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说说 > 导航 > 《都挺好》:吴非和苏明哲的婚姻模式

《都挺好》:吴非和苏明哲的婚姻模式

发表时间:2020-12-07

【www.qg13.com - 婚姻和情感故事】

我们一定看过很多的情感说说,我们总是想把自己满意的情感句子记录下来,什么样的情感说说才称得上质量高呢?那么下面是迷你句子网小编收集整理的"《都挺好》:吴非和苏明哲的婚姻模式",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

今天继续聊聊热播剧《都挺好》里的婚姻模式。

“互相吸引的两个人,一定有相似的性格底色”,这句话用在吴非和苏明哲身上也是成立的。

吴非是上海姑娘,也是家里的独生女,但她和朱丽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类型。

首先,她很要强,独自跑去美国留学,拼命留在美国工作,拿绿卡,买房子,结婚生女。

其中要经历多少磨炼和辛酸,我想每一个离开家乡独自去闯荡的姑娘都会懂。

其次,吴非和苏明哲一样,有点爱面子。

那一次明玉去美国出差,饭局上苏明哲已经失业的事实被揭穿。

吴非说起美国就业形势严峻,生存压力很大,明玉问他们为什么不考虑回国呢?

吴非说,努力奋斗了这么多年,青春和汗水都洒在了美利坚的土地上,如果就这样回去,会很丢人,会被亲戚朋友瞧不起。

这样的姑娘会爱上苏明哲并不奇怪啊。

作为家中老大,苏明哲有很强的责任感和上进心,他的学霸气质和上进心应该都是吸引吴非的地方。

再加上,异国他乡的留学生其实更容易感到孤独,华人圈子就那么大,能够挑选男朋友的范围,会比在国内生活的人小很多。

境遇肯定会影响一个人的选择。

所以我私心觉得,如果吴非在国内工作生活,她不一定会嫁给苏明哲。

太苦的人,有一点点甜就会很珍惜了。

这样的一对组合,如果一直生活在美国,境遇比较顺利的情况下,会很幸福。

但是我们在剧中看到,苏明哲失业和原生家庭的琐事,都让他们的婚姻面临着挑战。

细细观察两个人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其实你会发现,关系是互动的结果。

一味地谴责一方,不去思考问题的根源在哪里,解决之道又是什么,是完全没有意义的。

苏明哲的问题,就是虚荣心太过旺盛,加上对自己的认知有偏差,以及长期旅居国外对父母产生的愧疚感,导致他“愚孝”,情商低。

他对弟弟妹妹横加指责,对妻子的感受也很难顾及到,甚至觉得,“老婆孩子是我最亲的人,就应该陪我吃苦”,这种观念是愚蠢又自私的。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

其实在这部剧里我们看到,一个极度重男轻女的妈妈,和一个懦弱自私的爸爸,在三个孩子身上都多多少少看到了这样的性格烙印。

重男轻女伤害的也绝不仅仅是女孩。这种观念下培养出的男孩,要么没出息,要么虚荣自大,对自己的认知不够客观。

苏明哲就是太高估自己的能力,明明自己都失业了,还想打肿脸充胖子,要把苏父接到美国,从没想过现实是——要靠吴非一个人的收入养活一家人。

虚荣自负的本质,其实是一种隐形的自卑。

吴非聪明,温柔,有担当,但是在婚姻里,她也不知不觉地犯了一个错误,就是对老公的事情太过大包大揽。

这种方式不仅会让自己很累,也会让对方缺乏磨炼,也缺乏存在感,因此会更加虚荣、自卑、不清醒。

比如剧情的开头,苏明哲和老板的社交往来,送礼物,都是吴非在操持。

后来苏明哲回上海工作,吴非却留在苏州帮苏爸卖房子买房子,连自己的父母都没有见到。

婆家的事情,最好不要冲在老公前面。

事情办好了当然皆大欢喜,但如果出了一点差错,被指责的那个人一定是你,没有人会领情。

吴非的问题就是很多事情,喜欢代替老公去帮他解决,出力不讨好。

不让男人去经历挫折和磨砺,不去承担他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和麻烦,那么他永远不会成长的。

吴非和苏明哲这样的婚姻,最需要的是改变观念。

苏明哲是那种,受传统男权和孝道观念影响太深的人,他需要更新的一个观念是:婚姻中,夫妻关系才是第一排序的。

吴非作为独生女,能够理解苏明哲和弟弟妹妹之间的亲情,并且愿意陪他一起解决原生家庭的问题,这一点已经非常难得了。

所以,作为丈夫的苏明哲,更应该把妻子的感受放在一位,两个人一起把婚姻这个核心打造得更加坚固。

吴非呢,可以尝试着放手让丈夫自己去解决问题,经历磨炼和成长,把目光从对方身上收回,爱自己更多一点。

很多事情可能暂时无解,但是所有的关系都是这样:

你把自己理顺了,让自己的人生全方位变得更好了,关系也会跟着改变,变得更加顺畅。

精选阅读

婚姻和爱情都成了鸡肋


本文嘉宾

陈聪,32岁

跟A见面第一次见面之后,回来的路上,我在微信上跟我姐说:不合适,

心中却有些许的遗憾,为之前长达一个月的微信聊天心生可惜。

A是我姐给我介绍的对象,比我大六岁,事业单位、“海龟”、有车有房。

我姐劝:他“条件“这么好,不要见一次面就妄下定论!

在我姐眼中,到了这把年纪,所谓的婚姻,不过是找一个“条件好“的人搭伙过日子,如此而已。

我回家思想斗争了两天,画了两张草稿纸,终于说服了自己:如果真的想结婚,必须放弃一些成见。

好在对方也比较热情,就这样一来一回地又聊了两个星期、见了四次面。

女人是一种感性动物,她的感情是随着见面次数的增加而累积的,我也不例外。

我姐问我进展如何,我想了想说:也许大概可能真的就是他了。

我想我做好了准备,嫁给这个第一眼“刚及格“的男人,安定地过上小日子。

可是,那次之后,我们再也没有见过面、微信上几乎就没出现过他的消息。

事情发生的很突然,完全搞不明白到底哪儿碰触到了对方的雷区。好在我也是比较识相的女人,对方扔过来一个“忙”字,我也便懂了。

我姐把我叫到家里,做了一桌子好吃的,反复给我分析问题出在哪儿,很体贴地说:他可能真的很忙呢、男人就应该以事业为重,并鼓励我“主动一点”:女人过了30岁,要对自己好一点,喜欢的东西一定要抢到手!i

我觉得她有点儿过了,成不成,两情相悦的事,抢到了人、抢到了心吗?

