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说说 > 导航 > 离婚对孩子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离婚对孩子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发表时间:2020-12-28

【www.qg13.com - 究竟如何挽回爱情】

关于情感的说说有很多,看到情感句子就像是看到了我们自己,什么样的情感说说才称得上质量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离婚对孩子的影响究竟有多大,欢迎阅读与收藏。

节选自《不可慢待的孤独》

尽管离婚越来越普遍,但它仍然是一件大事。

对夫妻来说,这是一段重要契约的结束,可能还伴随着爱恨情仇的转变。对孩子来说,这意味着原生家庭的分裂,意味着对“家”的理解将要重新定义。

但首先,它对夫妻是一件大事,然后,才是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大事。这个重要次序被很多人搞颠倒了,所以我们总能看到,在这样一场分离事件中,两个伤痛、委屈、愤怒的成年人一直在伤害自己、对方以及他们共同的小孩,而不自知。

万事皆有因果,离婚只是时间上的一个点,由这个点,往前回溯,是夫妻两人如何处理彼此的分歧与矛盾,往后延伸,是他们如何评价这段婚姻与对方。这一前一后加起来的言行累积,对孩子的影响,才远远大过离婚这一个“点”。

“成为父母之前,他和她都是情感动物”

人说到底是情感动物,而不是理性动物。理性生活,是一小部分哲学家的理想,却从未被广泛地实践过。

在所有的神灵中,最能引起人共鸣的,是希腊诸神,因为他们没有空灵的“神性”,也没有高尚的道德(这些都多难做到啊);他们放肆自己的七情六欲,只图活个痛快,哪怕放纵之后是长久的痛苦。所以希腊神话里,充斥着迷恋、诱惑、劈腿、嫉妒、欺骗、控制、杀戮……的情节,而这些情节,无论什么时代,都会在人们最热捧的故事中被一遍遍重复着,证明着它们对人的致命吸引力。

在结成夫妻的两个人之间,常常有无法向外人言传的深情或怨恨、亲密或疏离、忠贞与背叛……也因此能激发出其他人际关系都无法想象的炽烈情绪。当这段关系走到尽头,这些极端的情绪若不能得到有效的平复,就会演变成为口不择言的诅咒、不甘心的复仇或者绵绵不绝的自怨与自怜。

这样两个人,是红尘中最普通的男女,这些激烈的情绪,也是人世间最常见的心情,只是很难展现给外人罢了。这两个人,无论有过多少温存与战争,当由他们的身体结合而诞下一个新生命时,当他们成为“父母”时,这些温存与战争就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了。

“扔给孩子世界的原子弹”

不要以为,一个人在为人父母之后,就从此被催熟为大人,不,你去仔细凝视很多父母,会看见他们内心藏着一个委屈的小孩,当他们以为受到攻击和伤害时,就会像三岁小孩一样失控,耍赖、破罐子破摔、乱发脾气……什么都来。

一个网友说:“在父母离婚整个事件中,最理智最冷静的就是我。他们分居时,每次单独见到我,就会用恶毒的语言诽谤、诋毁对方,对着我哭穷、诉说委屈。这么多年过去了,我父母至今针锋相对,提起对方这么个人就情绪失控,什么乱七八糟的情绪都能倒出来,什么负面的猜想都能安到对方身上。”尽管这位网友以冷静的语气回忆着,我们却不能忽视,在离婚家庭里,对孩子最具原子弹级别的伤害,就是这样恶毒的诋毁和失控的委屈——他们无情地离间孩子与父母的感情,摧毁了一个孩子最可靠的依赖,残酷地宣告了一个事实:在这个世界上,本该最爱你的人,不爱你;不仅不爱你,他/她还是个穷凶极恶的坏蛋。

这对男女在相互厮杀时,全然忘记了孩子的需求,甚至会把孩子当作复仇最有力的工具,把孩子争夺到自己的阵营,灌输仇恨,巩固自己的士气。

如果你去问这对杀红了眼的男女:“你知道你在做什么吗?你知道孩子的想法吗?”他们会生气地回答:“我是为了孩子好,我说的都是事实!”你很难想象,这些人在公司里、在朋友面前却常是温文尔雅、心平气和的。

或许,这段婚姻,这段感情,真的伤透了他/她的心,让他/她变成了一只呜咽着、可怜的、虚张声势的野兽。一个长久地沉溺在怨恨中的人,尽管他/她本身未察觉,怨恨却已经毁掉了自己的生活,也毁掉了孩子的生活。

父母是孩子早期最重要的安全感来源,一对相互诋毁、相互扔炸弹的父母,必然把孩子的情感大后方炸成一片废墟。

好合好散的夫妻,即便离婚,也不会给孩子留下太多负面影响,反而会树立一个妥善处理复杂情感的好典范。然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好合好散的男女远远少于相互结怨的男女。所以我常常会觉得,衡量一段感情有多美好,不是看它开端的模样,而是看它结束的样子。

因此,离婚或危机中的夫妻需要了解的一个重要事实是:如果你感觉内心有强烈的恨意或委屈,要警惕将这种情爱中的怨恨转移给孩子;如果你在分手多年后仍然伤痛难当,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这不仅仅是为了孩子,更是为了自己。情绪失控的大人,往往是另一个悲伤的小孩的故事。

“给孩子最大的保护,是诚实、智慧、勇敢地面对自己的情感和生活”

离婚事宜一旦启动,两个大人就要处理一系列的实际事务:分割财产,协商抚养权、抚养费,一方的生活城市甚至可能变动,孩子可能需要转学,以及未来的再婚、家庭重组,等等。每一件事都可能对孩子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但是对于父母而言,只有一个核心要把握,就是处理好自己的情绪,而这,也恰恰是最不容易的。

在梳理情绪时,每一个在分手边缘的人都可以问自己这些问题:“我要全盘否认这段感情吗?还能回忆起曾经的心动和美好吗?我还能客观地评价他/她吗?当初他/她吸引我的是哪一点?他/她可能是很糟糕的爱人,但真的是很糟糕的父母吗?他/她或许也没那么糟糕,只是我们尽力了也无法在一起?这些年来我是完完全全的受害者吗?我的婚姻就要结束了,我为此感到挫折或羞辱吗?我是怀着恨意分手还是自由的心态?我还有信心去创造未来的情感和生活吗?”

