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说说 > 导航 > 坚固的爱情模式

坚固的爱情模式

发表时间:2021-03-08

【www.qg13.com - 挽回的爱情】

关于情感的说说有很多,我们总是想把自己满意的情感句子记录下来,到底有哪些优质的情感句子呢?那么下面是迷你句子网小编收集整理的"坚固的爱情模式",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

他们是同事,天南地北的聚在同一个工作岗位上。最初彼此的印象就不错,男人沉稳善良,女人聪慧婉约。

他们一起讨论公事,一起出差,一起面对工作的种种艰辛困难,一起熬夜加班,一起去过最艰苦的工作前线,像并肩作战的同志,一起患难,一起尝成功的喜悦。

工作之余,他们还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比如都喜欢休息日约三五好友去爬山或徒步,比如静下心来时,都喜欢写点文章。博客空间的关注里,彼此是特别关心的好友,是良师益友,也是配合默契的工作伙伴。

这样的两个人,心灵碰撞的概率自然很大。但是使君有妇,只是他的工作不在家乡而长年分居两地。彼此心知肚明,只好将那些欣赏和喜欢都藏在一言一行后面。天长日久地,有些火花渐渐藏不住了。终究突破了防线,终究都忍不住说出了那个爱字。

从最好的伙伴变成不伦的恋人,都小心地不去想今后,不去想他的家庭。都认为人生苦短,难得遇上知心知已的灵魂伴侣,哪怕是错的,也要错一回才值得。

但这样的豁达和宽容,这样的义无反顾只是在爱情甜到腻的最初。时光走远,看不到头的那一方终究有了怨。虽然没有说出来,字里行间却表现出了绝望和无助。

他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又一次将她搂在怀里时,他说,她善良贤惠,我多年在外不能照顾老人孩子,是她担起这一切,也是她像守活寡一样苦等我一年回去那么寥寥几次。虽然我不爱她,但却像亲人一般,无法轻易割舍……

他还在继续说什么,她已经听不清楚了。泪流了一脸,忍住哽咽说,我没有逼你跟她离婚,这样的她,你若真离婚抛弃掉,我也不忍心。

他说,我就知道你会理解我,你知道我爱的人是你,这辈子都永远只是你……

她强忍住泪从他怀里挣脱出来,笑着说了再见。

而那次再见,是她对他说的最后一次再见。她就那样走了,离开了公司,换了手机号码,换了新的城市,后来也换了新的爱情。

他在网上多次留言找她,往她的邮箱里发许多信件。说这一生只爱她,不能失去她。她看的泪如雨下,却全都狠心移往垃圾箱。

从他说出对妻子的感情像亲人一样无法割舍时,她就已经死心了。因为她觉得,再不一般的爱情,最终都要走向平淡。有些平淡是淡的形同陌路,或是淡成了仇,淡成无法再过下去。而另一种平淡,是淡成了亲情。能淡成亲情的,其实已经是一种深切的爱了。

爱情还可以在特殊时刻舍弃,因为可以再重新遇见爱情。而亲情,却是一辈子都不能割舍和抛弃的。而他虽然对自己的爱说的那么深切,却也不能因为她离婚。那种亲情般的不舍和责任,也是爱情,而且是爱情里很坚固的一种模式。

延伸阅读

这六种思维模式,是爱情和婚姻的大忌


这六种思维模式,是爱情和婚姻的大忌

爱情通常被认为是感性的精神产物,通常我们会说看眼缘,凭感觉,以为感情就是依托于虚无缥缈的心动与情绪波动来主导。

果壳上的理科男们用人体激素的角度来解释爱情:荷尔蒙决定一见钟情,多巴胺决定天长地久,肾上腺决定出不出手,自尊心决定谁先开口,寿命长短决定谁先走。

有一定道理,我们的身体总是比我们的意识更早接收到信息。所以爱情最初的发生,往往是看感觉没错。就像网上一句话所说:

“如果这个人没有让你脑袋里放小烟花让你心脏里融跳跳糖让你身体里开冰雪碧那可能真的不是爱”

不过不要高估爱情的保质期,真正的激情通常只能持续三个月,要想维持高质量的爱情,激情与愉悦固然不可或缺,然而激情总会褪去,想要长期保持美好的感情,维持互相的吸引与好感,本质上更需要理性的思维与自我管理。

