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说说 > 导航 > 女性应掌握婚姻中的距离

女性应掌握婚姻中的距离

发表时间:2020-12-24

【www.qg13.com - 距离的情感说说】

情感的说说就像是文字里的我们,看到情感句子就像是看到了我们自己,最全的情感说说都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女性应掌握婚姻中的距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女性应掌握婚姻中的距离

在无人的黑夜里感到寂寞,在白天的人群里却又烦躁,人就是这样矛盾的动物,既害怕孤独,又希望享受一个人的狂欢。因为我们始终无法真正离开他人,所以,找到与人相处的合适距离,就成了每一个人终身的难题。

两个人可以得到比一个人更多的快乐和幸福。很多人都是抱着这样的理想结婚的,最初也是朝着这样的方向努力的,但就像人生的路走着走着就容易偏离一样,原本为了相互温暖,却越来越觉得“扎得慌”。为什么会弄成这样?看看自己,脸上除了热情的笑容,手上是否还握着一副囚禁对方的锁链?除了挂在嘴上的种种付出,内心是否也有很多自私的欲求?婚姻是一个切实的难题,至少我们应该有勇气面对自己内心时保有起码的诚实。

你的就是我的。婚姻是没有秘密的,婚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经济联盟。

共同的孩子、共同的房子、共同的财产等等。因此,夫妻是没有隐私和秘密的,你必须要参与到他的父母、亲戚、朋友、同事等各种关系中去,不允许有任何一个“死角”或“隐秘的地方”,需要全面地掌控。

抛弃懒惰心理。婚姻不是一劳永逸的投资。那种将婚姻视为有偿投资,认为婚后有权利索取,坐享其成,而且放弃再投资,敢于为所欲为的女性一开始就抱着不为自己的幸福负责的态度,这是一种懒人的依赖心理。当坐吃山空的一天终于来临,爱情出现严重透支,她也许才明白。

不投入、不经营,也就不会有收获。

失去自我。这是女性经常犯的错误。“为了你我放弃工作,放弃亲人、朋友,放弃可以放弃的一切。”女人们总是以为放弃自己的所有才能抓住男人,这是孤注一掷的赌徒心理。她们常常放弃一些不该放弃的东西,否认她们认为有价值的东西,顺应丈夫、取悦丈夫,听命于他的要求多于自己的情感和需求。这种无谓的自我牺牲,最终导致女性自我丧失。

“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爱你。”试想,谁会觉得一个连自己都不爱的人有吸引力呢?

忽视自身建设。现代人已经不再满足于婚姻中的另一半只会煮饭带小孩,也不再需要脑袋空空的花瓶,有共同的志趣、追求,不断共同成长,达到心灵共鸣的伴侣才是人们的真正期望。蓬头垢面,甚至做牛做马地埋头苦干,还以为自己受了天大的委屈,大概很难有人再同情你,还不如做些建设自己的事情。

下面一个例子,也许会从侧面告诉你夫妻之间怎样保持适度的距离。

有一对夫妻,既是生活中的伴侣,又是事业上的默契搭档,按常理,只要在同一场合,应当是形影不离,可是这对夫妻在一起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时,尤其是学术交流中,却总“说不到一块”、“走不到一块”、“吃不到一块”。好心人总是想把夫妻俩“撮合”在一起,可是他们总是笑笑,过不多会儿,又“分道扬镳”了。其实,这是一对聪明的夫妻。

要是在家里聚会,当然需要夫妻双双出场,因为这些场合中多是熟悉的朋友,要的是礼貌和气氛。学术活动则不同,那是汲取信息、拜师求教、结识新友、通力合作、开拓事业极为难得的短暂机遇,假若夫妻俩总是“亲亲热热”地在一起,就会形成一个无形的壁垒,妨碍与老友新朋的交往。

