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说说 > 导航 > 很多人的爱情死于这四个字!

很多人的爱情死于这四个字!

发表时间:2021-04-08

【www.qg13.com - 关于情感的说说十个字】

我们一定看过很多的情感说说,看到情感句子就像是看到了我们自己,最全的情感说说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很多人的爱情死于这四个字!,欢迎阅读与收藏。

红珠最早要嫁给松茗的时候,受到家人的激烈反对,因为松茗是二婚。

但两个人爱得非常坚决,尤其是红珠,面对别人的闲言碎语,她说,鞋子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

为了争取到想要的爱情,他们竟然选择了私奔,闹得小城沸沸扬扬,贴满了寻人启事,连警察都给立案了。

红珠的父母终于妥协,答应了他们的婚事。

几年以后,他们过上了安稳的生活,也有了可爱的孩子。那些充满眼泪和欢笑的青春过去了,他们变得和普通情侣别无二致。

她理所当然地在他面前顶着油腻的头发走来走去,他也理所当然地在她枕边响亮地打着呼噜。

他理所当然地发着工作上积攒的脾气,她也理所当然地穿着破旧的睡裙。

终于,他们在结婚很多年之后离婚了。

一向反对她的母亲倒有点心疼了,她说,怎么,鞋子不是合脚吗,穿了十几年,为什么说丢就要丢了?

她说,年轻时我只以为,鞋子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后来才明白,再合脚的鞋子,不懂得珍惜也会穿坏。

他们打败了世俗,却输给了时间和自己。

··

“无论你变成什么样子,我都会爱你如初。”跟你说这句话的人,如果不是骗子,那一定是个傻子。

既然你变成任何人的样子,他都能爱你如初,他干嘛不直接去爱任何人?

索蕥曾经是个像芭比娃娃一样精致的女神,自然追她的人也很多。其中有个叫阿盛的小伙子看起来特别靠谱。

有一回索蕥腿受伤,又恰逢公司电梯故障,阿盛在众目睽睽之下背着索蕥楼上楼下跑了好几天。

索蕥说,要是我的腿一辈子不好,你能背我一辈子?

阿盛说,当然,无论你变成什么样子,我都会爱你如初。

索蕥很感动,一颗心也在他背上慢慢踏实下来。

结婚后,索蕥不再是那个妆容精致的女孩,还经常把脏了的丝袜扔在地板上。

她从公主变成了主公,习惯在饭后抱着平板电脑指使阿盛端茶倒水。

她以为,阿盛会心甘情愿地爱这样的她,因为阿盛说过,无论她变成什么样子,他都会一如既往地爱她。

可是爱情的世界里哪有什么免死金牌,索蕥理所当然的爱情最终理所当然地死了。

能够淹没爱情的,从来不是什么大风大浪,而是曾经你信誓旦旦的情话真的发生了改变。

···

有人相恋十余年,然后结婚了。

也有人结婚十余年,然后离婚了。

都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其实真正杀死爱情的,不是婚姻,而是婚姻带给爱情的安逸。

有句话说:每当我觉得我的爱情即将理所当然步入永恒的时候,实际上恰恰是危机来临的暴风前夜。情侣交往最忌讳的事,就是把爱情的存在当成理所当然的事。

原来,无论怎样看起来牢不可破的爱情,无论怎样看起来珠联璧合的情侣,都需要随时保留那么一点危机感。

当你觉得爱情理所当然的时候,往往是爱情最危险的时候。

据说,人们的细胞平均七年会完成一次整体的新陈代谢,而人们的爱情或婚姻,到了第七年最可能因生活的平淡规律而无聊乏味,到达一个明显的倦怠期,甚至会经历一次危机考验,人们把这称为“七年之痒”。

然而一份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更为权威的数据显示,七年之痒的说法并不准确,因为婚后十四年才是夫妻或情侣感情生活的重要关口,不少男女是在共同生活了十四年后分道扬镳的。——这一事实足够让更多人大跌眼镜。

走过惊心动魄的磨合期,爱情和婚姻本来该步入宁静的港湾,为何又在此时变得险象环生呢?

其实,不管是七年之痒还是十四年之痒,总之,我们应该看到,无论多好的爱情,如果缺乏危机感,只能单纯在惯性作用下平稳滑行,那么它最终会让人们失去激情和兴趣,乃至感到厌倦,最终停滞不前。

····

在爱情里,我们需要正视许多错误的逻辑。

比如,我们在最早爱一个人的时候,往往小心翼翼,怕自己不够好,怕对方不喜欢,紧张得像只开了屏的孔雀。

可是爱情一旦安逸下来,孔雀就把漂亮的尾羽放下,在污泥里拖来拖去。这对爱情是一种致命的伤害。

把爱情当作理所当然,我们不再经营自己,每天不惜以最糟糕的面貌对着最爱的人,也就不再美好。

把爱情当作理所当然,我们不再感恩对方,心安理得地享受他的所有付出,也就不再心动。

把爱情当作理所当然,我们失去了彼此之间的界限,光着脚在对方的世界里走来走去,也就不再尊重。

所以,结婚多年的夫妻,最容易邋里邋遢地躺在沙发上,毫不掩饰地翻看对方的手机。

这是爱情最安逸的时候,也是最危险的时候。

就像黔之驴的故事一样,驴子习惯了老虎的出没,却不只老虎已经摸透了驴子的底细。

驴子肆无忌惮地踢了老虎一脚又一脚,却没想到会一下子被老虎咬住喉咙。

这不是偶然,这是不思进取的爱情的必然结果。

不要对爱情抱有什么盲目的自信,没有任何一个人在爱情里的付出是理所当然。

无论多好的爱情,都需要危机感。

你只有随时保持一种值得被爱的状态,才有资格对他要求永远。

因为生活不是刻舟求剑,单纯靠“过去”来维系的爱情,真的迟早会过去。

切忌“理所当然”,爱情才会持久保鲜。

编辑推荐

所有的感情忌讳这四个字


吃早餐的时候,我先生突然很萌地对我说:谢谢你。

我有点摸不着头脑:谢我什么?

