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故事 > 导航 > 大山,大山

大山,大山

发表时间:2020-09-08

【www.qg13.com - 关于野菊花的情感美文】

把我们的爱情写成生动的故事,等到我们都老的时候就翻出来回忆,我们究竟记录了什么样的爱情故事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山,大山,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的家在大山深处。祖父们埋在这里,父亲们长在这里,我们生在这里。家在这里,梦想就从这里开始出发,根就从这里开始发芽。站在山顶,那连绵起伏的山峦,像我的梦想一样波澜壮阔,又像父亲的希望,绵延而悠长。

多少次,走过这熟悉的街道。一条条,一步步,都记录下岁月的味道。也曾经立志学不成名誓不还,但是呵,这世间,从大山走出的孩子多了,有多少是衣锦还乡?不论你蓬头垢面,还是趾高气昂,大山,这从不言语的大山,无条件的接纳了你,包容了你,拯救了你。今天过后,太阳依旧升起,希望还有,梦还在!

我不知道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你,这淳朴敦厚的大山。春有清香夏有阴,秋有收获冬有风。每一天,每一年,默默的开落。你从不担心,大山的孩子会受委屈。他有大山一样的胸怀,达则兼济天下。试问江南,如水的骨骼能否培养出大气磅礴的姿态?

十月啊,人们说是金秋。我从你的脸上看不到疲惫。仍然是生机勃勃,仍然是满腔热血。这是大山男儿的姿态!从山脚开始,一层一层,各种色彩交织着,仿佛是给我们每前进一个阶段的奖励。彩虹如练,飞舞盘旋,我的梦也和她一起起飞。送走了一个个指点江山的少年,你还剩下什么。从不抱怨,这都是你的孩子。深夜降临,他们都沉睡在你的臂弯,梦着遥不可及的梦。依然爱恋无边。

从春天开始,我们就准备好了索取。山花烂漫,可曾留一丝清香给您?夏梦悠悠,可曾留最美的给您?硕果累累,可曾把最甜的给您?冬雪飘飞,谁来安慰您僵硬的身,冰冷的心?岁月啊,你无情的带走了所有,就连梦想,也都是别人丢下的。我多想一直像孩子一样待在你的身边,听你说四季的故事,抚摸你粗糙的手掌,细数你洁白的发丝,凝视你慈祥的容颜。Qg13.com

大山,这从不争权夺势的大山。一直以来,安静的矗立着。以一副长者的姿态呵护着自己的孩子。天高云淡,我在彩云之南守望你。翻云覆雨,我在沧海桑田后寻找你。从不敢忘却,从不敢轻视。鸟儿长大了,从故乡的屋檐下飞出,留给你一个矫健的身影,一串满怀思念的泪水。但是啊,你绝不孤独,山涧的流水,林中的鸟雀,都为你歌唱,他们是你最后的慰藉。

一次次,我们带着最初的理想离开。什么时候能为你建造一个灿烂的花园?我期待着,那应该是有着一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的色彩,也应该是有着无意苦争春的品质。大山,这一直沉默的大山。不论我们身在何处,你一直留给我们一个高大的灵魂。不论我们什么时候回去,你总是我们疗伤的港湾。大山的孩子啊,登高一呼,那是风起云涌的变幻。曲肱而枕,那是随遇而安的坦然。饮水思源,只因为他的根在这里蔓延,他的魂在这里盘旋。

情感一生延伸阅读

大山之爱


车外细雨蒙蒙,雨刷划过,车窗中掠过一座座山丘,朦朦胧胧只看清些起起伏伏的山的轮廓罢了,连绵不绝地一直伴随在行车的两侧。高速路两边的垂柳翠叶浓郁,秋雨中凭添了几分苍劲,须臾一阵急风刮起,不经意间吹散几片黄叶,落叶便随风飘荡,没竟想却有几片朝向疾驰的车窗飞来。一时间车里的人只顾着张望落叶,却不曾记得收紧衣服,寒风夹着细雨沿着车厢狭小的缝隙窜了进来,身体也不禁打起了冷战,才发觉车厢中顷刻间清冷了许多。这时同车的人也都聒嘈了起来,你一言我一语地感叹变天了,天又要凉了。一边都把身体紧紧的缩曲了起来。我暗自庆幸回来的时候特意多备了件衣服,不然这会儿瑟瑟发抖的该是我了!