感情中的吸引力从来都不表示理所当然的存在,责任感、安全感、神秘感、情感激励与沟通方式等,任何一个维度的坍塌,都可能造成情感的骤然毁灭。

我们常说爱情最后都会化作亲情,然而如果没有正确地处理两性关系,当荷尔蒙的冲动与多巴胺的愉悦感消散之后,两个人就只剩下分道扬镳了。

当你觉得一切都可以按照你的意愿进行,所有的美好都是理所当然的时候,才是最危险的节点。

以下总结严重影响爱情质量的六种思维模式,当人在感情中用这样的思维进行互动,落幕与悲剧都是迟早的事。

(一)利己思维

自私是人的本性之一,本无可厚非,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活得更好些,也都本能地倾向更有价值的人事物。在感情中,如果对方没有一点自己看中的价值,当然不可能在一起。但利己思维指的是那些纯粹抱着在感情中占便宜的人的心态,不肯付出,只想着索取。

一切以自身利益作为出发点,不肯吃亏,一旦出现问题,总是归结到对方身上。抱怨,嫉妒,生气,作,一味的索取,不愿意付出。

通常出现在自认为比对方有价值的人身上,比如自以为男神/女神,觉得对方是备胎转正,自以为自己条件比对方好,选择的机会成本更大,和对方在一起是屈尊委屈了自己,对方要感恩戴德。

比如非常勿扰之前有个女嘉宾杀夫的案件,就是因为上了节目以后虚荣心暴增,真把自己当女神了,结果结婚后总要跟别人比较,觉得自己嫁委屈了,越看老公越不顺眼,一念想不开,就犯下错事,害人害己。

英国牛津大学的生物学教授理查德·道金斯在他的科普书《自私的基因》中,推崇达尔文进化论的理论,从为什么有生命这个问题出发,引入了复制因子的概念,复制因子制造生存机器,为了自己更好的复制。简而言之,人类在两性选择上,所谓的感觉,往往是基于基因本能选择有价值的延续方式。

所以不管是看重对方的外表也好,还是喜欢对方的才华,这都是正常的基因选择,只是在具体的相处中,如果陷入利己思维,不懂得投桃报李,而把别人的好视作理所当然,必然不会长久。

(二)物化思维

也可以叫唯物条件论,就是把人作为高级生命的精神属性分割,物化为一个个实际的具体条件,比如身高多少,收入多少,学历如何,长相几分,房子多大等等。

这个人身高180,年收入50万,有车有房,嗯,这是个优秀的选择对象,那个人画画虽然好,但是卖不出去是个穷画家,没有什么价值。这样去比较人的话,不但肤浅没有人味,而且很愚昧。人的好坏善恶,能力强弱等,受到许多因素影响,很难简单从物化的条件论角度去判断高低。

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纯粹的条件论去对待感情,永远会有更好条件的人出现,用物化的思维去看待每个具有独立个性的个人,不但对别人是一种侮辱,更是对感情的一种亵渎。

有一个经常辩论的议题:爱情可以用金钱买到吗?

当然,根据不同人对爱情和“买”的理解,会有不同的答案。那我就直接抛出我的观点——不能!

如果纯粹作为市场交易的角度来说,你可以买到老婆,买到炮友,买到情人,却买不到爱情本身。

因为爱情的基础是平等与尊重的两个独立个人,任何依附、捆绑、奉承讨好、哄骗等等都更像是一种你买我卖的交易关系,而不是建立在共性与吸引前提下的亲密伴侣。

确实,好的物质条件可以保证爱情不受到更多现实的考验,但物质本身,不能直接交换爱情。

(三)“自我牺牲”思维

有一类人谈恋爱就跟炸碉堡一样,相当玩命,非常用力。会用许多感动自己的方式故作牺牲的姿态。觉得自己牺牲了那么多,如果对方有些对不起自己的地方,就觉得生无可恋,暴跳如雷。

这种牺牲往往不是真的牺牲,很有可能自己以为做出的牺牲与感动,别人其实并不需要,比如为了道歉在雪地里跪一晚上,或者在对方生日的时候买了999朵玫瑰等等,说不定还给对方带来负担。

他们往往只是感动了自己,然后故意让别人看到,你们瞧我多么伟大,付出了那么多,那个人好意思不爱我吗?