他说:我觉得很快乐,当我觉得快乐的时候就要谢谢你。

我不禁莞尔。有时候让他帮忙递个东西之类的,我也会习惯性地说句“谢谢你呀”。刚在一起的时候,他总是说“不要跟我说谢谢”,甚至有天还特别郑重地提出了这个问题。我看着他:可我就是想谢谢你啊!

他的企图自是无果。如此谢谢来谢谢去,也走过了好几年。

我先生入职的时候是毕业季,同时期进入公司的大多是校招来的应届毕业生,未婚居多。

同期入职培训的一个同事是社招的,年纪稍微大些,结婚有几年了。

拓展活动的时候,大家起哄,让那个同事讲一讲觉得婚姻里最重要的是什么。

他思考了一会儿,说:信任和感恩。

先生转述给我的时候,我们在一起三年,爱情的甜度刚刚好:价值观已经磨合好,新鲜感尚未缺席,信任愈发牢固。

不管是对方的好,还是自己的付出,都被我们视为理所应当。言语上的客气可以说仅仅是个人习惯。

又过了两三年,经历过一些波折,对婚姻有了不一样的感悟,因着他早餐时的一句“谢谢你”,我又回想起了“感恩”这个并没有真正理解过的词汇。

也许,只有一起在柴米油盐里打上几年滚,才能真正体悟到“感恩”对于婚姻的重要性吧。

表达感谢,意味着我们真心实意的把对方所做的一切视作爱的表现,意味着我们对这段关系的珍视和尊重。

但很多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别说是表达感谢,人们常常只会表达失望和不满。

恋爱初期,在情感和情欲的强烈刺激下,我们的身体分泌充沛的爱情荷尔蒙。这些荷尔蒙会使人丧失部分理性,无意识地隐藏部分真实自我,我们更多的展示着自己好的方面,也会不计回报地为对方付出。

我们会把对方的在恋爱初期的表现和这段关系的状态,定义为“它该有的样子”。但这种热恋的状态注定无法持久。心理学说“人们在得到渴望已久的事物后,过不了多久就对所拥有的新事物习以为常,而不再感到满足”。

当激情消退,感情趋于平淡,我们尝试捡拾被暂时隐藏的自我,对彼此的关注度自然会降低,付出也会相对减少。

如果你不明白这种恋爱的必然发展规律,就会继续不合理的要求关系保持“它该有的样子”,要求对方做那些“应该做的事”。

假设对方已经慢慢舒展自己,表露出更真实的一面,那么要求他仍旧跟热恋时一样,必定会失望,甚至误以为爱情已经死亡。

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在这种失望里领悟到:

对方之前给予的一切并非“理所应当”,并怀着感恩的心情肯定对方的付出,形成良好的反馈,彼此独立又相互依赖的健康关系就会重新构建起来。

我们很可能会重新在婚姻里感到满足。

其实不仅仅是恋爱和婚姻,任何关系都忌“理所应当”。

前段时间我们急需用钱,除了贷款还找亲戚朋友借了一些。

虽然开口之前都互相沟通好了:别人不愿意借很正常,没有任何人有这个义务帮助我们。但是当一个亲戚以一种令人很不舒服的方式回绝之后,挂掉电话我先生还是忍不住生气了:不借可以直说,这种态度算什么?

大概正因为他是平日里关系不错的亲戚,所以潜意识里仍然觉得他理应帮助我们,失望和愤怒的情绪才更加难以控制。

放到工作中也是同理。很多人觉得下属甚至是同事配合自己的工作是理所应当的,安排工作的时候往往就缺乏了更细致的沟通甚至是尊重。

我们总是在无意中不停地划分“内外”,这会使我们与他人的相处能更加从容。

对划到“外”的人我们会不自觉提防,也会降低期望值;当我们将一个人视为“自己人”,会不设防,但也不自觉就抱有了一份特别的期待和信任。

信任自然是好事,就像那个已婚同事讲的那样,婚姻里信任非常重要。家庭中、工作中,任何人际关系和小团体中,信任都是不可或缺的角色。

但是有时候恰恰是因为没有厘清信任和期望的关系,我们内心会怀有一种假设:“因为我相信你,所以我才有这么高的期待”。这使我们视对方的付出为理所应当,当期望数次落空,甚至会质疑对方的感情。

可是从本质上来讲,除了自己,所有人都是外人。对他人抱有过多期望本身就是一件更容易获得失望的事情。

况且,理所应当总是带着一丝自己不易察觉到的理直气壮:

我们是夫妻,所以你该如何如何对我。

你是我的父母/子女,所以你为了我一定要如何如何。

你是我的朋友,所以在我困难的时候你应该怎样怎样。

……

这种理直气壮会给对方带去压力和心理上的负疚感。设身处地想一想,没有人喜欢被要求必须做什么,还得不到应有的感谢和回报。

“这是我应该做的”是用来表达客气的,如果换成“这是你应该做的”就是颐指气使,怎么听都是要吵架的语气。

“我希望你这样做”是用来表达意愿和建议的,如果换成“你必须这么做”就是高高在上的命令,让人很难接受。

婚姻是彼此的爱慕和订立的契约,父母子女是割不断的血脉亲情,朋友是价值观的彼此认同和感情上的契合……

这些关系里的很多付出确实都出自心甘情愿,这是关系建立的初衷。但是当我们接受了太多对方的馈赠,时间久了,就模糊了“他愿意”和“他应当”的区别。

人心不是机械运行的程序,一副“这只是你分内的事”的嘴脸是对他人付出的不尊重。过度利用彼此的感情和关系,很容易使对方厌烦甚至逃离。如果你真的珍惜这段感情和这个人,为什么一定要给对方这么大的压力?

有修养的人付费享受工作人员提供的服务时,尚且会客气地说一声谢谢。对待我们身边最亲密的人时,为何不少一点理所应当,多一点感激,为彼此的感情保温保鲜。

或许,这个改变就可以从一件小事开始,从说“谢谢你”开始。

所有的感情忌讳这四个字。


吃早餐的时候,我先生突然很萌地对我说:谢谢你。

我有点摸不着头脑:谢我什么?