难得今年实习生活由自己安排,便在十一的时候给自己放了个长假。听说我要回来,母亲特意准备了晚餐,还不停地电话追问我具体所处的位置,更是让我回家心切。从早上6点钟出发,一路等车、换乘,足足奔波了一整天。 回到家中终也是夜幕降临,母亲关切地嘘寒问暖了一番,我说一路安好,她便又急着把做好的饭菜端到我面前催我快吃,生怕我饿着似的。我笑着望着她说:妈,我都这么大人了,又不是小孩子,自己能照顾自己,肯定饿不着。母亲便说你一个男娃哪里懂得照顾自己,我看你永远都长不大。听到这里不知为何每每让我颇为感动,不由得有些眼睛湿润,心想有个体贴的老妈大概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了。

次日,天气放晴,本想多赖会儿床。没竟想天刚亮就被母亲叮叮当当的做饭声吵醒,母亲见我醒来却略显疲态,就劝我多睡会儿。可是自己哪里又能睡的安稳,自从母亲得过一场大病以后,每次回家都觉得母亲又憔悴了许多,看着她额头布满的皱纹,还有两鬓多出的几缕白发,心里便特别难受。母亲再也不会像我们小时候赖床时那样把我一顿臭骂,也不能像从前那样好强争着去干所有的家务活。离家这些年突然觉得自己長大了,母亲越是对我好便越发觉得愧疚。想想自己今年二十有六为了求学一直依靠父母的供给,却丝毫不能为他们承担些许家庭负担,觉得挺不是滋味。而反观她和我一样拥有相同的年龄时,已是需要抚养四个孩子的母亲,生活不得不让她早早就学会了为生计奔波。此时,我想再也不能像小时候那样任性的享受母亲的疼爱了,一骨碌爬起来,看看自己能帮母亲做点什么。然而,母亲终是疼爱我,宁愿自己一个人累着,也并没给我机会。

吃完早饭,于院子里散步,不由得为家乡的秋景驻足。大山里的秋天爽朗,空气很清新,那湛蓝的天空点缀着些许白云,让一望无际的天更蓝了云更白了,看久了忍不住把天空当做另一个世界,放下虚浮不定的心态让思想游走在白云间,仿佛灵魂在那一刻得到了最纯洁最清净的洗礼,人也在此刻得到了自由与放松。唯有眼前一座座光秃秃的山依然那样厚实沉重,它挡住了人们眺望远方风景的视线,倒是略微显得有些不解风情。但在近处山坡上随处可见一群群忙碌的身影,在一块块金灿灿的庄稼地里,三三俩俩的时而弓着背一手拿着镰刀一手抓着糜子杆手下忙碌,时而站起来把收割好的糜子杆摆放到一处。安静的劳作过程中,没有半丝懈怠,手起刀落麻利娴熟的收割技术,足以表明他们对生活抱有一种真诚而踏实的态度。都说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然则,没有春天的播种,夏天的养护,又哪来秋天的收获?

看的出神间,母亲喊我去收玉米,便欣然前往。家里如今没有多少土地,只有门前两块约莫一两分的玉米地和洋芋地。听母亲说洋芋前些日子已经刨了回来,现在只剩下那块玉米地需要收割。今年大旱,玉米长的并不是很好,颗粒不饱满,成熟期也各不相同。本想玉米再长长等晚些的时候再收,无奈不知哪里飞来的偷吃贼把仅有的几株成熟的玉米棒啄的有点残羹剩宴的意思。不得已为了不至于颗粒无收,还是尽早抢收些回来。收获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即使它看起来并不是那么丰收。在我和母亲协力合作下,那残存的玉米棒一点点都被收入囊中。干完活后我有些心疼母亲,便问道:妈,这样的劳作你有没有感到很累?母亲笑着说:不累,我们这一代人都习惯了劳作,何况对于一个农民来说,能够获得秋天的收获,是最幸福的事,又怎么会感到劳累呢!说到这里似乎又勾起她无限惆怅的回忆,微微停顿了下,继续说道:小时候家里穷,你外爷走的早。外婆行为有些偏执,不懂的关心孩子。因为没钱供读,很早就辍了学。20岁的时候嫁给你爸,从此便独立门户。生了你们姊妹四个后,白天下地干活,晚上回来还要缝补衣物,每天都是起早贪黑的,但是看到你们能够健康成长,虽然辛苦点那时也感到很开心。现在的赶上了好时代,再也不用受那些皮肉之苦了。母亲说的有些轻描淡写,但我知道她这些年过的十分不易,一时不知如何安慰母亲,便说:妈,你放心我会努力让你享上清福的。母亲笑了笑说:傻孩子,只要你们以后都出息了,把生活都给过好了我也就放心了,至于享不享清福那是以后的事了。我又坚定地说:妈,会让你幸福的。母亲只是笑了笑欲言又止,我还想说点什么,无奈嘴拙说不出漂亮的话来,只好默默的以后做给她看了。

回家后,仔细想了想,母亲这辈子从来没有对生活抱怨过什么,她任劳任怨地把自己人生的全部重心完全放在对几个孩子的抚养上,她不辞辛苦地把自己浓浓的爱意体现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正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母亲教会了我如何去爱生活、爱别人,我便要把这份爱不断地延续下去。再回望黄土高原一座座山,它们诚实厚重没有半点虚荣造势,把自己完全献给了自己的子民,任他们开垦索取。山里的人们便像大山一样把自己献给自己的子女,无怨无悔。我把它定义为大山之爱说不清也道不明,冥冥之中有种无私、纯正的感觉。

西大山情怀(二)


西大山的路是崎岖蜿蜒的,甚至可以说是巧夺天工的。一个小小的基层单位寿王坟林场单凭自己的技术力量和财力能够修出一条长达14、5公里的乡村路来实属不易,而且那个时候还没有大型机械设备,靠的是工人们的双手和为社会主义建设奋斗的决心。我上班后第一次走进西大山是2000年,那时的路是坑坑洼洼的土路,从沟门到达作业队及时开车也要40分钟。

