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美文 > 导航 > 青藏高原的一具尸体,正在掉下热搜

青藏高原的一具尸体,正在掉下热搜

发表时间:2020-11-17

【www.qg13.com - 搜情感的说说】

总是会有很多的文章去描述情感,而每个人对情感的看法的都是不一样的,到底有哪些优质的情感美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青藏高原的一具尸体,正在掉下热搜,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周末,某卫视的一档综艺节目。

在社交网络上引起了不少人的愤怒。

节目组带着几个明星,

不远万里背着氧气罐上到青藏高原上,

气喘吁吁的爬上流石滩,

目标是什么呢?采花

他们采的还不是一般的花。

是身居《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征求意见稿)》之中,

位列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的水母雪兔子。

也就是他们口中的「珍贵雪莲花」

大多雪兔子的典型生境是海拔4500米以上的流石滩,

这里没有土壤,地表完全由碎石构成。

每年只有两三个月没有霜冻,

其余时间气候算的上很寒冷恶劣。

但她发达的根状茎和很长的根系,

为了能让自己存活于流石滩,

并努力吸收每一分可能的养分。

冷峻山中开出的绝美之花

这种反差让人敬畏自然和生命

就这样很多年,才能开一次花、结一次果。

果实成熟后,花快速死去。

就是如此环境、如此坚毅艰难,

所以节目组也一直强调雪莲多么罕见多么珍贵,

于是看到了,马上伸手采下几年才长出的花,

骄傲的仿佛在对所有人说:

「人类真伟大,我们就是能主宰世界。」

我也不懂这个字幕,

千山万水忍着高原反应去采花,

有什么「值得」的意义?

网络上很多人愤怒了。

事件发生后节目组删除了相关部分并道歉,

说那些花只是道具雪莲。

孰真孰假我们不知,

只是植物学者和网友暗讽:

「鲜活,根系带土量大且湿润,

闭着眼说是提前埋的道具,

道具师这制作水平不去好莱坞,

在这个节目组默默无闻?

呵呵,脸皮厚则无濒危。」

当然,节目组不会收到任何法律制裁,

因为水母雪兔子还不是正式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只在立法的征求意见稿里。

道德上受到的谴责,在这些人眼里,

捂住耳朵最近别上网就过去了,

哪有收割金钱和流量来的快乐?

只是可惜了,

那些用几年时拼劲一切力量生长的濒危植物们,

就这样无声地「断了头」

···

我们写过很多关于野生动物保护的文章,

那些可爱的海豚、发出哀嚎的鲸、

倒在血泊中的象……

总能引起无数人的怜惜和反思。

但突然发现,

我们忽略了植物。

仅在中国,

每年灭绝的植物就超过一万种。

那些提供给地球氧气、养分,

甚至食物的野生植物们,

因为不会说话、不会「流血」、

画面看上去没有动物被杀那么可怜,

渐渐被人忽略了。

他们,也在死亡。

···

兰,被中国人尊为君子之花。

她的精神深深镌刻在中国文明中。

可惜,「兰」代表的引申义多美好,

它背后的人性就有多肮脏。

兜兰又称拖鞋兰

兰科多年生草本

花十分奇特

唇瓣呈口袋形

先是兜兰。

上世纪八十年代,

中国奸商将一些珍稀品种的兜兰走私到了国外,

在国际兰花市场上大受欢迎,

人们发现原来中国有这么多颜色形状各异的兜兰,

从此,兜兰的劫数开始了。

1985年,就有6万株杏黄兜兰和硬叶兜兰,

通过香港走私到国外,

如今看到黑市的价格就知道已经濒危。

产自云南的彩云兜兰、虎斑兜兰很可能已经灭绝。

一次无意中深山里被发现的麻栗坡兜兰,

不知谁走漏了消息,

立刻那片区域的麻栗坡兜兰全被挖空,

至今都没有再长出来……

还有其他野生兰花也难逃一死。

2003年,市场开始了兰花的价格炒作,

2006年,一种品种叫“大唐凤羽”的国兰,

以单株350万的天价成交。

从那时起周围人突然发现,

原来一些野生兰花,可以让人一夜暴富。

从那时起,饥渴的中国人,

把目光投向所有有野生兰花的地方。

一些盛产野生兰的地区,

当地人甚至不工作了,

他们挖空了山里所有的兰花。

山上的兰花全部被迫与土壤分离,

而山下的花市,这些人只挑品相好的兰花卖掉,

剩下的全部丢弃。

经济学的概念大家都知道,

所有人都开始做这一件生意,

也就意味着崩盘。

第二年兰花的泛滥就导致迅速贬值,

无数人赔的血本无归,

他们痛恨这些兰花,也不想再养,

任由她们全部死去。

兰花的这场发财梦终成泡沫,

而那些盛开的独一无二野生兰花,

却遭到了灭顶之灾,

很多品种在地球上永远消失了……

《淮南子》中说:

“不涸泽而渔,

不焚林而猎。”

但这些人没有这样的价值观,

他们看到了钱,

还能想到给这些花草留一丝血脉和环境?

他们生怕自己遗漏一丝土地,

恨不得赶尽杀绝。

至今屡见不鲜

如今兰花依然在无数人脑海中,

留下了「值钱」的印象,

每年都有各种品种灭绝,再无踪迹……

···

近几年,很多人通过被科普,

都知道了穿山甲根本没有药用价值,

提高了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

殊不知很多植物,

也死于被谣言相传的药用价值。

红豆杉是世界上公认的濒危灭绝的天然珍稀植物,

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的历史,是植物活化石。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为世界珍稀濒危植物;

1999年被列为我国一级珍稀濒危野生植物。

南方红豆杉

因为红豆杉中所提取的紫杉醇常作用于癌症化疗,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

就有人开始传红豆杉泡水能防癌。

不知为何在国人的概念里,

家养的永远不如野生的。

于是很多人又开始违法采伐贩卖野生的红豆杉树……

实际上红豆杉的果实不仅不能对抗癌症,

反而含有剧毒。

紫杉醇只存在于树皮和叶子中,

常人根本无法直接食用。

而能够抗癌的紫杉醇,也只是作用于癌细胞,

对一般细胞完全没有用,

也就是它根本不能防癌。

因为无知和贪婪,

我国仅有的5种红豆杉,

都在几年间大量被砍伐,

直接导致濒危……

很多媒体也在助纣为虐,

比如石斛在某些新闻里直接被称为「仙草」。

还用最大的字写着一公斤能卖三万元。

殊不知铁皮石斛在国际IUCN红色名录中评级为CR,

CR什么概念,极危。

石斛的药用价值根本毫无科学依据,

却被如此大肆宣扬多么值钱、多么神奇……

这种标题生怕不能引无数人去山里,

把这一片片极危的植物连窝端……

···

最后就是我们周围的普通人。

很多自然保护区里,

明明写着不能采摘任何植物。

还是看到无数人在离开的时候,

手里不是拿着一朵花、就是一个果子。

甚至还有人采了一堆发到网上炫耀,

被制止时说:

「管的真宽,路边的野花不采白不采。」

前一阵南京的并蒂莲,

也是无数年难得一见刚绽放两朵,

就被手贱的游客摘走了……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意识到,

野生植物,跟动物一样珍贵,

一样拥有生命?

法律上,

野生植物保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文化上,

中国人轻信的「药用」观点扭转缓慢,

那么起码在道德上,

不要随意轻易采摘野生的植物,

我们总能做到吧?