他说:我觉得很快乐,当我觉得快乐的时候就要谢谢你。

我不禁莞尔。

有时候让他帮忙递个东西之类的,我也会习惯性地说句“谢谢你呀”。

刚在一起的时候,他总是说“不要跟我说谢谢”,甚至有天还特别郑重地提出了这个问题。

我看着他:可我就是想谢谢你啊!

他的企图自是无果。

如此谢谢来谢谢去,也走过了好几年。

我先生入职的时候是毕业季,同时期进入公司的大多是校招来的应届毕业生,未婚居多。

同期入职培训的一个同事是社招的,年纪稍微大些,结婚有几年了。

拓展活动的时候,大家起哄,让那个同事讲一讲觉得婚姻里最重要的是什么。

他思考了一会儿,说:信任和感恩。

先生转述给我的时候,我们在一起三年,爱情的甜度刚刚好:价值观已经磨合好,新鲜感尚未缺席,信任愈发牢固。

不管是对方的好,还是自己的付出,都被我们视为理所应当。言语上的客气可以说仅仅是个人习惯。

又过了两三年,经历过一些波折,对婚姻有了不一样的感悟,因着他早餐时的一句“谢谢你”,我又回想起了“感恩”这个并没有真正理解过的词汇。

也许,只有一起在柴米油盐里打上几年滚,才能真正体悟到“感恩”对于婚姻的重要性吧。

表达感谢,意味着我们真心实意的把对方所做的一切视作爱的表现,意味着我们对这段关系的珍视和尊重。

但很多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别说是表达感谢,人们常常只会表达失望和不满。

恋爱初期,在情感和情欲的强烈刺激下,我们的身体分泌充沛的爱情荷尔蒙。这些荷尔蒙会使人丧失部分理性,无意识地隐藏部分真实自我,我们更多的展示着自己好的方面,也会不计回报地为对方付出。

我们会把对方的在恋爱初期的表现和这段关系的状态,定义为“它该有的样子”。

但这种热恋的状态注定无法持久。心理学说“人们在得到渴望已久的事物后,过不了多久就对所拥有的新事物习以为常,而不再感到满足”。

当激情消退,感情趋于平淡,我们尝试捡拾被暂时隐藏的自我,对彼此的关注度自然会降低,付出也会相对减少。

如果你不明白这种恋爱的必然发展规律,就会继续不合理的要求关系保持“它该有的样子”,要求对方做那些“应该做的事”。

假设对方已经慢慢舒展自己,表露出更真实的一面,那么要求他仍旧跟热恋时一样,必定会失望,甚至误以为爱情已经死亡。

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在这种失望里领悟到:对方之前给予的一切并非“理所应当”,并怀着感恩的心情肯定对方的付出,形成良好的反馈,彼此独立又相互依赖的健康关系就会重新构建起来。

我们很可能会重新在婚姻里感到满足。

其实不仅仅是恋爱和婚姻,任何关系都忌“理所应当”。

前段时间我们急需用钱,除了贷款还找亲戚朋友借了一些。

虽然开口之前都互相沟通好了:别人不愿意借很正常,没有任何人有这个义务帮助我们。

但是当一个亲戚以一种令人很不舒服的方式回绝之后,挂掉电话我先生还是忍不住生气了:不借可以直说,这种态度算什么?

大概正因为他是平日里关系不错的亲戚,所以潜意识里仍然觉得他理应帮助我们,失望和愤怒的情绪才更加难以控制。

放到工作中也是同理。很多人觉得下属甚至是同事配合自己的工作是理所应当的,安排工作的时候往往就缺乏了更细致的沟通甚至是尊重。

我们总是在无意中不停地划分“内外”,这会使我们与他人的相处能更加从容。

对划到“外”的人我们会不自觉提防,也会降低期望值;当我们将一个人视为“自己人”,会不设防,但也不自觉就抱有了一份特别的期待和信任。

信任自然是好事,就像那个已婚同事讲的那样,婚姻里信任非常重要。家庭中、工作中,任何人际关系和小团体中,信任都是不可或缺的角色。

但是有时候恰恰是因为没有厘清信任和期望的关系,我们内心会怀有一种假设:“因为我相信你,所以我才有这么高的期待”。

这使我们视对方的付出为理所应当,当期望数次落空,甚至会质疑对方的感情。

可是从本质上来讲,除了自己,所有人都是外人。对他人抱有过多期望本身就是一件更容易获得失望的事情。

况且,理所应当总是带着一丝自己不易察觉到的理直气壮:

我们是夫妻,所以你该如何如何对我;

你是我的父母/子女,所以你为了我一定要如何如何;

你是我的朋友,所以在我困难的时候你应该怎样怎样……

这种理直气壮会给对方带去压力和心理上的负疚感。设身处地想一想,没有人喜欢被要求必须做什么,还得不到应有的感谢和回报。

“这是我应该做的”是用来表达客气的,如果换成“这是你应该做的”就是颐指气使,怎么听都是要吵架的语气。

“我希望你这样做”是用来表达意愿和建议的,如果换成“你必须这么做”就是高高在上的命令,让人很难接受。

婚姻是彼此的爱慕和订立的契约,父母子女是割不断的血脉亲情,朋友是价值观的彼此认同和感情上的契合……

这些关系里的很多付出确实都出自心甘情愿,这是关系建立的初衷。但是当我们接受了太多对方的馈赠,时间久了,就模糊了“他愿意”和“他应当”的区别。

人心不是机械运行的程序,一副“这只是你分内的事”的嘴脸是对他人付出的不尊重。

过度利用彼此的感情和关系,很容易使对方厌烦甚至逃离。如果你真的珍惜这段感情和这个人,为什么一定要给对方这么大的压力?

