庭可以有什么样的物质生活质量。

以免产生大家明明在同一个阶级,门太当户太对到互相看不起的悲剧。

无论是谈恋爱,还是结婚,都是一种非血缘之间的亲密合作关系。而顺利的亲密合作关系,必定需要参加合作的双方成熟和独立,这样才能两个人之间的事情,靠两个人自己解决。而不是招呼上各自父母,各自亲戚,各说各理,扩大影响。亲密关系的磨合,许多时候都是装装糊涂,讲讲感情,半真半假敲打敲打,床头吵架床尾和——准备组成小家庭的人彼此要有觉悟,成家成家,就是自己结婚后,爱人才是家人,父母也是外人。

随着社会劳动分工的细化,现代社会家族之间的利益交换早就不如商业资本的利益交换来的有效率了,所以在重新分配或者增值个人收入上,婚姻生子这个手段开始低效。经济分配和增值可以通过更合理出卖劳动力、购买不动产,买理财,配置海外资产,缴保险等各种资本途径来实现……大部分由能力自给自足的人,如果和一个不喜欢的人朝夕相处,其痛苦远远大于加班或者一个人吃饭吧。而且,以目前的个人财产保护和婚后财产分配执行,哪怕就是嫁个有钱人,还真不一定能让自己可支配收入变多,所以何必再把门当户对放在感情之前呢?不喜欢,千万富翁也不嫁,喜欢他……就算现在开凑不起房也可以先处处睡睡的啊。

找个配偶提升生活质量,在现代社会反而更应该注重精神层面的提升,虽然精神层面的合拍往往会被父母辈看不起,但是我们比他们更注重精神层面其实是理所应当的社会进步啊。我们比父母读过更多的书,看过更多的地方,谈过更多的恋爱,也能赚更多的钱买房,为什么在终身大事上,还要停留在从前吃大锅饭,读书时候上山下乡,国家包分配统一收入的年代呢?

我们现在这个社会,已经不是只有坐在宝马里哭,和在自行车后面笑两个选择了——我们自己可能买不起宝马,也可以靠自己买xx啊(此处有没有10-20万的汽车品牌商赞助啊。。。)而且不想买车,还能坐地铁,喊专车,抢红包啊。我们的生活便利性大大高于父母辈,我们不可能再和他们一样,对婚姻的期待仅仅停留于保障基本物质生活。

因为我们可以自己保障自己基本的物质生活。

抛开基本物质,生活中当然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矛盾出现的时候,是逃避,是埋怨,还是克服才是两个人之间重要的生活质量——被一个人丢在战场,或者搭档在背后放冷枪那是一种多少钱也弥补不了的痛苦,而两个人并肩战斗的时候,克服困难的技巧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克服困难的决心。当婚姻不用再是年轻人标配的现代生活里,年少夫妻如果不愿品尝同甘共苦、愿赌服输的觉悟和豪情,而是生活在配偶必须为自己负责,自己生活是稍有不满就怨气冲天的幻觉里,那何必年纪轻轻就急着选择去降低彼此真正的生活质量呢。

作为一个普通人,该搬砖的时候搬砖,能恋爱的时候恋爱,如果你相信自己不太会一夜暴富,那么也没必要觉得刚出家门就有人会替代自己爸爸妈妈一辈子爱自己的运气——普通人,合法攒钱,好好谈恋爱,长大到为自己和爱人而不是爸爸妈妈的时候再结婚,让我们行走世间潇洒无愧,尽人事,听天命。

为什么我国现在离婚率如此之高?


一直在做关于婚姻的咨询,意识到现在的婚姻危机真的越来越多,婚姻也变的越来越脆弱,所以,今天简单分析下:“为什么我国离婚率如此之高?”,希望能解答大家的一些困惑吧。

根据国家统计局和民政部的最新数据显示,截止到20XX年4月2日,中国的结婚率出现五连降,20XX年中国的结婚率只有7.2%,创下历史的新低。

这就意味着结婚的人口在减少,离婚的人口在增加,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现在的离婚率如此之高?我简单总结下:

1、我们渴望从婚姻中得到更多,对婚姻持有更高的期望标准。

过去我们父辈那一代对婚姻的要求基本停留在温饱和满足基本生活所需,只要两个人在一起能让日子过的更好,婚姻就是可以一直维系的。

但是现在的婚姻不再像过去一样成为实际生活的必需品了,相反的,人们更愿意把婚姻当成追求个人自我实现的途径。

我们希望伴侣不仅经济条件好,外貌出众,还期望对方成为自己的精神伴侣,满足我们多种多样的情感需要,除了给予自己爱恋和激情,还要对自己保有理解、尊重、亲密、依赖等等。