这其实是一种情感勒索。越是亲密的人,越容易不自觉使用情感勒索。

被勒索的一方往往有苦难言,明明觉得不舒服不自在,但似乎对方也没做错什么,不好指责,长期以往,感情就会在那种不言而喻的压抑之中走向死亡。

最糟糕的是,很多时候自我牺牲的人到最后也不明白自己做错了什么,反而觉得对方负心,辜负自己一片苦心,加倍的委屈与痛苦。

(四)柏拉图式恋爱

谈理想谈人生谈历史谈哲学就是从来不牵手,也不会多看你两眼,你觉得是纯粹美好的爱情,其实只是聊得来的知己而已。

我不否认这世上存在纯粹精神的恋爱,但那可能需要很高很高的境界,我等凡夫俗子,可望不可及。

说到底,人类也是动物,不要忽略了身体的本能。真的喜欢一个人,身体自然是想要靠近的,如果对方想靠近但本能地想躲避,那其实是基因在告诉你,其实你并不想接受对方。

如果说两个人非常相爱,但是却一点也没有身体反应,那不是爱情,你们就当朋友好了。

(五)固化思维

恋爱中的女生通常会傻傻的问以下这些问题:

「我老了丑了你还会爱我吗?」

或者在第一次上床前忍不住问一声:「你保证你会一直爱我吗?」

这个时候没有一个智商正常的男人会说NO的。但这种承诺有个毛用,如果承诺有用的话,世上也就没有出轨和劈腿了。

爱情是最无常的,充满无数不确定的因素。千万不可因为曾经的恩爱回忆,就保持固定的思维,不去进步,不去改变,认为一切都会按照以前一样顺利美好。

固化思维通常出现在情感稳定的情侣或老夫老妻之间,总是认为在一起时间长了,或者结婚生子了,感情就不会有变化了。却不知,情爱是最诡谲的东西,人的大脑只要还会分泌荷尔蒙和多巴胺,就不会停止对吸引力的追求。

一旦停止共同进步,或者不再在乎自身的提高与吸引力的维持,把希望寄托在对方的忠诚和专一上,是个非常可怕的想法。多少官员名人大商人在功成名就之后就抛弃了糟糠妻,让小三上位。永远不要低估自己成长的可能,就算外貌身材老去了,可以用气质、智慧和阅历来替代,不要想着一劳永逸,基因决定我们要么进化,要么被淘汰,始终要保持一个进步的心态。

(六)远香近臭思维

简单来说,就是老觉得远处的东西总是更好,身边的似乎总是要差一些。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总觉得别人的男朋友女朋友更好,别人吃的食物更香,吃着碗里的瞧着锅里的。

这个思维包含以下几个因素:

习惯与别人做比较

对自己的情侣挑剔与挖苦

对外人温和,对自己人负能量

我本人最讨厌的就是这个思维。两个人一旦熟了吧,就觉得再也不需要客气了,什么心里话都往外说,对你身上的事物也开始挑三拣四,鸡蛋里挑骨头了。

自己的情侣优点都已经视为理所当然,缺点反而特别扎眼。老师横向跟别人的男女朋友作比较,觉得别人的情侣有的优点自己的伴侣都没有,就不满了。

讽刺、打压、控制欲、各种负能量的倾泻,把情侣当做了情绪的垃圾桶,还觉得理所当然,你是我的亲密爱人嘛,当然好的坏的都要承受啦。

凭什么嘛?不管怎么样,大家首先都是独立的个人,没有人有义务接受你所有糟糕的情绪和踢猫效应带来的负能量,冤有仇债有主,如果你的情侣本身并没有做错什么,请不要把你自身的问题转移到他们身上,他们是无辜的!

最后,希望单身的也好,有情侣的也好,可以尽量远离以上六种思维,让感情保鲜保热,享受更多别样的感受,携手更广阔的人生与精彩,享受爱情的甜蜜吧!

一半的婚姻,才是好的模式


婚姻最好的模式是什么?