在当今的“合作时代”,社会交往应超越亲友、同行、搭档、兴趣、代沟、国别等界限,遵循更具开放性的社交准则——“亲不近坐,人合百群”,就是说,遇到可以扩大交往的机会时,千万不要“扎堆”,自己人宁可座位离得远些,这样可以结交更多的新朋友。还要“主动出击”,勇于和善于加入到新的各个群体中去识友、去交谈,这样才会满载而归。所以,这一对夫妻每参加完一个活动,总要比赛谁结交的新朋友多,谁得到的名片多。夫妻间保持适度的物理距离是调剂感情的良好润滑剂,反而能增进夫妻间心理的距离。聪明的妻子不要时时把丈夫束缚在自己的手心,这样可能适得其反。给他一定的自由,把抱怨转化为提高自己,也许会收到你想象不到的效果。

延伸阅读

女性如何打破婚姻中的七年僵局


女性如何打破婚姻中的七年僵局

据美国的材料,婚后第七年夫妻关系往往遇上严重考验。据日本的材料,三角关系(即夫妻关系欠佳,第三者介入)的高峰是婚后第七年。据此,国外婚姻心理学家惊呼结婚的第七年为“七年僵局”。

“七年僵局”的坎在哪里?分析某地区两年内发生的婚后七年离婚的案件,发现首当其冲的是性格不合与感情不投,男占51.l%,女占37.8%;其次,是“另有新欢”,男占28.9%,女占35.6%。此外,诸如男方提出的神经失常、无生育能力、“白痴”等,女方提出的被虐待、赌博不听劝、嗜酒成性、残废、劳改等,比率都不大。所谓性格不合与情趣不投,就心理学而言,是“个性失调”与“感情障碍”。个性失调,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夫妻脾气、性格合不来,男女二重唱,各唱各的调,不合拍;感情障碍,是夫妻对对方的行为产生感情上的抵触,导致感情交流与沟通的堵塞。感情障碍,一般多从个性失调开始。个性失调往往又是出自一些诸如你嫌我啰嗦、我嫌你邋遢之类的鸡毛蒜皮的生活琐事。千里之堤,溃于蚁。夫妻长期因小事而闹矛盾,积累起来,量变到质变,由冷淡、疏远、对立,逐步发展到关系破裂。

婚姻心理学家认为,性格是否相合与情感是否相投,是相对的概念,以之作为分道扬镳的理由欠缺考虑,因为性格不合和情趣不投并不意味就无法共同生活。在家庭的两代人之间,在邻里之间,在工作单位,性格不合和情趣不投可以“和平共处”,为什么惟独夫妻之间不行?其实,说穿了,实际上是要对方使自己如愿以偿。因此,性格不合与情趣不投的夫妻,最明智的补救办法是彼此沟通思想,了解对方需求,进而互相调适,互相满足。

“另有新欢”,在婚姻中最具爆炸性。然而,亦不能一概而论。是一念之差而失足?是感情一时冲动而落水?是因性欲诱惑而无法自持?还是道德败坏玩弄人生?除了后者,都应该留下出路,做拯救工作。

婚姻心理学研究表明:性格不合与情趣不调,是一对孪生姐妹,在“七年僵局”中都是现象,其本质是婚姻的厌倦心理。“厌倦”,是单调引起的消极情绪。因此,要挽回“七年僵局”,只有从消除对婚姻的厌倦入手:一方面,从强化家庭职能入手,通过夫妻的相濡以沫,合力实现家庭的生产、消费、生育、赡养、感情港湾等职能,使家庭的综合素质如同芝麻开花,节节升高,促进夫妻感情的不断升华。另一方面,从强化婚姻责任入手,切忌任性,切实做好整合个性与消除感情障碍的工作。“整合个性”,即通过彼此迁就、彼此接纳到彼此应心,使夫妻两个不同的个性模式彼此相嵌,整合为一;“消除感情障碍”,即凡事多替对方着想,不妨调换位置,理解对方,竭力通过满足对方的感情需要来增进心理和生理上的融洽。

另外,必须指出有些夫妻的“七年僵局”,源于性的厌倦。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性的厌倦必然扩散至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导致个性失调和感情破裂,他们又羞于启齿,只好以“性格不合和情趣不投”为借口。如果是这样,那就应当从激活性的活力入手。怎样激活呢?精神分析学家何德勒提出了要对性吸引力进行“改造”。怎样改造?一句话:夫妻必须了解性差异(即男女的性差异),摸着石头过河,探索一条适合双方要求的性爱之路,使夫妻双方都能达到完美的性享受。