然而,过高期望的背后必然是不被满足的失望。一句话概况,就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2、女性受教育程度提升,在经济精神上更为自由独立,更敢于对不幸的婚姻说“NO”。

过去女人受教育程度低,没有赚钱养家的能力,她们会抱着“在家从父,出嫁从夫”的观念一直生活。

即便丈夫出轨、外遇、家暴,她们还是会忍辱负重,选择从一而终,所以那时除非男人提出离婚,否则婚姻将一直维持到老。

但是现在时代不同了,女性整体的文化程度和经济能力都普遍得到提升。

首先,读书和观念的改变,让女人更自由开放,对于婚姻的看法也更看重于自己的内心和感受;

其次,赚钱能力和经济的改变,让女人对丈夫的经济依赖逐渐降低;

最后,女性一旦工作,接触外界世界更多,也意味着她们有机会接近有兴趣、合意的替代伴侣,这个为出轨、重新择偶都提供了以更多的可能性。

3、人们所期望的男性和女性该有的行为,也在悄悄发生改变。

传统婚姻中男女的分工,都是男主外,女主内,这个分工女人认可,男人也觉得很ok,但现代婚姻中女人也要出去赚钱养家。

那么一个家庭的分工当然要有所改变,比如做饭、家务、照顾孩子、赡养老人都应该共同分担。

然而,家务劳动的重新分配导致了工作和家庭之间面临的冲突变多。

有的夫妻离婚就是因为男方太懒,在家做甩手掌柜,遭致妻子不满,也有的是男性对于同时分担家庭琐碎变得愤怒和不满。

4、对婚姻品质的要求提高,包括性生活的满意程度也要考虑在内。

社会经济水平及文化程度的这整体提升,让男女都在生活品质和婚姻品质上有更高的要求。

婚姻品质既包括家庭的物质经济水平,也包括生活情趣和性生活和谐程度,尤其是现在的女性,如果配偶在性方面不能达到自己的要求,同样也会主动提出离婚。

我们这代人接触的文化和眼界都是过去无法比拟的,大家更注意婚姻的幸福度和对配偶的满意度,但婚姻的品质不高,幸福感逐渐下降。

那么夫妻其中的一方就会主动提出分手,他们会认为高水平的单身要好过低水平的婚姻。

5、独居和社会流动性,使我们被周围环境影响、规范更少。

现在年轻人婚后都单独居住,和双方父母、亲属的接触明显变少,结婚离婚都更倾向于个人自主的选择,不太受到他们的干涉。

同时现代独立封闭的楼群居住方式,以及频繁的搬迁,也让我们与邻居变得陌生而疏离,所以很少受到社区规范、周围舆论的的影响。

这样离婚考虑的更多是两个人的感情,其他周围的人和环境不会成为阻遏离婚的因素。

6、性观念开放,外界诱惑增多,让出轨变得常见。

人大教授潘绥铭通过自己在全国范围内抽样调查的结果指出,“中国婚外情比率全球最高”。

而通过北京一中院曾经发布的《涉家事纠纷专业化审判白皮书》,婚外情占离婚比例近50%,男方出轨比例占7成,女方虽然在感情中仍处弱势,但维权的意识却不断增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思想的开放,谈性不再色变,性的观念也更加开放,对上眼就开房,婚外情从明星到普通人都变得见怪不怪。

而且,随着当代社交网络的便利,各种相亲网站和社交软件,让我们认识一个异性简直是分分钟的事情,这不仅增加了配偶的替代选择,也增加了外在各种各样的诱惑。

7、婚姻对于双方的约束太少,离婚的成本变低。

英国《经济学人》周刊发表文章中称,只要谈妥条件,中国现在是世界上离婚最容易和成本最低的地方之一。

也的确,《婚姻法》修改后,离婚的手续变得更加简便,不需要涉及繁琐财产分割的,基本当天办当天离。

再看看别的国家

①在美国离婚后更有能力的一方要支付另一方赡养费

②在德国,离婚诉讼会偏向弱者的妻子,婚后丈夫要付高昂的赡养费

③在荷兰,离个婚要等个一年半载,支付前妻的赡养费是工资的40%

而在中国,男性婚前买房,离婚后还属于男性,如果没有孩子也不需要支付女方赡养费。

离婚真的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这也间接造成了第六点中提到的男方出轨比例占7成的结果。