我说:你别骗自己了,其实你心里也明白,“忙”这个手段并不高明,却是男人屡试不爽的一个借口。

回家的路上,我想起五年前的自己,还能为了一个喜欢的男人,三更半夜跳上一辆出租车,绕大半个城市去找他。

姑且叫他B,名牌大学毕业、公务员、一见钟情。

朋友的聚会上,我跟他都是被中间人拉来的,在一堆陌生人中间,顺其自然地聊了起来,第二天我俩便单独行动。

我觉得B长得特别像我家人,有亲切感,对他的喜欢自然是情不自禁的。

我们见了八次面,每一次都记得清清楚楚,时间、地点,发生了什么事。在那之前,我已经单身了三年,爱情之路坎坷。认识他之后,我突然有种被上帝宠爱的感觉,不相信自己竟然会如此幸运、被垂青,跟他的交往也变得患得患失,一时不知道如何才好。

他拥抱我的时候,才让我感觉最真实。他看出我的犹豫,说:不如明天,我们去登记吧。

他约我去见他的朋友,我没去,我想我们需要时间冷静一下。可是,一周之后,他却在电话里说我矫情、不适合婚姻。

我半夜去找他,他不接电话、不回短信,我在他小区楼下一直等到凌晨两点多,看见他跟一群朋友从楼栋里走出来……

他在我很远的地方定住,我慢慢地走向他,满腹委屈。

那是我第一次跟喜欢的男人真情告白:我很喜欢你,真的狠喜欢!你知道我为什么那么喜欢你吗,因为你长得像我小叔。小时候家里孩子多,父母把我送给了他,一直把我带到八岁才接回来,因为那年他出车祸去世了。

他吐了吐舌头,微笑。

他不相信我说的话、觉得我在讲故事,我有种被侮辱的感觉,心灰意冷。

我用了一年的时间,来平复相识一个月带来的情感波动。当我们在QQ上可以海阔天空地聊生活、聊工作、聊他的老婆孩子时,我真的很想为自己哭一场,不是因为这份有始无终的情感,而是突然的醒悟:这世间一切都是有期限的。

爱、憎、恨,人的一切感情,都是有期限的,过了这个期限之后,一切便归于似水流年。生活在这个过程中,多了很多鸡肋似的存在,爱情、婚姻、事业、学业等等,甚至是那个我们一直念念不忘的人,也被遗留在了流年里。

跟朋友聊天,提起婚姻、爱情,他们惊愕地像在聊传说:都这把年纪了,还费神聊那些东西干嘛。

而就在前些日子,好友C前段时间相亲,遇到了一个很不错的女孩子,他内心沉静已久的小冲动又开始翻腾。

他说:我真的很想放下咖啡杯,直接把她拉去民政局,盖一戳、从此告别单身生活。

可是,郎有情、妾无意,分别后给她打了一次电话,表明了自己的心意,对方婉转的拒绝。

我问:为何不死缠烂打?记得你之前对我就是这样,后来没做成情侣,倒成了“好哥们”。

他回:我只是想找一个待在一起舒服的人,这样大动干戈地干,劳民伤财,折腾不起了!

好友D跟我们说他要结婚的时候,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新郎结婚了、新娘不是她,就在D身上上演了。

25岁那年,他辞职骑行西藏,路上捡回来一个20岁的姑娘,俩人灰头土脸地回来之后,顺理成章地谈起了恋爱。也曾经幸福过一段时间,一颗不安的心随着买房买车而安定了下来。准备结婚的时候,姑娘却跨上单车,走了。

这一次,他没有跟随,他说他突然想稳定下来,过上小日子。姑娘说跟他的日子没有激情,她要找回曾经的自己。

他带来的新娘子,长相温顺、很贴心地给每个人续茶,像是个会过日子的女人。

喝多了,他说:惊天动地的爱情是留给回忆的,平淡如水的生活才是当下要珍惜的!

这么多年,我姐给我张罗过不下于10次的相亲,每一次都是她觉得“条件不错”的,生怕我一不小心落到“条件差”的手中,过上苦日子。

然而,跟A相亲失败之后,她竟有了很大的转变,破天荒地问:你喜欢什么样的?

这个女人只比我大两岁,如今孩子已经10岁了,家庭幸福、夫妻恩爱。她一直把我当成孩子看待,关心我的温饱、婚姻,像大多数家长一样,一直觉得“为我好”,却忽视了我内心真正的想法。

被她这样一问,我一时语塞,顿了顿,说:大概是有感觉的。

她问:什么样的感觉?

我想了想,回:说白了就是我看你顺眼、你看我也顺眼,你愿意跟我聊天、我也愿意跟你聊天,你觉得跟我待在一起有意思、我觉得跟你在一起也有意思,就酱紫!

这是我随口胡诌的,因为“感觉”这个东西真的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是她却“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说:我知道了。

我咧嘴笑得像个小孩,心里却像打翻了一杯柠檬水。穿过似水年华,当一切都变成了鸡肋时,唯有亲情是这世间不变的情感。

《都挺好》:原生家庭带来的伤痛,你要如何化解?


近日,改编自阿耐同名小说的电视剧《都挺好》一经播出,就掀起了讨论“原生家庭”的热潮。

为什么这部剧会引起如此大的关注和讨论?大抵是因为“原生家庭”对每个人一生的影响是巨大的,而大部分人都在不太完美的“原生家庭”中长大。大家既想在这部剧里找到共鸣,也想在这部剧里被治愈。

1

解铃还须系铃人

苏明玉出现后,有网友调侃“终于有比樊胜美更惨的女主了”。而官方也在剧情里有过类似的“吐槽”,有一集里,明玉的意中人石天冬坐在店里正看电视剧《欢乐颂》,刚好画面播放到樊胜美那里。

樊胜美大学毕业后在上海就业,年近三十,收入也还不错,可因不断地被好赌成性的哥嫂压榨,还得帮忙养育侄子,后父亲又生病,她的人生变得更加苦不堪言。

苏明玉从小爹不亲娘不爱,爹等于没有,母亲呢在饮食上都对女儿和儿子有差别待遇,更不用说在经济上了。

二儿子考大学没过分数线,苏母花钱买了个二本给他读;大儿子考上斯坦福,二儿子筹备婚礼,她也愿意卖房子成全。

她卖掉明玉的房间,害得明玉在高三最后冲刺阶段连个好好休息的地方都没有,更过分的是,她阻止女儿上清华,逼她去读师范。

再后来,明玉18岁便拒绝了家里的经济支持,独自在外打拼。万幸的是,她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走到了公司高管的位置。