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


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

女性的家庭权利是其社会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女性在家庭内的平等权利、财产权利、生育权利以及人身安全权利等。过去一百年来中国社会的传统文化和商品社会文化这两重压力造成了多数女性的家庭权利贫困。当代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主张女性要内外兼顾、工作家庭两不误。大部分女性除了必须在工作上努力与男性竞争外,在家庭里还要承担大部分家务劳动。尽管社会的半数成员是女性,而女性对社会和家庭的贡献可以说也超出男性。

经济地位对于女性在家庭中地位的影响,常被摆在首位,事实似乎也是这样,男女双方,谁挣的钱多,谁的话语权就更大。可是,就一些调查统计的资料来看,经济地位和家庭地位并不是绝对的正相关,甚至无法断言,在多数情况下前者对于后者的决定性关系。知识理论越是发展完善,经济决定论提供的单一视角越是无法满足学者甚至是一般人对于现象的认识。随着女性解放和更多的女性在职场上的成功,女性和男性收入上的差距正在减小,收入增加对于妇女在家庭生活中的支撑作用是无法否认的。

但同时我们也该看到,不少收入不菲的女性,甚至是女强人,她们在家庭生活中的地位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转变,据调查,女强人们在家庭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责任并没有发生变化。谈到家庭角色,男与女的差异似乎源自天然的生物本性的差异,稳定的居于一地的采集工作和女性在生育过程中所扮演的特殊角色,似乎注定了女性应当在居住地担起抚养孩子还照顾老人的责任。男女之间本来的精力差异并没有世人所想的那样大,只是女性同时还要负担家庭生活的重担,原本就有限的精力无法满足工作女性相对庞大的角色集。如此,社会上许多岗位的招工要求“限招男性”便容易理解,社会并不是不承认女性与男性有着相同的工作能力,而是深知女性无法像男性一样拿出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职场。

另有资料显示,尽管在“男主外,女主内”的中国社会,女性在家庭经济生活中的角色,也仅限于管理而不是支配。男人把工资交给妻子,作为日常开支和储蓄用,而家庭经济中的重大决策却在多数情况下由男方主宰,这不能不说是男权社会的骗局。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独生子女的出现,拥有一个孩子的家庭无法对子女进行财产继承的选择,女性较从前更容易得到父母的馈赠,这无疑是女性地位提高的助力,通俗的说,有了钱,女性说话腰杆更硬气。

“干的好不如嫁的好”、“男主外,女主内”、对于传统家庭浪漫分工的向往,文化对于女性家庭地位的影响是巨大的。受种种观念的影响,不少女性自己不想在职场立身,把“立业”的任务完全移交给了另一半,也就是自动放弃了可能的话语权。中国传统文化对妇德的要求,总是要求女性做出各种牺牲,女性在家庭生活中的投入明显多于男性,却由于整个社会伦理的舒服而自动放弃了对自身权利的诉求。可以说,社会伦理对于女性的约束如不放松,妇女很难无顾虑的走出家庭,而平等也就无从谈起。在男人中流行一时的择偶标准“江浙人,普通话,新思想,旧传统”正是反映了不少男性对于女性的基本诉求中包含了要求女性容忍家庭地位的不平等。传统文化对女性思想的麻痹,其直接的作用就是削弱了社会和家庭两性关系的对应,否则女性在家庭中遭遇的情形不会比在职场上遭遇的更遭。中国的女性,缺少对自身解放的自觉,缺少反抗的意志,这或许是苛求,也可能是传统文化的根深蒂固,在短期内很难动摇。

适度的距离能产生婚姻的美


“距离产生美”这句话出来以后,紧接着又出现了一句爆红网络的翻版,即是“距离产生小三”,那么,距离产生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针对这个问题,答案应该是“适度的距离能产生婚姻的美”,确实是这样,过于在乎和过于忽视都容易让小三乘虚而入,只有控制好两个人之间适当的距离,才能感受到婚姻与爱情带来的美好。