···

根据报道,

英国皇家植物园和科学家们发现,

在过去250年里,

地球有571种植物物种从自然消失了。

这个数字是鸟类、哺乳动物

和两栖动物灭绝记录数量的两倍多(合计217种)。

并且科学家还强调,

植物灭绝的速度比自然预期的要快500倍。

但更可怕的是,

跟动物灭绝相比,

人们在潜意识中,几乎都忽略了植物的毁灭速度。

动物保护意识不断加强,

但我们却经常性忘记保护身边的植物。

植物不会说话,

但你可能不知,

多少植物比动物还有灵性。

他们有的甚至经过了几亿年

经历了三次大灭绝,

经历了不计其数的冰河时代,

见证了恐龙从诞生到衰亡的全部历史,

甚至可能伴随着这个地球的诞生而生……

比起野生动物

这些野生植物不会哀嚎、不会逃跑

被砍伐、挖掘、采摘,

失去生命的一瞬间,

也不过是或轻或重的一丝响动而已。

但你听不见的,

是陪伴地球几千万年、

甚至几亿年的那些老家伙,

临死前,最后一声苍凉的叹息。

直到今天

许多人能说出几个世界级保护动物的名字,

但很少有人能说出一种受保护或是濒危灭绝植物的名字。

才导致那么多乱采乱摘破坏生态的闹剧。

几代人过去,

我们不想只能在教科书里看到动物们,

也不能只在书里怀念那些植物。

资料及部分图片来源: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亦药亦毒红豆杉》

科普作家花蚀微博@花落成蚀

中国科学院植物学博士顾有容微博@顾有容

看更多走心文章

长按下方图片扫码关注

视觉志

野生植物的生存环境

比动物还艰难

如果每个人都不在意

下一次灭绝的会是谁呢

相关阅读

兵城格尔木(从军青藏高原 三)


格尔木西面是远古的荒滩,不知是多少万年前发的洪水,留下这一望无际的乱石滩。有一次,我从连队的营房后面往西走,想看看荒滩里有什么神话,估计也就走了半个小时,还真掉进了神话般的远古荒原。那种感受,是一种无名的恐惧,无边无际的荒凉中,一种孤单、无援、渺小、绝望的恐惧。我是跌跌爬爬地跑回了营房,头脑中一片空白。多年后,我读了一本《棋王》的小说,故事中说到法西斯曾经以一种孤独的刑法折磨人。我很相信这个故事是真的。孤独,对一个活生生的人来说,真是一种无法形容酷刑。

格尔木城里的大兵们,是很有幸的集体住在一起,哪怕身边就面临着远古的荒滩。不过,有另一种在当时难以启齿的心病,那就是很难看到一个女人。

格尔木兵城几乎都是窑洞式的平房,唯一的一座楼房的记忆,就是22医院了。大兵们对22医院难忘的倒不是那座楼房,难忘的是那座楼房里的美丽精灵。那时,真要生病住进了22医院,那可是三生有幸了。可惜我当时顶多也就是个头痛脑热的小病,连队卫生员就给解决了。唯一一次排队走进22医院的时候,是去参加一个慰问晚会。那天晚上真是激情澎湃,不过,不是为了22医院的女护士们,是为了才旦卓玛连续唱了十几支歌而感动,那歌声,可真是人间难得几回闻啊!

星期天,在满是大兵的格尔木大街上,偶尔也遇到过她们,同样是大兵,同样的军装,就是有那种不同样的感觉,叫你在那么多大兵中感觉到她们温馨的存在。估计那个时候我的岁数太小了,每当遇见女兵,总是不由自主地躲着点,怕什么呢?我至今没找到答案。不过,至今在我心灵深处,女兵还是最美丽的天使。

无人区里的水(从军青藏高原 七)


无人区里,总体上说,是个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地上,有雪山、河流、湖泊;地下,有泉水,冻土层。安常规分析,唐古拉山里有地下河流、湖泊是必然的状况。但我们没有亲眼所见,在此只提出来参考了。

中央电视台报导青藏铁路通车时,我注意到,有人说了:那里的水,可能都是天然纯净水。其实不然,无人区的水,也有人们意想不到的情况。

有一天,我们行军了很长时间,没有碰到一条小溪,人和牦牛、马都很渴、也热的难过。后来,我们终于碰到一条小溪。小溪的水很清,也很诱人,但是,小溪的两边寸草不生,岸边的沙石泥土也发黄,我们不敢冒失。当时,有两头牦牛先冲到小溪边,毫不犹豫地先喝了个痛快,我们连挡都没挡住。安理说,牦牛能喝,我们也能喝。正当我们拿出毛巾想先洗个脸时,意外发生了,喝过溪水的牦牛,竟然爬下了。跟组的牧民大呼小吆地把其他牦牛挡在离小溪不远的地方。牦牛是很少在白天爬下的,所以,两头牦牛爬了下来,这种情况是很特殊的。也是大家反映快,避免了一场大悲剧。那两头牦牛后来死了,其他的牦牛,我们是一头一头赶着冲过小溪,不给它喝水的机会。安理说,牦牛自己有天生的识别能力,什么草能吃?什么草不能吃?它们要比人的识别能力高,象这种喝水的事件,可能是因为太渴了的原因。