当时《欢乐颂》热播时,很多人喊着让樊胜美和家里断绝关系,觉得这样她的人生就能改写了。而苏明玉呢,断绝了十年,她确实出人头地了,可她还是带着伤痛活着。

十年中,她拼命地工作,却不知道如何去生活,连睡觉都睡不安稳,只有在外面餐厅的沙发上才能安心睡一会,也无法正常地恋爱结婚。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像明玉一样天真地以为离开父母,或者随着父母的去世,原生家庭的问题就能彻底得到解决,然而并不会。

母亲去世了,她幡然醒悟,这辈子的一个结再也打不开了。尽管母亲如此苛待她,她仍然渴望母亲的认可,可最后她还是没等来这一天。

同一个作家笔下两个命运相似的人物,一个留下,一个出走又回来,作家也许是想表达:从原生家庭得的病只能回到原生家庭治好。

2

成长从自省开始

郭京飞饰演的二哥苏明成从小凭着一张巧嘴深得母亲欢心,成年后,大哥和明玉早已不花家里的钱,母亲便把自己所有的积蓄都拿出来给他买房子、挥霍。

当父亲赵大强拿出养育他们三兄妹的账单时,明成毫无悔恨之心,也不觉得羞愧,反而怪父亲记错了帐。

而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花了二老血汗钱的媳妇朱丽却感到良心难安,当即决定承担赡养公公的责任,并将这些钱都一笔一笔地还给公公。

见朱丽如此坚决,他只好同意这么做,但心里是百般不愿意。他看上了一个投资,自己没有积蓄,就想要打父亲的主意。

他都已经三十多的人,还想要把父亲的保命钱搜刮去,说明他骨子里就刻着“自私”。

同时他还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母亲葬礼的时候、需要给父亲买房子的时候,“明玉出点钱就是应该的”,不需要钱的时候,就说“别把明玉当苏家人”。

苏明成的可怕之处,还在于他完全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因为一个人只有自己能意识到问题,才能慢慢地改变、成长。

不由得想到,也许很多从原生家庭带来的问题,我们自己也是察觉不到的,又会带着它影响孩子,伤害爱人。

所以,当夫妻关系、孩子教育出现问题时,自省是很重要的。别等到爱人冷漠、孩子疏离,再追悔莫及。

3

别让爱人为你的原生家庭牺牲

大哥苏明哲从小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因为学习成绩优异,先是考上清华,又考上斯坦福,所以家里的资源也是向着他的,从小到大他几乎所有的想法都会被满足,导致他的性格很理想化,也很自我。

而同时,因为他从小代表着父母的面子,所以他有一种摆脱不掉的“偶像包袱”,经常打肿脸充胖子。

他好不容易找到了个年薪12万美元的工作,还没稳定下来,就在没和妻子商量的情况下,夸下海口说要掏钱给父亲买一个三居室的房子(大约要花500万人民币),还想要请个保姆24小时照顾父亲。

而这个承诺如果兑现,妻子和孩子就得一直挣扎在温饱线上。

从前他在原生家庭中,就侵占明玉的资源,丝毫不手软;现在在小家里,他习惯性地侵占妻子的资源,可谓积重难返。

他没有考虑到,妻子没有理由陪着他“继续表演”,无怨无悔地牺牲自己几十年的生活质量,更何况月子期间他母亲变着法子拒绝照顾妻子。

他也没考虑到,每次他们吵架,女儿都会大哭,这说明他们的矛盾已经在影响孩子的成长了。可以预见到,他的婚姻将会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

所以,奉劝那些牺牲另一半利益,为自己的面子、理想买单的“苏明哲”们,不要拿另一半的贤惠、体贴当刀使。因为失望是会积累的,你一而再再而三地伤害对方,最后就会让TA绝望离去。

4

做自己人生的决策者

心理治疗师萨提亚认为人的一生有三次出生。第一次出生,是精子与卵子的结合,创造了一个生命;第二次出生,是母亲把我们生下来,进入一个已经存在的家庭系统;而第三次出生,就是我们成为自己的决定者。

原生家庭之痛是可以破解的,只要你愿意为此付出努力,因为第三次出生是我们可以完全掌控的。假如你难以治愈自己,可以请专业的咨询机构帮助你。

原生家庭给了你黑暗阴影,你要亲手点上一盏灯,驱走黑暗。因为你能否走出阴影决定了你的婚姻是否幸福,也决定了你的孩子是否快乐。

这六种思维模式,是爱情和婚姻的大忌


这六种思维模式,是爱情和婚姻的大忌

爱情通常被认为是感性的精神产物,通常我们会说看眼缘,凭感觉,以为感情就是依托于虚无缥缈的心动与情绪波动来主导。

果壳上的理科男们用人体激素的角度来解释爱情:荷尔蒙决定一见钟情,多巴胺决定天长地久,肾上腺决定出不出手,自尊心决定谁先开口,寿命长短决定谁先走。

有一定道理,我们的身体总是比我们的意识更早接收到信息。所以爱情最初的发生,往往是看感觉没错。就像网上一句话所说:

“如果这个人没有让你脑袋里放小烟花让你心脏里融跳跳糖让你身体里开冰雪碧那可能真的不是爱”

不过不要高估爱情的保质期,真正的激情通常只能持续三个月,要想维持高质量的爱情,激情与愉悦固然不可或缺,然而激情总会褪去,想要长期保持美好的感情,维持互相的吸引与好感,本质上更需要理性的思维与自我管理。

感情中的吸引力从来都不表示理所当然的存在,责任感、安全感、神秘感、情感激励与沟通方式等,任何一个维度的坍塌,都可能造成情感的骤然毁灭。

我们常说爱情最后都会化作亲情,然而如果没有正确地处理两性关系,当荷尔蒙的冲动与多巴胺的愉悦感消散之后,两个人就只剩下分道扬镳了。

当你觉得一切都可以按照你的意愿进行,所有的美好都是理所当然的时候,才是最危险的节点。

以下总结严重影响爱情质量的六种思维模式,当人在感情中用这样的思维进行互动,落幕与悲剧都是迟早的事。

(一)利己思维

自私是人的本性之一,本无可厚非,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活得更好些,也都本能地倾向更有价值的人事物。在感情中,如果对方没有一点自己看中的价值,当然不可能在一起。但利己思维指的是那些纯粹抱着在感情中占便宜的人的心态,不肯付出,只想着索取。

