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说说 > 导航 > 男人是婆媳矛盾的元凶

男人是婆媳矛盾的元凶

发表时间:2020-12-21

【www.qg13.com - 婆媳相处】

情感的说说就像是文字里的我们,有一些情感句子总是能够写到我们的心里去,最全的情感说说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男人是婆媳矛盾的元凶,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男人是婆媳矛盾的元凶

一个网友给我写信,说她遇到了最郁闷的婆媳问题,想死的心都有了。

她在信里写道:

我们是普通的工薪家庭,现在还没有能力再买套房子,所以一直住在一起,刚结婚的时候和婆婆相处得不错,婆婆手脚麻利,人又勤快,家务活基本全包了,我也体念老人辛苦,时不时地塞些零花钱给她。

可是等我们有了孩子,这一切全变了,因为难产,我休了半年产假,这段时间我们的矛盾就渐渐产生了,婆婆嫌我起床晚,觉得所有压力都在她儿子一人身上。孩子出生后,我老公没有再上班了,辞职开了家店,可是生意一般,每个月赚的钱只能维持家里的日常开销。后来我又去上班了,因为生孩子身材变化,以前的衣服都穿不下了,我去工作需要重新购置,差不多买了4000多块钱的衣服吧!婆婆很不爽,说我爱慕虚荣,花光了她儿子的钱,对老公没有责任心,对孩子也没有责任心,只知道自己享受。事实上我根本没花我老公一分钱,结婚以后家里的开销是我老公负责,我自己的开销全部是我自己赚来的,可是婆婆每次都指桑骂槐,说得特别难听。有时候我也会回嘴,婆婆就会站在门口骂上半小时,我老公也不吭声。这样的氛围真的让我觉得很窒息,想到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要这么过下去,我就觉得暗无天日,真的很想跟她狠狠地吵一架。

清官难断家务事,我除了安慰她几句,也给不出什么有实质性的建议。

和阿彦讨论这件事,他听后说:这事不怪婆婆,也不怪媳妇,责任就在男人。很多婆媳矛盾,看似两个女人不会处理,其实就是男人的问题。一个成熟有魄力的男人,既不会让母亲欺负老婆,也不允许老婆不尊重母亲,可很多男人一遇到这种事,不是躲起来不作为,就是愚蠢地火上浇油。

阿彦这话我特别认同,以前看家庭伦理剧,不管是《裸婚时代》还是《离婚前规则》,总有一个感觉:婆婆人不错,媳妇也还过得去,可最后总是闹到不可开交,仔细一思索,发现都是男人惹的祸,都说聪明的男人是两个女人的灭火器,这些男人倒好,简直就是导火线。

我想起我们结婚前,阿彦跟他妈妈和我都有过一次单独的谈话,他对婆婆说:妈,我跟她结婚后,她就是您媳妇,我喜欢的人我希望您也能喜欢,这样您儿子生活得才会幸福,才能更好地孝顺您。人无完人,如果她有什么做得不好的,您是长辈,多包容她些。当然,我绝对不会允许她有什么不尊重您的地方。

阿彦对我说的话是这样的:我妈年纪大了,很多观念肯定和我们不一样,我会尽量不让她插手我们的生活,如果你觉得她有些想法封建保守了,你可以不照着做,但是希望你能够尊重她,毕竟她是我的母亲。当然,我也不会让她给你委屈受。

所幸,婆婆非常开明,很少干涉我们的生活,可即便如此,阿彦给我买了什么贵重的首饰,我也尽量不让婆婆知道,去看婆婆时,总会打扮得比较朴素。

这么多年下来,我和婆婆虽没有亲如母女,但也算一团和气,脸红吵架的事在我们家里从来没有发生过。有的闺蜜认为是我睿智,处理得好,有的闺蜜羡慕我有个开明的婆婆,可是我觉得这一切阿彦的功劳最大。

以前有个男人跟我说他老婆和母亲水火不容,要多烦人就有多烦人,我问他那你在干什么呢?他理所当然地说当然是躲出去了,难道等着做风箱里的老鼠吗?我说你为什么不帮她们化解一下矛盾呢?他惊讶地看着我说又不是跟他有矛盾,他要是帮母亲说一句,老婆得跟他闹;要是帮老婆说一句,母亲就得哭天抹泪,怎么化解啊?

男人在处理家庭矛盾时,基本选择能躲则躲,躲不过也不吭声,任由两个女人的矛盾升级,不能不说是激化元凶。

要说天下完全没有矛盾的婆媳,我想大概找不出几对。女人遇上这种问题,若冲动开战,基本上就是个两败俱伤的下场。即使男人跟母亲的关系再一般,那毕竟是他妈。

一个女人,若想幸福,即使不和婆婆亲如母女,也要表面上过得去,这是聪明女人的做法。婆婆和自己生活在两个年代,两种环境下,思想难免有很多不同,矛盾几乎是避免不了的,可吵架并不是解决这种矛盾的最佳方法。在世人眼里,婆婆是长辈,不管做婆婆的有多少不对,媳妇和婆婆吵架,首先在理上就输了三分,别人肯定会下意识地觉得做媳妇的不懂事,不尊重老人,有理也成无理了。

虽说男人在婆媳问题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也不能天天等着老公英雄救美,他不帮着自己的妈指责你已经算不错了。作为媳妇,要玲珑剔透一些,婆婆若夸自己,真诚地说声谢谢;婆婆若批评自己,别吭声,笑一笑,过后各做各的。她知道你不听她的,也拿你没办法,你不吭声,她想吵架也吵不起来,老公也挑不出你的错处。

扩展阅读

不切实际是爱情大的元凶


他问:“一开始不觉得异地恋有问题,后来才发觉距离真是很有问题,却已愈陷愈深,愈来愈辛苦,该怎么办?”

我答:“唉,这种事情你应该早就知道,不要装无辜好吗?你跟她分隔的那块陆地并不是你俩在一起以后才开始移动的吧?”

你们的幼稚和天真,才是这段感情出现的最大问题。

关于爱情,我们往往在开始前太盲目,过于夸大、高估爱情的魔力,低估热恋过后清醒的速度或者现实的实际程度。结果,待热度消失,潮退后露出岛屿的原有形状与高度,我们忽然觉得陌生,忽然梦醒,这时候却不得不苦恼:究竟我应该不动声色地把压得麻痹的手臂悄悄抽走,还是叫醒对方,讪讪讲句对不起,然后离开?

起初觉得不成问题的问题,往往后来成了无法解决的问题。你以为距离是最大元凶,然而你们的不切实际,过于天真,才是令你们愈陷愈深、无法抽身的真正凶手。

异地恋最可怕之处,是两人总是低估了距离对感情的影响,以为科技可以弥补一切缺陷,却没想到有时候即使科技再发达再方便,也挽救不了人为因素的影响。当无法以最直接有效的身体接触与体温给予对方安慰与支持,当身边的诱惑实在太炽热,而电脑荧幕前的对方又太遥远太冰冷,时间尚短也许还能坚持,日子一久,定必失守。

人是软弱的,尤其是单独被囚禁的人,妥协失守的速度比你想象的还要快,而一段感情由云端掉回人间,从热恋回归平淡,有时候根本不比一个切开了的苹果渐渐“生锈”的速度耐久多少。

不要太看轻分隔两人的时差。当两人分开太久,那实际的时差渐渐会扩展成两人生理时钟的时差、恋爱的时差、步伐与成长速度的时差……

即使侥幸熬到最后,在机场拥抱那个人时,你可能赫然发现,她已经跟你记忆里的不再一样了。

那一刻你才惊觉,原来因着时差,你已经在脑里制造了一个既是她却也不是她的幻象人形,你对她的记忆停留在过去某个时间点,从那一点产生的分歧,成了如今眼前的人跟你幻想里那个人的落差……

故千万不要看轻时差,时差总会造成落差。

婚姻残酷的,不是出轨,不是婆媳矛盾,而是这个……


最近在看特蕾西·麦克米伦的一本书。

关于两性心理学的,看得我悚然而惊。

美国人写的恋爱婚姻,绝不是我们的情感专家那么温吞水,他们直戳真相,犀利残酷得令你受不了。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

我们常听见女人抱怨,我老公是个妈宝男,只听他妈的,不听我的,我生孩子,一个人带,一个人赚钱,他完全不管,他还出轨,他还家暴……

这种抱怨,我们看了都会愤怒,然后全体妇女同志万众一心地告诉她:你遇上渣男了。

但是,真相是这个女人遇上渣男吗?