有时候需要善意的谎言。相信大家都体会过,谎言给人带来的感觉是不信任与背叛,由于这种感觉能够让人产生对婚姻的消极态度,两个人极其容易因此产生误会而造成婚姻的不和谐。那为什么又说有时候需要谎言呢?注意看,是善意这个词的界定产生的作用,也就是说,你可以在婚姻中撒一些善意的谎言。举个例子,当你在外地出差,你去的那个地方刚好就是某个食品的盛产地,而你的妻子又十分爱吃,她嘱咐你回家要带点回来,你也答应了。等到回家的那一天,你不刻意地说你带了还是没带,如果她问你,你还可以表示你忘记了。她并不会因此生你的气,因为她也知道你很忙,可能没有时间去买,就算心里有些失落,但却是无伤大雅的。等到晚上,当妻子饿了打开冰箱想找点吃的东西时,竟发现满满一层都是她爱的那个零食。这只是一个善意的谎言,带来的效果却是惊喜,生活中有很多事情,你可以选择用善意的谎言来告知对方,可能是因为你想给她一个惊喜,抑或是你只是不想让她为你担心。这样的谎言看似拉开了两个人之间的距离,可实质上,这种距离能够产生婚姻的美。

有意识地分开,制造想念。这种距离,绝对是能够明显看见的距离,而这也是产生美的一种适当距离,不是要你们从此分居两地,互不来往,那样不如离婚呢,有意识地分开是指你们故意分开,只是为了制造想念。比如说两个人最近对对方似乎没有了热情,那妻子可以回娘家待一段时间,但是前提是两个人都互相商量好,以免给家里的亲戚朋友们带来误解。看不到对方就会思念对方,因为人永远是这样,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拥有的不知道珍惜,失去了又要后悔。只有在婚姻有保障的时候适度拉开距离,让各自提前感受到这样的心理情绪,大家才会知道且行且珍惜是怎样重要。两个人天天都在一起,极有可能会产生一种对婚姻的厌倦情绪,而适当的拉开距离则能够有效地防止这种感觉产生。

给对方一些空间,是尊重的表示。当我们把一个人看得很透彻、对方没有任何秘密的时候,我们会变得不再好奇、不再在乎,这对于婚姻来说是不利的,给对方些私人空间,尊重他的隐私,你会发现,他是一辈子都无法挖透的人,你的心会情不自禁地被他俘虏。当他感受到对他的尊重,他也会平等的、甚至更多地来回报你,相敬如宾的好夫妻模式,不是婚姻一直追求的么?

过分的距离能够产生小三,适当的距离却能产生婚姻的美,控制好两个人之间的距离,你会发现相爱是最美的风景。

女性要做婚恋中的聪明人


女性要做婚恋中的聪明人

一位公认的好男人离婚了,问其原因,男人痛入骨髓地说:“怨妇猛于虎啊!”他形象地比喻:犹如看夜空,他看的是满天星斗,她的眼里却是沉沉黑夜,还要对黑夜进行喋喋不休的抱怨。怨气就像锋利的双刃剑,刺得双方痛苦不堪,只好分手了断。

女人含嗔的幽怨就像古代闺怨体诗词,让男人顿生怜香惜玉之意。然而,一旦看什么都不顺眼,对什么都不称心,幽怨过了头,那就让人望而生畏,退避三舍了。

总有一些女子,她们看世界永远看最糟糕的一面,想问题永远想最难解的症结,别人可以一笑了之的事情,在她们那里,就是天塌下来的大事。从社会风气到生活环境,从家庭纠纷到同事朋友的纷争,从马路塞车到刚买的衣服打了折云云,无事不可生怨。心生怨气,不仅拿别人的错误折磨自己,同时也是拿自己的错误折磨别人。抱怨太多,不仅会吞噬自己的生命之光,还会吞没友谊的绿树,吞灭爱情的鲜花,吞没自己建造的乐园。无穷地抱怨,把快乐拒之门外,就会错过身边的时光,辜负宝贵的生命。