路边的唯一的这一簇葛藤,是一道不大引人注意的风景。或许是周边人不注重的药用价值,也或许是司空见惯。反正它就那样无拘无束地生长着,春天发芽、夏天开花、秋季落叶、冬季藏储。但我每一次经过都不由自主地多看几眼,盼望着它能像别处那样疯狂地生长,如擎如盖,蔓延整个山坡。内心希望的起因或许源于对西大山风景的期盼,也或许是无由来的持久的冲动。

在向前走,是一段紧挨石壁的弯道,转过坡度很大的弯道可以看到两栋房子,而不是两户人家,因为人口已经搬走。原来在这里住着一个脑袋不太灵光的独身男人,15年前在房子前面点了一堆火,被正巡查的我们抓了个正着,如不是原来的村书记胡玉奎说情,加之没有形成火险,几欲把他带到林场派出所去接受处理。那时候的森林防火执法还没现在这么严格,但打击野外用火已经出现苗头。不过在这15年间,这个男人倒是没有在野外用过一次火,也算是那次处理方式起到了好的效果。

到了烟囱沟沟门也就到了美丽的西大山第一个风景区头道龙潭。这里水面宽阔,潭深水净,一道拦河坝创造出了高峡出平湖的效果,在水库的上游两岸是高耸的悬崖峭壁,尽头是地壳变迁时形成的峡谷中的断崖,高十几米,溪水正从这里冲泻下来,说是瀑布,但没有瀑布的飞流直下和气势磅礴,涓涓溪流淌得有声有色。到了冬季这里便形成下粗上细的一个巨大冰柱,冰柱镂空,晶莹剔透,缝隙中滴滴水珠敲打着先前冻结的冰花上,叮叮淙淙,悦耳动听。这里的故事很多,一人一台戏便是出自这里:相传解放初期,有个伐木人从山里砍伐了很多木头,从断崖处沿溪水放下,木头落入潭水中皆不浮在水面上随水流向下游漂浮,而是全部沉入水底,甚是怪异。伐木人于是请教智者得出的结果是潭中龙王作怪,只有备供品奉送,便可出之。于是伐木人来到潭前高声喝喊:如使木出,必允一只猪、一台影(皮影戏)。令人意外的是,沉入水底的木材随声音而出,伐木人顺流运至家宅。后来他只带来一只死猪,自己在潭前胡乱唱了几句。并声明:答应一只猪,没说是多大的;答应一台影,没说几个人唱。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坊间流传的更是有根有据。不知是龙王没有计较伐木人的狡诈,还是力量所不及,反正传说中的伐木人并没有受到惩罚。

要说故事实际这里近几年的发展有可说道之处:有一个遵化人在这里投资了几百万成立了旅游公司想大力开发这里的旅游资源,那道拦河坝就是他投资建设的。他又在北岸开辟出一块平台,修建了龙王庙,第一届庙会曾轰动十里八乡,那天烟雾缭绕、人山人海,曾一度造成交通阻塞,传为佳话。烟囱沟沟门的住户叫姜红艳也曾在村里任过书记,多年来一直给这个名存实亡的旅游公司看守的房屋。其实多年洪水的冲刷在烟囱沟与主河道交汇的地方形成了很深沟谷,龙川公司把这填平花了很大力气,又建了一排房子,投资着实不小,因为各种原因导致项目搁浅着实可惜。

20xx年建立森林防火检查站开始,林场就一直把检查站设在这里,姜红艳也就连续多年在检查站工作,很是个爱岗敬业的好老人。检查站的物资也就一直在他家保管,免去了林场运来运去的麻烦。林业局又在房子边上树立了防火宣传杆,每当行人经过便会自动播送林区防火事宜。山里人都爱树,姜红艳就在他家的东西两面各栽了一棵梧桐树,长得还很茁壮。记得姜红艳的母亲已经96岁,我们每一次去都不忘和我们打招呼,只是身体越来越差,终于还是没能挺过百岁大关。即使这样,她也还是这方圆百里少有的长寿老人。

今天,路程上没有行进多远,但说得确实不少。最后再说一下烟囱沟,这是一条非常奇特的大沟,虽说是主沟的一个分叉沟,但却有着主沟一样宏大的规模。沟门进去里许,便转向西延伸,和主沟形成一个平行的走向,长度只差1公里左右。

今天就到这里,明天接着讲。

大山里的故乡


山那样的大,伟岸中透露着一份灵性。大山里的村村寨寨都安静地躺在大山厚实的怀抱里。山水养人这话一点也不错,涓涓流淌的山泉滋润着这个山里的名族,大山里的每一粒泥土都生长着山里人的五谷杂粮。