8、社会宽容度变高,我们对离婚的负面色彩逐渐降低。

离婚放在过去会被当做家族邻里间的“大新闻”,并且总是带着一层负面、消极的负面色彩,似乎离婚就意味着当事人可耻、失败的人生经历。

而现在随着人们思想和意识的改变,以及男女双方对婚姻满意度的追求,离婚成了解决不幸婚姻更合理、理想的方法。

同时,由于我们身边离婚的家庭越来越普遍,通俗点来讲就是有点见怪不怪了,所以对于离婚的态度也变得更明朗、开化和易于接受。

离婚有的时候只是及时止损,并不代表着多么糟糕和失败。

9、婚前同居的普遍,改变了对婚姻的信念和期望。

美国新泽西洲罗杰斯大学有两位教授通过对十年同居关系的调查发现,经同居而结成的婚烟,比未经同居而结成的婚烟,离婚率高达46%。

尽管流行的观念认为同居是有价值的尝试,可以让人们避免今后可能出现的问题,但同居是与离婚正相关的。

她认为,随意的同居会导致对婚姻制度的不尊重,对婚姻结果的不利期望,以及更强烈的离婚意愿。

除此之外,我还认为同居容易过早消耗点彼此的热情、忠诚和信赖,当婚姻失去了同居的自由,也缺乏爱情里的激情和心跳,那么总有人会试图从围城中逃走。

10、离异家庭的孩子变多,受原生家庭的影响,更容易重蹈覆辙。

因为更多的父母离婚,有更多的儿童见证了家庭的冲突,成长于“破碎”的家庭,虽然他们或许有决心要避免原生家庭的错误,重新构建幸福美满的新生家庭。

但很糟糕的是,他们受到父母的影响,没有看到并学会正确爱的方式,对婚姻很难有信任感,同时不会处理亲密关系,缺乏安全感,对配偶过度要求而更容易重走父母的老路。

萨提亚心理学认为,童年时,我们与父母的相处模式,必会重现于成年生活。

也即是婚姻中,你与爱人相处的方式,其实就是你与父母关系的重现。

所以现在不断上升的高离婚率,会出现更多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没有及时给他们爱的疏导,很容易引起恶性循环。

11、经济社会压力比过去高很多,夫妻的矛盾更多,感情更容易破裂。

如今的夫妻婚后就要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比如婚后共同还贷,抚养子女的教育费用,赡养老人的医疗费用,以及如果一方失业,另一方要背负很沉重的养家糊口压力。

说实话,金钱虽然不万能,但金钱是婚姻稳定的一个基本要素,贫穷夫妻百事哀的道理大家都懂吧。

许多夫妻都是由于无法协调和满足金钱问题而矛盾增多,经常吵架,并且有些夫妻为了赚钱不得不异地工作,长期的两地分居,最终导致感情破裂,总之,为钱离婚的夫妻不在少数。

12、婚前缺少恋爱经历,出于补偿心理的离婚。

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都渴望激情、浪漫、美好的婚姻,遗憾的是也许他们一生都没有体会过。

由于一些人婚前恋爱经历很少,婚后又马上进入琐碎寻常的家庭生活,根本没有机会感受爱情里的的激情、冲动和疯狂。

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曾提出著名的爱情理论,他认为爱情由三个基本成分组成:激情、亲密和承诺。

亲密是“温暖”的,激情是“热烈”的,而承诺是“冷静”的,完美的爱情是缺一不可的,缺少任何一个要素都会让婚姻充满遗憾。

那么没有体会过激情或者亲密的男人/女人,到了中年会产生中年危机,会对没有得到的那部分充满渴望和需求。

于是为了让自己不荒废余生,也或是出于一种自我补偿心理,他们想要尝试过另外一种生活,会主动提出离婚,重新选择伴侣。

13、年轻人婚姻选择自由和草率结婚,导致责任意识弱化,没有耐心经营婚姻。

现在的年轻人对于婚姻的考虑过于草率,未婚先孕、相亲闪婚成了流行,在彼此没有足够了解、对婚姻慎重考虑的情况下就草率步入婚姻,这让婚姻本身就缺乏牢固的感情基础。

再加上婚后双方都缺乏足够的耐心和责任感,一旦出现性格不和,发生矛盾,很轻易就做出了离婚的决定,就像新闻曾报道过的一对90后夫妻因为挤牙膏的争论,最后闹到离婚收场。