不是。

特蕾西·麦克米伦通过大量的采访和数据告诉我们:他是渣男,只因为他不想对你好。

换言之,你的份量,不足以令他对你好。

以下是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

这个实验,我们姑且称为婚姻配对实验。

它来自麻省理工学院著名经济学家DanAriely的《TheUpsideofIrrationality》。

在这个实验中,工作人员找到100名志愿者,男女各半,在各自背后,贴上一个数字。

数字从1到100,代表他们的价值。

即,有人是1,有人是2,有人是3……有人是100。

然后,志愿者要自行去寻找一个异性配对,让两人背后的数字达到最大化。

结合后的数字乘10,就是两人获得的奖金数。

这就说明,假如99与100组成组合,获得的奖金是1990美元;

1与2组成组合,获得的奖金是30美元。

如此一来,大家为了利益,都拼命去向数字大的异性讨好。

99与100就成了人间中的红人。

大家都涌向他们,甜言蜜语,谄媚示爱,努力求合,百般承诺,千般包容,万般展现自身的闪光点,向99和100表达好感。

99与100享受着众人的爱与照顾,成了男神与女神。

他们不仅不用努力,反而得千方百计地拒绝他人。

与之相应的是10以下的人。

因为数字太小,他们无人光顾,孤苦伶仃。

不仅如此,他们还得使出浑身懈数,不断下降底线,去讨好他人,可惜收效都很小,甚至没什么收效。

实验从始至终,这种状况都存在。

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自身价值越大,你享受到的善意、帮助、包容也越大。

一个人的自身价值越小,你承受的冷漠、攻击、蔑视也越多。

而更残酷的事实是,即使你承受的恶意再多,也不能改变你的处境。

你依然被忽视,被拒绝。

哪怕你千方百计寻找到一个伴侣,要么价值同样小,要么结合之后,剑拔弩张,因为种种原因争吵不休。

因为,你在寻觅过程中,承受了太多负面情绪。

你需要发泄。

于是,拍档就成了你愤怒的出口。

最后,实验人员总结说:

在婚恋的世界里,与其千方百计指责你的伴侣,不如反过身来,看看贴在自己背后的价值标签。

因为,你的遭遇,与你的价值相匹配。

你最亲密的人,也与你的价值相关联。

多么残酷的领悟。

原来,婚姻中一方的冷暴力、出轨、渣、懒、坏、毒、恶,许多时候,与对方有关,也与自己有关。

与对方有关,是因为这是对方的言行;

与自己有关,是因为这是你选择的人,你无法令他向善、向美、向而生。

他面对你,无意于成长,也无意于自律,更无意于好好与你相处。

一切都任性而为。

不仅不建设,反而在破坏。

积极心理学家塔尔·宾·沙哈尔说:

婚姻就是一桩买卖,婚姻双方通过这桩买卖获取幸福。

既然是买卖,那就有“待价而沽”、“看人下菜”等连锁反应。

你是LV,我自然珍惜如珍宝。

你是30块的伪劣品,我自然不重视。

特蕾西为了研究男女相处,她花了几年时间,做了大量关于两性关系的调查。

调查开始之前,她接到许多女性的请求:

特蕾西,去问问男人,是什么促使他们成成为好男人?

带着这些问题,特蕾西开始与各阶层、各年龄段、各个文化层次的男人交谈。

她发现,除非特例,绝大多数的回答是:

他们心里都有一个表,魅力、情商、收入、地位、文化、生活习惯……一一都有挂钩。

按照这个价值标准,他们会衡量每个遇见的女性对象。

远超标准的,他们会尽最大努力;

接近的,他们也会试一试。

否则,他们会很敷衍。也许会奔着一夜情、炮友、排遣寂寞的目的,打几个缺乏热情的电话,发几条随意的信息,又或者什么都不做。

即使因为种种外在原因,将就着结了婚,也不意味着他会改变,你们从此幸福。

遇见麻烦时,他会缺乏积极应对的动力。

他们会说:“为什么要听你的?我就这样!”

于是继续不作为,甚至会破坏,任由关系恶化,朝深渊不可制止地走下去。

沟通与行动本是拯救婚姻的法宝,但对于一个缺乏热情的人,什么法宝都成废物——他就是不想,而不是不会。

比如一个受访对象T,一个设计员,长相中等,算是人群中最为普通的一员。

他讲了自己的两段恋爱经历。

一段是与一个女招待。

女招待因为长年吃廉价食品,身材发胖,穿着不讲究。加上薪水也低,租住着地下室,圈子里的朋友也多数是底层人。她性格暴躁,缺乏耐心,言行都像动物般发自本能。

设计员在这段3个月的恋情里,脏话多得自己都出乎想象,甚至一度他向她大打出手,同时劈腿了她的闺蜜。

T不明白要尊重女友、关爱女友,不能劈腿么?

他当然明白。

但他没有动力去完善自己的言行。

“我没兴趣变好”,于是,他不变好。

后来,T离开了这段感情。哪怕女招待一直求他,“我们都好好沟通,都退一步”,也无法令他动容。

直到一年以后,设计员遇见了另一个女人。

一个中学女教师,自律而讲究,谈吐亦有魅力。她住在城中的高级公寓里,薪水亦稳定,活得精致而热情。

T竟创造了全然不同的交往模式。

变得体贴、包容、积极、有幽默感,成为女友眼中的好男人。

再比如一个受访对象C。

他的婚姻应该是许多人的翻版,妻子邋遢,发胖,没有工作,怨声载道。

他自己也不负责任。

孩子交由老婆,家很少回,一有空就去酒吧,参加各种聚会,与其他女人滚上床。

妻子自然更愤怒。

两个人于是天天吵个不停。

吵到后来,妻子开始酗酒、吸毒,事情一直朝着暗无天日的方向走去。

改变是从妻子工作开始的。

忽然有一天,她开始减肥,由140磅,减到了102磅,身材一瘦,整个人都精神又轻盈。

她重新进入学校,修习以前落下的会计学,然后谋到职业,在职场冲杀。

当女人颜值提升,信心增强,工作有了起色,经济能力今非昔比时,她获得了丈夫的尊重与爱。

C的心态发生变化。

他由内开始,想要改变。

他开始愿意。

他变得温柔,变得细心,能关照到妻子的感受,并满足她的需求。

他回家的次数多起来。

晚上啪啪的次数频繁起来。

他越来越多地带她去见朋友,加入自己的社交圈,骄傲地向人介绍:“我是我老婆。我爱她!”

一个美好的对象,能激发人性中的善。

(大家脑补一下刘亦菲和你在一起时,你身上会散发出多少圣洁的光芒)

而一个不自爱、不自尊、不自立的伴侣,则会诱导出人性中的恶。

(脑补一下某著名不要脸的丑逼和你在一起时,你会变得有多冷漠、烦躁和恶毒)

这也就是心理学上的两性吸引力法则的由来。

不是他本来是恶魔,是你无法令他成为天使。

不是她本来是bitch,而是你令她缺乏修炼成女神的动力。

婚姻很麻烦,相处很不易。这是一个必须修行一生的课程。

有人嫌累,问,人为什么要结婚?

这个答案,在前面的婚姻配对实验已经说过了。

因为有利益。

研究表明,已婚人士会挣更多的钱、更健康、比放纵的单身贵族拥有更优质的性生活、情绪更稳定、更长寿……

还会赢得更多尊重,社会信誉度也更好,犯罪几率更低……

当然,这些好处,是幸福的婚姻才专享的福利。

不幸婚姻中的人,不仅与之无缘,还会痛苦连绵不断。

那么,这时候你应该做什么呢?

你应该擦干眼泪,吞下脏话,收起想要刺死对方的刀子,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

反思≠埋怨。

反思=理性的自我反省+勇敢的自我负责。

不是问对方,“你为什么这样对我?”

而是问自己:“我为什么会匹配一个这样的人?”