怨妇主要症结是对生命和生活缺乏感恩之心。想一想人生多么短暂,生命那么宝贵,还有什么理由为生活中的一地鸡毛而怨恨呢?生活是那样的多彩,即使有酷夏也会有阳春,有寒冬也会有金秋,相信走运和倒霉都不可能持续很久,哪有闲工夫杞人忧天、坐困愁城呢?再说,抱怨昨天,并不能改变过去;抱怨明天,同样不能帮助未来。与其徒劳无益地浪费时间,不如转变心态,释放忧愁,化解怨气,采取积极的行动,做一些行之有效的努力。要知道影响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心态控制了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心态也决定了自己的爱情和家庭,事业和成就。要想改变你的怨妇形象,处理好和谐的婚姻关系,请学会做个婚恋中聪明的女人。

婚姻中的陪衬


婚姻中的陪衬

一位妈妈讲给我一个故事:

她的儿子要读小学一年级了,开学前有一个体验日,她带着儿子和大三岁的女儿一起去学校。

到了学校,她发现儿子很胆怯。他看到一个邻居小女孩,想和她打招呼,用手碰她,但她一回头,他却立即退两步,说不出话来。

因为这种胆怯,他想粘住妈妈,而妈妈则希望儿子能独立,能承受这点小小的挫折,所以半鼓励半逼迫儿子找小伙伴去玩。

离开妈妈后,他很茫然,然后看到姐姐,姐姐很放松很潇洒地和几个小伙伴一起玩,于是他找到姐姐,要粘住姐姐。

姐姐一开始很乐意带弟弟,但不久后有些不耐烦,想把弟弟推开,这时弟弟就嘴一撇,要哭,于是她只好允许弟弟粘她。

妈妈则发现,这时儿子的茫然好了一些,但他开始有些霸道,对和姐姐一起玩的小伙伴们有些敌意,排斥他们接近姐姐和他。 

她讲完这个故事,我感慨说「你看,这也是你和丈夫的关系」

她是一个女强人,坚强能干,而丈夫,则有些无能和懦弱,她很多次想和丈夫离婚,但一直没下决心,不过越看丈夫越不顺眼,实在不能明白丈夫对她来讲有什么意义。

她的女儿对她的儿子的意义,就是她的丈夫对她的意义。

说好听一点,这个意义是陪伴。

说难听一点,这个意义是陪衬。

将这两点联系到一起,她恍然有所悟。她说,尤其是事业早期,她要谈生意的话,她不能独自去,独自去就很慌,所以她要拉着丈夫去,丈夫虽然不能在谈生意上发挥什么作用,但只要他在,她就可以心安很多,就可以有较好的状态面对生意伙伴。

谈生意只是一个缩影,一个譬喻,是他们二十多年的婚姻的缩影。

也就是说,丈夫一直在扮演这种角色——她的陪衬。

并且,丈夫对她,一如她女儿对她儿子,有不耐烦,但却不能离开,因为怕她难过。

用最简单的术语讲,丈夫满足了她对安全感的需求。

用稍复杂一点的术语讲,丈夫给她提供了控制感。

独自一人时,面对外部世界,她会慌张,有失控感,有无力感,不知如何掌控外部世界。

但对丈夫,她有绝对的掌控感。所以,当有失控感和无力感发生时,看到丈夫这个稳定而可控的客体在自己身边,就心安了。

只是,她的心安,同时伴随着的,是丈夫的不耐烦,和丈夫的失去自我。

在这样一个历程中,她的能力和自我不断被激发被滋养,而丈夫,因只是她的陪衬,却越来越萎缩。

中国太多人的婚姻,就是这样的搭配。一个人,只是另一个人的陪衬,而这个陪衬,很难被看到,被尊重,相反会被蔑视,另一方很难意识到,这个陪衬究竟有何意义。

当然,陪衬也有他(她)自身的问题,他们通常会是比较封闭的那个,缺乏足够的动力冲向外部世界,于是部分借助伴侣的动力,多少打开了一些。但整体上,他们会越来越失去自我,越来越封闭。

相信很多人又会立即问,如果我是这样的婚姻搭配,那该怎么办。

OK,先看到,先尊重你的看到吧!