很多人认为是1+1≥2,两个人在一起,应该要得到更多的可能与收获。

这个算法看上去很完美,可是在现实生活中,要维系这种算法,往往很难实现。

我们每个人在结婚的那一刹那,都对婚姻充满了美好的期待与向往。

想象着像童话中的结局一样: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可现实往往是:婚姻生活中,总是潜伏着这样那样的矛盾。

曾经两情相悦的两个人,最终走到了两看相厌的地步。

有一对夫妻离婚了,原因竟然是为了一双袜子。

妻子是个爱整洁的人,家里被打理得井井有条,物品都归纳得整整齐齐。丈夫却比较随意,东西走哪扔哪。

比如:

妻子每次换鞋后,都会把鞋放进鞋柜,但丈夫从不收纳,任鞋摆在地上;

妻子把衣服叠得整整齐齐,丈夫每次找衣服都会翻得乱七八糟;

妻子会把脏衣服收在脏衣篓里,丈夫总会不经意地把脏衣服脱在沙发上、床上、椅子上……

每次看到这幅场景,妻子都会火冒三丈。

妻子觉得家里一定要整洁明净,才能感觉温暖舒适,反之就会烦躁焦虑。

丈夫觉得家是让人放松的地方,处处受限制让他神经紧绷,无法放松。

两人经常为此吵架,谁也说服不了谁。

终于有一天,妻子发现刚晒好的枕头边上有一双臭烘烘的袜子,瞬间崩溃了,两人又大闹了一场,最后决定离婚。

伏尔泰曾说过:“使人感到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往往是鞋里的一粒沙子。”

婚姻与恋爱不同,婚姻不仅仅是两个人的结合,还是一场旷日持久的磨合。

有一句话是:“细节打败爱情”。

同样,细节也能打败婚姻。

有时候扼杀婚姻的凶手,往往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情,比如不同的个人习惯,南辕北辙的爱好,生活中的小摩擦等等。

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就像鞋里的那粒小沙子。

它们日日消耗你的精力,撩拨你的神经,考验你的承受力,挑战你的忍耐极限。

《爱情呼叫转移》中,徐朗与妻子因为挤牙膏到底是从下往上挤还是从中间开始挤的问题而吵架离婚。这并非夸张。

在生活中,因口味不同,作息时间不一致等问题闹离婚的夫妻,不甚枚举。

他们并不是不爱对方,只是没有找准婚姻的模式。

朋友小蓉是个爱运动的人,周末喜欢出去爬山,平时在家爱看英剧美剧,是个爱热闹的人。

阿方懒,宅,休闲时喜欢在家打游戏,爱看抗日剧,是个爱独处的人。

这样爱好与性格截然不同的两个人不仅结婚了,而且还和和美美地过了七年。

原来刚开始,他俩也闹过不愉快:

小蓉每次提出去爬山,阿方要么拒绝,要么不情愿地接受,然后一路抱怨,最后不欢而散。

小蓉认为打游戏浪费时间,并且冷落了她,要求阿方戒掉游戏,阿方则认为打游戏是他最好的放松方式。

小蓉觉得国产抗日剧很脑残,阿方则觉得平时上班很累了,只想看些不费脑子的剧。

他俩经常为这些小事吵闹,然后冷战。

后来有一天,阿方主动提出去爬山。

一路上,小蓉看到阿方汗流浃背,气喘吁吁,仍然强打着精神陪她说笑,小蓉的鼻子有点酸。

从那以后,小蓉不再逼迫阿方戒掉游戏,每次阿方在打游戏的时候,小蓉就坐在他身边刷剧。

有时候小蓉也会陪着阿方看抗日剧,然后一起吐槽,阿方偶尔会陪着小蓉爬山、运动,和小蓉一起看她喜欢的剧。

在婚姻里,有一种感动叫理解,有一种幸福叫包容。

关于婚姻生活的模式,柏杨早就说过了:

婚姻生活者,半睁眼半闭眼地生活也,天下没有十全十美的男女。

如果眼睛睁得太久,或用照妖镜照得太久,恐怕连上帝身上都能挑出毛病。

这便意味着:两人要懂得尊重对方,接受对方本来的样子,学会求同存异,互相接纳。

而不是试图去改变对方,干涉对方的自由。

台湾一父亲在女儿的婚礼上致辞的时候,说过这样一句话:

“婚姻不是1+1=2,而是0.5+0.5=1。结婚之后,你们两个要各去掉一半的个性,才能组成美满的家庭。婚姻不是占有,而是结合。”