一切以自身利益作为出发点,不肯吃亏,一旦出现问题,总是归结到对方身上。抱怨,嫉妒,生气,作,一味的索取,不愿意付出。

通常出现在自认为比对方有价值的人身上,比如自以为男神/女神,觉得对方是备胎转正,自以为自己条件比对方好,选择的机会成本更大,和对方在一起是屈尊委屈了自己,对方要感恩戴德。

比如非常勿扰之前有个女嘉宾杀夫的案件,就是因为上了节目以后虚荣心暴增,真把自己当女神了,结果结婚后总要跟别人比较,觉得自己嫁委屈了,越看老公越不顺眼,一念想不开,就犯下错事,害人害己。

英国牛津大学的生物学教授理查德·道金斯在他的科普书《自私的基因》中,推崇达尔文进化论的理论,从为什么有生命这个问题出发,引入了复制因子的概念,复制因子制造生存机器,为了自己更好的复制。简而言之,人类在两性选择上,所谓的感觉,往往是基于基因本能选择有价值的延续方式。

所以不管是看重对方的外表也好,还是喜欢对方的才华,这都是正常的基因选择,只是在具体的相处中,如果陷入利己思维,不懂得投桃报李,而把别人的好视作理所当然,必然不会长久。

(二)物化思维

也可以叫唯物条件论,就是把人作为高级生命的精神属性分割,物化为一个个实际的具体条件,比如身高多少,收入多少,学历如何,长相几分,房子多大等等。

这个人身高180,年收入50万,有车有房,嗯,这是个优秀的选择对象,那个人画画虽然好,但是卖不出去是个穷画家,没有什么价值。这样去比较人的话,不但肤浅没有人味,而且很愚昧。人的好坏善恶,能力强弱等,受到许多因素影响,很难简单从物化的条件论角度去判断高低。

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纯粹的条件论去对待感情,永远会有更好条件的人出现,用物化的思维去看待每个具有独立个性的个人,不但对别人是一种侮辱,更是对感情的一种亵渎。

有一个经常辩论的议题:爱情可以用金钱买到吗?

当然,根据不同人对爱情和“买”的理解,会有不同的答案。那我就直接抛出我的观点——不能!

如果纯粹作为市场交易的角度来说,你可以买到老婆,买到炮友,买到情人,却买不到爱情本身。

因为爱情的基础是平等与尊重的两个独立个人,任何依附、捆绑、奉承讨好、哄骗等等都更像是一种你买我卖的交易关系,而不是建立在共性与吸引前提下的亲密伴侣。

确实,好的物质条件可以保证爱情不受到更多现实的考验,但物质本身,不能直接交换爱情。

(三)“自我牺牲”思维

有一类人谈恋爱就跟炸碉堡一样,相当玩命,非常用力。会用许多感动自己的方式故作牺牲的姿态。觉得自己牺牲了那么多,如果对方有些对不起自己的地方,就觉得生无可恋,暴跳如雷。

这种牺牲往往不是真的牺牲,很有可能自己以为做出的牺牲与感动,别人其实并不需要,比如为了道歉在雪地里跪一晚上,或者在对方生日的时候买了999朵玫瑰等等,说不定还给对方带来负担。

他们往往只是感动了自己,然后故意让别人看到,你们瞧我多么伟大,付出了那么多,那个人好意思不爱我吗?

这其实是一种情感勒索。越是亲密的人,越容易不自觉使用情感勒索。

被勒索的一方往往有苦难言,明明觉得不舒服不自在,但似乎对方也没做错什么,不好指责,长期以往,感情就会在那种不言而喻的压抑之中走向死亡。

最糟糕的是,很多时候自我牺牲的人到最后也不明白自己做错了什么,反而觉得对方负心,辜负自己一片苦心,加倍的委屈与痛苦。

(四)柏拉图式恋爱

谈理想谈人生谈历史谈哲学就是从来不牵手,也不会多看你两眼,你觉得是纯粹美好的爱情,其实只是聊得来的知己而已。

我不否认这世上存在纯粹精神的恋爱,但那可能需要很高很高的境界,我等凡夫俗子,可望不可及。

说到底,人类也是动物,不要忽略了身体的本能。真的喜欢一个人,身体自然是想要靠近的,如果对方想靠近但本能地想躲避,那其实是基因在告诉你,其实你并不想接受对方。

如果说两个人非常相爱,但是却一点也没有身体反应,那不是爱情,你们就当朋友好了。

(五)固化思维

恋爱中的女生通常会傻傻的问以下这些问题:

「我老了丑了你还会爱我吗?」

或者在第一次上床前忍不住问一声:「你保证你会一直爱我吗?」

这个时候没有一个智商正常的男人会说NO的。但这种承诺有个毛用,如果承诺有用的话,世上也就没有出轨和劈腿了。

爱情是最无常的,充满无数不确定的因素。千万不可因为曾经的恩爱回忆,就保持固定的思维,不去进步,不去改变,认为一切都会按照以前一样顺利美好。

固化思维通常出现在情感稳定的情侣或老夫老妻之间,总是认为在一起时间长了,或者结婚生子了,感情就不会有变化了。却不知,情爱是最诡谲的东西,人的大脑只要还会分泌荷尔蒙和多巴胺,就不会停止对吸引力的追求。

一旦停止共同进步,或者不再在乎自身的提高与吸引力的维持,把希望寄托在对方的忠诚和专一上,是个非常可怕的想法。多少官员名人大商人在功成名就之后就抛弃了糟糠妻,让小三上位。永远不要低估自己成长的可能,就算外貌身材老去了,可以用气质、智慧和阅历来替代,不要想着一劳永逸,基因决定我们要么进化,要么被淘汰,始终要保持一个进步的心态。

(六)远香近臭思维

简单来说,就是老觉得远处的东西总是更好,身边的似乎总是要差一些。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总觉得别人的男朋友女朋友更好,别人吃的食物更香,吃着碗里的瞧着锅里的。

这个思维包含以下几个因素:

习惯与别人做比较

对自己的情侣挑剔与挖苦

对外人温和,对自己人负能量

我本人最讨厌的就是这个思维。两个人一旦熟了吧,就觉得再也不需要客气了,什么心里话都往外说,对你身上的事物也开始挑三拣四,鸡蛋里挑骨头了。

自己的情侣优点都已经视为理所当然,缺点反而特别扎眼。老师横向跟别人的男女朋友作比较,觉得别人的情侣有的优点自己的伴侣都没有,就不满了。

讽刺、打压、控制欲、各种负能量的倾泻,把情侣当做了情绪的垃圾桶,还觉得理所当然,你是我的亲密爱人嘛,当然好的坏的都要承受啦。

凭什么嘛?不管怎么样,大家首先都是独立的个人,没有人有义务接受你所有糟糕的情绪和踢猫效应带来的负能量,冤有仇债有主,如果你的情侣本身并没有做错什么,请不要把你自身的问题转移到他们身上,他们是无辜的!