水的灵动和大山的敦厚养育了一群和谐的山民,勤劳、多情、善良。他们沿着清江边住着,面清江而居,与太阳做伴,与星星聊天,讲述着永远讲不完的故事。

没有到过清江的人不会体会到山清水秀的真正意境,清江对它作了最好地诠释。清江两岸的山是陡峭的,吊脚楼依山而建,站在楼廊上可以把清江看得清清楚楚。哪怕清江河里的每一粒石子、鱼虾都能看得清。只要有事,吆喝一声,声音贴着水面扩散开去,寨子里的男男女女不要一袋烟的工夫就都聚齐了。

有事没事,人们总喜欢聚一聚,图个热闹。不知谁在寨子里传闻,有个什么游泳队要横渡门前的八百里清江。太阳正爬上屋脊的时候,从上游真得漂来了几个游泳的人,河边还围着一群人指指点点的。不一会儿功夫,江边就热闹起来了。有的议论那几个汉子的水性好,有的讲到那游泳的姿势美,和电视上奥运会的冠军不相上下了,还有的提到了上游巴山峡的风浪几乎寨子里所有的人都三五成群的挤下了河,有的提着菜篮子,有的提着衣服手握棒槌,踩着那门前的青石板小路,她们的笑声满山回荡着

这是一个勤劳乐观的民族,那坡坡梯田讲述着山里人抗争自然,追寻生活的最美篇章。我是山里的孩子,是最能读懂大山的。那份生活的艰辛、无奈、辛酸在这片多情的土地上同样上演,但是大山里的子孙是懂得经营生活的,每一滴山泉,每一颗泥土都能生长希望。

山里人世代生活在山里,他们努力地在泥土里打理着生活。当祖辈们在山里慢慢老去的时候,我们年轻的一辈带着大山里的一包叮咛与嘱托从村庄出发,身上穿上了故乡的味道,话语中装满了故乡的音腔。当我们生活在城市的屋檐下的时候,我们或许可以忘却故乡,但是每每梦里,总有故乡的身影,我们永远是大山的牵挂。山里有我们的童年,山乡里的每一粒泥土都生长着我们的根基。

出生在大山里,即使现在生活在城市里,我还是喜欢说我是地地道道农民的儿子,我的灵魂早已深耕于那座大山了。真得没有一丝的表面,是我从生心中流出来的自然情感。爱那晚风吹过的大山,黄昏中里夕阳与霞光的和谐、静谧。小时侯到县城,初中到市区,大学到省城,一路走来,时光匆匆。有人说人对于过去多半总是会遗忘的,但对生育我的那片土地的爱和情,却丝毫不因我人生半径的扩大而减弱,唯有对它的感情正在加深。

爱和情在大山里是自然的,但不轻易,鲜活中透露着一份亘远。大山对于生活的那份爱和情延续了千年,升腾起的不仅仅是山里的传奇。在大山里,一切都源于自然的,是在久远深邃的土地里生长起来的。五谷杂粮,春种秋收。鄂西的大山,饱含着爱,饱经着沧桑。千百年来,所有的播种在这里完成,所有的收获在这里储存。每一株禾苗,每一棵庄稼,每一粒黄土都是生活的印迹。这个民族传承着勤劳、善良、奋进,不可以多,也不可以少,恰到好处。这是一个山里的民族,始于山,传于山,袭于山,只有这山的敦厚和泉水的潺潺才能把民族的爱和情讲述的完美无瑕。一切都与山紧紧相连,与水肌肤相依。

这片土地是有生命的,这里的水是有灵感的,一切和谐的音符都是适合在这片土地上生长的。一切都在时代的车轮里去演绎,融于自然。自然的如同那傍晚山尖不肯落去的夕阳,如同百灵鸟在春天会歌唱

泪眼迷蒙中,似乎时时能见到故乡的清江河、翠顶山、村口的老槐树身在城市异乡,但脑海中全是故乡的影子,挥之不去,眼眶里不觉地紧紧夹着几粒泪珠。

或许就在此时,薄雾正从故乡飘过,炊烟也正热闹,夹着饭乡满山飘,散漫在大山的每一个角落。院子里一定有奶奶向山口的张望,有爷爷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风吹动着门板,狗麻利地站起来,向着我离去的山口望望,又懒懒地躺下故乡的那份牵挂,远方的我感受的是那样深切。

等待故乡吹来得风,故土飘来的云,哪怕是飘来的一粒沙子也好眼里的泪与心中的情告诉着我一个答案,故乡是我心里摆不掉的依恋,自然多情的山水在我心里永远是一个解不开节。

我爱山水,山水中的那份灵动的美才能触动我的心灵。没有激烈的喧闹,只想在这匆匆的岁月中,拥有一份山水般的静美,那里有我的故乡。

大山里的月光


那年到同学颜的家,是新荣镇振新村。

在班车上,颜说家虽说是村,但其实是一个交通很不便利、人烟稀少的大山旮旯,周围除了山还是山,生活在那样的环境中,一点盼头都没有,从镇上到她家大概六、七公里的路程,得走一个多小时。

她说话的时候,我看见她的眼角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忧伤轻轻掠过。

可是,大山于我而言,却是一个神奇的字眼。我向往那里。

我俩到镇上时,已是黄昏。天边的晚霞,红妆扮着白云。

走了约二十分钟,经过一片田野,一条通向山那边的小路出现在眼前。

不远处,连绵起伏的山谷,葱郁幽深,鸟儿欢快地歌唱着,似乎在欢迎我们回家。

而愈往村里走,山路愈崎岖。时不时还能碰上石头往鞋里钻。天色渐晚,路上行人渐少。

这时,经过一个小山坡,有一处墓地,三个大小不一的由白石子砌成的新坟,形成一个三角形。估计是县城里哪位大户人家的风水宝地吧,我想。

一阵风吹过,飕飕地,坟上的尘土、纸屑飞舞起来,很是阴森。

我不禁拖着颜奔跑:颜姐,平日里都是你自己一个人走这鬼山路吗,你不怕?