如此,你就会从怨妇,走向独立女性;从不作为,走向积极行动;从依赖成癖,走向主导自己的人生。

这,才是一个不幸女人真正的救赎。

爱情失败的首要元凶


爱情失败的首要元凶

爱情里最棒的心态就是:我的一切付出都是一场心甘情愿,我对此绝口不提。你若投桃报李,我会十分感激。你若无动于衷,我也不灰心丧气。直到有一天我不愿再这般爱你,那就让我们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最近在家重温经典美剧《欲望都市》,感觉读书的时候把她当上个世纪的gossip girl,看是我当时年纪小没看懂。比如说第六季里面理想主义者夏洛特小姐在跟近100个男人约会后,终于找到了她理想的男人——一个各个方面都非常完美的男人。

可惜他是一个犹太教,并且母亲的遗愿就是让他娶一个信奉犹太教的女人。而夏洛特出生以来就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她权衡再三,决定为了爱情放弃信仰,加入犹太教。当她抛弃了上帝,圣诞节甚至把圣诞树都扔出家里的时候她觉得非常委屈,觉得自己为了完美先生放弃了一切,甚至背叛了上帝。

直到有一天夏洛特把从不做饭的闺蜜们集中到家里,大家手忙脚乱忙碌了一整天帮她准备犹太教复活节的晚餐,想要给她的理想先生过一个完美的复活节。完美先生下班回家后看到这一切非常的感动,但是吃饭的时候,他习惯性的打开电视看球赛,而忽略了与夏洛特交谈。

夏洛特就愤怒的说,我为你准备了一整天的我并不熟悉的复活节晚餐,难道你就不能关掉电视好好跟我说会儿话?理想先生反驳到:我很感激,但是我不过是想看一眼球赛。这场比赛很重要并且我已经调成静音了,你继续说,我听着呢。

夏洛特忍不住歇斯底里的咆哮到:我为你放弃了上帝,放弃了圣诞节,我为你准备了一天的复活节晚餐为什么你还要继续看这场该死的球赛!理想先生愤然离席,只留下她一个杵在原地。虽然他们最后是happy ending,可这终归是电视剧,现实生活可没那么多破镜重圆。

付出感才是扼杀爱情的首要元凶。

从夏洛特爱上理想先生的那一刻她就了解到他只能娶一个犹太教徒做妻子。然而为了他的那份完美,她心甘情愿改变自己的宗教信仰去迎合他。整个过程中没有人煽动她,没有人强迫她,只有她自己想要跟完美先生结婚的欲望在驱使她。

那么她所有的付出都是自愿的,怨不得任何人。只是渐渐的,她觉得不值得了,不平衡了,于是就歇斯底里的索取回报,却忘记了这一切本就是她忠于自我的,心甘情愿的选择。

每个成年人都应该为自己的选择买单,觉得不值得了也有随时放弃的权利。而不是时时刻刻把我为你做了多少,而你为什么不为我做点什么”挂在嘴边,这是赤裸裸的利用正常人类都有的内疚感进行道德绑架。一次两次也许管用,时间久了这种沉重的爱只会让人想要逃离。并且从你心理不平衡想要疯狂的索取回报的时候这段感情已经走到穷途末路了。

爱情里最棒的心态就是:我的一切付出都是一场心甘情愿,我对此绝口不提。你若投桃报李,我会十分感激。你若无动于衷,我也不灰心丧气。直到有一天我不愿再这般爱你,那就让我们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相对于爱情,这种强烈的付出感也在时刻谋杀着我们的友情。例如,你是否也听到过:“上次那么冷的天我都陪你出去做头发,你今天晚上来机场接一下我怎么了?”“每次聚会都是我买单,哥们儿现在手头紧你不会这点钱都不借给我吧?”“看在你逃课我每次都帮你点名的份上,毕业论文你就帮我写了吧!”

遇到这样的朋友,我一般会满足他当下提出的要求,然后不再参与他之后的人生。不是我小气,只是我不想把交朋友这么真诚的事变成一场赤裸裸的交易,把为朋友做过的事都放在天秤上去称,一旦发现对方的回报缺斤少两便立刻狗急跳墙,翻脸无情。

我从来都不是这样的人,我也不想交任何一个这样的朋友。我对于朋友圈子的挑选一向谨慎而又严格,因为朋友是我们后天选择的家人,是要在我们父母百年之后继续陪伴照顾彼此的家人。我认定了的朋友就会是一辈子的事,如果你没有通过考验或者半路撤离,我也不会把你在半夜哭着笑着只讲给我一个人听的秘密告诉任何人。我会微笑着和你告别,这是我们对走散的友谊最大的尊重。

不过无论是恋人还是朋友,相处下来发现大家不合适都是可以重新选择的,只有家人是无法替换的。可通常我们的父母就是付出感最强烈的那个人。

小时候,我们常常会听到:“我含辛茹苦把你养大,为什么你不能像隔壁家的小孩一样乖?”“我为了方便你读书把家都搬到学校旁边去了,为什么你还是考不了前三名?”

长大后,这样的声音也不绝于耳。“你要是坚持跟某某结婚,我就当没有你这个孩子。”“你去那么远的地方工作我们老了怎么办?这个孩子真是白养了!”“你要是还当我是你妈(爸)就安安心心做我给你安排的工作。”

我相信看到这篇文章的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的听到过父母发出这样的声音。无论内容是什么,其中心思想归根结底就是:“我为你付出了这么多,所以你一定要听我话。”

毋庸置疑,每个做父母的都是爱孩子的。可有时候,就是这种沉甸甸的压得人喘不过气的爱让无数孩子不顾一切的想要逃离。

可能我从小到大都是“不太听话”的小孩,虽说成长轨迹里也没做过什么真正出格的事,但是在考学,找工作,结婚生子这种大事上我从没遵循过父母的任何安排。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妈妈质问我为什么跟别人家的小孩不一样,我非常肯定的告诉她:是的,我就是跟他们不一样,我为什么要跟他们一样?

渐渐地,我父母也接受了我的“不一样”,没有以爱的名义过分干涉我的人生。我始终记得我妈妈跟我说过的一句话:“你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如果你一天都不愿意工作,我们也可以保障你这辈子基本的生活。但是你想要的限量名牌包,豪车,环游世界我没有这个义务提供给你,你想要的一切基本生活以外的东西,都要靠自己去创造。我们对于晚年生活的一切都已安排妥当,并不需要你养老。你所有努力成果的受益人都是你自己。”

小时候,我觉得妈妈对我十分严格,不近人情的严格。长大后看到她口中那些“别人家的听话的小孩”都还在做着父母安排的工作,跟父母安排的对象结婚,20多岁的人过着50多岁的生活。我突然很感谢她的“苛刻”也很庆幸自己坚持的“不听话”。这让我跟她都以一种更加轻松自在的方式去享受人生。

她不是那种照顾我饮食起居,整天给我买这买那的妈妈。所以我从小就比其他孩子独立,毕业后也基本实现了经济独立。她从不把生活的重心放在我身上,比方说我发着高烧在家昏睡,她提前约好了牌局照样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出门去。所以我丝毫没有“公主病”,对于朋友,恋人的关心从来都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从不视作理所当然。

她对我没有那种异常强烈的“付出感”自然也不会时时刻刻的索要回报。我对她没有“妈妈为我操碎了心付出了一切,而我无以为报”的内疚感,所以我可以心安理得肆无忌惮的做自己。

我最近时常在思考,将来我结婚生子了,我会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因为当他成为我孩子的那一刻,我就欠下了他一份需要用一生去偿还的人情。因为我可以完完全全的决定要不要这个孩子,而他却是被动地,“无辜”的被我带到了这个世界。

将来要成为我宝宝的那个人,妈妈不奢求你为我做任何事,甚至不会像你外公要求我那样,去要求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你选择了我做你的妈妈,可以让我有机会孕育一个生命,听你开口喊妈妈,可以参与你的成长,那便是你给我最好的礼物。

至于你将来学文科还是学理科,搞体育还是搞艺术,喜欢男人还是喜欢女人,我都不干涉,我都支持你。你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才,妈妈感恩欣喜。你如果只想做个普普通通的,站在路边为栋梁之才鼓掌喝彩的平凡人,妈妈也一样视你为我的骄傲。

毕竟我这一生,既不想跟人比出身好,也不想跟人拼嫁的好,那么自然也不会把孩子当做跟街坊四邻亲戚同学炫耀的工具。我会尽量努力,让你有个牛逼的妈妈,但绝不要求你成为牛逼的孩子。我没有什么未了的心愿需要你替我完成,你想去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定居我也不会感慨什么久病床前无孝子。

如果真要说妈妈对你有什么要求,那么我希望你是一个善良正直的人。如果再奢侈一点,我希望你的存在能够利益他人,让他人欢喜。就像打理鲜花一样,无论何人看到,何人闻到,都会给他带来欢喜心,这就是你在尘世最好的修行。