最后,希望单身的也好,有情侣的也好,可以尽量远离以上六种思维,让感情保鲜保热,享受更多别样的感受,携手更广阔的人生与精彩,享受爱情的甜蜜吧!

和“苏大强”谈恋爱是种什么体验?


最近在追《都挺好》。说实话,我一直不喜欢看电视剧,因为太费时间。从上大学到现在,追过的电视剧一只手都数得过来:

范冰冰演的《一代女王玛丽苏》;刘涛的《霸王女总裁和她的穷室友》;马伊琍的《我和闺蜜未婚夫不得不说的秘密》;于妈编剧的《后宫霸王魏璎珞》;周迅主演的《大猪蹄子是弘历》;还有《郭芙蓉手撕苏三男》。

一部好的电视剧,一定是由不同特色的角色搭配起来的,比如《都挺好》。女主苏明玉是狠,强。大哥是动不动就以“我是苏家长子”自居的“老好人”。二哥是没本事,够无赖,但又有点可爱的妈宝男。而那个哭着喊着要喝手磨咖啡的苏大强,更是贯穿了整个电视剧。

微博上经常有人讨论,苏家两兄弟,你选谁?

嗯….真是一道送命题。

后来这道死亡题里,又加了新的选项:苏大强。

苏大强在剧中是一个父亲。用女儿苏明玉的话来说就是:自私自利,只管自己感受,一点也不为儿女考虑。

如果我们把这个角色换一个身份,换成女朋友,我们来想想,和苏大强一样的女生谈恋爱是种什么体验?

而且我朋友圈里,恰好有这么一个鲜活的案例。朋友长得挺漂亮的,标准的直男杀。165的个子,皮肤白净,眼睛又水灵又勾人,还特么有三层眼皮。人本来就漂亮,还会撩汉,所以这追求者自然无数。

用她的话来说,我谈过的男人,如果按地域分,除了澳门和西藏外,都要把祖国大地集齐了。

虽然朋友每次的对象,不是长得帅,就是巨有钱,再不济也是真有才华。但每次恋爱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完事极快。

原因很简单,我这朋友太作了。

比方说,她要是和闺蜜们出去旅行回来,即便是大白天,也要让男朋友去机场接她。明明自己做直达大巴30分钟就能到家,却非要对方倒3趟地铁过来。再比如,对方给她买了杯草莓奶茶,她不喝,说自己喜欢牛油果味道的。可下次男生买到牛油果的,又非说今天心情不好,想吃草莓味的。

这还不算什么,小妖精有的是磨人的办法。对方加班的时候,非要装肚子疼,让别人回家;对方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吵着闹着,要一起下楼散心。

可能是长得好看的都有恃无恐,即便依旧分了N次手,朋友还从不觉得是自己的问题。依旧奉行着自己的爱情格言:

总有一天你会遇到那么一个人,他会理解你所有的小脾气,纵容你全部的小任性。那个时候,他还会对你说一句:对不起,我来迟了….

再补充一点,这朋友也在追《都挺好》,前几天和我讨论剧情的时候,还说苏大强就该早点去投胎。

我说她就是爱情届的苏大强,她还回了我三个微笑。

你看,像我朋友这么极端的案例,都不会觉得自己是苏大强,更别说其他人了。

说实话,虽然很多时候写文章,我都在谴责男生在恋爱中太粗心,不投入。但姑娘们,你们是不是也要扪心自问,自己有没有中了苏大强的毒。

错把无理取闹当可爱,隔三差五就耍公主脾气,还美其名曰“女孩子就应该被哄的。”现在这个社会,大家都挺不容易的,我们就别这么作好不好。

那种脑残的爱情,不是初中女生瞎编的,就是专门祸害人的。不要真的以为没有那个遇到对的人,如果标准不对,除非你向天再借500年,否则到死都只能凑合随缘。

男生,不要那么直男癌;女生,不要那么公主病。大家都干脆利索点,喜欢就追,不合就分。谁有空就洗碗,谁没理就先道歉。

人家苏大强再作,也有两个儿子和一个住别墅的女儿伺候着,你要是太作了,可能会没人要的。

而且苏大强都洗白了,你还好意思不从良吗?

少一点做作,多一点自我追求,可能爱情马上就来了!

-END-

一半的婚姻,才是好的模式


婚姻最好的模式是什么?

很多人认为是1+1≥2,两个人在一起,应该要得到更多的可能与收获。

这个算法看上去很完美,可是在现实生活中,要维系这种算法,往往很难实现。

我们每个人在结婚的那一刹那,都对婚姻充满了美好的期待与向往。

想象着像童话中的结局一样: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可现实往往是:婚姻生活中,总是潜伏着这样那样的矛盾。

曾经两情相悦的两个人,最终走到了两看相厌的地步。

有一对夫妻离婚了,原因竟然是为了一双袜子。

妻子是个爱整洁的人,家里被打理得井井有条,物品都归纳得整整齐齐。丈夫却比较随意,东西走哪扔哪。

比如:

妻子每次换鞋后,都会把鞋放进鞋柜,但丈夫从不收纳,任鞋摆在地上;

妻子把衣服叠得整整齐齐,丈夫每次找衣服都会翻得乱七八糟;

妻子会把脏衣服收在脏衣篓里,丈夫总会不经意地把脏衣服脱在沙发上、床上、椅子上……

每次看到这幅场景,妻子都会火冒三丈。

妻子觉得家里一定要整洁明净,才能感觉温暖舒适,反之就会烦躁焦虑。

丈夫觉得家是让人放松的地方,处处受限制让他神经紧绷,无法放松。

两人经常为此吵架,谁也说服不了谁。

终于有一天,妻子发现刚晒好的枕头边上有一双臭烘烘的袜子,瞬间崩溃了,两人又大闹了一场,最后决定离婚。

伏尔泰曾说过:“使人感到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往往是鞋里的一粒沙子。”

婚姻与恋爱不同,婚姻不仅仅是两个人的结合,还是一场旷日持久的磨合。

有一句话是:“细节打败爱情”。

同样,细节也能打败婚姻。

有时候扼杀婚姻的凶手,往往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情,比如不同的个人习惯,南辕北辙的爱好,生活中的小摩擦等等。