如果你在回答这些问题时,感受到的不是尖锐的怨恨,而是有几分体谅、豁达与乐观,还留存一份缓和宁静的心绪,那么恭喜你,你的孩子拥有一个内心宽阔的父母,孩子也能从你身上学到这份真诚、勇气与创造性。

我们不要低估孩子理解生活的能力。父母不选择拼命(甚至是通过作假的方式)营造一个和睦无缺的环境,才是对孩子负责。生活是复杂的,男女感情也是复杂的,这并没有一种标准单一的模式,对此,孩子完全有理解的悟性,这是每个生命天生的力量,因为这样的生活才是真实的。

父母不得不分手,尽管显示了生活的某种不如意,但也是孩子理解真实生活的重要时机。如果父母在这个过程中是平和、豁达、自信的,孩子就会体现出极高的理解力和接受力。

当我说要写一篇关于离婚的文章,需要一些亲身案例时,一些网友分享了他们对父母离婚的开明心态。

一位网友说:“初中时父母离婚,之后跟着妈妈生活,没有什么负面影响,感觉父母只是选择自己要过的人生。看到他们的经历,我就觉得,一定要跟爱的人在一起,即便不爱了也希望好来好去。”

我问:“父母在分手这件事上是否处理得比较得当?没有太失态过?”

她回答:“对,没见过他们吵架,之后也没听过他们相互抱怨,所以觉得不是一件很坏的事。我表妹父母也是离婚,当时她年纪更小,因为我是‘过来人’,就去问她的感受,小表妹表现得更豁达,表示完全尊重父母的决定。”

另一位网友说:“父母在我幼儿园时期离婚,之后跟随父亲生活成长,节假日或寒暑假会跟随母亲一起生活。因为所居城市并不大,所以即便不是节假日,周末有时也会和母亲一起出来逛街吃饭等。我个人目前工作两年,单身状态,谈过恋爱,对恋爱和婚姻都无排斥或者阴影。对我来说,父母离婚并没有多少负面影响,这还是保守的说法,我很想说父母离婚其实挺好的,因为本不合适的两个人勉强在一起只会更不幸福。”

这位网友更是耐心地列举了身边几个单亲小伙伴的故事,认真地说:“我觉得父母是什么样的人,才是对孩子最大的影响。离婚不过是一次失误,跌倒了再站起来。我这些同学的父母大多都有着稳定的工作、正常的社会关系,私人生活也无不良嗜好。我的父母和我这些朋友的父母几乎从来不去指责离异的另一半,也不特殊对待我们,所以我们这些孩子也就按部就班地成长,并没有因为离异或单亲就有了特殊变化。”

原来孩子并没有那么脆弱,很多孩子都理解并支持父母的离婚决定。当然,从他们的叙述当中也可以看出,他们一定在之前就拥有足够的爱和安全感,并不担心离婚会改变父母对他们的意义。

还有一位网友提醒我:“如果你要写离婚,奥巴马的父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哦。”我去查了奥巴马的故事,果然他有一个了不起的母亲:奥巴马的母亲在20世纪60年代就敢和一个黑人(也就是奥巴马的父亲)结婚、怀孕、生子。三年后,老奥巴马要回到祖国肯尼亚,两人离婚。在奥巴马的成长过程中,他的母亲和祖父母,从未对“抛妻弃子”的老奥巴马有任何微词,而总是极力赞扬他的父亲“聪明、幽默、自信”、“你的爸爸能够应付任何情况,让每个人都喜欢上他”、“你的爸爸为自己是黑人而感到自豪”。这种对孩子父亲的肯定,鼓励孩子与父亲建立亲密关系,对奥巴马建立自我身份认同和自信,无疑是最重要的精神财富。

“育儿的本质”

我个人很喜欢的一部电影是1980年的奥斯卡影片《克莱默夫妇》,里面涉及了女性对“妻子、母亲、自我”身份的迷惘和挣扎,女性解放思潮与“离婚潮”给传统家庭模式带来的冲击,父母分居对子女养育的挑战,社会性别分工的局限之处……

不过说到底,这是一对普通男女的故事。他们对自己的婚姻,有不满、有埋怨、有伤痛,因为两人矛盾不可调和,最后也离婚,但是,他们都在诚实地面对自己的问题,不逃避内心的困境,也没有以孩子为借口放弃对自我价值的探索。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对自我、亲情、生活的理解也愈加丰富而成熟。

当我们说育儿时,我感觉我们常常忽视“生命教育”,我们并没有把孩子当作一个潜力无限的生命。许多父母整天看育儿经,却逃避自己的问题,让自己的生活陷入停滞、呆板和狭隘。生命的成长不是学习加减乘除和微积分,而是要去学习“活着”这件事。生活不是一个人造玻璃罩,生活是波澜壮阔的。

一个生命活着,有许多重要的内容等着他去发掘:如何获得生存的资本,如何辨别美好的事物,如何应对常见的挫折,如何处理细腻的感情,如何调理变动的情绪,如何发现活着的乐趣,如何认识真实的自我……这些才是生活的本质。就像鱼每时每刻都在水中,父母也是以每时每刻的言行,在告诉孩子以怎样的态度和方法去投入生活。

在处理离婚这件事时,有的父母展现了可贵的气度、智慧和真诚,这对孩子是最好的情感启蒙。

孩子并不需要完美无缺的生活,也不需要完美无缺的父母,孩子的潜力是惊人的,孩子可能会看到你的低谷,可能也会伤心和难过,但只要身为父母的你总能不敷衍自己的情感和生活,孩子就会更理解热爱生活和尊重感情的含义。

“不离婚的伤害”

有许多家庭认为,为孩子好的底线就是“不能离婚”,他们认为只要有婚姻的形式,就是对孩子的保护。这也是太低估孩子的情感需求了。

如果夫妻关系长期冷漠、紧张、尖锐、充满敌意,双方也缺乏改善的动力,那么,“不离婚”就只是将孩子囚禁在一个冰冷、恐惧、荒谬、摇摇欲坠的环境里。

离婚处理不当对孩子的伤害,与不离婚但夫妻感情糟糕对孩子的伤害,是同等级别的。这种确切的伤害,在很多人的成长经历中都被证实着,看一下大家发给我的真实案例:

A说:我爸妈离婚的时候,我一点感觉都没有,他们五天一大吵,两天一小吵,全不会在乎我的感受,还不如离婚。后来,幸好他们离婚了,不要觉得我无情。

B说:虽然是长大了才离婚,但是贯穿童年的争吵让我习惯去逃避,不听,不想,不看,可是到头来还对我说我们对你好,熬到你长大才离婚,殊不知,我的心早已经被伤透。

C说:说实话,我巴不得他们早点离,大约小学时候就已经挺貌合神离的了。互相折磨,一个不顾家,另一个怨懑中扭曲自己。分不出精神来关心教育孩子,控制不了伴侣就尝试控制孩子,孩子也不受控制就封闭自己,早就从心理上不要孩子了。

D说:从小我爸就对我妈很冷淡,我妈总说为了我才不离婚,这让我很痛苦,好像很对不起她,长大后,我劝我妈离婚,她还是离不了,我才知道,我不是原因。

貌合神离的婚姻,虚伪空洞的感情,只会让孩子看到对生活的将就和敷衍,体会到情感上的无奈与无力,养成逃避真正问题的习惯。因此,不必轻易挥舞道德大棒敲向离婚的夫妻。离婚的,未必就不爱自己和孩子;从不离婚的,也不一定就爱自己和孩子。为人父母,最重要的功课,还是要回归到自己身上啊。

延伸阅读

穷养媳妇儿的后遗症究竟有多大?