或者,至少先看到“陪衬”那一方的意义吧。

为什么女性更容易在爱情中犯傻?


为什么女性更容易在爱情中犯傻?

只要是为了爱,女人自己就先释然了。

一个故事说,丈夫出轨十八年,而妻子却从来没有发现丈夫有外遇。这件事本身就挺让人感到奇特的,要么是妻子在回避;要么就是这个妻子过于麻木。否则,换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形。

再比如另外一个故事,女孩默默爱了男人六年,等到快结婚时才知道男人这些年其实都是脚踏两条船的。那么这婚,究竟是结还是不结呢?哭哭啼啼之中,女孩到底还是委屈地嫁了。因为她已经不适应没有他的生活,就算不是为了他,为了自己这六年的付出,她大概也是不舍得就这样挥刀斩断情丝的吧。

看到这,一个问题横亘在我们眼前,这究竟是女人的傻,还是女人的痴?当爱情只剩下“单边付出”的时候,其意义究竟有多大?

虽然有一句很流行的话叫作“我爱你,与你无关”,但这不过就是一句退烧药罢了。既然无关,也就不会关联任何痛苦,在自己的想象空间里,谁都可以想爱谁爱谁。反正又没人判思想的罪。

但问题是,真能不痛不痒无关联吗?

在感情这件事上,没谁是傻子。

是的,谁都不傻。

虽说有时候你看她是吃亏,但她自己自欺欺人地认为是得到。那就是得到。旁人真没法插手或插嘴。问题是暗夜孤灯中一个人独自哭泣的,也依然是她。所以说骗谁都好骗,最难骗的反而是自己。

说起来女人真的是感性动物。她们在爱情中经常用劲过猛,结果反而会“丢了西瓜拣芝麻”。

从天性上看,女人又比男人更容易相信爱情。

所有的爱情童话,无论《海的女儿》还是《灰姑娘》,都是爱情启蒙。女人的角色是公主,是王后,回到现实里,一旦爱情的甜头尝过之后,接下来便是女人长达一生的付出——她要怀孕,她要生产,她要做母亲,她要边工作边照顾家人,她要身兼数职,她要再疲惫都不能让自己面如菜色——免得丈夫以这样无情的理由将自己弹劾。她更有可能在伺候完一大家子之后,独自走完人生最后的岁月。谁让男人们总是那么不容易坚持到最后,无论情感,还是身体……

所以这一切的初始,都需要女人自己给自己一个理由。

于是她们说“为了爱”。一想到这三个字,女人自己就先释然了,至于那究竟是不是爱,或者在男人眼中算不算是爱,都已经不重要了。

时光流尽,爱与不爱都已被认真封存起来,不到特定日子,都不舍得拿出来尝上一口。

婚姻中的“圣母”危险


最近终于把日剧《四重奏》看完了,四个又丧又惨的loser抱团熬鸡汤的故事。在这四个人里,和我最有共鸣感的自然是结了婚,被丈夫抛弃,四十几岁孑然一身的女人卷。

中间几回,闪回卷和老公的婚姻生活时,我几乎咬牙切齿地哀其不争,文艺中年老公并不喜欢卷结了婚之后放弃小提琴、洗手作羹汤的样子,他还鼓励她:家里没事的,你去做你想做的事。

卷一边揉肉泥,一边娇嗔地说:现在这样就是我想要的生活。

说到底,为什么她老公最后仓皇逃离,失踪一年,是因为两个人的价值观出现了问题,丈夫想要结婚后还是恋人,失去小提琴的卷,成了一枚“庸俗”的家庭主妇,太没有“恋人”的神秘感和优雅了。

而卷,希望结婚后丈夫是家人,她似乎有满到溢出的爱要宣泄,要奉献,哪有什么空管小提琴。

一个热爱音乐,曾把小提琴当成梦想和职业的人,为了婚姻甘之如饴地放弃,我做了一个武断的判断——卷的原生家庭有问题。

好吧我被自己聪明吓到了,最后两回里,揭示了卷的人间惨剧:她十岁时,妈妈车祸去世,卷被继父收养,当然,继父是为了车祸的赔偿金。

在不断的家庭暴力下,卷买了户籍,逃到了东京,从此改名换姓,开始找寻“家庭温暖”。

《四重奏》找了一个非常不起眼的男演员,来饰演气质如莲的卷的丈夫,窝窝囊囊,温温和和,丑丑陋陋。这太符合卷的“择偶”标准了——一份容易掌控、容易产生温柔,没有太大破裂风险的婚姻。