颜被我拖得上气不接下气:怕呀,可怕有什么用啊,习惯了就好,人活着就是一种习惯吧。

颜的回答让我费解,这和她的年龄很不相符。

过了坟山,我们放慢了脚步。

颜说,我亲妈很早就病死了,家里农活多,爸爸很快娶了后妈,生了两个弟弟和妹妹,我总共有三弟一妹,我是家里的老大,家务活基本都是我干的,从四年级开始,一下课就得往家跑,给弟妹烧饭,寒暑假还得放牛,帮忙干农活呢,早习惯了。

颜浅浅地笑着,像是在叙说别人的事情,淡淡的。

看着颜沉静的摸样,我似乎读懂了她眼里的忧伤。

春夜的月光洒向回家的路,拖出长长的影子。

幽静、空寂的山谷让我感到冬日里才有的寒冷,有些刺骨。

我红着眼圈拉紧颜的手说:姐,咱们快到家了吧。

嗯。颜用力地点头。

小妹,你看......

我顺着颜指的方向望去,朦胧的月光下,只见山路对面半山腰几间错落的人家,向南而居,中间隔着一条大山沟,山沟横穿整个大山。

怎么村里这么少人家?我疑惑。

颜笑了笑说,我们村的住户散布得很零星,这片山里有几户,再进去有个村落,那里有5个生产小队,我家是13队,就我家和四户叔伯们住在那儿。

哦。我歪头应着。但大山的空气格外新鲜,我不禁闭上眼睛,深深地呼吸了一口。

眼前便是颜家了,门前有条小溪,溪水在空蒙的山色间穿行。

晚饭后,颜的父母和弟妹都已歇息。这里的日子明显比山外要长。这些半山腰上的人家世世代代守着这片大山,隔窗可以对话,下网可以捕鱼,倒也闲适自在。

不过,最令人窘迫的是洗澡,一处低矮的空间,几十块土砖整整齐齐地摆在那里,显得特别简单。人往里一站,上半身全裸露在外,实在让人受不了。

还好,夜深人静,无人窥视,唯一可以窥视的,是天上的那一轮圆月。

我和颜相互看守着沐浴。洗澡水打到地上哒哒哒的声音,惊扰了大山的静。

而皎洁的月光落到我们身上,夜色遮住了脸庞,羞了少女的心,月亮正咧嘴笑

于是,大山里的月光,从此以后便让我有了一种别样的情愫,在流年里悠然生长。

西大山情怀(一)


一提到西大山,我的思绪不由得回到33年前。那时候我才13岁,妈妈带着我搭车去营子治病。所搭乘的车辆要到西大山去,才能再启程去营子。那也便是我和西大山的第一次见面。印象中的西大山山路崎岖,好不容易才到达正在进行采伐作业的楞场,一路上的风景我没有丝毫印象,脑海中深印着的只有楞场高高的木材垛,粗大的原木颠覆了我对山林木材的原有认识。30多年的光景过去了,那是所见带给我的震撼还一直清晰可见。不知道是不是冥冥中自有缘分,我成了一名林业工作者,而且是和西大山那样亲密的林业人。

西大山,座落在大杖子乡的最西部,是一个行政村。从车河铺下道,通过架在车河上的小桥一直前行,不出1公里便到达一处岔道口,向左的道路通往西化渔沟,向右又是一座小桥,正对着桥头有一棵高大的柳树,似乎我小时候它就站在那里,现在它还站在那里守候着一眼水井,风雨依然,风采依旧,我从一个少年长成了成年,它却似乎没有一丝变化。

转过几道弯,便来到西大山的地界。西大山流下来的小溪叮叮淙淙从无断绝,清凉冷彻、不染尘杂,一道刀削一般的石壁在河流的左岸形成一个半圆形,溪水便在那里囤积成一个深潭,当地人把这里起名半拉缸。夏日里,这里是孩子们游泳嬉戏的胜地,这里不知道沉淀着几代人的童年时光。道路右边的山坡上下半部分是板栗树,树场被农人修饰的干干净净,坝坎茂密的荆条中长着一丛山葛,可能是气候的缘故,葛长得并不茂盛,多少次我经过这里都要留心地观察一下,但我没见过这从细葛开过葛花。与五指山和八卦岭区域的植株比较起来,简直不值得一提,深埋在底下的葛根想来也不会太粗。但这是这片区域唯一的一丛,所以我非常珍视它。