说到穷养媳妇的后遗症,我不得不说说我的一个好朋友。

她和老公是大学同学,谈了四年恋爱,在毕业时,许多同学还是单身狗的时候,他们就结婚了。

她从小家庭条件比较好,所以在花钱方面总是大手大脚的,更别提那些堆满衣柜的各式衣物。对于这一点,他的老公特别不满意,认为女人结婚之后,就应该勤俭持家,虽然双方家庭条件都不差,但是节约一点总没错。

此时感情正浓,她有过一些反抗,但是看着男方坚决的态度,就妥协了。

后来有一次,她多年未见的发小找到了她的联系方式,两人约好出来见个面。到了约定的咖啡馆,她这个久未相见的朋友穿着精致的衣服,画着精致的妆容,在对方的衬托下,自己在淘宝上百十块钱买的衣服相形见绌。

这次见面很愉快,但是对方漂亮的衣服却让她不能释怀。于是她和丈夫商量,买一些好的衣服鞋子,充充门面,丈夫显然不认同她的想法,反而责备她怎么如此虚荣。

两人大吵一架,不欢而散。

她突然就觉得这婚接的可真没有意思,自己赚的钱不能用,吃得是快要过期的食物,穿的是以前看都不会看一眼的衣服,这一刻她产生了离婚的念头。

半个月后,她拿给了老公一份离婚协议。

我想,许多男人可能都有这样的想法:女人和我结婚了,就是我的人了,她要会持家,全心全意为家庭付出。穿香奈儿和穿淘宝货没什么区别,那为何不选择便宜的淘宝货呢,还能够节约许多钱。

可是我们要知道这个社会并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每天都会接触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人,在人与人之间相处的过程中,谁能够没有攀比的心态,有谁希望自己在圈子里永远是穿得最寒碜的那一个人呢?

女人天生就爱美,相比男人,她们总是更在意自己的外表,她们期望和朋友站在一起的时候,自己的穿着打扮能够不掉价,甚至让自己在群体里很有面子。

对男人来说,这种感觉可能很难理解,那么不妨换个说法,你开车去参加朋友聚会,结果发现朋友开的车都是奔驰宝马,而自己却开奥拓,可以想想这有多么困窘。

在长期被“穷养”的过程中,女人买不了自己喜欢的衣服,节日里收不到娇艳欲滴的鲜花,连化妆品的档次也不断下降,这些能够装点女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被不断侵占,心情严重受到影响,除了吵架,还很有可能造成一些其他更严重的后果。

变得小家子气

每个人男人都期望自己的女人带出去能够惊艳四座,让哥们儿们羡慕不已。但是在长期“穷样”的过程中,没有质地精良的衣服,没有细腻精致的化妆品,连头发都是在隔壁大爷的理发店烫的,这样的女人,全身上下都可以用一个字形容:土。除了极小一部分穿衣服的人,大多数的人无论男女都是衣服穿人,精致的外表和衣物在很多情况下,就是一个人的脊梁,人靠衣装马靠鞍,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低潮的情绪影响家庭氛围

一个女人在家庭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当她们情绪陷入低潮之后,将会很快影响家庭所有人的情绪。如果一个家庭长期处于这样不健康的状态,非常容易造成感情破裂,夫妻之间以及亲子之间出现情感障碍。

难以承受物质诱惑

这个男人舍不得给我买,那么换一个男人或许会舍得给我买。

当一个女人长期处于被“穷养”的状态下,一旦出现一个男人愿意为她们提供一定的物质,那么对于渴望这些东西的女人来说,她们很难把握住自己的心。

结婚并不是“讨好”媳妇的结局,而是开始。如果婚姻是不断降低的生活质量,那么女人为何要和你走完这并不愉快的一生呢?

门当户对究竟有多重要


门当户对究竟有多重要

春节估计大家都给一个上海女孩被农村一顿饭吓跑的事件刷屏了,于是身边又开始讨论一些关于门当户对的问题。其实以现在的社会发展速度和消费许多,大部分人,真的无法把门户问题客观考虑清楚,感情、独立性和三观,比门户重要多了。

有些人,特别是城市里的女孩子,总觉得找个外地农村的是下嫁了,就比如春节刷屏的上海女孩逃饭事件——其实细究起来,这对小年轻其实非常的……门当户对。一个城市里以户口本为核心资源,一个是农村里以现金流为核心资源,交换的好,完全就是凑四和六的买卖。而她们之所以互相一拍两散,其实是没有感情,男方没有体谅女方的情绪用个变通的办法见家长,女方也根本不体谅男方的情绪选择住一晚后马上走人。

如果不考虑感情,只考虑利益,许多人口中的门户观念无非是为了走个捷径,他们错误地把婚姻看成了一个迅速提升家庭质量的捷径——他们会有一个观念,如果婚后生活质量下降,那么为什么结婚呢?