有修养的人付费享受工作人员提供的服务时,尚且会客气地说一声谢谢。

对待我们身边最亲密的人时,为何不少一点理所应当,多一点感激,为彼此的感情保温保鲜。

或许,这个改变就可以从一件小事开始,从说“谢谢你“开始。

很多人追不代表很多人爱


很多人追不代表很多人爱

我参加一个熟人的婚礼遇到了曾经的同事桃子,刚巧我俩都不认识其他人就结伴坐到了一起,整个婚宴过程桃子都郁郁寡欢,当新郎新娘发表完一段感性的致辞,大多数人都被触动拍手叫好,唯独桃子垂首叹息。

我不好问桃子发生了什么,她自己先找我聊上。

桃子说现在每次参加婚礼都高兴不起来,看着人家修成正果幸福满满,她就觉得格外落寞。

我颇有些意外,要知道我所认识的桃子曾是公司的风云人物,虽说算不上什么惊人美貌,但胜在身材高挑,性格开朗外向,无论走到哪里异性缘都相当好,献殷勤的男同事更不在少数。照理说这样的女孩要找一个人好好谈恋爱并不难。

我如实说我真没想到像你这般受欢迎的女孩在感情上也会失意。

桃子叹息,的确追的人不少,可真心的没几个,太多的烂桃花反倒吓跑了真正的有心人。

接下来桃子并没有透露太多,但我大概也猜想得到。

但凡长相稍微过得去的女孩,只要性格讨喜,总是不乏人追。年轻的时候看着有那么多人围着自己转很容易得意,免不了蹉跎,最后才发现追你的人其实并不代表都爱你。

你的那些追求者无外乎以下几种:

1、打心底里喜欢你,而且是真的想跟你有结果的那种。这种最具有忠诚度,愿意付出的时间成本也最多,就算希望渺茫也会默默守候在你身边。

2、对你有好感,但也并非说非你不可,通常得不到回应就知难而退,男人的自尊让他们很难面对爱情带来的挫败感,一辈子只等一个人的毕竟在少数。

3、出于虚荣或者征服欲,觉得追到你很有面子和成就感,他们愿意投入的心思和时间成本都不会少,看起来很像真爱,但一旦目的达到,你不过是一个附属品。

4、广撒网,能逮一个是一个。在他们眼里,随便找一个可爱一点的女孩谈恋爱比死磕到底追一个女孩划算多了。

5、觉得你够开放,容易接近,至少可以调下情。你在他们眼里就是一具活色生香的肉体而已,一旦发觉你玩不起,他们就会玩失踪。

很多情况下男人追你真的只是觉得你看起来好追而已,尤其容易发生在性格外向的女孩子身上。你有没有看见过一个冰山美人身边围了一堆狂蜂浪蝶的,急着猎艳的男人是不会花费时间在看起来根本不可能的人身上的。

通常性格外向的女孩很容易被人联想到思想开放,你觉得自己大大方方跟许多异性做朋友,在动机不纯的人眼里你是在给他接近你的机会,没准人家还觉得是你在释放求勾搭的信号。

事实是你真的无形中给居心不良的男人制造了机会。你常常三言两语,一两个照面就可以跟人混得很熟,这个熟当然是表面。而内敛一点的女孩跟人保持的安全距离相对较远,她们需要更多的时间熟悉并了解一个人。因此一个见过寥寥数面或者了解得并不深的男人约你出去时,内敛一点的女孩大多会拒绝,而你可能习以为常,心想多认识几个朋友也挺好呀。

我没少听身边的小姐妹抱怨过,明明只是单独跟他吃了一顿饭,没想到中途就开始动手动脚,还各种露骨短信问候。

如果只是偶尔发生这种事情还能说得过去,如果你经常碰到这样的人真的要好好反省一下自己。

随和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跟不熟悉的男人单独吃饭看电影,也不是能跟大部分的男人称兄道弟。不要动不动收人家的礼物和无缘无故的殷勤,更不要有男人凑上来就觉得人家爱上了你,你再国色天香,也不见得全天下的男人都会爱你呀,更何况你真的没有你自己想象的那么有魅力。

当然我们不能恶意度人,你的众多追求者中确有人出于真心,但是鱼目混珠的情况下,你很难短时间内从中发现究竟谁是真心谁不是。尤其当陶醉在自己无穷的个人魅力当中的时候,你很容易迷失。

这种情况下你很容易做出以下抉择:

一种是谁都不选,就是享受被那么多人捧着的感觉,听不完的情话,收不完的礼物,等不完的惊喜,别的姑娘艳羡的眼神,这些都是你上瘾的理由。

另一种是选择了那个追得最殷勤最凶猛的,或者各方条件最能打动你的,既然将来的事情谁都不知道,至少可以选那个眼下能为你做最多的。这也是许多看起来条件很好的姑娘轻易栽在渣男手上的原因之一。

不需要爱情衬托不需要男人依靠的独立女性不在此例。

谁都不选,即所谓的挑花眼,到最后大把的年轻小姑娘涌上来,你的落差只会越来越大,你吃惯了鱼翅鲍鱼,一时怎么接受得了萝卜白菜,胃口已经被养得娇贵,也就轻易不会屈就。

选了一个并非真心待你的也没什么区别,之前或者还能把你女神似的捧着,等冷却下来你就没那么好的待遇了。

我为什么说女孩被很多人追未必是好事,因为追你的人越多你越容易被表象迷惑,越容易掉入鲜花和巧克力铺的陷阱。

我不是要教女孩们妄自菲薄,每个女孩都值得被爱。很多人追非但不是你的错,还是你个人魅力的体现,我要说的只是一个女孩被人追真的很正常,你的优越感不应该来自有多少人追你。有很多人追不代表就有很多人爱,真正爱你的人一个就够。

说这四个字的男人,你一定要离开!


“多大点事啊,你至于吗?”

“不就违个章,多大点事啊!”

“不过忘了接你而已,才多大点事!”

……

“多大点事”这四个字,你熟悉吗?不出意外,我们很多人都是信手拈来!