我们每个人都是个“1”,我们有自己的世界,自己的一套人生观,价值观。

后来,遇到了爱的人,进入了婚姻的围城,理所当然地认为1+1≥2。

可是,世上哪有百分百契合的两个人。

当两个人在一起生活时,总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冲突与矛盾。

1+1很多时候都无法等于2,甚至小于2。

如果双方坚持做“1”,事事不愿让步。那么本是无关痛痒的小事很容易被无限放大,原本甜蜜的婚姻就会硝烟滚滚,战火连天。

因此,在婚姻里,应当做减法而非加法。我们需要的不是1+1的婚姻,而是0.5+0.5。

两个人愿意为对方削减一些锋芒,舍弃一些原则,将自己由“1”变成“0.5”。

两个人去包容与接纳对方的0.5,然后共同组成一个新的“1”。

这才是婚姻最好的模式。

宫崎骏说:“爱,不是寻找一个完美的人,而是学会用完美的眼光欣赏那个不完美的人。”

于千万人之中,我们相遇相识,在漫长的岁月里,我们相知相伴。

而对于你我来说,最美好的事莫过于:你欣赏我的不同,我接纳你的不完美。你和我,最终成了我们。

这样多好。

好的婚姻相处模式是什么样的


01

每个人都怀着美好的期待走进婚姻,那些婚礼上真诚可贵的誓言令双方万般甜蜜。

但是为什么有些人的婚姻是锦上添花,有些人的婚姻却硝烟四起?

婚姻这个围城中的是是非非无不使得陷入其中的人们万分困扰,其实这种种的矛盾皆源于没有把握好婚姻的相处模式。

《社会与人际关系杂志》曾经刊登过美国的一项研究,该研究发现:

夫妻间牢固的友情是婚姻长久和谐的秘密,重视与伴侣之间的友情有助于拉近两人的距离,提高亲密度与满意度。

钱钟书曾概括他与杨绛的爱情,称其绝无仅有的融合了妻子、情人、朋友三种角色,杨绛也说过,在中国的五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中,朋友非常重要,其他四伦如能复为朋友,交心而知己,则会和谐又融洽。

钱钟书称杨绛为“最贤的妻”,这妻中既包含伴侣间的款款深情,又包含朋友间的理解尊重。其实任何关系,加入朋友的成分,这份关系便能轻松持久。

因此,夫妻双方都把对方当成自己最亲近的朋友,这才是婚姻最好的相处模式。

02

然而生活中有太多夫妻将对方看做唯一的稻草,抓住了就不放手,就像抓着一把沙子,抓的越紧,漏的越多。

我认识的一位大姐,便是把婚姻搅得硝烟四起的一位。

她是一名老师,老公事业有成,年轻有为、勤奋踏实,还有一个美丽乖巧的女儿。

这本来是一个幸福美满的三口之家,没想到她们的婚姻也仅仅维持了五年。

当初为了丈夫的事业,她放弃了自己的工作,毫无怨言的做起了全职太太。但是随着丈夫的事业成功,她产生了强烈的不安全感。

焦虑、疲惫、暴躁、敏感多疑占据了她的内心,她不断地试探、怀疑,查老公的通话记录,干涉老公的正常工作,甚至达到了不可理喻的程度。

终于,经过多次的吵架和斗争,老公带着满身的疲惫离开了她。

这位大姐就是不会把握夫妻关系的人,她失去了自我,把对方看成自己的所有,从为老公着想到依赖老公,直到最后疯狂地去控制老公,关注点永远只在老公和孩子身上,反而给了对方极大的压力,使得老公无时无刻不想逃离这段婚姻。

这种看似以自我牺牲来成就婚姻的方式本身便是缺乏尊重的表现。

而朋友式的相处,首当其冲的就是尊重。

不因关系的亲密而失去自我,不因婚姻的形成而控制对方,不把自己的喜好强加在对方身上,尊重对方的行为、习惯、兴趣、观念。

这也是婚姻最基本的要求。

03

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里的康熙,后宫粉黛三千,他最爱的却只有容妃。

每次到容妃那里,最爱说的话就是:“朕想和你说说话。”