“付出感”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一种补偿心理,但不代表这就是正确的。往往要顺着天意做事,逆着个性做人,我们才能拥有更加精彩顺遂的人生。那么从现在起,别再让付出感谋杀你的人际关系,全然的投入去爱自己身边的人。你会发现,有机会为了自己热爱的一切付出,这本身就是最大的幸福。

男人的“救母情结”,是很多夫妻矛盾的根源


男人的“救母情结”,是很多夫妻矛盾的根源

1《宝莲灯》动画片的严重恋母情结

动画片《宝莲灯》对传统故事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改动,把沉香尚健在的父亲改编成父亲去世了。

传统故事中,沉香的父亲没有死,只是他是个凡人,没有法力,无法完成救妻大任,而且还另娶新妻,于是,半人半神的沉香,只能只身救母。动画片《宝莲灯》则改编成父亲去世,沉香救母有了最大的合理性。

动画片以救母为主线,虽然加入一个异族公主的戏,但沉香和这个女孩的关系并不明晰,他们是否能成为恋人很成疑问。影片的结尾是长大了的沉香和妈妈在彩虹上重会,他和妈妈在空中拥抱倾诉,“互相辉映”,而身份暧昧的异族公主,在人间地上傻傻仰望:

沉香的救母恋母被一再渲染,和“公主”的关系被暧昧淡化处理。

最体现影片恋母情结的,是影片的三首唱给妈妈的情歌:

《爱就一个字》:“我想你身不由己,每个念头有新的梦境。但愿你没忘记,我永远保护你,不管风雨的打击,全心全意。两个人互相辉映,光芒胜过夜晚繁星……我永远保护你,从此不必再流浪找寻。爱就一个字,我只说一次,你知道我只会用行动表示,承诺一辈子,守住了坚持……任时光飞逝,搜索你的影子,让你幸福我愿意试。”

《想你的三百六十五天》:“……在想你的三百六十五天,读你写来的每句安慰,爱圈住你我在同一个圆,你的冷热我能感觉……两颗心间不断的长线,我的喜悲都让你包围……”

《天地在我心》:“天上的星星多么美丽,可是没有你一切都没生机,每一个孤独的深夜里,你是否知道我默默地思念你……我不愿只在夜里思念你,拥有你的爱,相信我会创造奇迹……”

这些歌,尤其是第一首,我第一次听到以为就是唱给爱人的情歌。后来才知道是唱给妈妈的。

沉香救母既然有了所有的合理性,对妈妈的思念和爱也顺理成章,影片对此大力渲染。

但长大后的沉香,和依然年轻的妈妈彩虹相会,互诉衷肠,“互相辉映”,“永远保护你”,“承诺一辈子”,还是让我感觉:太过了。下面是我的解析:

2救母情结产生的根源

男孩救母有两个心理动机。

一,中国传统女性的弱势地位和悲情面目,是“救母”的一个原因。

中国几千年男权社会,宗族文化,对女性来说,很不好玩。女孩子在自己的家里,一直是“人家的人”,不受重视,不被待见。待到嫁到婆家,面对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也没有感情联结的一大帮子陌生人,其惶惑不适,甚至恐惧感,都会有很多。大部分婚姻是父母包办,和丈夫无法拥有真正的爱情,千辛万苦生了孩子,孩子是“他”家的。中国女性的这种悲哀处境,弱势地位,决定了她们的情感状态的主旋律就是:悲情。她们无奈,牺牲,付出,“不容易”。

在传统社会,只有生了儿子,女人才能“母凭子贵”。和丈夫没有爱,对丈夫要服从,儿子却是自己“身上掉下的肉”,自己对儿子有天然的感情优势和控制权,这就让母亲们把儿子的爱牢牢地抱紧,渲染母子情深的伟大。

弱势母亲还有一个感情倾向,就是用道德完美来作心理防御。于是,在一个男孩的感觉中,母亲是悲情的牺牲的伟大的“圣母”,母亲的圣化神化,加上母子天然的亲密感情,让这份亲子之爱变成了最神圣最合理最不能违反和背叛的感情联盟。

所以,中国的传说故事中,有很多仙女下凡,和凡人结婚。这些仙女也无一不是受害者。这都有深远的文化心理的渊源。

二,人类普遍的俄狄浦斯情结

即便母亲不打悲情牌,3岁左右的男孩也会有自然的“救母”意识,想赶走父亲“救”出母亲,是典型的俄狄浦斯情结。

对于“弑父娶母”的俄狄浦斯情结,很多中国人不接受,觉得是个冒犯,大逆不道。正因为,中国特定文化语境之下,母子关系被过度神化圣化,这种神圣化掩盖了男孩的恋母情结,给恋母情结的无限膨胀制造了理由和通行证。男孩因为母亲的悲情处境和面目,容易把自己当做母亲的救世主,认为世界上只有自己才能给母亲带来幸福,所以要“我永远保护你”。而父亲的面目,或者模糊,无用,或者邪恶可怕要铲除。

二郎神就是父权的象征。中国文化中不能说自己的父亲不好,所以,“压迫”总是来自母亲那一方,来自外祖父和舅舅。其实是一种投射。在历史和现实中,这种情况既不多见,逻辑上也不成立。传统社会敢于违抗父母之命自择夫婿的女子是极少数。从现实看,外祖父养大母亲,这个母亲却被夫家娶来所“用”,伺候公婆,生育儿女,外祖父应该是冤大头和“受害者”啊,舅舅也至少不应该是压迫者。所以说,舅舅成了“坏蛋”,是一种俄狄浦斯情结的无奈投射。

3“和妈妈永远在一起”错在哪?

在动画片《宝莲灯》中,小宝宝沉香和妈妈有一段非常动情的对话:

沉香:妈妈,什么是幸福?

妈妈:幸福就是跟沉香在一起啊。

沉香:哦,我懂了,我和妈妈在一起,最高兴,和妈妈在一起,就是幸福。

妈妈,我们就让宝莲灯永远亮着,我要和妈妈永远在一起,永远都幸福。

这样的对话,相信很多母子都有过。这是最正常不过的人类感情。很多3岁、4岁的男孩会信誓旦旦地说将来要和妈妈结婚,这也是再正常不过的。男孩恋母,女孩恋父,是人类的俄狄浦斯情结。母亲是男孩在世界上遇到的第一个异性,而且慷慨温柔,孩子对母亲产生自然恋慕,表示和妈妈永远在一起,是没有问题的。

那么我们怎么办?我们第一要接受孩子的这份感情。第二,要在孩子长大的过程中,根据他们的理解力,向他们宣示界限,表示爸爸妈妈才是“一对儿”,他们长大了要去和自己的爱人过。慢慢地,孩子会驯服这个情结,放弃对亲人的妄想。

孩子在三、四岁开始魔法期,童话期,然后是青春期。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慢慢和父母心理分离,心理独立,人格独立。

所以,父母在亲密抱持孩子、爱孩子的过程中,也要学会理性分离,在心理上,把孩子慢慢“往外推”。这才是爱。爱是一种深具理性和智慧的感情和行动。

在西方童话《美女与野兽》中,美女无论怎样爱父亲,她最终的选择必须是“另一个男人”。《睡美人》中,王子因为有个恋子情结严重的妈妈,有了爱人不敢带回家,等到父亲死了,他成了国王,才敢结婚。而在他出门征战的时候,他的疯狂嫉妒的妈妈,要杀死儿媳和孙子孙女,这时他正好归来,妈妈气愤地跳入野兽坑被野兽吃掉。王子(已成国王)对母亲又爱又怕,母亲的行为让他难过,但妻子和孩子给了他安慰,他们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这就是王子的心理“弑母”,是童话的隐喻暗示,就是说,只有心理上独立于母亲,男孩才能开始自己的生活,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王国的主宰。

这就是西方童话的“政治正确”:和母亲感情再亲密,这份感情也要在儿子成长的过程中“退居二线”。儿子终归要离开母亲,去爱、去救自己的“公主”。

但在中国文化语境中,救母的合理性总是大于救公主的合理性。“救母”意识被大力渲染,而这是我不能苟同的。

4《宝莲灯》应该怎么改编?