上周,我接待了一个来访大姐,因为被骗两万块前来咨询。过程非常顺利,不料结束时,她女儿的一句话差点把妈妈打回原形。

她说:“老师麻烦您了,我妈真是,多大点事啊,人家被骗20万也没要死要活的。”

看到大姐变得有些局促,我赶紧私下提醒了她女儿,但仔细想来,“多大事儿”这四个字却让我不寒而栗。

这四个字,说出来时,是那么地随意和顺口。但它被说的有多轻描淡写,就有多浓墨重彩。

就像这个大姐,她要承受两万块钱不翼而飞的心疼,还有“你这么脆弱”“别人就不会这样”的评判和比较。

其实,“多大点事”这四个字,是一种略带轻蔑的否定,是一种居高临下的不屑一顾,更是一种起反作用的安慰。

“多大点事”会影响孩子的“同理心”

受“多大点事”影响最多的人,莫过于我们的孩子。

我曾见过一个孩子摔倒后,妈妈和他的对话。

儿子说:“妈妈,疼,抱抱!”

妈妈说:“你是男子汉,这才多大点事啊,快起来!”

说完扭头走了,孩子原地坐了几十秒,抓起玩具就去追妈妈。一路上哭得很伤心。在这个当下,孩子心中“被在乎”的情感,就被妈妈忽视了。

一个从没有被“同理心”过的孩子,是永远都不懂得如何对他人保持同理心的。当孩子呼唤爱时,我们用一句“多大点事”简单回应,一次次错过这些培养“同理心”的时刻。

朋友苏苏就做的很好,她和女儿看抖音,有个孩子被扔的搞笑段子,孩子却哇的哭了起来。

她没有笑孩子,也没有任何点评,而是抱着孩子说:“宝贝,你看到小朋友找不到妈妈,所以你很难过是吗?”孩子委屈地点点头。

苏苏就这样默默抱着她,1分钟不到,小女孩又开心地满地跑。

苏苏说,在孩子那里没有大小事,看起来不重要的事,孩子的感受可能却是不同的。

确实,在孩子想要“被看见”“被在乎”时,一句“多大点事”只会切断任何与孩子链接的可能,经常被这样对待,很容易让孩子失去同理心。

“多大点事”,是亲密关系疏远的催化剂

来访者小刘在咨询里委屈大哭,她说最讨厌老公冷笑般的一声“切”,因为那会让她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愚蠢、最小气、最不值得理解的人。

比如有次被年轻同事抢走了客户,她在公司忍了一天,回家和老公讲述,本以为老公会安慰他,但老公的回应是:“就这点破事啊,我以为怎么了呢?”

这句话让她瞬间崩溃,不仅再没有说下去的欲望,还一个人跑回卧室大哭。

她说,这样的场景是她婚姻里的家常便饭。一次又一次类似的忽视,让小刘不愿意再跟老公敞开心扉。

心理学家戈特曼曾做过一个实验,他观察伴侣间的语言态度来预测离婚率,准确性高达94%,而轻蔑就是最影响亲密关系的态度之一。

毫无疑问,在亲密关系中,“多大点事”就是一种带着轻蔑的忽视。

其实,婚姻就是琐碎事情的集合体,伴侣要说的事情或许真的很小,但他在乎的是你的态度,以及能否获得那份“被爱”的感受。

婚姻里,无论男人还是女人,如果常常用“多大点事”把伴侣拒绝在沟通的大门之外,彼此都会慢慢丢失“爱与被爱”的能力,这段关系也会慢慢疏远。

“多大点事”是友情里最要命的阻碍

同事小溪曾吐槽过她的一个好朋友,两人来自同一个地方,经常约着吃饭逛街,但关系却很难深入,尤其不能聊心事,因为朋友总是一副“有啥大不了”的态度。

比如小溪抱怨老公不干家务,朋友会说:“就这点事,你就生气,你是没见过更厉害的。”

小溪和朋友分享自己想要买个房子,但纠结于买公寓还是小户型房子,好朋友会说:“想买就买啊,多大点事,有啥好纠结的。”

一次次的“多大点事”把两个人推向渐行渐远。

其实,不仅小溪,类似的场景在友情中并不少见,比如一个人刚想发泄一下,另一个人就说:“你才哪到哪,我才惨呢!”

很多情况下,说的人也只是想要发泄一下,作为朋友,你只需要做一个合格的倾听者,让她知道:“我在这里陪你”就好。

在友情里,吐槽小事是一次次建立信任的试探,如果我们去一本正经地分析或者评判,深入互动的安全感就会剥夺,关系也会因此失去根基。

而“多大点事”,恰恰是隔断友情中连接的最大障碍。

关系里没有小事

很多关系,都是一件件小事堆积而成,摧毁它,并不需要太大的事情。而“多大点事”就是那个不起眼的“蚁穴”,短期看,它不会怎样,但会慢慢把一段关系吞噬到无法修复。

因为,语言传递的是背后的态度。“多大点事”,或许只是一句口头禅,又或者一句代表安慰的话,但对于听者而言,它就是:“你太脆弱了”、“你真小心眼”、“你不如别人”等等。

这会让一个人陷入自我怀疑,“我是不是错了”,“我是不是不应该有这样的感受”,甚至有些敏感的人会解读为所有人都觉得我不好。

试想,如果你告诉亲近的人自己很难过,他说:“多大点事”;你抱怨生活中的琐事,他又说“多大点事”;你伤心地对着他哭,他还说:“多大点事”……你一定不想再靠近这个人。

其实,是非对错远没有态度重要,而且任何一种感情,只有关系在,是非对错也才有意义。而“多大点事”四个字,很容易让彼此失去建立关系的安全感。

扔掉“多大点事”,去看到对面的人,接纳他、倾听他,看似这是爱人,其实也是被爱。

多少女人的一生,输给了这四个字


近日,电视剧《第二次也很美》在各大卫视火热播出,而“全职妈妈”再次引发网友关注。

“毕婚族”安安,曾经的梦想是剑指天涯,23岁大学一毕业就被拐进了婚姻的殿堂,从此江湖是路人。

结婚后丈夫俞非凡变成了“工作狂”,安安则化身相夫教子的家庭主妇。

本以为会携手到老的爱情,没想到不到五年就婚姻就宣告结束。

当她拎着行李,站在自己曾经的家门前时,丈夫俞非凡重重地关上了门。

安安才发现自己失去的不仅是婚姻,她已经无家可归。

可是这时安安连悲伤的时间也没有,因为全职太太的身份,在孩子的监护权争夺战中她毫无胜算。

其实何止是安安,很多家庭主妇也是一样,如果婚姻出现问题,根本毫无反击的能力。

她们完全没有自己的生活,没有自己的职业,家庭就是她的全世界。

可悲的是,大多数的全职太太不但没有赢得应有的尊重,反而成为了家里那个“隐形的人。”