但是,婚后的生活质量下降,到底下降的是什么,又是在和谁比?二十郎当,参加工作没几年,不管男女,都应该是一穷二白的阶段。认为婚前生活质量高,其实高的是彼此原生家庭的生活质量。

把原生家庭,父母奋斗了几十年的生活物质质量,等同于年轻人刚刚参加工作必须要有的生活物质质量,是大部分小家庭混乱的根源。因为在这种前提下,两个小年轻是没有多少话语权的,没结婚的时候住在父母家吃父母做的饭菜,结婚了以后靠父母买房子没准还是吃父母做的饭菜——这使得父母一辈不由自主地参与到了小家庭的建设和磨合。

为什么很多人说,恋爱和婚姻是两回事——那其实是恋爱的时候还没有家庭观念,在父母的庇护下谈情说爱,而这种肤浅的所谓恋爱一旦组成小家庭,家庭里瞬间三个男主人,三个女主人,能不复杂么。

而且,许多以为能庇护孩子的父母也没有意识到,在现在这个阶段,我们大部分人——包括城市里所谓有房有车的中产——其实抗风险能力并不高。目前的生活成本比他们那代提高了不少(不说别的,看看房价……)大部分老一辈要负担一个小家庭迅速和自己的生活质量持平,那是一种负担。如果自己的子女变形能力不强,或者自己的身体健康稍有闪失,所谓的中产迅速陷入“贫困”是一件很快的事情——城市里有许多家中父亲忽然生病,丧失劳动能力以后的子女瞬间失去在婚姻市场上的议价劝,就说明了年轻一代,特别是女孩子以为门户已经固化,自己年轻时候就可以先靠老爸,再靠老公只求稳定没有风险地坐享其成,其实是一个幻觉。

在这个现状下,与其盲目的和原生家庭攀比生活物质质量,还不如先尝试独立——感情和经济一样重要,所以与其考虑自己家的门户,不如先搞清楚自己的经济状况,自己的薪水可以负担什么样的房租或者贷款,买什么样的生活用品,还有多少闲置资金……然后,再来配置自己的小家庭可以有什么样的物质生活质量。

以免产生大家明明在同一个阶级,门太当户太对到互相看不起的悲剧。

无论是谈恋爱,还是结婚,都是一种非血缘之间的亲密合作关系。而顺利的亲密合作关系,必定需要参加合作的双方成熟和独立,这样才能两个人之间的事情,靠两个人自己解决。而不是招呼上各自父母,各自亲戚,各说各理,扩大影响。亲密关系的磨合,许多时候都是装装糊涂,讲讲感情,半真半假敲打敲打,床头吵架床尾和——准备组成小家庭的人彼此要有觉悟,成家成家,就是自己结婚后,爱人才是家人,父母也是外人。

随着社会劳动分工的细化,现代社会家族之间的利益交换早就不如商业资本的利益交换来的有效率了,所以在重新分配或者增值个人收入上,婚姻生子这个手段开始低效。经济分配和增值可以通过更合理出卖劳动力、购买不动产,买理财,配置海外资产,缴保险等各种资本途径来实现……大部分由能力自给自足的人,如果和一个不喜欢的人朝夕相处,其痛苦远远大于加班或者一个人吃饭吧。而且,以目前的个人财产保护和婚后财产分配执行,哪怕就是嫁个有钱人,还真不一定能让自己可支配收入变多,所以何必再把门当户对放在感情之前呢?不喜欢,千万富翁也不嫁,喜欢他……就算现在开凑不起房也可以先处处睡睡的啊。

找个配偶提升生活质量,在现代社会反而更应该注重精神层面的提升,虽然精神层面的合拍往往会被父母辈看不起,但是我们比他们更注重精神层面其实是理所应当的社会进步啊。我们比父母读过更多的书,看过更多的地方,谈过更多的恋爱,也能赚更多的钱买房,为什么在终身大事上,还要停留在从前吃大锅饭,读书时候上山下乡,国家包分配统一收入的年代呢?

我们现在这个社会,已经不是只有坐在宝马里哭,和在自行车后面笑两个选择了——我们自己可能买不起宝马,也可以靠自己买xx啊(此处有没有10-20万的汽车品牌商赞助啊。。。)而且不想买车,还能坐地铁,喊专车,抢红包啊。我们的生活便利性大大高于父母辈,我们不可能再和他们一样,对婚姻的期待仅仅停留于保障基本物质生活。

因为我们可以自己保障自己基本的物质生活。

抛开基本物质,生活中当然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矛盾出现的时候,是逃避,是埋怨,还是克服才是两个人之间重要的生活质量——被一个人丢在战场,或者搭档在背后放冷枪那是一种多少钱也弥补不了的痛苦,而两个人并肩战斗的时候,克服困难的技巧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克服困难的决心。当婚姻不用再是年轻人标配的现代生活里,年少夫妻如果不愿品尝同甘共苦、愿赌服输的觉悟和豪情,而是生活在配偶必须为自己负责,自己生活是稍有不满就怨气冲天的幻觉里,那何必年纪轻轻就急着选择去降低彼此真正的生活质量呢。

作为一个普通人,该搬砖的时候搬砖,能恋爱的时候恋爱,如果你相信自己不太会一夜暴富,那么也没必要觉得刚出家门就有人会替代自己爸爸妈妈一辈子爱自己的运气——普通人,合法攒钱,好好谈恋爱,长大到为自己和爱人而不是爸爸妈妈的时候再结婚,让我们行走世间潇洒无愧,尽人事,听天命。

失恋对一个女孩的影响有多大?


她瞒着所有人,继续爱了他很久很久很久。

我今天和朋友说:“上次从他怀里醒来以后,就再也没能睡一个踏实的觉了。”说完,朋友调侃我,真酸。我已经想不起来,我们分手的具体画面,那些细碎的表情,那些细密的言辞和语气,很多时候,时间的沙漏从你的指缝里不断带走你烙印在手心的印记,所以看过更远的山河湖泊,读过更多的诗词歌赋,也见过更伤心的爱情故事,你和他那点事早已模糊不清。看起来这才是人生,但实际上真的就是如此奇怪,明明已经记不得当初的痛,却总要留下点小把柄在你的生活中,留下若有似无的一缕印记。

譬如我,留下了再也没睡过一场安稳的觉,几小时的睡眠里无数次的醒来,每一次被迫睁开眼睛的那一刻,都异常孤独。混蛋的睡眠把我的梦锯成了藕,一节又一节。夜里有腐烂的梦,梦中是重复的人。

恋爱对一个人的影响真的太大了,这种影响很可怕,深入骨髓又潜移默化,你很难猜出是什么开始质变,可一旦恍然大悟时,却早已是晚期无法治愈。只好悻悻的接受,他的人走了,可他却该死的影响了你的一生呢。

去年年初时,我认识的一个女孩失恋了,至今一年又七个月过去了。分手的理由谈不上什么惊心动魄,不过就是两个人相处久了不舒服,开始心生嫌弃,又没有爱到愿意彼此容忍和妥协的份上,于是彼此不算客气也没有撕破脸的互相说了再见。

分手时,两个人都郁郁寡欢,毕竟占有了对方的身体和时间好几年。可男生这一年多以来,已经又认识了两位暧昧对象,相亲过一次,如今也有了一位稳定的女孩子在相处试试看。偶尔聚会聊起时,他也蹙着眉暗淡一下,但转念就会说:“总要向前看的嘛。”