妈妈被迫害,那么,可怜的妈妈怎么办?怎么办,有办法。如果迪斯尼来改编……

方案一:维持传统故事,让父亲依然活着,虽是凡人,但经过思想变化,也去勇敢救妻,那是他的公主,他义不容辞。然后在故事的演进中,他在儿子协助下救了妻子,儿子也在这个过程中成长,遇见自己的公主,两代人皆大欢喜。这个凡人父亲,可以搞笑一些,让他在故事的演进中,体会爱的力量,心理上,也长大成人,不要总是把救妻责任委托给儿子。

方案二,父亲死了,儿子去救母,过程中遇见某老帅哥,和他一起去救母,救出母亲,母亲和老帅哥恋爱,而儿子也在这个过程中遇见自己的公主,恋爱,也是两代人皆大欢喜。

当然,编剧难度大,“救母”不如“替父”容易改编,因为必须有两条主线。这个我不专业。只是好玩随便一说。

5婆媳矛盾的最大症结:救母情结的干扰

看到新浪亲子论坛的一个帖子,主题是:“因为婆婆,想过跟老公离婚的,来报个到吧,顺便说一下原因。”进去看了,婆媳矛盾嫉妒排斥,非常惨烈。如张爱玲所说,“古老的感情的公式,还在维持着活跃的演出。”而这些婆媳之间,总有一个心理不独立的“儿子/丈夫”。这个丈夫的口头禅和理由,总是:

“我妈不容易”。潜台词:我妈不容易,受过很多苦,为我牺牲付出很多,我必须要爱她保护她服从她,而你,我媳妇,对我和我妈的这个关系,必须容忍,不然,我们就得分。

下面是我随手摘下的媳妇们的“控诉”。我不认为所有的媳妇们都有理,但,婆媳共处这种特殊的国情,是产生矛盾的背景;丈夫不能心理独立,有过分的“救母情结”,是夫妻感情问题丛生的根源。

“我现在就有点这个阶段,没有好心情,觉得婆婆一来我家,我就变成了外人,老公也不是以前的老公,跟婆婆发生一点矛盾,被老公推了一下,吵了几句之后,我都不敢跟婆婆顶什么了,生怕有什么冲突,就觉得这个家我不想呆,没有地位,真想老公能跟我一个心,而在婆婆面前,我们的心是那么的遥远。”

“因为婆婆我差点和老公离婚。整整两年我们把这个话题不知提了多少次。真的,因为婆婆我差点让女儿失去了美满幸福的家,我的家差点支离破碎,所以,更恨婆婆。”

“我算一个吧,这阵子我真想离了算了。痛苦极了,因为婆婆,老公太向着他妈那边了,我受不了。事情出来了,一点也顾及不上我的委屈,都反过来劝我给我讲一套大道理,什么嫁到我们家我妈就是你妈,她农村妇女,你就让着她点呀什么的。我和老公的关系进入了白热化阶段,这次我坚持要离婚。”

“因为这点小事和老公离婚真不值。我老公也曾经说过这样的话,“那是我妈,我妈把我养大不容易。”

“就这么办过,那时我的宝宝才三个月呢。就离了,后来又复的婚。有段时间看着婆婆就烦,老公长得像婆婆,我看到老公就想吐,就想打他,真的,我那段时间就这么恨婆婆。现在,好多了,谁也不敢惹我了,人,都是慢慢变坏慢慢变历害的。”

“我已经不只一次有过这个念头了,每次LG都极力维护他妈,太伤心了。我又舍不得孩子,太痛苦了。”

“为什么人生这么痛苦?如果没孩子我会毫不犹豫远离那个家”

“我同样经历过,直到现在还很矛盾。想离又觉得对不起孩子。结婚后我把婆婆当亲妈对待,吃喝穿都买,可一切都因他的举动而改变,婆婆东挑西挑,挑拨我和老公,有时间细说,到时你们可能会觉得自己的婆婆还可以……”

“我因为婆婆差点儿离婚,想到因为她影响女儿的幸福不值得就没离,不过和老公疏远了很多。夫妻间的裂痕很深,感觉已经无法弥补了。女儿大了很可能还是离。”

“我也想过,但是小孩太小了,不忍心因为恨公婆而去剥夺小孩拥有一个完整家庭的权利,反正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看谁先死,熬着吧。”

“因为不想和婆婆不一起,想买房子离婆婆近一点分开住,老公居然说不同意,要搬家我自己搬,他和她妈一起住,真是无语了。”

“老公的观点,他父母把他养大不容易,说我没有主动对他们好,没有感激之情。所以无论什么事情,即使他父母错了,我都应该不和她们计较。最主要是他认为他父母不管怎样都没错。总之就是一边倒。完全向着他们说话。”

“因为婆婆我和老公正在准备离婚。老公太不明事理了,总是觉得婆婆都是对的,我做的都是错的。”

“结婚前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老公说婆婆好就以为她好,抱着一颗连冰都能捂化的心对她,以为就能和和美美了,后来才发现就一放屁,老公念着婆婆带他很辛苦所以什么都听,再加上婆婆脾气火爆所以格外嚣张,在家也是东家吵完吵西家,生了孩子就更加,有事没事找点碴,有家不回天天挤我这就想天天瞅着儿子,但是又喜欢挑事,都快被逼疯了,要不是有了孩子之后老公还会安慰我下,早就离了,本来我带孩子老公挣钱都很辛苦,但是总要时不时应对她的哭诉告状,人都疲倦极了。”

“我算一个吧,不是为了女儿我早就因为婆婆离婚了,我遇到二个极品,一个是极品老公,一个是极品婆婆,为了女儿我没离婚,2年轻婆婆叫老公跟我离婚,闹了半年,虽然后来老公认错回来了,但是我永远不会原谅他们,虽然我老公对我还好,但是破了的镜子修不好的,虽然2年了,表面很好我自己时刻准备离婚的,女儿参加工作以后我就会提出离婚的,永远不会原谅,也不能原谅,我过不去这个坎,我知道自己不幸福。”

“因婆婆的强烈要求我结束了为期6个月的婚姻。13号离婚已满一年,这一年里我无数次的反思我实在不知道我哪里得罪她老人家,害得他要死要活日夜不停的闹了三个月逼着我们离婚,又是寻死腻活,又是威胁恐吓的,回过头看看,其实离婚也没有那么可怕……”

不厌其烦地摘录这么多,是因为,“我妈不容易”这种救母情结,依然是不少中国丈夫们的心结。这种心结严重影响到了夫妻关系。不仅是夫妻关系,还一定会影响到亲子关系,小孩子在这样的家庭中也会有很多心理纠结。婆媳大战,受伤的也会是孩子,孩子会成为家庭成员极力争取的感情筹码,这对孩子的成长是巨大的困扰。

恋子严重的婆婆们,不能醒觉自己的问题,不愿让孩子心理独立,自己也不能心理独立,把沉重的自我命运和悲喜压到儿子身上,让儿子为她的不甘心的牺牲的一生来负责。她们自己觉得母爱神圣,不能自控地插手和干预儿子和媳妇的生活,其实潜意识中就是在抢夺儿子的关注和爱,排斥媳妇。这些婆婆一般都是苦大仇深的悲情派妈妈,儿子早就在这片伟大母爱的迷雾中迷失了方向。

这时候,我总想弱弱地问一句:婆婆自己的丈夫在哪里?她们为什么不能自己去谈情说爱,为什么非要在儿子媳妇的生活中,看媳妇的脸色?即便不看媳妇脸色,也会被媳妇气着啊,这样真的好受吗?

6救母情结的害处:三个人都委屈

一个心理成熟的男人,是有清晰的界限感的。和父母有界限,不轻易接受父母的照顾和帮忙,自己安排好育儿事宜,不需要自己的母亲来自己家里继续操劳。把自由还给父母,礼貌挡住父母的好意。不断地温柔地对父母宣示界限:“这是我们的家,你们很好,我们很感激,但是我们不能再劳累你们了。”

(赡养老人是应该的,只是要懂得,赡养不等于让婆媳天天生活在一个屋檐下。要尊重媳妇的感受,于情于理,媳妇的赡养义务都不应该夸大。而且,赡养老人不意味着纵容老人干涉和影响夫妻生活。)

男人应该醒觉的是:母亲的悲情,“不容易”,不是你造成的。母亲的问题,是她的原生家庭,夫妻关系和传统文化封建陋习造成的。儿子既不是母亲苦难的根源,也做不了母亲的救主,盲目救母是一种倒错,对母亲的幸福没有好处。

生育养育孩子,应该是一个人自主的理性的选择,是一种权利,和幸福。你不是母亲的负担,母亲也不是你的负担。你们,应该是两个心理独立的个体,各自应该有独立的生活,感情,和幸福。