对于丈夫和家人来说,无论她们做的有多出色,不过是理所当然。

她们没有话语权,没有消费资格,甚至可能会被丈夫嫌弃没有收入而一脚踢开。

婚姻里,最危险的职业是全职妈妈,而多少女人都输给了这四个字。

01

“结婚后,我成了家里的隐形人”

就在前段时间,韩国电影《82年生的金智英》引发了社会关注。

而这部评分两极分化的影片下,隐藏了社会对职业太太的严苛和不公。

金智英出生在韩国一个普通家庭,接受过不错的教育,在三十一岁嫁给自己的学长,组建了属于自己的家庭。

她的人生轨迹普通又寻常,她就是生活在我们现实里的妈妈。

金智英的生活很忙碌,她无时无刻为家庭奔波,根本没有一点喘息的时间。

当她向丈夫诉说自己太累了,丈夫却认为看孩子就是休息。

即便她想去犒劳自己,买一杯咖啡时,也会被旁人嘲讽“妈虫”。

从来没有人对疲惫的她说一句“辛苦了”。

所有人对金智英的辛苦都视若无睹,似乎她的劳动毫无意义。

可是全职妈妈真的没有劳动价值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就在前段时间,外国有一个公司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招聘会。

招聘要求应聘者二十四小时工作,没有休息日,熟练掌握多种技能,并且一旦任职便不能在辞退。

对于几乎等于变态的条件,应聘者嗤之以鼻,怎么会有人去答应呢?

这样的工作即使是高薪,也是无法胜任的。

但事实上,这份工作有无数的人在不计回报的工作,她们就是妈妈。

婚姻的得失,从来不是依靠金钱计算的。

有的人努力赚钱,为了给家人提供优越的物质基础,而全职太太则是让家人生活在爱里。

可是人们往往只能看到工作者的艰辛,却不能望见全职太太的付出。

02

一场短暂的婚姻

没有谁是绝对过错方

知乎上曾经有人提问:

“为什么那么亲密的我们,在我成为全职太太以后却渐行渐远了?

其实对每段婚姻来说,答案可能都是不尽相同的。

就像是前几天,闺蜜冉冉就和丈夫因为“性格不合”离婚了。

曾经的冉冉和先生是我们朋友圈出了名的模范情侣。

他们有相同的成长环境,旗鼓相当的学历,共同的兴趣爱好,只要在一起总是有说不完的话。

可是当冉冉生完孩子以后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老公嫌弃冉冉产后发胖,不做身材管理,几次嘲笑她是“黄脸婆”。

随着先生事业发展越来越好,冉冉和先生的共同话题却少得可怜了。

冉冉每天在家看孩子,每当丈夫回来的时候,想和她说一说孩子的成长,先生总是不耐烦。

先生想和冉冉讲讲工作上的烦心事,可是冉冉根本听不懂。

就这样两个相爱的人渐行渐远。

一场短暂的婚姻,没有谁是过错方,打败爱情的不是小三,而是婚姻的本身。

曾经两个人走在同一起跑线上,可是后来先生走的快了,冉冉慢了下来,她追不上了先生的步伐。

现在她就像是一株菟丝花一样,缠绕着别人,却找不到自己的根。

在这段婚姻里,冉冉似乎丢掉了最重要的东西:自我。

而好的婚姻,往往讲求势均力敌。

没有了自我的女人,却失去了和爱人平等地站在一起,只敢默默做那个“背后的女人”。

但是男人可能短暂地爱一下你年轻的容颜,可是支撑你们走下去的却是一起并肩作战的能力。

毕竟生活很难,没有谁能扶持谁一辈子,唯有相互支持。

03

婚姻里没有躺赢

你得找回迷失的自己

女人最可悲的不是年华老去,而是在婚姻和平淡生活中的自我迷失,女人可以衰老,但一定要优雅到老,不能让女人将婚姻消磨地失去光泽。

就在前几天,演员刘敏涛出席新片发布会,再次被称赞演技超群,可是谁知道她也曾经彷徨迷茫过呢?

从小刘敏涛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一出道就便和六小龄童参演了《祝你好运》,事业可以说是顺风顺水。

可是在她的事业巅峰之际,她遇到了爱人商常乐,并且成为了一个妈妈。

整整七年,她没有出来拍戏,而是在家做一名贤妻良母。

直到有一次,她和先生一起去日本游玩,她想买一只抹茶冰激凌,却发现身无分文。

这时候的刘敏涛才发现:现在的自己卑微且苍白。

丈夫长时间在外经商,家里许久不见他的痕迹。

在一个盛夏的夜晚,独自一人的刘敏涛下定决心改变这个局面,重新找回自我。她说:

“我不相信疲惫和麻木是中年的底色。”

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她成为了《伪装者》里优雅知性的大姐明静,她是《琅琊榜》里的静妃娘娘,每一个角色都让人过目不忘。

现在的刘敏涛脸上总是带着满足的笑容,她的微笑并不来自任何人,而自己赋予的。

有人说,婚姻里从来没有躺赢,学会独立地与爱人并肩前行才是才是婚姻的真谛。

对于当代女性而言,独立是必不可少的。

从长久来看,女人只有拥有了独立的能力,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从而真正成就属于自己的绚烂人生。

04

真正治愈自己的只有自己

做女人难,做个被人夸奖的女人更是难上加难。

因为如果出去工作,那你就是不顾家,太自私;可是如果留在家里,那就会被嫌弃吃软饭,靠人养着。

其实,职场女性也好,全职太太也罢,我们应该理解每一份决定。

因为无论做出哪种选择,重要的是要学会:

生活独立,不执念于过去,不畏惧于将来。

就像是《随着日子往前走》写过:

“你都要相信,真正治愈自己的,只有自己。不去抱怨,尽量担待;不怕孤单,努力沉淀。”