别瞧不起这条路两旁的草地,那里面生长的非常多的蒲公英。我曾带着妻儿到这里挖蒲公英,因为它是非常好的去火良药。后来儿子的课文里面提到蒲公英是白天开花,晚上闭合,草地也会随着蒲公英花朵开闭变换颜色,便细心观察了这篇草地,果不其然,正如书中所说,早晨的草地是绿色的,到了中午便是遍地金黄。

牛逼大王侃大山


牛逼大王吹牛逼 经常看电视的人都知道,香港的凤凰卫视,有胡虎一席谈,我们来开会,全媒体大开讲等几档时事辩论。是几个高智商,高水准的专家在侃大山,在论大事。场面激烈!内容生动!精彩! 不知大家看了没有?我是每晚必看,零晨二点三点在看,看的津津有味!看的血脉膨胀,看的心肺激昂! 自小,我就喜欢听老人们凑在一起大议天下事。那种神态,那种语气,那种高谈阔论,那种诡秘的气氛,很是吸引我。 今天,偶听风声,高鲁山大王,摆山珍奇宴,邀南国英豪。据说,几位久负盛名老翁,云集山顶欲纵论天下,我便悄悄赶去,欲睹名翁丰彩!聆听老翁真言!

这几位著名老翁,在南国,可谓无人不晓,无人不知。只是,许多人只闻其名,不见其颜。说真的,我也无福相见。 据说,神算李老倌,他自幼得道入仙,能知人生死,度人祸福。求他算命求卜的人,多如牛毛。但他,一年之内,只为少数人作卜,大部份时间,他或隐居修道,或遍游南国山川,总是行踪不定。人们都说,李老倌上能通天,下能入地。国运,人运,他能道破。 胡老倌号称南国一代翰林。他博览群书,深谙古今。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更为厉害的是,他遍取百家精华,独创一门学说。就是资本主义,共产主义,他都颇有研究。他有一套立世的思想,著作在南国,人人皆知。是公认的一代思想大家。他曾走遍天下,领略世界丰彩。在人们眼里,他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是南国最博知的大师! 黄老倌也不得了,学生时代闹革命,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一直是南国有名的父母官。他的仕途大起大落,关过牛棚,坐过监狱。平反以后,他便落草为民,深居简出。在南国,他口碑堪好。现在,他不问时事,只在民间,四处询访,做一些利民的善事。他不但有丰富的人生,更有治世良谋。只是,他叹岁月不饶人,怀才难施,只好,做一个观察者,评判者。

宋老倌,一代儒商,走南闯北,家财万贯。他老人家,被南国人称为当代能人,强人。他的创业精神,励志人生,被南国人视为楷模。你看,他那双慧眼,射着精光。肥脸上,尽堆着笑。他的肚子有多大,计谋就有多少。 这几个人不一般,不一般的不只是他们的名气,更是他们几个,同生长在一个乡村,同是年少伙伴。可是,随后他们各奔东西,据说他们随后,几十年不相见,更无来往。不想,他们都成为南国响当当的人物。 南国人一直把他们当神看待! 今天,巍巍高鲁山,岚雲飘缈,青翠灌林,百鸟欢鸣,阳光灿烂。

高鲁王的大殿里,高朋满坐。一桌桌山珍海味,一阵阵酒香四溢。平坦的大山台上,焰火赤烈,彝家少男少女,跳起欢快的舞蹈。 山顶亭阁,几个老翁,道骨仙风,萧然而坐。千年古茶的淳香,南国烟叶的悠香,高鲁箐酒的泌香,更有亭台旁古山茶,古杜鹃的花香,在山谷弥漫。 奇人辩论,南国最大牛逼,就要开场! 可是,亭台隽阁,无一旁人,竟然无人听赏! 只有我,不速之客的我,好奇心强的我,求知欲重的我,偷偷藏在花丛中,聆听,观望。

风刮起,森林哗响,山箐飞流击水地唱响,凑响序曲。 几个神翁,依然凝思。不发矣,一发便如涛涛江河,气吞万里,语惊天际!

大山——中国的洋女婿


来自加拿大的洋笑星大山是幸运的。当年,他在小品《夜归》中一句玉兰,开门吧!便使亿万中国电视观众记住了他的名字。如今,大山可以说在中国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了。随着大山的标准普通话说得越来越好,各种广告频频光顾于他,同时,大山还忙里偷闲在电视剧《宫廷画师郎世宁》里,出演厂画家郎世宁;制作了100集对外汉语教学节一《旅游英语》。美国《时代周刊》预计大山将成为未来将塑造21世纪的青年之一。2002年,大山被正式列入加拿大名人录。来中国15年了,大山终于出版了门已的经典童话系列,名叫《大山叔叔讲故事》。2004年12月23日,大山当选了第六届北京十大杰出青年,成为获得这一殊荣的首位外籍人士。

在中国的外籍人士成千上万,而大山无疑是最幸运的一个。

大山的另一个幸运之处,便是他娶了一位中国女孩做太太。现在他们已经有了两个活泼可爱的孩子。据大山介绍说,他的太太姓甘,是中国古代三国时期大将甘宁的后代,这是有据可查的。