而那位姑娘,如今还是没有男朋友。家里有企图介绍过对象,可她却说完全没兴趣,我们有尝试带她出去约会,她也全程扒拉着手机,意兴阑珊。我们催促她,年纪越来越大,哪有总是一个人过日子的,一个人过久了心要萎缩的,失去对另一半的兴趣可不是什么好现象。

她瞪大了眼睛看我们说:“可是怎么办,我已经不喜欢他了啊,可我还是不想谈下一场恋爱。我也知道有一个人一起生活会有趣一点,又不是没经历过,吃过糖的人怎么会不知道甜,可我依旧不想,不知道怕什么,只是不知道该如何开始爱一个人。也许怕糖再变成黄莲。”

他安然投入下一段感情,你却一年两年也过不好自己的生活。

另一个姑娘分手是因为男友劈腿被她发现,她大哭一场,决定从此天涯两端,各走一边。她把那个男孩从微信里拉黑,从电话通信录里删除,用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挥手告别了自己的爱情,潇洒的大步朝天。

有时候我们提及了男孩的事情,她也是一张漠不关心的脸。那些小三和前男友吵架的八卦,她也不会侧着耳朵听。当真做到了从此绝口不提前男友的一切事情,我们都很佩服她的果断和对割舍的心态,总要拿她当分手的典范。她照常和我们逛街,吃饭,看电影。

甚至连后来小三和男友分手的事,有朋友转达给她。她也毫无反应。似乎这个男人啊,从来没有来过,真的就从心里蒸发掉了。

她搬家的时候,我去义务帮忙。有一个大盒子她抬得小心翼翼,搬家公司的人搬到车上时,不小心弄掉了那个箱子,她像疯了一样炸毛叫了起来,满满的照片,信还有零碎的物品洒落在搬家公司车的前前后后,还有一张纸飘到了马路中间,被飞驰而来的汽车压过,不知所踪。我帮着她一个一个的捡,就看见她一边捡一边默默地哭。

搬家公司的人不知所措的慌忙道歉,可她盯着马路中间那张消失不见的信纸,戚戚然的模样让我心里一痛。她和搬家公司的人摆了摆手,意思没事。木讷的坐上车,整个人一瞬间生气全无,如同大病一场。

她瞒着所有人,继续爱了他很久很久很久。

心上的伤结疤愈合,却留下一道磨不平的伤,很多时候你在失恋以后才会懂得。

以前你从来不信的,女生主动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觉得这种鬼话骗谁呢?我认真追下去早晚是我的。可如今信了。

你无数次的幻想随便找一个人谈恋爱啊,可是吃饭会走神,看电影会发呆,逛街会恍惚,甚至你发现随便这件最简单的事此刻却这么难。你根本做不到,随便找一个算了。

你走过你们一起逛得公园会哭,听见一起看过的电影主题曲会哭,路过一起吃饭的餐厅会哭,甚至走到你给他买衬衫的那个品牌也会哭。你会在早起时想他想到窒息的苦,在夜里失眠时眼泪不停地掉,你莫名其妙的哭过那么多次,却没莫名其妙的笑一次。

你拉黑了他的微信好友,取消了他的微博关注,删除了他的通信录。可是你每晚都会打开微博搜他的名字,即便内容没有更新,也要看了一遍又一遍。你在微信添加好友的地方熟练地输入他的手机号,查看他的朋友圈,虽然不过是一条灰色的横线,可是你却看了千遍万遍。

你期望他过得非常好,你又生气他过得那么好。无关怎么样,你却忘不了。

如同如今的我,早另一个环境生活,做另一份工作,接触新的朋友,呼吸异乡的空气,分手后,从电话到衣服,鞋子,包包,我都换了新的。

可我依旧没有睡一个安稳觉。每一次醒来都能想起在他怀里,有阳光照射的那一刻。

父母的爱情观对你有多大影响?


一位读者告诉我,她不想结婚,内心深处对婚姻有一种不信任感和抗拒感。在她的记忆里,父亲总是一副大爷的样子,这么多年了从来没做过一次家务活,没洗过一次碗、晾过一次衣服,没拿起过一次扫把,就知道对母亲指指点点,让母亲做这个做那个,还诸多不满。今天嫌饭太软,菜太咸,明天嫌饭太硬,菜太淡。下班回家后就知道坐在沙发上,只会看着母亲忙忙碌碌,从来不会搭把手。而且,父亲对待母亲还很苛刻小气,甚至暴力相向。有一次母亲生病了,头重脚轻,路都走不稳,但父亲为了打麻将,让母亲一个人去医院,说现在手气正好,别让你的病带来晦气。去医院排队挂后看病回来后,母亲躺在床上,没办法做饭。父亲回来后,看着冷锅冷灶的厨房,满脸的不高兴,说母亲的病有没有那么重,是不是趁机偷懒。这位读者把这一切都看在了眼里,对父亲的凉薄冷漠无情感到寒心。

还有一次,母亲到商店去给父亲买衣服,顺道到银行里取了五千元出来,结果不知什么时候被小偷偷了,母亲很伤心,连饭都吃不下。在母亲最需要安慰和原谅的时候,父亲听说后,立马暴跳如雷,大骂母亲是个败家女人,还狠狠地打了母亲。读者在一旁吓哭了,躲到房间里自己哭了起来。对父亲,读者心里产生了一股莫名的恨,觉得母亲真的太辛苦,太委屈,太可怜了。

但是,读者对父亲无法完全恨起来,虽然他对妈妈很不好,但对自己却非常宠爱。小时候,因为突然想吃雪糕,父亲冒着大雨也要出去买一支回来,逗着自己吃。还有一次,读者因为贪玩,不小心被桌角给划破了手臂,其实也只是划破了皮,并没有流多少血,但父亲非常紧张,问长问短,还把整个桌子给换了,换上没有棱角的桌子。父亲对这位读者是好得没话可说,关心她,爱护她,把她当掌上明珠一样养育着,是一位尽心尽责、非常好的父亲。

然而,父亲也是一个女人的丈夫,况且,这个女人,是自己最爱的母亲。读者对父亲,既爱又恨。爱他对自己的好,恨他对母亲的坏。

现在读者早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了,但对爱情婚姻却一直抗拒疏离着,在她的脑海里,所谓的爱情就是两个人在一次凑合着过日子,所谓的婚姻就是一个男人对另一个女人的苛刻。每当看到父亲对母亲大吼大叫,每当看到母亲默默流泪的时候,读者都发誓,以后绝不找像父亲这样的男人,以后绝不成为像母亲这样的女人。