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就像鞋里的那粒小沙子。

它们日日消耗你的精力,撩拨你的神经,考验你的承受力,挑战你的忍耐极限。

《爱情呼叫转移》中,徐朗与妻子因为挤牙膏到底是从下往上挤还是从中间开始挤的问题而吵架离婚。这并非夸张。

在生活中,因口味不同,作息时间不一致等问题闹离婚的夫妻,不甚枚举。

他们并不是不爱对方,只是没有找准婚姻的模式。

朋友小蓉是个爱运动的人,周末喜欢出去爬山,平时在家爱看英剧美剧,是个爱热闹的人。

阿方懒,宅,休闲时喜欢在家打游戏,爱看抗日剧,是个爱独处的人。

这样爱好与性格截然不同的两个人不仅结婚了,而且还和和美美地过了七年。

原来刚开始,他俩也闹过不愉快:

小蓉每次提出去爬山,阿方要么拒绝,要么不情愿地接受,然后一路抱怨,最后不欢而散。

小蓉认为打游戏浪费时间,并且冷落了她,要求阿方戒掉游戏,阿方则认为打游戏是他最好的放松方式。

小蓉觉得国产抗日剧很脑残,阿方则觉得平时上班很累了,只想看些不费脑子的剧。

他俩经常为这些小事吵闹,然后冷战。

后来有一天,阿方主动提出去爬山。

一路上,小蓉看到阿方汗流浃背,气喘吁吁,仍然强打着精神陪她说笑,小蓉的鼻子有点酸。

从那以后,小蓉不再逼迫阿方戒掉游戏,每次阿方在打游戏的时候,小蓉就坐在他身边刷剧。

有时候小蓉也会陪着阿方看抗日剧,然后一起吐槽,阿方偶尔会陪着小蓉爬山、运动,和小蓉一起看她喜欢的剧。

在婚姻里,有一种感动叫理解,有一种幸福叫包容。

关于婚姻生活的模式,柏杨早就说过了:

婚姻生活者,半睁眼半闭眼地生活也,天下没有十全十美的男女。

如果眼睛睁得太久,或用照妖镜照得太久,恐怕连上帝身上都能挑出毛病。

这便意味着:两人要懂得尊重对方,接受对方本来的样子,学会求同存异,互相接纳。

而不是试图去改变对方,干涉对方的自由。

台湾一父亲在女儿的婚礼上致辞的时候,说过这样一句话:

“婚姻不是1+1=2,而是0.5+0.5=1。结婚之后,你们两个要各去掉一半的个性,才能组成美满的家庭。婚姻不是占有,而是结合。”

我们每个人都是个“1”,我们有自己的世界,自己的一套人生观,价值观。

后来,遇到了爱的人,进入了婚姻的围城,理所当然地认为1+1≥2。

可是,世上哪有百分百契合的两个人。

当两个人在一起生活时,总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冲突与矛盾。

1+1很多时候都无法等于2,甚至小于2。

如果双方坚持做“1”,事事不愿让步。那么本是无关痛痒的小事很容易被无限放大,原本甜蜜的婚姻就会硝烟滚滚,战火连天。

因此,在婚姻里,应当做减法而非加法。我们需要的不是1+1的婚姻,而是0.5+0.5。

两个人愿意为对方削减一些锋芒,舍弃一些原则,将自己由“1”变成“0.5”。

两个人去包容与接纳对方的0.5,然后共同组成一个新的“1”。

这才是婚姻最好的模式。

宫崎骏说:“爱,不是寻找一个完美的人,而是学会用完美的眼光欣赏那个不完美的人。”

于千万人之中,我们相遇相识,在漫长的岁月里,我们相知相伴。

而对于你我来说,最美好的事莫过于:你欣赏我的不同,我接纳你的不完美。你和我,最终成了我们。

这样多好。

好的婚姻相处模式是什么样的


01

每个人都怀着美好的期待走进婚姻,那些婚礼上真诚可贵的誓言令双方万般甜蜜。

但是为什么有些人的婚姻是锦上添花,有些人的婚姻却硝烟四起?

婚姻这个围城中的是是非非无不使得陷入其中的人们万分困扰,其实这种种的矛盾皆源于没有把握好婚姻的相处模式。

《社会与人际关系杂志》曾经刊登过美国的一项研究,该研究发现:

夫妻间牢固的友情是婚姻长久和谐的秘密,重视与伴侣之间的友情有助于拉近两人的距离,提高亲密度与满意度。

钱钟书曾概括他与杨绛的爱情,称其绝无仅有的融合了妻子、情人、朋友三种角色,杨绛也说过,在中国的五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中,朋友非常重要,其他四伦如能复为朋友,交心而知己,则会和谐又融洽。

钱钟书称杨绛为“最贤的妻”,这妻中既包含伴侣间的款款深情,又包含朋友间的理解尊重。其实任何关系,加入朋友的成分,这份关系便能轻松持久。

因此,夫妻双方都把对方当成自己最亲近的朋友,这才是婚姻最好的相处模式。

02

然而生活中有太多夫妻将对方看做唯一的稻草,抓住了就不放手,就像抓着一把沙子,抓的越紧,漏的越多。

我认识的一位大姐,便是把婚姻搅得硝烟四起的一位。

她是一名老师,老公事业有成,年轻有为、勤奋踏实,还有一个美丽乖巧的女儿。

这本来是一个幸福美满的三口之家,没想到她们的婚姻也仅仅维持了五年。

当初为了丈夫的事业,她放弃了自己的工作,毫无怨言的做起了全职太太。但是随着丈夫的事业成功,她产生了强烈的不安全感。

焦虑、疲惫、暴躁、敏感多疑占据了她的内心,她不断地试探、怀疑,查老公的通话记录,干涉老公的正常工作,甚至达到了不可理喻的程度。

终于,经过多次的吵架和斗争,老公带着满身的疲惫离开了她。

这位大姐就是不会把握夫妻关系的人,她失去了自我,把对方看成自己的所有,从为老公着想到依赖老公,直到最后疯狂地去控制老公,关注点永远只在老公和孩子身上,反而给了对方极大的压力,使得老公无时无刻不想逃离这段婚姻。

这种看似以自我牺牲来成就婚姻的方式本身便是缺乏尊重的表现。

而朋友式的相处,首当其冲的就是尊重。

不因关系的亲密而失去自我,不因婚姻的形成而控制对方,不把自己的喜好强加在对方身上,尊重对方的行为、习惯、兴趣、观念。

这也是婚姻最基本的要求。

03

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里的康熙,后宫粉黛三千,他最爱的却只有容妃。

每次到容妃那里,最爱说的话就是:“朕想和你说说话。”