让我想起《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里的松子,也是因为从小得不到温暖和重视,一生都毁在讨好男人、寻求体温的悲惨之中。

我身边也有这样扼腕叹息的例子,当年一个条件很好的女友,匪夷所思、毫不犹豫嫁给了一个一无是处,恋爱中还出轨数次的男人。我们好心奉劝时,她睁着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说:他差吗?他已经是我历任男朋友里综合最好了的呀!

看得出来,她很真诚,没有黑色幽默。

我们大约花了3小时念叨,让她明白自己肤白又腿长,文艺又干练,人美又活好。她领略了我们的意思后,有些惆怅地说:

唉,其实我父母很早就离婚了,我一直挺孤独的,我男友家有一个特别大的大家庭,表兄妹们都相处和睦,家庭聚会要包场一个酒店大堂,我太喜欢那种感觉了!

我们面面相觑,不予置评。

婚后她如愿加入了大家庭,感受到了她渴望的“家庭温暖”,那些盘桓在他们小家庭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公婆是典型的小市民,老公三天两头不着家,直到她女儿三岁能说会道了,她才有了一个可以和她探讨文学艺术的人。

即使她再奉献,再隐忍,老公还是出轨了。老公不会觉得拥有一个知书达理的老婆是幸运,落实到生活细枝末节里,他只觉得这个女人“无法沟通”。

她哭着问我:我牺牲了那么多,想得到一个温暖的家,就那么难吗?

和卷类似的选择和命运,这样的女人,可以统称为婚姻中的“圣母”。

她们在婚姻中并不爱对方,而是想要为自己营造一份落定的安全感。至于什么三观、层次、相貌、甚至人品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安全了啊,再也不会受到冷落。

看起来她们很在乎自己的感受,但,其实她们眼里是没有自己的,她们看不到自己的美好和价值,也不在乎自己爱不爱对方的真实感受。

她们看起来也很伟大,对对方掏心掏肺的好,但实际上是自私的,因为她想给对方的东西,是为了反哺自己的安全感。

《四重奏》里的卷,是修养而深情的,不骄不躁等着老公回来,老公逃跑那天晚上随手扔在地毯上的臭袜子,一年都没有动过——她觉得老公随时会回来。

但现实生活中,圣母式的付出,终极目的是为了控制,控制婚姻,控制自己的生活不再陷入颠沛流离。当这种控制权被对方打破,最终都会落入付出——失衡——怨怼的模式里。

就像我女友的那句:“我牺牲了那么多。”

圣母走向怨妇。原生家庭婚姻的不幸福在循环复制。

无论对我的女友,或者对卷,我都没有任何恶意的批判或者蔑视,而是因为时代的局限,知识的滞塞,我们并没有对自己身上的亚健康心理状态,做出判断和调适,只能做出最本能的“自我保护式”选择,从而得不到真正的幸福。

那么,未婚的女人如何做自我鉴定呢?不让自己落入“圣母”的圈套呢?给你几个参考。

你是否觉得hold不住条件好的男人。

历任男友的条件都比自己差很多。

别人对你稍微好一点,你很容易被打动。

一谈恋爱就收不住,除了恋爱其他任何事都做不了。

你对婚姻的第一诉求,就是安全感。

没有自己的理想型老公画像,几乎都是被动接受对方。

如果这几条里你大部分都中招,那么请追根溯源,找到你对婚恋看法的源头,再对自己进行客观的心理调整。你要记住,安全感这件事,不靠婚姻,也不靠全身心的付出,而是自给自足。

而婚姻的美满,是两个独立人格的舒适调和,平衡状态。光靠一个人付出的婚姻,不但失衡,还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