一个人,最初对爱情的观念,是从父亲母亲的爱情里受到影响的,对一个男人的看法,是从父亲对母亲的态度里获得的。如果父亲对母亲并不好,父亲母亲经常不和,关系紧张,子女就以为原来这就是爱情,这就是婚姻,男人的本质就是这个样子。直到在成长过程中,发现除了这样不快乐、不甜蜜的爱情婚姻里,还有美满幸福的爱情婚姻,同学的爸爸妈妈相亲相爱,朋友的爸爸对妈妈非常好,只是,自己的父亲对母亲不好,自己的父亲让自己看到一个男人最差的一面。纵使世界上真真确确地存在甜蜜的爱情,幸福的婚姻,但随着自小经历的感受到的事实所形成的爱情婚姻观,已经融入了血液里,难以改变。

很多人强调原生家庭对一个人成长的影响度,虽然有时候夸大了原生家庭的影响力,但一个孩童,纯洁干净如一张白纸,最先认识的是自己的父母,最先了解爱情的是通过父母亲的爱情,对婚姻的概念来自父母亲的婚姻,他对外界的经验、态度、观念、想法,早已建立在小时候所想成的观念之上。

人们没办法选择自己的出身,没办法选择自己的父母,也没办法去控制父母亲的爱情婚姻,让父亲对母亲好点,让父亲别再苛刻母亲,虽然这一切已经成为了不可更改的时候,并且在脑海里已经打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但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让人尽可能地改变这种观念,鼓励自己相信爱情,相信婚姻,追求幸福。更重要的是,此前经历过的痛苦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把这种痛苦延续下去。所以,学会让自己的爱情婚姻成为子女的楷模吧!

仪式感,对一个人来说究竟有多重要?


不知道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感觉,常常觉得时间过得很快,但每天几乎是重复着与前一天所差无几的事情。

每天7点闹钟响起,赖上一会,固定的时间出门,上固定的一班公交,做固定的工作……忙忙碌碌中,常在心里抱怨自己日子乏味无趣,很羡慕那些把人生过得体面又轰轰烈烈的人。

带着这种想法,心情在和生活妥协的焦虑中不停打转。

直到我认识了一个姑娘小鹿。

小鹿是个手账小达人,每天的日常她都会用五彩斑斓的画笔和胶带,用图画和文字的形式像日记一样记录到本子中。

其实,小鹿也是个普通的上班族,生活轨迹和我大致相同,在公司和家两点一线不断奔波中,不停重复着前一天的轨迹。

但在小鹿的手账本中,每一页都是满满的正能量和充实的生活点滴。

有时是中午外卖吃的一顿美味的卤肉饭,有时是和朋友一起看了一部很棒的电影,有时候是运动后大汗淋漓的满足感……

生活中简单普通的小事情,在小鹿眼中都是值得纪念的美好。

小鹿说:“没有一成不变的生活, 只有一成不变的眼睛。”

我豁然,在这个时代里,我们被要求不断成长进步,好像美好的生活就在前方等着我们。

于是我们不停往前走,赶着时间,追着社会的脚步,而忽视了身边那些值得记录的细节。

当你学会去记录生活里的细节,你会发现身边的一草一木,都是真真切切可以感知的美好。

这大概就是仪式感对人的意义。

就像《小王子》里写到的:“它使某个日子区别其他日子,使某一时刻不同与其他时刻。”

它帮我们把生活中的小幸福放大,让我们去学会感知,看到原来平凡生活里也是闪着光芒的。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些人需要仪式感?”

答主@林木然的答案获得了10万赞,他说:

“人生于世,就像在一条漫长的暗黑河流里漂泊。

而所谓的仪式感,大概就是人类于这河流上建造的闪闪烁烁的小灯塔。

靠这些灯塔,我们才能标定我们的存在。”

生活是庸碌的,而庄重认真的仪式感就是在提醒我们,活在当下,去拥抱那些爱和美好。

很喜欢摄影师森友治。

森友治与妻子、一儿一女、三只狗狗住在一起。他十年如一日,用相机记录着家人的日常生活。

在他的作品里,没有强烈的色彩,没有复杂的构图,没有什么摄影技巧,有的只是生活里最真实的爱。

妻子温柔地给孩子掏耳朵,孩子闭着眼睛享受着。

吹着泡泡的妻子,有点可爱。

一家人打闹的温馨画面。

还有五颜六色的纸陀螺。

比起追求美感的摄影作品,森友治的镜头里更像是一个家庭日记 ,孩子的一颦一笑,妻子的温柔……都是那么温暖治愈。

把不起眼的日常光景记录下来,变成具有仪式感的纪念,在不知不觉中,它慢慢地转化成了一种了不起的幸福力量。

因为对家人和生活的爱,才有这些记录,也因为这些记录,更觉温馨和爱意。

有人说,爱情走到婚姻中,免不了失了浪漫,森友治却用他的方式诠释了婚姻中的另一种浪漫。

他拍的照片,都是在婚姻家庭中经常出现的画面。

而这些画面,正是常被我们忽略的,柴米油盐平凡日子里的爱。

不是缺乏浪漫,而是我们不懂得去捕捉浪漫。

那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小温暖,正是组成我们美好生活的核心部分。

记录下那些瞬间,让我们更真实地去感知每一份出现在我们生命的小确幸,也让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可以感叹:“啊,原来当时有过这么美好的时刻。”

受到小鹿的影响,我也开始记录自己的生活。

每天给自己规定一定要拍一张照片。

或是“今天长这样”的自拍照,或是那天让我心旷神怡的蓝天,或者与朋友吃饭,对桌的她的笑容……

看到好玩有趣的,或者是美的东西,我会拿出手机拍下来,很快,一天拍的不止一张两张。

保存下那个瞬间,就温存下了当时的那份愉悦。

生活还是依旧地两点一线,但是悄然中我的心情发生了一些变化。每天睡前翻阅自己拍过的照片,感受到了充足的满足感。

快节奏的生活里,照片记录下来的瞬间能够帮我们回味那份可能被错过的美好。

不管拍得好与坏,都是当时最真美最好的回忆。

当镜头一打开,我们就会不自觉地去捕捉我们最关注的部分,比如家人的笑,比如花朵的美好,还有种种让人迷恋的色彩和事物。

或许就如一句话所说的:“你给予生活的所有仪式感,都将化为美好还给你。”