随后,便把一些国事家事倾诉一番。到后来,他不得已废了容妃,可每每郁闷时,却总要走到容妃宫前。

只是,容妃已经人去宫空。

康熙贵为千古大帝,连一个说话的人也没有了。

有一次,赵又廷做客《金星秀》,谈及与高圆圆的婚姻生活。

赵又廷说,两人就像朋友一样,在家里特别爱聊天,感觉两人总有聊不完的话。

王志文在《艺术人生》的访谈中也说过,他想跟一个可以随时随地聊天的人在一起。

可见,找个可以随时说话的人,真的不容易,尤其是一个携手一生的伴侣。

现实婚姻中双方缺失最多的就是沟通,相当数量的夫妻都把耐心给了工作、客户,反而不舍得给予对方一句安慰。

白天各忙各的事情,晚上回家你在电脑前玩游戏,她窝在沙发看电视,即使相拥而眠,但似乎也无话可说。

这是一种普遍性的夫妻矛盾,被称为“婚后沉默症”。

这种冷暴力使得个人的心理诉求得不到满足、情绪得不到释放、基本的感情沟通无法进行。

长此以往,夫妻只是搭伙过日子、养孩子的伙伴,丝毫没有温情可言。

我见过许多年老的夫妻仍热亲密热切的说着讲不完的情话,过着让年轻人都羡慕的日子。

不得不说,这是他们相处的智慧,这其中便包含把对方当最好的朋友来看待。

朋友式的相处,就是可以深刻理解彼此,像好朋友一样轻松、愉快地聊天,随时随地的沟通,善于发掘对方的优点,不被生活中诸多鸡毛蒜皮的琐碎所牵绊。

双方分享喜悦、诉说烦恼,共同对抗婚姻中的平淡。

04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感情再深厚的夫妻,你们的相处也是需要亲密有间的。

有很多人,一天不见自己的老公或老婆就万般想念,恨不得时时刻刻都陪在对方身边。

在一起的时候,又通过不断的寻问对方来确定彼此的心意。

其实能够保持合适距离感的卿卿我我、朝朝暮暮才能焕发婚姻的新鲜,促进婚姻的成长。

任何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观念和思想,既喜欢与对方接近,又不希望因这份接近而失去自我。

因此,两个人必定要保持一定的距离,留有独处的空间,保持心灵的自由。

而这里的“有间”不仅仅是有一定的空间、时间,更重要地是接下来你要在这个空间、时间中做什么。

这个“有间”是难得的自我满足、自我陶醉、自我进步的“有间”,是可贵的自我增值的空间。

你可以利用它来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交喜欢的朋友,学习有趣的课程,去期待已久的远方,了解无限美好的事物。

在自己增值的期间,同时也给了对方一个轻松、愉悦的自我追寻的空间。

这才是正确的相处之道,不束缚对方,不限制自己,给双方一个共同成长、婚姻不断成熟的机会。

在这个“有间”里,对自己好,也就是对双方好。

朋友式的相处,就是让双方学会亲密有间。

喜爱对方,给予对方最大的自由;享受自由,却不滥用这份自由。只有相处亲密有间,感情才能亲密无间。

05

朋友式的相处极其重要。既是夫妻关系的最好模式,也是亲子关系的最好模式。

然而只有在夫妻关系相处恰当的前提下,亲子关系才会相应的遵循这个模式。

这是因为夫妻作为成人受到社会的影响,具备了一定的思想、判断力、行为方式,在双方的沟通中不可避免的出现曲折、矛盾。

假如夫妻能够本着朋友间的尊重、理解、亲密而有间的方式沟通感情、解决问题,那么在良好的氛围下,把孩子当成朋友也是一个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良好的婚姻是渗透了爱情、友情、亲情三者合一的婚姻,在这样的婚姻中,我们才能感受尊重、享受理解、充分自由的自我成长。

把你的爱人当朋友吧。

你会发现,你们之间将多一份尊重,少一份过度依赖;多了一份理解,少一份纠缠;多一份轻松,少一份负担,你的婚姻将会变得和谐又美满。

高育良和吴惠芬:两个精致利己主义者的利益婚姻


1

侯亮平说

你真是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人民的名义》终于迎来了大结局。

高育良被组织处理,侯亮平巧遇高育良的原配夫人吴惠芬,他提出来送她回家。

在车上,侯亮平问吴老师,这么多年来,你瞒着所有人你已跟高老师离婚的事情,也知道高老师所犯的错误,但为什么不向组织举报或者离开他?

和所有说自己不离婚是为了孩子的人一样,吴老师回答,我这么做都是为了芳芳,她是我所有的骄傲,我不想给她带来一点影响。

这种回答,聪明的侯亮平定然是不买账的,他又问:真的只是为了芳芳吗?

无法再隐藏心事的吴老师,最终说到,她怕失去高育良手中权力带给她的地位和便利。

侯亮平说,你真是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2

既要利益,又不想承担风险

所以不管做什么都想做到滴水不漏

什么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百度词条是这么解释的:所谓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是指经过精心打扮甚至伪装的“利己主义者”。

高智商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最大特征。他们大多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别人达到自己的目的。

因为智商高,所以他们会把利益包装在一个最为冠冕堂皇的外表之下。他们既要利益,又不想受到道德谴责、不愿承担风险,所以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想做到滴水不漏、无可挑剔。

他们之所以精致,就在于“会伪装”。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侯亮平说吴惠芬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吴法官说自己的这个妹妹“很现实”,还是挺到位的。

在“精致利己”这个问题上,和吴惠芬“半斤八两”的人,还有高育良。

高育良和吴惠芬相识于汉东大学,那时候他是她的老师。

在大学校园里,高育良是个知性儒雅、博学多识的学者。再后来,高育良从政,成为“官场老狐狸”;吴惠芬也成为了官太太,过上了光鲜亮丽的生活。

岂料,这种日子没过多久,她的老公高育良就被高小琴的双胞胎妹妹高小凤给拿下了。

高小凤是一个连鞋都穿不起的渔家女,她被赵瑞龙突击训练,研读了一本《万历十五年》,三下五除二就把高书记给拿下了。

3

为了一个官太太身份

把人生活成了一潭死水

“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小凤怀孕后,高育良火速跟吴老师离了婚,然后跟高小凤在香港结了婚。

吴老师为了让外人以为自己还是省委副书记的正房太大,继续享受官太太的待遇和便利,高育良为了不被组织追究生活作风问题,两人各取所需,以“离婚不离家”的形式继续在人前扮演恩爱夫妻的形象。

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一下问题:如果两个人公开离婚了会怎样呢?