你的“救母”,是让母亲永远从心理上依附于你。这有何幸福可言。

如果依然深陷在救母情结里,那么,结果就是:三个人都委屈。双面胶不好当,妈妈泪流满面觉得儿子白养了,媳妇痛苦万分觉得妈宝男不可托付。

我认为,更可悲可怜的是家庭的下一代。因为这样的关系,媳妇势必又成了家庭轮回中的“受害者”,这种心理疑难如果不醒觉,延续,将来,孩子依然会陷入这个轮回,心理独立就成了真正的“妄想”。

7育儿不是你的负担,而是权利

媳妇有时候也有幼稚和梦想的时候,梦想自己像对待亲妈那样对待婆婆,婆媳关系就会好。那真是低估了母子深情。这个即便是心理学发达的外国,母子深情也是很难对付的。所以老外理智理智理智,绝对搞清界限。一个家里,不要有两个女主人。育儿可以帮忙,但是绝对不能住在家里帮。

有些人,包括男人,女人,没有意识到,亲子感情,育儿,是我们的权利,不是负担。把这份劳累和幸福让出去,那么也会有焦虑和空虚。和孩子之间的亲密感情会被分走,和孩子乐享生活的好多瞬间就会无缘经历,孩子的教育,我们也会失控。得不偿失。

与其指望婆婆妈妈来帮忙,不如呼吁社会延长育儿假,增加父亲育儿假。育儿绝不是一种“牺牲”,它应该是我们的幸福和权利。那是我们的成长机会。

独立育儿,也许,就是我们的救赎。终止那种感情倒错纠结的轮回,开始——正常的,生活。

解决婆媳矛盾的关键:儿子要断奶,母亲要放手


解决婆媳矛盾的关键:儿子要断奶,母亲要放手

历来,在处理婆媳矛盾上,容易出现两个错误:

一是,仅仅把婆媳关系看成二元对立的关系,而忽略了儿子(丈夫)在其中的位置。所谓“婆媳不和”,矛盾的焦点是儿子(丈夫)。在那期节目中,晴晴坦承:她跟婆婆争吵不休,核心是争夺家里的那个男人。在我看来,婆媳关系其实是三角关系,两个女人争一个男人。

二是,每当婆媳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我们总是一味强调做儿媳的要孝顺、要忍让、要大度,却对婆婆网开一面。结果儿媳越退让,婆婆就越嚣张,这也是自古以来“恶婆婆”总是远远多过“刁媳妇”的原因。问题的关键,不是儿媳对婆婆是不是尊重的问题,而是母亲不肯对儿子放手2母亲过分依恋儿子,必然导致儿媳变成婆婆的眼中钉、肉中刺,这也是婆婆总是看不惯儿媳的原因所在,她觉得是另一个女人夺走了自己的宝贝儿子。所以,我主张:婆媳不和,儿子首先要学会调整心态;其次,婆婆要反思自己是不是过分“恋子”。这两个问题解决不好,调节婆媳关系治标不治本!

因此,解决婆媳矛盾,我有三点建议:

第一,儿子先要断奶。

我所说的这种“断奶”,指的是心理上的断奶。前面提到,婆媳不和多数是两个强势的女人之间夹着一个懦弱的男人。这个男人一直在母亲的羽翼下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在心理上根本没长大,即便结了婚也等于又找了一个“妈”。一个男人要想承担责任,必须从对母亲过分的依赖和顺从当中挣脱出来,否则就不是一个真正的男人5如果一个男人连自己的老婆都维护不了,有什么资格去为人夫?

人们常说,好男人是双面胶,聪明的丈夫是两头瞒,只有愚笨的男人才是两头传。这些智慧也好,技巧也罢,要想掌握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他必须是成熟的男人,而不是母亲眼中的乖宝宝。很多“奶嘴男”总是拿孝顺作为挡箭牌,我想正告他们:无原则的听话和顺从不是孝顺,是对男人该承担的责任的一种逃避,更是对老婆的伤害。如果你只会听妈妈的话,不考虑老婆的感受,你根本没资格结婚!

第二,母亲要学会放手。

天下没有一个母亲不疼自己的儿子。但凡事有个度,过分的呵护和干涉会使儿子心理不成熟,精神不健全。做母亲的要懂得: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以聚合为主,只有父母对儿女的爱是以让他们尽早地独立为目的。独立得越早,对孩子的成长越有利。你再爱他,他终究也是要过自己的生活。过分干涉孩子,等于禁锢他的人生,扼杀他的快乐。

很多母亲错误地认为,对儿子一味地给予是种关爱,殊不知这种爱往往会给孩子造成极大的心理负担,甚至是造成悲剧的罪魁祸首。

建强今年三十三岁,在众人眼中他是好同事、好丈夫、好父亲。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三好”男人,却因婚外恋差点逼得老婆自杀。原来,建强的这种好是“装”出来的,他一直不快乐。两岁时父亲就去世的他,是由母亲抚养长大的,母亲对他倾注了全部的爱,目的只有一个:希望儿子出人头地。建强从小学习就很刻苦,成绩也很优秀,后来如愿考上了清华,又读了研究生,毕业后分配到一家大型国企上班。可以说,他走过来的每一步都浸透着母亲的心血。

建强也是个孝顺的孩子,对母亲的意志从未忤逆。中学时,他喜欢画画,本来想报考美术院校,但母亲觉得学艺术没出息,还是学理工更保险,他顺从了。大学二年级,他喜欢班上一名女生,但母亲告诫他:学生时代谈恋爱,多是有花无果,要集中精力学习,不要在此浪费精力,他又一次“乖乖听话”。毕业后,他想跟几个同学合伙开公司、自主创业,母亲又发话了:自己当老板风险太大,还是进大企业保险,他依然只有点头的份儿。最让我想不到的是,结婚这样的终身大事也由不得他做主,他的老婆是母亲托人介绍的。他不喜欢那个女人,但只要母亲喜欢,他也无话可说。

婚后,他跟老婆还真到了“无话可说”的地步,因为两人之间的共同语言太少:老婆学历不高,中专毕业,是个护士。但母亲却对她很满意,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只要会持家、懂事理就行。这个护士出身的老婆还真把建强伺候得不错,也孝敬婆婆,没过两年还给他生了个大胖小子。但不知道为什么,建强就是不喜欢她,觉得她太唯唯诺诺,太没个性。

后来,他们单位新招了一个女研究生,活泼开朗,聪明伶俐,建强很快就爱上了她。老婆知道了这件事,差点寻死觅活,但建强不为所动,他想到了离婚。这个时候,母亲又站出来强烈反对,但这回建强不再顺从了,而是坚持己见。在向我咨询时,这个外表看上去一直很乖的好男人简直跟过去判若两人:“我真的难以忍受跟自己不爱的女人生活一辈子,我会疯掉的!我承认那个女人对我很好,但我不爱她,我当初娶她完全是因为我妈,是我妈喜欢她。从小我就听我妈的话,什么都听她的,包括求学、兴趣、工作、恋爱,我觉得这三十多年我只为我妈而活,我从来不知道我是谁。直到我遇到她,我才发现我是一个活生生的男人!这回我不想再听我妈安排了,我要为自己好好活一回!”

这简直是一场悲剧,悲剧的根源来自他的母亲。一个三十多岁的大男人从小就被母亲的意志绑架了,他只是个没有自我的孝子,不是一个能够把握人生方向的成熟男人。从这里可以看出,母亲对儿子的不放手会酿成多大的祸端。其结果,既害了儿子,也害了媳妇。当然,也让自己痛不欲生。因此,母亲要学会让儿子独立地成长、独立地决断、独立地生活,这才是对儿子最大的爱!