当许多好事者问大山在家里是以吃中餐为主还是以吃西餐为主的时候,大山认为这些话问得实在挺没劲的。为此,大山解释说,爱情和婚姻只是他和妻子两个人之间的事情,而不是两个国家之间的事情。夫妻二人在一起生活,是超越了不同国籍、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实际上他们在家里什么都吃。大山不会炒菜,如果他在家做饭,他肯定是要做西餐。大山很欣赏妻子的个性,他的妻子并不是因为他是个名人而嫁给他,更不是他的追星族。所以,当大山面对记者采访时,一直坚持不透露妻子的名字,只告诉大家他的妻子姓甘。甘的个性还体现在她至今不在电视屏幕上露面,在与大山一起上街时也不和丈夫并肩而行,而是和大山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所以,当大山被许多人认出后并要求和他照像签名时,大山并不拒绝。而甘则站在不远的地方不露声色地注视着这一切。甘的做法令大山很感动。在甘的眼睛里,大山就是大山,并不是个什么名人。既然俩人结婚在一起过日子,更主要的是性格上的默契和对对方的包容。大山在外面忙了一天,回到家里与妻儿一起吃饭说笑,心里感到特别幸福。经过几次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演出,大山的名气比以前吏大了。但勺大山接触过的人都清楚,大山一点架子都没有。我在北京赛特购物中心茶座采访大山时,他坐在我的对面说话谈笑,给我的感觉他是个心理非常健康、心态平和的人,很朴实。妻子甘和两个孩子还有这个小家给丁大山极大的慰藉,这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那种真正的幸福吧!大山说,甘为他找到生活上的平衡起了很大的作用。

甘和大山是北京大学的同学,她所学的专业是外贸英语,对文艺方面没有太大的兴趣。甘与大山的相识是在多年前的一个晚会上。晚会的主角是美国一个来华演出的乡村乐队,操办这件事情的经纪人就是甘的哥哥。当时,大山已经因演出了小品《夜归》成厂名人,同刚他还拜著名相声演员姜昆为师。所以,既会说中国活又会讲英语的洋笑星大山,自然被邀请担当晚会的节目主持人,而当时甘也是晚会的组织者之一。

按照事前的计划要求,这支美国来华演出的乐队要在北京演一场,在辽宁省演两场。谁知,善于表现自己个性的美国人在辽宁演出时,其内部却出现了矛盾。主要是欧手与乐队之间的矛盾。这时,能讲两补语言的火山便责无旁贷,为了解决问题,他一会儿,讲英语,一会儿又说汉语,甘在一旁配合得很默契。当问题完全解决的时候,大山和甘的心里都已经有了对方。

事情过后,甘与大山相继回到北京大学继续读书、自然,两人私下里的来往也随之多了起来。毕业后,大山分配到加拿大驻中国大使馆工作,甘也在北京一家外贸公司上了班,此时的他们已经相爱很长时间了,只是没有对外公布而已。后来,甘也在加拿大驻华使馆商务处工作了两年。

直到1992年底,甘和大山这对相识相恋8年之久的爱情鸟终于喜结良缘。婚礼是在北京举办的。他们没有像社会上那些小青年一样大摆宴席,虽然大山是个爱出风头的名人,但轮到自己的事情,他却不愿张扬了。参加甘和大山婚礼的人总共才10多位,有大山的哥嫂、母亲,还有甘的父母及几个亲戚,婚礼举办得既朴素又浪漫。大家在轻松的音乐声中边吃边聊,很是尽兴。1993年的夏天,大山和甘回到加拿大的家中,又举办了一次小小的聚会,也是补办一次婚礼之意。

中国人有个婚姻习俗,年轻人结婚后要进行改口,把对方的父母叫爸妈。而加拿大在这方面的习俗却是将对方的父母称做先生或女士。虽然大山明白了什么叫改口,可就是叫不出来。有一次,他在与岳母的交谈中提到了岳父,爸爸这两个字说不出口,却对岳母说:就是您爱人。岳母好一会儿才明白过来,不由得和大山都笑了起来。巧的是,从此,大山竟改了口。如今,大山和甘已经在一起生活多年,已经是一对老夫老妻了。这些年里,甘只是从一个中国普通百姓的角度去看大山,帮丈夫树立自身的形象起了很大的作用。

最令大山高兴的是,他们的儿子甘睿已经长大了,他是个活泼健康的男孩子。在家时,多半是英语汉语一起讲,好玩极了。采访大山时小他微笑着拿出儿子的相片给我看。照片上的甘睿大眼。睛,五官丰厚,彳艮有些福像;他正抱着一个大南瓜笑呢!大山和甘不惯着孩子,有时吃完饭,甘睿也会坐在自己的小凳子上在厨房和大伙儿一起洗碗。尽管大家坯得将他洗过的碗再洗一遍。大山和甘结婚后,开始住的是租来的公寓,可是每年冬天一过,他们全家都去加拿大住,要等春节前才回中国,这样房子就要空半年。后来夫妻俩一商量,干脆搬过去与岳父岳母一起住。岳父有个中午喝点儿小酒睡个午觉的习惯。刚搬来住时,大山有时也陪着岳父喝几盅。因为从没有午睡与喝中午酒的习惯,大山要是中午喝了酒,比岳父还想睡觉。后来就改成了中午他岳父喝,大山晚上回来喝。用大山的话说:我和岳父这叫换班。