吴老师没了官太太的便利,在单位里会成为笑柄(虽然我不知道丈夫出轨,女人为啥会认为自己是笑柄,也不明白为啥离个婚怎么就成了别人的笑柄了)。

真要是离了婚,她可能也找不到那么合适的人,那倒还不如跟这个人先过着,毕竟时不时的还能用用他。

高育良呢?可能会被追究生活作风问题,搞不好纪委还要细细调查他的其他问题,然后,他做过的那些“利益输送”会被提前曝光。

即便他的屁股很干净,那么在惊心动魄、暗流涌动的官场,他的作风问题可能随时会被政敌拿出来作为攻击他的理由,这在客观上也会影响他的仕途。

两个人一合计,便觉得“形婚”是最好的选择。如果事情不被曝光,高育良退休以后去到香港,和年轻妻子一起共享人世繁华、天伦之乐。吴老师则留在国内,享有优渥的财产,享受着官太太的特权,继续做令人艳羡的大学老师。

看起来,这种选择几乎是“双赢”的。

只是,这样的选择,真的不需要付出代价吗?

当然不是。

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吴老师没法“眼不见为净”。

这种委屈、隐忍、假面示人的生活,让她憋出了抑郁症。

看着她最后泪流满面的样子,我心想:何苦呢,不就是一个官太太身份么?犯得着为了那点利益和便利委曲隐忍至此么?

当然,话说回来,对吴老师的选择,我不认同,但报之以理解。

如果高育良不出轨,她或许能有另外一番幸福的人生。只是,这种如果也只是一种如果罢了,毕竟如她所说:婚姻从来都不是靠贤惠和宽容取胜的,他们的生活中不是出现高小凤,也会出现王小风、李小凤……

只是,虽然吴惠芬们的选择无可厚非,但我还是很害怕自己变成那个样子。

我不想为了追求所谓的体面、幸福和成功,而让自己陷入迷茫和空虚之中。我希望能拥有自己能感受到的实实在在的温暖和幸福,而不是建立在利益、权力基础上的“别人觉得你幸福”。

人这一生真的很短暂,我不想怀揣目的、带着面具去生活,最后让自己在痛苦挣扎中活成一个演员,一个永远只能带着面具示人的“我主演”的人。

4

太多女人用孩子掩饰对改变的恐惧

继续维持和丈夫名存实亡的婚姻

我一个朋友,在惊闻共同的闺蜜离婚之后,很受震动,但震动之余,还是选择了这样一种生活:为了孩子,继续跟丈夫过名存实亡的生活。

在她跟我表达震动的时候,她已经跟丈夫过了五六年的无性婚姻,因为她丈夫的需求都在小三那里解决了。而他们婚姻中的小三,是一个港商包养的二奶。

我光听她说,就觉得这关系真够乱的。

她和丈夫都不愿意离婚的原因,是“为了孩子”,但明眼人都知道:她不愿意离婚,更多是因为割舍不下丈夫能提供给她的物质供养;她丈夫不愿意离婚的原因,是因为生意场上需要用到她这边的人脉资源。

就这样,两个人又貌合神离地过了三年,后来她还是下定决心离婚了。离婚的起因,是儿子在电话里跟同学讲:“我觉得这世界上不会有比我父母更虚伪的人了。”

她忽然觉得,原来自己认为高尚的决定,儿子并不买账,而且自己的所作所为给儿子做了一个很坏的示范。

她觉得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不是物质财富、身份地位、名声口碑,而是时间。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把有限的时间和生命浪费在一段虚伪、无爱、互相利用的关系中并不值得。

她想在余下的时间里,按照自己的心意去生活,活出自我,活得畅快。

离婚这个决定让她和丈夫在经济上“大出血”,但离婚一年多以后,她跟我说:“虽然手里可支配的钱财变少了,但我从来没有活得这么神清气爽过。钱嘛,手头宽裕一点就多花点,手头紧一点就少花,横竖不会饿死。再说,还可以慢慢赚,而时间过去了,就再也不会回来了。”

5

为利益结合的婚姻也许能长久

但利益也不是永久的

利益至上的时代,人们似乎对“爱情”更加不屑一顾,于是,婚姻也已经成为了利益的附属品。

这类为利益而结合的形式夫妻,在官场上、生意圈、娱乐圈屡见不鲜。

官场、生意场中的形婚夫妻,不那么容易被曝光,但在娱乐圈,这就不鲜见了。

比如白百何和陈羽凡,不管有没离婚,都会面临恶评:如果没离婚,那出轨行为就是真的。如果离婚了,那么之前的秀恩爱是假的。陈羽凡愤怒地发朋友圈说“毁我家者,必让你亡”时,我暗自觉得有点好笑:毁你家的人,不是你们自己吗?

陈赫和许婧这对也比较奇葩,两人相恋了13年才走进的婚姻的殿堂,然而这段婚姻维持了不足两年就以陈赫婚内出轨张子萱而破裂。令人咂舌的是,签署离婚协议后两人仍然以夫妻档的身份参加综艺节目捞钱……

此情此景,只能感慨一句:“城会玩。”

《人民的名义》的热映,的确让我们看到了利益婚姻的一种魅力:双方几乎没有吵闹没有隔阂,两个人各取所需、目标一致,有彼此成就的野心。

有网友甚至由高育良和吴惠芬联想到美剧《纸牌屋》,然后由衷地发出感叹:“真是让人羡慕!”

只是,不是所有人都是天生适合做政客的弗朗西斯和克莱尔,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有高育良和吴惠芬那样的涵养、隐忍和演技,能对婚姻肌体上溃烂、流脓的创口视而不见,大多数普通人终究是没法始终盯着利益,而忽略所有主观的感受。

因为感情而结合的婚姻,当感情消失了,或许很容易over。毕竟,感情是多么来去无踪的东西,充满变数。

为了利益结合的婚姻,也许能很长久,但利益也不是永久的,也可能会遭受变故。

一场利益婚姻看似各取所需,但在面临考验的时候,终究是敌不过由真情实意驱动的相濡以沫。

当劫难、变故、考验来临,那些有真感情的夫妻,即便双双被打入低谷,也能携手走过那些艰难困苦,并且在共同对抗命运洪流的过程中,结成了更加深厚的感情。

即便最终没法扛过去,但只要想起对方从不曾放开自己的手,心里也是温暖的、快慰的,觉得不虚此生。

而为了利益而在一起的夫妻,往往选择“大难临头各自飞”。只要利益消亡,婚姻里留给他们的将是一片冰冷的残垣断壁和一地千疮百孔的虚幻和苍凉。

这么说来,两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利益婚姻到底是否划算,答案只在每个人的心里。

这事儿本无对错,“食得咸鱼抵得渴”,各能承受代价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