第三,媳妇要学会尊重婆婆。

怎么个尊重法儿?就是要保持一定距离。很多做儿媳的不懂这个道理,认为我像对母亲一样跟婆婆亲,就是对婆婆好,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因为婆婆不是你的妈妈,你在妈妈面前可以撒娇,可以撒气,甚至可以撒野,在婆婆面前行吗?绝对不行!因为你不是她身上掉下来的那块肉。所以,美国著名情感心理学家约翰,格雷总结: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我再加一句:婆婆来自木星。

古人用“相敬如宾”来形容相爱的夫妻,我觉得用它来描述夫妻关系并不准确,而用在和睦的婆媳身上倒很贴切。比如,我太太跟我母亲就一直相处很愉快。秘诀就在于,大家不住在一起,彼此客客气气。当然,也和我从小跟爷爷长大/跟父母不是很亲有关。这样我反倒不会恋母,母亲也不恋子,有时候母亲要了解我的想法还要问我太太。坏事变好事,我跟我妈不算很亲,我太太反倒跟我母亲关系不错,但也是保持一定的距离,彼此相敬如宾。

为此,在那期节目里,我提出了一个媳妇跟婆婆相处的“不三不四”原则:所谓“不三”就是“不张扬,不挑剔,不冷淡”,“不四”指的是“不要把婆婆当外人,不要把婆婆当男人,不要把婆婆当妈,不要把婆婆当老妈子”。总之,温柔相待,有礼有节。如果实在跟婆婆的关系处理不好,要么跟婆婆保持距离,要么让你的老公协调解决。

别跟婆婆走得太近,也别跟婆婆走得太远,这就是婆媳和谐的相处之道。

作为男人,我是这样看婆媳关系的


谈婆媳关系之前,先说说古代史上最长的一部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很多人看后,都为封建礼教的残酷唏嘘,更多的指责焦母的顽固。

但在我看来,悲剧的核心原因是故事主人公焦仲卿不会做一个儿子,也不会做一个丈夫,他没有很好地处理自己母亲的情感需求,导致了后面双双自杀的悲剧。

我猜想,他结婚之前,可能每天一回家就先去母亲屋里请安,陪母亲说话拉家常。但结婚后,他每天一回家问完安就回媳妇房间,高高兴兴跟媳妇出双入对,这样势必会造成母亲的心理落差。

一个人寡居几十年,焦母整个生活的焦点都放在了儿子身上,这种心理落差的背后,折射出其母情感需求的缺口。所以后来她的一些行为就会很作。

焦仲卿没学过心理学,所以忽略了母亲没被满足的情感需求背后的东西,选择了站在媳妇一边,结果导致三方的关系更差。可以说,焦仲卿的人生悲剧是他不会处理母子关系及婆媳关系所导致的。

但遗憾的是,直到现在,多数中国男人在和母亲的情感交流方面仍是空白。婆媳问题,很多时候投射的其实恰恰是儿子与母亲之间的亲子关系问题。婚姻家庭中,作为儿子,如何能够很好地处理母亲的情感需求,婆媳问题自然也会相应地减少。

今天,我想从一个男性的视角,来聊下男人在婆媳关系该如何相处。

在婆媳关系相处中,男人往往存在四个误区:

婆媳关系和男人没关系

婆媳关系,单从字面上看,和儿子没有关系,它是两个女人之间的关系。很多男人可能不愿意介入婆媳关系中,觉得女人麻烦,两人搞不好关系还要连累到他。

其实我要强调一点,婆媳关系中,儿子的角色至关重要。婆媳关系缔结的核心纽带是儿子,如果没有儿子这层关系,那也就不存在婆媳关系。

我们常说婆媳关系难相处,难就难在婆媳关系极有可能是两个不算互相喜欢的人要朝夕相处。也就是说如果不是因为儿子娶了媳妇,两个从未谋面的女人,可能此生不会有任何的交集。

我们交朋友会有选择,这个人我喜欢,就跟你交往;我不喜欢,就不跟你去交往。但婆媳关系没有这么绝对的选择,一个女人选择了一段婚姻关系,和婆婆朝夕相处可能就成了一个附加条件。

两个不曾有感情交集的女人,同住一个屋檐下朝夕相处,双方彼此可能还因价值观、品味等的差异导致互不喜欢,由此而衍生出的家庭矛盾可想而知。

当婆媳针锋相对问,儿子的介入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作为儿子一方,你的态度和行为直接导致家庭的战火是越烧越旺还是偃旗息鼓,重修于好。

因而,在婆媳关系中,女人们,你们首选需要让你的老公意识到一个问题:婆媳关系中儿子才是核心,儿子是问题的焦点所在,因为是他,导致了两个陌生的女人缔结了关系,那怎么样去处理这个关系,他的作用至关重要。

我跟我妈相处的很好,为什么你不能

既然婆媳矛盾的处理需要男人的介入,那么儿子作为核心的纽带,他的角色,或者他的意识行为,就非常重要。

很多男人在遇到婆媳纠纷时,经常会质问老婆:为什么我能跟我妈和谐相处,你就做不到呢?我妈这么好的一个人,怎么到了你那儿,你们就处不来了呢?

这个困惑也是男人的第二误区所在:我能做到,为什么你就做不到呢,我觉得挺简单的事儿,你为什么觉得就那么难呢?

男人需要注意的是,你和你母亲的关系是一种亲子关系,但婆媳关系却是两个陌生的女人从零经营,两者不具备可比性。

在你那儿很好解决的一个问题,到了婆媳之间,可能就是很大的一个问题。

比如说男人今天心情不好,可以回家跟母亲发一顿火,作为母亲,当时可能会很生气,但很快会想,可能你是因为工作压力大的原因,或者其他方面的烦恼,她会给你端来一碗汤圆或者饺子什么的,关心你的身体,安抚你的情绪。但是作为儿媳妇,如何跟婆婆这样发火,其结果会相当严重。

所以,男人在处理婆媳问题时,不能够简单地把关系理解成:我和我妈相处得很好,为什么你做不到?而是要有一个同理心,要设身处地去想。

因为这两种关系的水平,无论从感情的深度还是从矛盾的出发点,或从解决的层面,方方面面都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关系。

所以作为儿子,应该有这样一种觉察就是:母子关系和婆媳关系,无论在处理的量级方面还是性质方面,还是方式方法方面,它完全是两个层面的问题。

婆媳冲突时,要么逃避要么站队

一个很重要的层面,就是:女人在发生家庭矛盾的时候,希望从男人身上看到的不是这个选择,而是他选择背后所表达的情感。

当婆媳之间发生矛盾的时候,媳妇和婆婆都希望男人能够做出选择,很多男人在这个时候,要么选择逃避,那就是第一种问题——婆媳关系和我没关系,逃避不了的话那就站队吧,这是我要说的第三个误区。

站队的时候一般情形有三种:

第一种号称处理得好的男人,其实我特别不赞成这样的做法,就是墙上草随风倒,又叫和稀泥。到妈那边就说妈你对,媳妇儿做得不对;到媳妇那边又说我妈老了,怎么样怎么样,媳妇你气度大,多包容包容!反正就是,两边说好话,和稀泥,这是一种态度;

第二种就是坚定地站在妈妈一方:我妈养我这么大了不容易,我妈如何如何,然后呢,咱们作为儿女的,你就不能多体谅多包容包容长辈吗?

还有一种情况比较少,但也有,就是坚定地站在了媳妇的一边。我有一个朋友每次都说我媳妇怎么怎么好,我妈那性格怎么怎么地……然后就是一边倒地去批评自己的母亲,这就是另一个站队的情形。

站队看似能短时间内解决问题,但其实轻易地站队往往会给下次埋下隐患。如果一定要站的话,一定要站在道理的一方,不能偏袒某一方。

如果最开始处理关系的时候,男人是很公正客观地去处理问题,顶住了来自双方的压力,让大家形成了一种习惯的时候,那么做为一个男人,你的权威或者说你的这种高度,也就建立起来了,然后这两个女人就开始会尊重你。

其实说白了就是,男人在家庭关系里边也要去成长,要去独立,要去担当。当然,这个是要有技巧的。

刚开始的时候,你可能要从母亲那方去处理,选一次母亲说的有道理的,然后媳妇说的稍微欠缺一点的时候,去开始你的原则性介入。

否则一上来如果先是站到了媳妇那一头,但母亲不会觉得你这个有道理,她会觉得你是偏袒媳妇。不过你和媳妇沟通的机会多很多,但是中国男人很多时候跟自己的母亲是缺乏沟通的。

男人在两个女人心目中,在家庭中形象非常重要,要做一个公正的裁决者,而不要做墙上草随风倒。

可能一开始,一年,或者在磨合期会很痛苦,需要承受来自两边的压力,但是这种平衡一旦建立的话,以后婆媳关系处理起来就相对好很多,因为当出现矛盾的时候大家会信任你,你是站在一个公正客观的位置来分析问题,而非偏袒某一方。

要求媳妇对妈怎样怎样好

很多男人会要求媳妇对自己母亲好,体谅自己母亲。

一个朋友曾跟我聊天,他跟一个女孩儿关系相处得很好。女朋友出国时候,他就要求对方回国时候给他母亲带些礼物,结果两个人因此大吵一架,关系变得很糟糕。

为什么很糟糕,因为当男人提要求时,尤其作为一个女人,每个人都有尊严和面子,如果自己没意识到问题,直接以一种责备和要求的口吻的话,女方首先会觉得不受尊重;其次会感觉到质疑和指责,第三会感觉到被强迫。