要知道,没有人能去代替过你想要的人生。

女人呐,爱自己才是终身浪漫的开始。

婚恋关系中,有多少女人就毁在这四个字上


1

看一期情感栏目,被一个女孩的恋爱史惊到了。

读高中时,女孩被男同学追,高二时确定恋爱关系,高考之后就结束了。原因之一是异地,更重要的原因是,女孩觉得男同学猜疑心太重。

大学时,女孩谈了男朋友。男同学听说后,马上赶往女孩就读的学校,信誓旦旦地说,一定会改掉猜疑心这个毛病,求女孩再给他一次机会。

女孩心软,同时也以为男孩可能真的会痛改前非,结果就复合了。

大学毕业后,两人如愿回到同一座城市工作。

有一次,女孩和同事们出去聚餐,手机没电了,男同学没能打通手机,第二天跑到单位来质问,让女孩很没面子。

还有一次,女孩出差归来,男同学去接,发现女孩和公司男同事一起下车,其实只是火车上偶遇。结果,男同学一直追问此事。

女孩终于受不了,再次提出分手。

男同学不同意,称自己浪费了十二年光阴在一个女人身上,心理不平衡。

女孩含泪说,我以为他能痛改前非,也一直在给他机会,结果却没有任何改变,我也消耗了十二年光阴呀。

在观众的唏嘘声中,女孩终于转身离去,再也不肯给男同学机会。

情感专家为此感叹,不要想着去改变一个男人,任何改变最后都是徒劳的,也许会有改进,但只是一点点而已,有些人的个性已经深植于骨子里,是很难改变的。

2

婚恋关系中,有多少女人,一直相信男人所谓的痛改前非,一次次给对方机会,一次次将自己陷入万劫不复之中,最后伤了自己,误了大好时光。

前段时间热播剧《我的前半生》中,姐姐罗子君因为老公出轨,虽然心中万般不舍,最后还是忍痛离掉。

而妹妹罗子群则优柔寡断,她的老公白光不仅事业无成,而且还酒后家暴,但是罗子群一直忍着,在白光的“我一定会痛改前非”的忏悔声中,一次次给他机会。

罗子群只所以这样容忍,是因为在她心中一直幻想着,老公白光一定能够痛改前非的。

因为罗子群没能离成婚,她的母亲临死前不甘心地说了一句话,绝大部分女人就死在了自以为男人能“痛改前非”这件事情上了。

后来,剧中的罗子群离婚了,不再相信白光的痛改前非了。

为什么女人总是会轻易相信男人的痛改前非呢?

在任何一段感情中,男人只是投入生命中的一部分,而女人则是投入了生命的全部。女人因为投入得多,并且没有计较利益得失,结果便是输不起也不肯输。

面对男人的种种不堪,依然心存侥幸,幻想着通过自己的努力、打造、整改等等,那个男人就能洗心革面,脱胎换骨,从此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自己面前,然而这只是幻想而已,现实终究是残酷的。

英国诗人王尔德说过这样一句话,女人是用耳朵恋爱的,而你们男人如果会产生爱情的话,却是用眼睛来恋爱的。

因为女人善于耳听爱情,结果往往就会中了男人所谓的痛改前非的承诺,最后却把自己弄得遍体鳞伤。

3

最近网上有个视频,看完之后整个人都不爽了。

某女通过相亲认识一男人,交往不久就结婚了。岂料,男人对她并不是真心,而是不断地在她那里骗钱,前后骗去几百万,期间还对女人家暴。

女人一直忍,认为男人会改,会和她好好过日子。但是男人不仅没有改,而且还变本加厉地打骂她。女人终于明白,一切努力是徒劳的,于是愤而离婚。

离婚了,应该就没有事情了吧,没有,男人继续纠缠不清,时时找女人要钱,并且还叫嚣着,她是自愿的。也就是说,女人是自愿求他打骂的。

为什么这个男人如此嚣张呢?都是因为女人的一次次忍让,让男人有恃无恐,让男人有底气如此做,而女人的忍让中,无外乎存在着幻想,他会痛改前非的。

如果把婚恋关系比作一场搏弈,那么最后输得最惨的往往是女人,因为女人不果断不绝决,总是寄希望于所谓的痛改前非这四个字上。

对于女人的这种自以为是,作家毕淑敏说过一句话,女人难得智慧。她们多的是小聪明,乏的是大清醒。

4

承诺都是有口无心,所以,不要再相信男人的承诺,不要看他说了什么,要看他做了什么。

女人永远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试图去改变一个男人,男人如果真爱你,不需要你用心去改变,他自己也会收敛的。

你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也无法改变一个骨子里就不想改变的人,与其这样不如转身走掉,免得受更大的伤害。

曾经有个女孩,在微信群里求助,男朋友劈腿了,被她无意中撞见,男朋友赌咒发誓一定改。

女孩说,我应不应该原谅他?他真的能改吗?

群里的朋友众说纷纭,有一位心理学家给出最理性的建议,与其寄希望于他能痛改前非,不如把希望留给自己,重新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

婚恋关系中,遇到对你说,我会“痛改前非”这四个字的男人,女人就要注意了,最好的应对方式就是及时止损,转身离去,别让这四个字毁了你的人生。

人生很贵,请别浪费。

杀死一段感情的,不一定是穷,更可能是这四个字…


前几天和朋友聊天,她突然很感慨,说我们真的是上了年纪了,以前见面说谁谁谁分手了,现在变成又有人离婚了。

我知道她说的是阿琳,最近刚和老公办完离婚手续,原因说起来大家可能都有点不信,居然只是因为一道没有放盐的菜。

那天阿琳下班做好饭等老公回来一起吃,可能是太累做菜的时候走神了,有道菜忘记放盐了,老公吃到后一口吐出来就开始抱怨,“我上班这么辛苦回家连顿饭都吃不好,这日子过的真的是没有意思”。