而且,现代人对婚姻的不慎重,处理感情的模式和想法,大多受到社会文化、恋爱观以及婚前经历的影响。

许多人走进婚姻前都是恋爱很多次,分手很多次,再加上媒体网络的不适渲染,导致他们已经形成了固有思维“合则来,不合就散”。

这样即使小夫妻走进婚姻,也会同恋爱时一样,不开心就分手,很难对改变和维系亲密关系做出应有的努力。

千万不要把仪式感,当成救心丸


千万不要把仪式感,当成救心丸

在今日美术馆附近的一个咖啡厅里,迎面而来的姑娘比综艺节目里更为明艳动人,白色衬衣,牛仔裤,开机前的几分钟里还特意去换了双银色碎星高跟鞋,干练而不失风情,举止谈吐满满都是职场精英女性的自信力。作为一名从媒体圈子摸爬滚打出的资深旅行作家,H的故事听起来,有些传奇,有些刻意,总像是一场精心策划好的个人营销事件。

一个姑娘,单枪匹马,深闯欧美,去时写字拍照,归来爆红网络。

这样的桥段,怎么看,不都很像那些公关公司处心积虑推波助澜炒作出的内容吗?我把这些疑问以开玩笑的方式抛给H,她倒毫不在意,一五一十给我讲起她那光影斑斓的旅行经历。

三年前的H,从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硕士毕业后回国工作,进入的媒体,在全国排位上炙手可热。凭借着娴熟的专业技能和对新闻本身极高的敏感度,H在职场上可谓风生水起,她本身就是个超有好奇心的人,对待工作上的大事小事,都恨不得用尽全力抽丝剥茧把它解决掉。很多个深夜,在其他姑娘看韩剧刷微博和男友约会的时候,H都在演播室里就着冷掉的盒饭通宵盯岗。不可否认努力总有意义,不到一年,连升几级,接踵而来的名利和高薪令同龄人望尘莫及。

H用一年的时间,做了别人几年的事情。也用一年的时间,豁出了别人几年的精力。到底还是个20多岁的姑娘,高压之下,H的心态逐渐有些落差。

她发现,为了工作,她忽视了太多。

经常熬夜加班的身体变得免疫力低下,常年出差飞来飞去绕遍了大半个锦绣中国,却抽不出时间回趟家。有一次,飞机都降落到了陕西故乡的土地上,最后只因接到临时任务而愣生生选择了告别家门口。

当然,最让她难过的,是她相恋多年的爱人,在某个热气腾腾的清晨里对着加班完毕推门而入的她说,“我们分手吧”。说罢,起身轻轻拥抱了她,叮嘱微波炉里有刚刚做好的饭菜。

男孩走后,H面对着空荡荡的屋子觉得有些陌生,她已经记不清自己多久没有好好注视这里了。房子对她而言,不过是加班过后倒头大睡的栖身场所,那些过去对于爱情、家庭和自我的少女情愫,早已像那些不够完美的策划稿一样,被丢到了垃圾桶里。那一刻,她突然意识到,这看似光鲜亮丽的生活背后其实早已千疮百孔。没有什么是瞬间冷却掉的,在日复一日的聒噪重叠和盲目前进中,迷失的不只是爱情,还有自我。

对!我一定要找个契机重新开始,调整状态,逃离过去。

不如?

去旅行吧。

换个陌生的环境,兴许内心的一切疑惑就可以解答吧。接下来的一周,她冒冒失失去和领导提了“长期休假”,暂别了那份风光无限的工作,不顾身边家人朋友的反对,只身一人倔强奔赴向了所谓的心灵自由之途,先是自驾穿越美国八大城市,然后中途飞往大不列颠,终于赶在英伦的浪漫黄昏里站到了大本钟下。

那的确是一段与众不同的日子,没有烦人的工作,没有糟糕的人际。

有的只是悠闲,安逸,贯彻灵魂的放松,对事物全然不同的认知。

轰隆隆的地铁里有穿着背带裤的大叔在看书,奇怪的食物素材搭配并不可心,却别有一番风味。人来人往的十字路口上有很多街头艺人,他们唱歌弹琴,还会拖着过路的漂亮姑娘一起手舞足蹈跳恰恰,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新鲜。在这里,H以不同于现实生活里的另一种身份(寻找一切的人)去体验那些从未体验的,经历从未经历的,拜访完伦敦所有独立咖啡店的老板之后,她觉得,自己即将要迎来全新的人生。