同理,在婆媳关系中,任何事情只有主动自愿自发真心想处理好这段关系和这这个人的关系,双方才能处理好。如果儿子采取强迫的方式说你就应该怎么怎么样,往往会适得其反。很多事儿,就毁在这个“应该”上。

如果男人情商足够高,首先应该做好表率作用。如果要求媳妇去处理婆媳关系,那么最好的关系就是男人负好岳父岳母那边的责任,而自身父母这边的关系由媳妇来负责,这样的一个交叉关系,往往会舒服很多。

同样,一个男人要维护好家庭的和谐,有时候也需要主动去做一些事情,比如有些钱是自己给母亲的,但给母亲说的时候说是媳妇给的,同时跟媳妇私底下打好招呼,免得穿帮。

这样的关系处来处去,媳妇的形象会在母亲心里提升,而媳妇也会受到这样的感染,主动去做类似的事情,婆媳相处下来,自然要关系顺畅很多;再比如,当母亲挑媳妇一些毛病时,涉及到原则性的问题,一定要实事求是的举例子说道理,让母亲意识到媳妇对她的付出。

我曾看过一本书,很赞同里面的一个观点:人的生活应该是以原则为核心的,该工作时就以工作为中心,该家庭时就以家庭为中心,该自己时就以自己为中心,而不是以某个人为中心。

中国的婆媳问题,很多时候源于家庭关系的错位,尤其是中国的母亲。很多母亲把她的人生焦点投注在了儿子身上,太依赖儿子,这种亲子关系自身存在的问题,是导致很多婆媳关系难相处的根本原因。

尽管我们目前难以改变这个现状,但作为一个男人,我想说,如果中国男人们能走出上述的四个婆媳关系相处的误区,在婆媳关系中理性地去做一些建设性的改变,对家庭关系的改善至关重要。

而中国女人们,如果你觉得你的老公在婆媳矛盾调解中,功课欠缺,不妨给他看看我这个男人写的关于婆媳问题的文章吧。

婚姻撕裂的元凶:女人前行大步,男人原地踏步


我去成都的美领馆签证。

早上6点55到领馆门口,大家都自觉地在旁边的巷子里排队。正等着,有两个老师带着十几个中学生过来签证。

这群孩子,都穿着类似偶像剧一样,绣着校徽合体深灰色西装的校服,女生配着齐膝百褶裙,男生是长西裤。

女孩子虽然都是素颜,身型高矮胖瘦,但是有的青春靓丽,有的文静秀美;更有灵动敏捷,各个都洋溢着出身是好家庭,读了好学校的耀目气质,自信而独立。

可是相比较起来,男孩子就弱一些,太瘦像一个竹竿,太胖像一个肉球,还有垂头不语的小跟班,亦或者像小混混一样,不能安定,左顾右盼。

掩盖在女生们的光芒里面,竟然没有一个看起来让人赏心悦目的入眼。

其实,不仅仅是这一对少年,在排队的有上百号人吧,也是差不多的感觉。

我前面有个女生,白色麻布衬衫配蓝色裙子,看着让人眼前一亮的宁静;

那边有个少妇,穿着珍珠灰的真丝连衣裙,带着珍珠项链和耳钉,有种让人舒服的书卷气;

身后有中年妇人,微胖,带着无框眼镜,不怒自威的样子,绝对是个领导……

来美签,大家都是梳妆打扮过的,可圈可点,让人看了还想看的女人有很多,可是男人,大概分成两种吧,油腻到自动屏蔽,或者普通到可以忽略,那种让人眼前一亮,阳光正气,自带光环的男人,太难找了。

一圈看下来,只看到一个男生还不错,平头,白衬衫,中等身高,不胖不瘦,挺拔直立。

可队伍一动,看到他系了一条特别宽的腰带,腰带头是一个金色巨大的Logo,迎着朝阳晃着人眼。

要知道,今天评论一个人的外貌的标准是颜值。

颜值是个人综合评定值,个人的意愿、努力、修养、能力、审美、品味……这些后天的综合软实力,在颜值上的体现,要大大高于先天的长相。

长得丑,不是你的错,可颜值低,真的就是你的错,需要去面壁检讨。

要知道,这哪里是成都的问题,男女张力失调,其实跟经济发达程度很有关,越大越发达的城市越撕裂。

周末,我在上海参加了两个线下活动,一个的线下签售,写情感的女作家,来的人清一色是女生,倒也是可以理解的。

可一个以职场沟通力为主题的讲座,还是大部分的女生中,零零碎碎地嵌着几个男生,不是有点奇怪吗?

我和卢先生带着孩子在新开的商场吃饭,餐厅里也明显女人比男人多,带着孩子上兴趣班的妈妈,几个约在一起聊天的闺蜜。

成年男人,除了一对情侣,一个上年纪的爷爷,就是卢先生,我不由捂着眼睛,我们难道进了一间假餐厅?

中国男人比女人多了三千多万。男人到底去哪里了?

我们的社会发展程度越来越高,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可能性,让自己活得多姿多彩。

但是在城市里,身边的女人,活得越来越精彩,越独立,身边的男人,活着越来越安逸依附,清淡无语。

最近,我认识一个女孩Mia,以31岁的年纪,自己选择晋升“高龄剩女”。

Mia来自四线小城,家庭条件普通,男朋友来自包邮区,家里三套房子,听起来是她高攀了。

两个人在一起,是因为Mia在地铁口,发了张午餐满减券。五年,Mia已经变成了坐在地标办公楼里面,容妆精致的主管,

可是他换了六家公司,却总是打杂小弟,兼定奶茶和外卖。

他们在一起,在Mia的坚持下,一直都是AA制,无论房租还是电影,这几年她已经小有积蓄,夏天休年假,去看她梦想的巴黎。

可是他,至少每个月都要坐长途车回家看父母,临走顺便拿些钱,五千或者一万,来补贴他捉襟见肘的工资。

Mia,这不是她想要的生活,没有希望比没有房子,更加令人窒息。

今天的女人,可以结婚生孩子,成为家中的支柱,也可以不结婚不生孩子,自己活成一道风景,如风一样自由地穿梭。

今天的男人却只在原地踏步,从生来就被捧在手掌心的男孩子,长成了不需要有责任和担当的男人,只想着闲着、散着、滩着、歪着,别人都搞好,来叫我,就好了,各个最精通的就是扮演“甩手大爷”。

在今天,我们已经不再要求女人长成女人的样子,女孩子们被鼓励去做任何事情,却成为任何人,但是我们还在要求男人长成男人的样子,娇宠而苛刻。

而更加深刻的原因是,在很多人的家庭中,回忆都是千篇一律的。

父亲是在家庭中,面目模糊的那个人,每天早出晚归,常常出差,从不参加家长会,回家躲着书房里面看电视,等着筷子摆好才上桌,吃完就离席,云深不知处,只在此山中。

那些在母亲,外婆,奶奶,阿姨,女老师……整个女性群体环绕氛围中长大的小男孩,他们精致,干净,善良,软弱,有同理也有同情心,不能接受失败,没有挑战性,追求安稳和安逸,更加不懂得什么是热血沸腾的拼争。

他们可以毫无芥蒂,而且理所当然的在接下来的人生,选择去依赖身边的女性,并且享受被女性继续照顾,他们永远都是个宝宝,不需要自己去承担自己人生。

这是女性教育和男性教育的根本区别,母亲是人生最执着的后盾,父亲却是人生最有力的前行,缺一不可。

在商品社会中,在供求关系,总是决定价格市场的杠杆和关键。

多出来的三千万,两亿多的单身,五年就下降了29.4%的结婚率,又创新低的出生率,天平早就开始倾斜,无论男人承认还是不承认,男人已经溃不成军,焦虑无比,那个折合每天四块钱的老婆,真的太难搞定,这届女人很不行。

放暑假了,朋友规定她领导上百人的经理老公,每周三次带着孩子们去游泳,腾出功夫,让她每小时付四百块的去见她八块腹肌的男教练。

不想去?亲爱的,那请再去找个老婆吧,给你煮咖啡,做晚饭,熨衬衣,养孩子,开家长会,一心一意的跟你过,每月还能上班赚三万。

我已经明显感到了,无论是男青年,还是男中年的生存焦虑,女人已经觉醒,大步前行,男人不再可能高枕无忧的做着黄粱美梦。

有进才有退,有紧才有松,有挑衅才能有觉醒,这个世界,才能和和美美,一切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