当然,唐古拉山里,确实也有好泉水。有一次,我们在一个叫馒头山的山脚下宿营,那里就有一股泉水。水清得看不见一点杂质,喝在嘴里,天然清香,还有一种淡淡、甜甜的回味,真是好喝。我们追到泉水的源头,这才看见,泉头四周集满了羊粪蛋,连泉水中都铺满了羊粪蛋,如果不是在下面已经喝过这泉水,这羊粪蛋中冒出的泉水,我们怎么着也要烧开了才敢喝。其实,野生动物对喝水也是有讲究的,馒头山的泉水,估计是方圆数十里内的一股神泉。大批的野羊都到这来喝水,天长日久,泉眼四周自然就堆满了羊粪蛋。那泉水实在太好喝了,地势也不错,我们于是在那个宿营地住了十天。我们的测绘工作,一般都是赶到某一个山头下宿营,就近作业。因为,爬山太困难了,还要把角铁扛上山,树座标塔,一般两天才能树起一座标塔,宿营地离山远了,工作不方便。但大多数山脚下,找一个有好水源的宿营地,也不容易。有时碰到实在无奈的情况下,我们只好在离水溪不远的地方挖一个大坑,然后把水引进沙土,通过沙土过滤后,勉强饮用。碰到馒头山的这股神泉,我们也开心,宁愿每天多跑点路,把周围山头的工作都集中在这个宿营地干了。

唐古拉山里还有山洪。夏天,山里的暴雨来的突然,下雨时间都不长,雨量很大,但引发山洪的时候不是很多的。有一次,大雨后,雨已经停了,我们下到一个山沟里,正往对面山梁上爬。突然,我们听到从地底下传来一种很沉闷的轰轰声,我们正在奇怪这声音的来源,就看见一道泥巴墙从沟的上游往下移动。说时迟,那时快,我们立即手脚并用,连窜带爬,逃到山梁上,回头一看,只见我们刚才立脚的地方已经淹没在混水中,水流平稳,没有惊涛骇浪。当时,我们心想,就这水流,真冲到我们身上,恐怕也没有多大事。水流很快过去了,山沟又恢复成山沟,往沟底一看,我们几个人脸色都变了,沟底凭空舔了一沟碎石大如斗,幸亏我们爬得快啊,要不然,这会儿不是肉饼,也成碎肉了。

我们测绘是沿沱沱河作业的,来回的渡河是常事。渡河,选择过河点是个关键。看似水流平缓的地方,常常是陷人陷马的流沙地,一旦陷进去,就别谈渡河了,逃出命来是第一条;而看似水流喘急的地方,有时到反而是好渡口,水流急,泥沙也存不住,没有假象,两岸岸基都比较踏实,河水的宽度也相对狭窄,常常是冲一下就渡过去了。

有一次,我和一个福州兵一起去执行一个任务。那是沱沱河大水的季节,河面普遍都很宽,实际上是河水淹没了河滩草地,河滩草地也成了河面的一部分,因此,看起来河面都很宽。我们选好了一个地方开始渡河,一开始,真比较顺利,所谓河水,也不过在马腿的小腿以下,约两百米的河面,我们都已经渡过150米以上了,胜利在望啊,我骑在马上,很轻松愉快地感受着骑马驰骋在沱沱河大河水面上的豪放感觉。别人是坐船渡河,我们可是骑马渡河啊,骑马挎枪渡大河,人民战士也侠客,情动于心而成于言嘛,那会功夫,我真想放歌一曲。

河水开始深了,淹到马大腿了,我把脚也抬了起来;越往前走,河水越深,最后,我把腿盘在马鞍上。到对岸,也就十几米了,马整个沉入水中,游了起来。我是盘腿坐在马鞍上的,马一游泳,左右一摆,河水又是横冲过来的,我还没反应过来,人已经滚到河里了。那真是突如其来的变故,大脑里全是流水声,完全是下意识的,我冒出水面的一瞬间,只看见一根细细的东西在眼前,我抓住了,又沉入水中,也不知怎么了,脚下踩到了沙地,站住了,并把头伸出了水面。我抓住的那根细细的东西,是马缰绳。这根缰绳不是骑马时用的,而是,晚上休息时,栓马用的缰绳,这根缰绳比较长,让马在休息时可以活动范围大一些。在骑马时,这根缰绳是圈起来挂在马鞍上的。我抓住的就是这根缰绳,这根缰绳的一头是系在马笼头上的,我掉在河里后,马是先在水中踏到实地站住了,我抓住了马缰绳,自然也就顺流甩到了可以站起来的实地。什么叫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我是切切实实体会了这句话的真谛。我连撺带划地移到马身边,抱住马头,真想痛哭一场。马很温情,象安慰我似的,马头在我的身上轻轻蹭动。我轻轻梳理马脖上湿漯漯的鬃毛,不知怎样才能感谢它的救命之恩。我身上当时穿着棉袄棉裤,大头棉皮鞋(大头皮帽子是给水流冲走了),带着半自动步枪,还有四棵手榴弹。在当时的处境下,压根儿就没有游泳一说。我是秦淮河边长大的小孩,12岁就横渡(南京)长江了。掉在沱沱河里时,我是本能的反应游动(不是游泳)了两下,只挣到一次头露出水面机会,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才没有给冲到主流中去,一旦被冲进的中流,估计不是淹死,也要冻死。