“是旅行教会我,不再焦虑”——她把类似这样的感悟发在社交媒体上,配图精美,泰晤士河的波粼逆光而上,正是H低头微笑的模样。

很快,她的很多旅行语录被网友们顶上热门,和H一样,大部分躲在北上广格子间里的青年们内心都充满焦虑。除了所谓的诗和远方,好像再没有什么能改变生活的力量。有出版社跟着热点找到H ,说要为她出一本主题为“寻找自我”的旅行书,肯定大卖。

果不其然,这书后来销量极高。

我扬扬手里的书,朝她竖起大拇指,比赞的手势。她却摆摆手一副愧不敢当的表情,“可是,现实和书中所写还是有些出入呢”。

旅行结束后的H,回到原来单位,满心雀跃底以为生活已然焕然一新。上班第一天,她从欧洲带回来的巧克力分给同事吃,吃完之后,却被老板告知,因为离职太久,所以她之前的工作现在暂时由其他人接手了。而H要面临的是,被调到新的部门,重新开始过去的工作,被糖果色包裹好的童话旅行救赎梦就这样破灭了。

还是要加班,还是要熬夜,还是要挤在地铁里接起不那么喜欢的客户电话,并赔以笑脸。

很长一段时间里,H的心都深陷浪漫旅行和冰冷现实的夹缝中。

不过好在,H在慢慢埋头努力工作的循环之外,通过成果重新拾起了那久违的热情、成就感和对新闻本身的自我观点。当你不再想改变自己的时候,也许正在改变自己。当你不再试图通过仪式感来拯救生活的时候,也许生活已然复原。其实在事物进展的过程当中,从来都没有“转折性时间节点”这么一说,质变本身就是量变的所属部分。而,我们经历的每段变化都是道弧。

没有任何一段旅行有义务去拯救你的人生,也没有任何一种仪式感能够让你立地成佛。

时间不会让一切变好,能够真正改变生活的,只有你自己。

后来的H,静心投入工作,做制片拍了旅行真人秀节目,创办了年少时就喜欢的传媒公司,也梳理清楚了自己过去在生活空间上的矛盾,制定好一套属于不同阶段的“选择标准”:

无论是事业还是爱情,都不能走单行线,在依据特定情况下对症下药的寻找解决办法,并为之努力才是。

永远不要指望通过任何辅助事物来让你变得更好,旅行,爱情,物质,这些所有外力的前提都建立在内心独立之上。

仪式感是必要的,但不是全部。

千万不要把对成长的寄予,全部押在仪式感这件事上。仪式感并不是一个日子,一种装饰,而是综合你内心所有思考之后的郑重决定。就好像H的书中所言,去旅行不会给你答案,但可以给你解题的思路。在那个离你很远很远的地方,帮你砖砖瓦瓦,拾回那个离真实很近的自己。

要相信:

这世上,从来就没有一点就通的醍醐灌顶,只有不断摸索的柳暗花明。

任何奇葩的离婚理由背后,都有一场战争的落幕


早晨刚起床,老公拿着手机过来说,“朱莉和皮特要离婚了!”吓得我马上清醒了。

我是这对夫妻的粉,也是安妮斯顿的粉,所以当初皮特和安妮斯顿离婚与朱莉相恋,我就好尴尬,不知道往哪边站队,唯有默默祈祷大家都能各得其所。这几年他们隔三差五就传出分手消息,每次都被他们破解,却在刚刚庆祝完“棉婚”纪念日,动了真格的。

这个消息一出,全世界都为之震动,毕竟这对明星夫妇,始终活跃在人们的视野里。

有人说,皮特和安妮斯顿在一起的时候,是一个大男人携小女人的感觉,而站在朱莉身边的时候,则淹没于朱莉的气场,变得有点小男人。的确,朱莉的美是十分有侵略性的,自带气场一丈二,但安妮斯顿也同样是一个十分有个性的女人,她只是外在美得温和而已,内在却十分的强大,她曾说,“我们没办法令所有人满意,所以我们该停止尝试那样。”

也许皮特喜欢的,永远都是一类人。

他和朱莉从2004年开始相恋,10年后,2014年8月结婚,期间领养了三个孩子,又亲生了一个女儿和一对龙凤胎,整天走到哪里都是拖儿带女一大群,他们对于家庭和婚姻生活的投入,超乎了我们的想象。