人生总是有苦有笑,仪式感就是去放大笑的那部分。

不开心的时候,拿出手机 ,看看那些照片,坏情绪也慢慢消散了。

心态好了,就不累了。

学会记录生活的美好,把日子过出仪式感,就是一种很有效的调节心态的方式。

抬头看看蓝天,看看身边的一草一木,记录下人间的温暖善良,庄重且认真地去过生活,也不枉来人间一遭了。

离婚仪式背后,竟有如此深意


估计很多人和我一样,对于离婚仪式的认识来源于电影《非诚勿扰2》。

影片一开始的时候就展开了结婚典礼,哦,不,实际上是离婚典礼。

“今天我们一起见证,我们共同的好友,芒果和香山结束他们维持五年的婚姻,从夫妻变回熟人。”

—离婚典礼致辞

这个电影是在2010年上映的,其实已经过去了8年,不过关于离婚仪式到目前为止还是新闻。

来自百度百科,离婚仪式是指许多感情不和的日本夫妇选择通过举办庄重的离婚仪式来结束一段婚姻。

随着日本离婚率不断攀升,许多感情不和的日本夫妇选择通过举办庄重的离婚仪式来结束一段婚姻。

看来是在邻国日本发起,对我们来说确实还是新鲜的事物。不过类似的新闻最近已经慢慢增多,随着离婚率的节节攀升,离婚似乎是身边很常见的事情了。

离婚仪式不管怎么说,也在新闻上曝光增加。

20XX-09-23,贵州手机报,山东省梁山县一对夫妻举办了一场“离婚庆典”,现场红色拱门上写着“热烈祝贺某某(某某)离婚庆典”,并设立写有“离婚庆典”的大背景牌,标注了时间和地点,高调宣布离婚,此消息瞬时刷爆网络。

之前我也对离婚还要举行仪式,非常的不理解。对一般人来说,离婚貌似不光彩的事情,君不见朋友圈里面结婚的时候都是恨不得全天下都知道是的,而离婚会隐晦的不行。几乎不会有人在朋友圈里面宣布“我离婚了”。

意识到离婚仪式的重要性,是因为一次和苗苗的聊天,苗苗在孩子一岁左右的时候和老公离婚的,原因是苗苗觉得我自己挣钱,孩子我自己养,老公还不关心我,要老公干什么,而且老公情绪控制能力一般,还时不时的在家情绪爆发。

苗苗整个离婚的过程非常的果断,基本上从有想法到办理离婚手续一个月左右就完成了。

然后也没有和朋友抱怨前夫有多么的不好,总是很客观的去看这个问题,典型的现在独立女性的样子。

可是前夫却总还有点问题,不停的和我们打听苗苗的近况如何,男人的面子拉不下来,总是旁敲侧击,还好,我们女人能理解,一般我也会不是很刻意的提一些苗苗的现状。

不过作为我来说,总觉得想做点什么,当听到“未尽事宜”四个字的时候,我突然想到在亲密关系中,离婚手续办了之后,其实还是会有很多的“未尽事宜”。

如果你曾经感受到:不被重视、被忽略、被背叛、被羞辱、被遗弃的经验,这些经验,会造成你内在的内疚,羞耻,恐惧、担心、愤怒、焦虑、悲伤等情绪,因为这些情绪被藏在“心里的地窖”里,一直没被处理,于是就成了我们生命里的“未尽事宜”。

在离婚手续办理的一刹那,意识层面已经知道婚姻已经结束,但是在潜意识层面,因为很多情绪,情感,还没有被释放,这些都是婚姻里面的“未尽事宜”。

“未尽事宜”在不同的程度上会阻止我们进入下一步的婚姻。

比如苗苗的前夫,虽然已经有了女友,但是总是会下意识里要去关心前妻,朋友聚会的主题里总是充满了对前妻的打探。

在大家的建议下,离婚手续办理了半年后,两个人举行了简单的离婚仪式,邀请了两桌的好友,在仪式上苗苗和前夫相互说了感谢和抱歉,让双方的情绪在这个仪式上流通,不再压抑自己的情绪,当然还有祝福的话。

还有很重要的一条,两个人都对这个事情发了朋友圈,略带尴尬的微笑合影放在了朋友圈,收获了大家同样满满的祝福。

两个人的各自的婚姻生活现在看起来还没有实质性结果,不过前夫基本不和我们打探苗苗的事情了,和我们聚会整个人也松弛了很多。简单的离婚仪式帮助两个人的婚姻做了一个句号。

“未尽事宜”在亲密关系中的结束时非常的常见。不仅仅是离婚,恋爱分手中也是非常的常见,经常会有“未尽事宜”影响下一段的关系。

小鱼找到我的时候,稍微有点尴尬的和我说她的梦,在她的梦中经常出现自己的初恋男友,实际上小鱼和男友已经分手二十年了,两个人是大学同学,后来分手后从来没有私信过,在微信群里面也从来不搭话。

小鱼说她其实和自己的老公关系也还是可以,自己打分也在80分左右,虽然偶尔会有吵架,但是基本通过自己对婚姻的理解,每次吵架过后双方都会复盘,所以吵架过后会感情更深一步的。

所以小鱼对于自己的梦,会有愧疚感,不是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吗?为什么,我白天不想这个事情,晚上却会出现这个事情呢?经常这样,我怎么和我的老公交代啊。

我让小鱼大致说了一下分手的具体情况。小鱼说,当时因为大学毕业,男友因为去了北方的城市,自己留在南方,刚开始两个人还通信的,不过那时候还没有移动电话,更不要说qq和微信了。

所以通信了一年之后,她觉得自己实在太累了,或者准确的说,自己对这个感情一点信心都没有,就写信说分手。

她说分手的信发出后后,男友没有回复任何的信。她根本不知道对方的反应是怎么样的。用她的话说,就是这个事情突然就结束了,好像从来没有发生过。

两个人从此就在同学聚会的时候礼节性问候外,再也没有其他交流。而对方从来没有说过自己的想法,她也不知道对方是很开心分手,还是很伤心呢。

另外虽然是自己提出分手的,不过因为后续没有任何的流程,她的情绪一直没有得到处理,长期以来,积压的情绪在地窖里面,并没有因为以后的婚姻而消失,而是通过梦的形式不断的提醒她。

是啊,两个人分手,其实只要一方说分手,这个分手在意识层面就已经完成了。可是在潜意识层面,因为还有很多情绪和感受被表达出来,一直就被强行压制着,通过梦的形式时不时的来提醒。这件事情实际上就是“未尽事宜”。

于是小鱼在一次出差的时候,到初恋男友的城市,主动约见了对方。小鱼把自己的真实的情绪都表达了出来,二十年的爱恨情仇其实不一定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消失,不过毕竟有了生活的阅历,可以在表达的时候尽可能的风轻云淡一些。