那天,我们渡河失败,200米的河面,只有十几米了,我们没有过去。沱沱河里基本上雪水,再热的天,下水十分钟,就冻得你不得不爬上岸来。我们回到宿营地时,我已经连骨髓都冻麻木了,象游魂似的,光溜溜用五六件军皮大衣裹着,昏迷了一天一夜才醒过来。

那时我们好年轻(从军青藏高原 十四)


1972年10月,我再次上了唐古拉山,到通天河沿,担任守卫通天河公路桥的任务。

上山没有多久,大雪封山了。通天河里的水,整体冻结成一根望不到头也看不到尾的大冰块。我们的饮用水,就是用钢钎和大铁锤从河里的大冰块上砸下来的碎冰,化水食用的。

公路上和通天河大桥上,路面的冰雪冻结的像搓衣板,一愣一愣的又硬又滑。汽车开上去,就像跳舞似的,蹦蹦跳跳的,很少有能安全通过的,大部分都翻到路沟两边了。到了年底,极少有往来的车辆了。

我们那时候在山上,除了坚持站哨以外,其他也就没什么事了,空余的时间很多。怎么消磨这空余时间呢?当时,最好玩的就是唱歌,唱样板戏。样板戏,是那个时代的宠儿,人人会两句。唱歌,大家偶尔会想唱点新歌换换口味,还真是不容易。也不知是谁?从哪里?弄来一本《民歌200首》,这在当时是禁书。好在唐古拉山远离人群,我们抱着批判的态度来对待这本歌本吧。人总是会找到理由,来满足自己紧缺的需求的, 呵呵!

我们战友中,能人还是有的,有歌本,他还就真能唱的出来。于是,我们学会了《小路》、《喀秋莎》、《山楂树》、《三套车》、《鸽子》、《在那遥远的地方》等等抒情的歌曲。

那时候我们真是年轻,老是有莫名其妙的冲动,永不满足的幻想。会唱了很多歌,还觉的不过瘾,于是想自己编新歌。说干就干,我们又开始编新歌,比试新歌。那会儿,什么老调子编新词,或者老歌新调调,真是瞎糊弄的不少。不过,也有正正经经的新词新调的新歌。那个时候,我们一直想编一首能抒发我们青藏高原兵情怀的歌。记得我们后来编了一首名字叫《雄鹰》歌,用的是具有藏族民歌意境的曲调,唱起来很豪放,能抒发我们青藏高原战士的豪情,我们当时都很喜欢这首歌。

从部队复员后,再也没有那种天高云远,辽阔豪放的青藏高原环境。流落在拥挤不堪的城市人群中求生活,一晃就是50年过去了。当初创作的《雄鹰》歌,已经不会唱了。偶尔翻翻旧日记,居然翻出了《雄鹰》歌的歌词:

雄鹰飞在高高的天上,不怕雨暴风狂,展翅飞舞、凌空翱翔,不怕迷雾茫茫。迷雾再浓,暴风再狂,折不断雄鹰的翅膀。为了理想,我愿像雄鹰,勇敢地飞翔。雄鹰飞在高高的天上,翻腾搏击,展翅翱翔。任凭雨暴风狂,任凭迷雾茫茫,挡不住雄鹰的眼睛,折不断雄鹰的翅膀。为了理想,愿你像雄鹰,勇敢地飞翔。

我一遍又一遍地念着这段歌词,想把那明朗的天空,辽阔的高原回忆起来,想把那豪放激昂的青春曲调回想起来。热血在胸中激荡,看来,我还能年轻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