阿琳也很委屈,两个人吵了一架,最后吵到民政局办了离婚手续。

阿琳找我聊的时候,我劝她是不是太冲动了,可能她老公那天只是心情不太好,又没出轨又没犯什么大错,没必要闹成这样吧。

她说这件事情只是一个导火索,她真正受不了的是对方永远都用理所当然的态度来享受她的付出,一点都不会费心维护这段婚姻。

听到理所当然四个字的时候,我心里咯噔一下,没有再多说了。

我在很多地方听到过这个词,也很明白说出这句话的人,心里早已承受了太多的委屈,转身离开可能才是最好的选择。

一段婚姻最怕的不是物质条件的匮乏,也不是炸弹一样的出轨事件,更不是愈发趋于平淡的柴米油盐。

而是我对这段婚姻掏心掏肺的付出,你却觉得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存在。

“家务不是女人理所当然要做的”

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上一辈人的误导,很多男人对于家庭的架构,还沉浸在封建思想“男主外女主内”的想法里。

我要赚钱养家,你就一定要把家里收拾的整整齐齐;

我不爱吃外卖,你就一定要每天做好便当让我带去公司;

我没时间休息,你就一定要把脏衣服都洗好熨好叠好放好;

...........

不知道男人在心里设定好这一切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老婆也和自己一样,朝九晚五,时不时加班,也会碰到棘手的工作和难缠的客户。

上班累到半死回家还愿意给你做饭,不是因为义务,而是因为爱你,要是学不会感恩,就不要指望对方一门心思的继续对你好。

就像阿琳老公一样,阿琳说他从来不会主动做家务,周末在家的时候,自己忙前忙后,洗衣做饭拖地,收拾一周的烂摊子,他就在沙发上躺着打游戏刷剧,到了饭点还要喊饿让她去做饭,一点都不会体谅她的辛苦。

有一次阿琳问起来,为什么你不能和我一起分担家务呢,他说“你见过哪个大老爷们做家务的,这本来不就是你们女人该做的吗”。

阿琳不能接受这样直男癌的言论,但是她忍下了心里的委屈,继续为这个家付出,直到再也忍不住,选择了离婚。

结婚前男人说要给你一个家,结婚后女人真正得到的,却是一套需要24小时待命整理的“酒店式公寓”。

“孩子不是女人理所当然要生的”

婚姻里有一个隐形的杀手,说起来可能有点残酷,是生孩子。

单身的时候被催着相亲找一个合适的人结婚,结婚后逢年过节被双方家人一起催着生娃,再过几年开始被催着趁年轻生个二胎。

不管是老公,还是父母,所有人都觉得生孩子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好像女人存在的意义就是传宗接代,没有人问过她想不想,要不要,愿不愿意。

我身边有很多女性朋友,都恐婚恐孕,甚至有很多人觉得,如果不结婚可以避免生孩子,她们宁愿一个人过一辈子。

生孩子对所有女人来说都是一场劫难,远比看起来惊险百倍。

从一开始的孕吐,到每天晚上睡不好的困扰,再到为了营养均衡勉强咽下所有之前讨厌的食物,还有生完之后布满妊娠纹的皮肤,每一个说起来“轻松”的经历,都是女人对怀孕的恐慌。

面对这份恐慌,女人需要的不是冷冰冰的一句,“别人都会生孩子,就你矫情怕这怕那”,而是理解、陪伴和呵护。

苏子的老公在这件事情上就是模范丈夫的代言人。

结婚典礼上,他当着所有人的面说,“我知道你一直害怕生孩子,我答应你,一辈子都陪你过二人世界,没有孩子又怎样,有你在身边,就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幸福”。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结婚好几年,从来没有提过这件事情,还把父母的唠叨全部拒之门外,不让苏子听到。

他们一直没有孩子,但是日子过的特别和谐和开心。

苏子说,遇到这段婚姻,完全打消了她对承诺的顾虑,也许再过几年她也会想要一个孩子,但是她一点也不恐慌,因为她知道,老公永远不会把生孩子看的理所当然,他的那份爱,永远都在自己身上。

生孩子是劫难,但是一个贴心的丈夫,会赋予女人保护层。

“照顾公婆不是女人理所当然要承担的”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的时候,最担心的事情就是有人生病。

朋友的婆婆前段时间动了个小手术,住院了一段时间,病倒不是什么大病,主要是术后住院,需要有人去陪护。

她和老公两个人都上班,双休日还好,工作日就比较难弄了。

一开始她还想着两个人商量一下,互相协调一下时间,请个假换着去照顾婆婆,结果老公直接决定,“要不你请半个月的假照顾一下咱妈吧,我工作脱不开手,再说你做儿媳妇的这也是本分”。

朋友当场懵住,你工作忙难道我就不忙吗,刚好那段时间朋友公司赶上评比,比较关键,请半个月假评比肯定就没戏了。

本来这也不是什么大事,毕竟婆婆的身体健康是第一位的,关键是老公的态度,好像照顾婆婆是自己一个人的事情,很理所当然的就要牺牲自己的工作去看护。

男人在这种事情上都很“双标”,儿媳妇理所当然要照顾婆婆,女婿就不方便去照顾丈母娘了,哪有什么儿媳妇的本分,不过是他自私的体现罢了。

我们在婚姻里会遇到三种男人:

A级老公明白婚姻是需要两个人一起维护的,会主动分担生活中的大事小事,懂得理解对方的付出和辛苦;

B级老公不太会主动分担各种杂事,但是心里明白妻子是在付出,会给予称赞和奖励,并在对方累了的时候一起帮忙;

C级老公不但什么都不会分担,还把对方的付出当成理所当然的事情,甚至会指责妻子没有把自己照顾好。

可是男人啊,这个世界上哪有那么多的理所当然,你身边那个女人,嫁给你之前,也是一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可爱女孩啊。

而且当你觉得另外一个人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时候,也在否定这一份付出,一步一步的杀死对方的爱意和热情,杀死两个人的婚姻。

婚姻和生活是两个人的,需要一起承担一起维护,没有人要一门心思死心塌地的对你好,也没有人天生就该承担那么多责任。

要学会感恩另一半的付出,也学会理解另一半的辛苦。

也希望各位姑娘,一生被爱一生被呵护,一生拥有属于自己的A级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