所以毕竟这么多年过去了,整个过程其实没有想象的尴尬,挺好的,甚至还有情绪表达之后的畅快,这是小鱼事后对我的回复。

至于那个梦,小鱼说,已经好久没有出现了。看来,这个梦也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帮助了小鱼完成了“未尽事宜”。也帮助了小鱼更好的进入现实的婚姻当中。

在小鱼的关系中,和前男友的见面其实就是一个小小的分手仪式,双方把多年的情绪通过一个非正式的仪式做了处理,“未尽事宜”终于找到了妥善的处理。

除了亲密关系中的经常有“未尽事宜”,其实生活中也很多,对于小朋友来说心爱的小动物逝去,能做一个简单的葬礼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处理“未尽事宜”的方法。

总之让孩子有机会来处理这个离别,有机会处理自己的哀伤,或者是其他的情绪。

如果生活中的“未尽事宜”经常会不经意的在我们前进的路上打扰我们,那么,其实,我们可以停下来,回头看看,是怎么样事件导致的情绪积压。

同时我们可以做一个小小的仪式来安放我们的情绪,等我们处理好这些积压的情绪的时候,我们的脚步会更加的轻松一些。

房子只写夫妻一方的名字究竟有多危险?


那么,房子写一个人的名字,究竟有多危险?你们看完下面这些血淋淋的故事,估计会睡不着觉。

最近遇到的一起咨询:

男方在外面包养了一个小三,已经生活十多年了。前两年女方终于忍不住,起诉离婚了。

起诉到法院,她才发现9套房子都抵押给银行了!

可是,银行没找过她,她也没有签名,这是怎么做到的?

于是,她跑到银行查询,银行告诉她,你当时已经签了名了。她仔细看了贷款合同,发现合同借款人是他老公,共有物抵押人是他老公和小三的签名!

原来,他老公向银行提供了他与小三的结婚证,让小三冒充妻子借的款项!!

她接着去当地的民政局和档案馆查询,均没有发现他们有登记结婚的记录。

这是一个假的结婚证!

她信心满满地起诉银行,要求法院判决抵押合同无效!湛江市徐闻县法院和湛江市中院都一致认定抵押有效!

法院这么判,理由很简单:

房屋都登记在男方名下,根据物权公示原则,银行有理由相信这些房子都是男方的。

而且,男方已经提供了结婚证,结婚证上的“妻子”也到场签名了。银行已经做了合理的注意义务,也向男方放款了,并作了抵押登记,符合善意取得情形。

这就悲剧了,不管这些债务是不是夫妻共同财产,这9套房屋将来都会被银行拍卖!因为抵押是有效的。

她一怒之下,调取了更多男方与小三的户籍资料和伪造的结婚证资料,起诉男方和小三重婚罪。

但是,清远英德市法院一审驳回她的起诉,上诉到中院后,二审法院认为事实不清,发回重审。英德法院既没有重新组成合议庭,又没开庭审理,直接再次驳回她的起诉。

且不说重婚案有多冤枉,我相信这绝对是一起冤案!

就房屋抵押的事情来说,银行不承认被骗了,法院这样判也是有道理的。

2008年物权法出台后,如果房屋登记在一个人名下,已经越来越多的地方在办理房屋过户和抵押登记时,不再要求配偶来签字。

即使男方不用这么极端的手段去办理贷款,也完全可以在融资公司办理贷款,也可以私下把房屋出售。

《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11条规定:

一方未经另一方同意出售夫妻共同共有的房屋,第三人善意购买、支付合理对价并办理产权登记手续,另一方主张追回该房屋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夫妻一方擅自处分共同共有的房屋造成另一方损失,离婚时另一方请求赔偿损失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3条规定:

当事人一方以出卖人在缔约时对标的物没有所有权或者处分权为由主张合同无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出卖人因未取得所有权或者处分权致使标的物所有权不能转移,买受人要求出卖人承担违约责任或者要求解除合同并主张损害赔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看不懂,没关系。根据这两条规定,可以翻译成以下处理规则:

第一,不存在恶意串通时

如果不存在恶意串通的情况,这份房屋买卖合同是有效的。不能仅因为未经配偶同意,就判该买卖合同无效。

如果后续配偶不同意过户,或者索回房屋,擅自处理房屋的一方要向买家承担违约责任,该怎么赔偿就怎么赔。

根据《婚姻法司法解释二》弟24条,配偶也要对外共同承担违约责任!

第二,房子过户且对方付了款

如果房屋已经过户,买家支付了合理对价(不低于市场价的70%),则一般可以视为善意的买家,配偶不能要回房子。

这种情况下,配偶只能在离婚的时候(注意是离婚时)要求另一方赔偿损失。

就拿上面的例子来讲,男方都已经把全部房屋抵押给银行,借到的款项又不知去向,女方离婚时怎么索赔?将来怎么执行到位?

这是房屋登记在夫妻一方名下,会被随意抵押或卖掉的风险。

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其它风险呢?

咱们接着来看下面这个例子:

男方在结婚登记前按揭购买一套房屋用于结婚,房屋价值50万元,首付25万元,婚后二人共同还贷25万元。

女方在结婚前出资25万元用于房屋装修及购买生活用品等。5年后,二人共同还贷还清了银行贷款,此时,房屋价值100万元。

要是这时候离婚,财产的分割结局会是怎样的呢?

按照《婚姻法解释三》第10条规定,房屋归男方,共同还贷的25万元及还贷的增值部分25万元共计50万元为夫妻共同财产。

房屋的装修只剩下残值,价值几乎清零。

判决的结果为:房屋归男方所有,男方补偿女方25万元,生活用品归女方所有。

也就是说,结婚时,男女双方花费了相同的25万元,离婚时,男方得到了价值100万元的房屋,女方得到了男方补偿的25万元及使用了5年的生活用品。

坑吧?

同样出那么多钱,就因为房屋登记在男方名下,女方就少分了那么多!

最后,咱们再来看一个例子:

男方买了套房子写在自己名下,款项是用父母的账户付的。根据《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7条规定,这是妥妥的男方个人财产。

你们可能说,这是父母出的钱,认定为个人财产没毛病啊!可是,你知道中间的猫腻吗?

这父母的钱哪来的?是男方平常取现存进去的,还有些其它收入都用了父母账户收款。

这些钱其实就是夫妻共同存款,但女方没法证明。

买房的时候,男方并没有想过要离婚,或者防老婆一手,只是做生意的人很多都这么干的。

但到了离婚的时候,这些证据都可以用上了。

上面的那些坑,在买房的时候只要写两个人名字,都可以妥妥地避免。

所以,不要再傻傻相信,婚后的房子写谁的名字都一样的鬼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