大山这人做事爱讲究个感觉,感觉一对,就毫不犹豫地去做。恋爱也是如此。当时他感觉和甘很对路很来电,就直接把内心的想法对甘提了出来。甘经过考虑,虽然答应了大山的要求,但她却不喜欢大山演的小品《夜归》。说实话,至今大山演的许多小品甘都不喜欢。她也不像别人那么夸大山,总是指出大山在演戏上的毛病,这叫大山很高兴。甘说她最了解大山,如果大山在演出时没有发挥出自己的水平,甘也能看得很清楚。有时干脆问大山:这个节目不是练了很久了吗?怎么还吃栗子呢?听甘那口气,大山永远也发挥不了百分之百的水平。

大山是个随和而又富于挑战的男人。一次,他想说中国相声的传统段子《假行家》,但他心里又没把握。后将这个想法对相声圈里的朋友说了,大家都觉得大山不行。原因有二,这个段子人们太熟悉了;节目太老了。大家的意思是怕大山白受累瞎忙活。可当大山对妻子甘说出这个想法时,甘认为大山有能力说这个单口相声。果然,大山不负众望,拿下了这个老相声段子。

多年前,大山就和妻子甘在加拿大注册了一家公司,自己当老板。他的公司专门致力于中国和加拿大两国的文化交流及商贸交流。工作的性质要求他和甘要频繁往返于中、加之间。大山说:多年来,我们已经形成了自然规律,秋天和冬天我们一家住在中国,因为中秋节以后,我在这边的工作很忙,年节就和孩子他姥姥、姥爷一起热闹。等春节一过,中国则是文化活动的淡季,这时候我们就会飞回加拿大忙活。

与其他外国人不一样的是,生活在中国的洋笑星大山是以中国的。一分子姿态出现的,他整天生活在中国的圈儿里。后来,大山在北京买了一套公寓式楼房,他和甘的这个小家离岳父岳母家也就是5分钟的路,这样两个老人既可以照顾他们的家,他和甘也可以照顾两位老人。在北京生活15年了,大山最爱吃北京菜,吃四川菜也没问题,他还挺爱吃辣椒。中国有句老话,叫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欢,很多时候还是老岳母下厨给大山做饭,谁让大山和甘整天忙呢?如果岳父岳母到大山和甘在加拿大那边的家时,大山总是做西餐给老两口儿吃,大山的岳母最爱吃大山做的比萨饼。

看来,大山这一生都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对他来说无疑是件幸福的事情,也是令很多在中国的老外羡慕不已的事情。师傅姜昆说:大山这名字,比二柱子、二狗子雅,比建华、富民俗,一听就记得住。大山感动地说:作为一个外国人,在异国他乡能被这么多人很亲切地叫着,真是拿我当自己人。

中国是大山的第二故乡,因为他是中国的女婿!

续牛逼大王侃大山


胡翰林老倌,把茶杯猛放石台。杯碎,香殒。长吸口气,一声深呤:大事,小事,天下事,事事忧心!南国,北国,天下国,国国具危!他满怀心事,一脸惆怅,斜视黄老倌。 黄老倌,一头钻进大水烟筒,用力吸起,声响如雷,烟腾似雲。霎时,他摔弃烟筒,立地而起,一手指天,一手指向宋老倌。你们可曾看见,村头那棵榕树,叶黄枝枯,鸟都不在上面落巢。这是天意,还是人祸? 宋老倌不慌不忙,轻品一口香酒,裂开大嘴。哈哈!世事有常,天道轮回。天机!天意! 神算紧闭双眼,手指不停掐算。

黄老倌踱起方步,背着双手,在亭台走来走去。突然低语:世上本无事,庸人常自忧。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当发展到一定成度,总会遇到困境,甚至引外夷不爽。只要我们继续强大,天下大雨又何妨! 宋老倌放怀大笑,国富民强!我们继续开放,让南国人闯荡世界,处处去淘金,处处都有南国人。 黄老倌讥讽道你白日做梦,你的徒子徒孙到处乱闯,全成了别人抢劫的对象。 神算李老倌,突然瞎眼圆争,春秋战国,放眼世界!我大南国,与天地立!当下,胡老倌不要太酸,宋老倌不要太贪,黄老倌吃些补品,该提提精了。南国有病,病总有药治 黄老倌,胡老倌,宋老倌听神算天言,心火不顺,他们时而沉默,时而暴争激烈。 他们的争辨,不知何时?也许几天几夜! 我在阴暗处,听的头晕眼花,欲悄悄走去高鲁山寨,一进灌林,哇!林里全是倾听者! 看来,南国人,关心大事,关注国家。 大事,小事,天下事,世事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