两个人都热心于慈善,对于养子养女视若己出,事业上同步前进,看各有若干前史的他们修身养性的归家做了好爸爸好妈妈,那幅情景真的蛮感动人的。

但结婚不过两年,到底还是离婚了。

据说朱莉通过律师发表声明确认:9月15日她已经提交法律文件申请与皮特离婚,此举动是为了“家庭的健康”着想,离婚条件之一是要求所有儿女的单独抚养权,皮特可以拥有共同监护权,但只能接受探视。

离婚的理由则很简单,并非有第三者介入,而是双方对孩子的养育观念存在着“无法消除的歧异”。解释一下就是关于带娃的方式不同,大家各执己见,僵持不下,只要离婚。

Excuseme,这也能成为离婚的理由?我们中国人无法接受这样的理由,我们习惯的看法是,这点事不值得离婚,既然关心孩子,就不能让孩子没了亲爹,这不是为了孩子好,而是害了孩子。

霸气的朱莉可不是中国的小娘子,她一向特立独行,是好莱坞最有个性的女星之一,因为被查出来是BRCA1突变基因携带者,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几率分别是80%和50%,她毅然决定切除部分乳腺组织,切除卵巢和输卵管,能对自己这么“狠”的女人,绝不会为任何人委曲求全,更何况她完全有抚养六个孩子的能力。

离婚总是需要理由,明星们更难,不仅要对对方有交代,还要对公众有交代,所以很多人会选择将这些理由温情化、模糊化,比如杨树鹏和张歆艺的离婚声明,就写得跟情书一样,“有力量相爱,也有力量放手,这样好,各生欢喜。”

还有高晓松和徐粲金的离婚声明,也是有情有义,面面俱到,“我们因生活方式以及对未来规划之分歧,于去年(2013年)6月签署离婚协议,友好分手……在婚姻存续的六年半中,无论侨居海外还是归国创业,我们始终相敬如宾,相互扶持,共度了一段难忘人生”。

至于王菲和李亚鹏的离婚声明,无论是王菲的“这一世夫妻缘尽至此我还好你也保重”,还是李亚鹏的“我要的是一个家庭你却注定是一个传奇怀念十年中所有的美好时光。爱你如初很遗憾放手——是我唯一所能为你做的我的高中女生……”都是直接交代结果,不说理由,愿意咋想就咋想,反正我不说。

其实这背后真实的原因呢,也许是有人出轨,也许是彼此腻烦了,也没准是他晚上睡觉之前不爱洗脚,她整天上网不管孩子,等诸如此类十分亲民的借口也说不定。

网上曾经有个帖子,历数了各种奇葩的离婚理由:

一方不想生孩子,离了;

发现没有共同话题,离了;

两个人之间完全无法沟通,离了;

晚上睡觉的时间不同,离了;

男人非要早晨洗澡,离了;

女人太爱花钱,离了;

看起来这些全都不是值得离婚的原因,但身在其中的人却知道,没有人真的会为这么简单的事情离婚,在走到绝路之前,一定会试图去沟通和改变,而对方的拒绝沟通,或者拒绝改变,才成为不断压在骆驼身上的一根根稻草。

在那些很小的分歧背后,都有一种控制权的争夺——“我想让你按照我的标准做事”。对方如果不听,就变成了,“你不重视我的感受”,然后恶化成,“你不爱我”。一旦问题上升到这个高度,感情和尊严就会遭到无法挽回的损害。

八卦媒体TMZ指出,朱莉认为皮特吸大麻、可能酗酒,并有愤怒管理问题,会危害孩子,而皮特也对朱莉吃得很少,夜夜饮酒,而且不停抽烟,情绪不稳定有意见。孩子的教育问题只是他们无法达成一致,无法让另外一方就范的一个突破口,两个性格都那么强的人,只是谁都无法容忍自己成为对方的手下败将。

任何奇葩的离婚理由,其实都是双方个性的大对决,也都有一场战争的落寞。赢的人一定要赢,输的人不想再输,怎么办,只能离婚。

或者换句话说,爆发出来的原因只是一个诱因而已,真正的原因是我搞不定你,你不能依从我,我无法接受这样的结果。

选择以何种理由离婚是每个人的自由权利,每个人能够忍耐的底线也都不同,但为了那些小得不能再小的理由而离婚的夫妻,都有一种难言的悲哀,他们找不到相互妥协的办法,他们不是输给了矛盾,而是输给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