随后,便把一些国事家事倾诉一番。到后来,他不得已废了容妃,可每每郁闷时,却总要走到容妃宫前。

只是,容妃已经人去宫空。

康熙贵为千古大帝,连一个说话的人也没有了。

有一次,赵又廷做客《金星秀》,谈及与高圆圆的婚姻生活。

赵又廷说,两人就像朋友一样,在家里特别爱聊天,感觉两人总有聊不完的话。

王志文在《艺术人生》的访谈中也说过,他想跟一个可以随时随地聊天的人在一起。

可见,找个可以随时说话的人,真的不容易,尤其是一个携手一生的伴侣。

现实婚姻中双方缺失最多的就是沟通,相当数量的夫妻都把耐心给了工作、客户,反而不舍得给予对方一句安慰。

白天各忙各的事情,晚上回家你在电脑前玩游戏,她窝在沙发看电视,即使相拥而眠,但似乎也无话可说。

这是一种普遍性的夫妻矛盾,被称为“婚后沉默症”。

这种冷暴力使得个人的心理诉求得不到满足、情绪得不到释放、基本的感情沟通无法进行。

长此以往,夫妻只是搭伙过日子、养孩子的伙伴,丝毫没有温情可言。

我见过许多年老的夫妻仍热亲密热切的说着讲不完的情话,过着让年轻人都羡慕的日子。

不得不说,这是他们相处的智慧,这其中便包含把对方当最好的朋友来看待。

朋友式的相处,就是可以深刻理解彼此,像好朋友一样轻松、愉快地聊天,随时随地的沟通,善于发掘对方的优点,不被生活中诸多鸡毛蒜皮的琐碎所牵绊。

双方分享喜悦、诉说烦恼,共同对抗婚姻中的平淡。

04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感情再深厚的夫妻,你们的相处也是需要亲密有间的。

有很多人,一天不见自己的老公或老婆就万般想念,恨不得时时刻刻都陪在对方身边。

在一起的时候,又通过不断的寻问对方来确定彼此的心意。

其实能够保持合适距离感的卿卿我我、朝朝暮暮才能焕发婚姻的新鲜,促进婚姻的成长。

任何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观念和思想,既喜欢与对方接近,又不希望因这份接近而失去自我。

因此,两个人必定要保持一定的距离,留有独处的空间,保持心灵的自由。

而这里的“有间”不仅仅是有一定的空间、时间,更重要地是接下来你要在这个空间、时间中做什么。

这个“有间”是难得的自我满足、自我陶醉、自我进步的“有间”,是可贵的自我增值的空间。

你可以利用它来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交喜欢的朋友,学习有趣的课程,去期待已久的远方,了解无限美好的事物。

在自己增值的期间,同时也给了对方一个轻松、愉悦的自我追寻的空间。

这才是正确的相处之道,不束缚对方,不限制自己,给双方一个共同成长、婚姻不断成熟的机会。

在这个“有间”里,对自己好,也就是对双方好。

朋友式的相处,就是让双方学会亲密有间。

喜爱对方,给予对方最大的自由;享受自由,却不滥用这份自由。只有相处亲密有间,感情才能亲密无间。

05

朋友式的相处极其重要。既是夫妻关系的最好模式,也是亲子关系的最好模式。

然而只有在夫妻关系相处恰当的前提下,亲子关系才会相应的遵循这个模式。

这是因为夫妻作为成人受到社会的影响,具备了一定的思想、判断力、行为方式,在双方的沟通中不可避免的出现曲折、矛盾。

假如夫妻能够本着朋友间的尊重、理解、亲密而有间的方式沟通感情、解决问题,那么在良好的氛围下,把孩子当成朋友也是一个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良好的婚姻是渗透了爱情、友情、亲情三者合一的婚姻,在这样的婚姻中,我们才能感受尊重、享受理解、充分自由的自我成长。

把你的爱人当朋友吧。

你会发现,你们之间将多一份尊重,少一份过度依赖;多了一份理解,少一份纠缠;多一份轻松,少一份负担,你的婚姻将会变得和谐又美满。

处女女人喜欢的异性模式什么样?


处女女人最喜欢的异性模式什么样?

处女女人由于诞生在黄道的第六宫,她们最需要一个能被她们崇拜,而她们甘心服务的对象。这个对象就是她理想中的男性形象。

他们高大威猛,但并不粗暴蛮横;他们位高权重,又往往平易近人;他们懂得生活情趣,重视各种小细节;关键时候能对自己多点温柔,懂得哄她。这样的男人最能得到处女座女人的芳心。别看她们一张刀子嘴,却满满是一颗恨嫁的心。

处女女人的爱情好恶观是什么样?

接下来,我们要观察的是处女座女士们的好恶观。

务必沟通。

水星门下的处女座,生来需要与他人沟通,倘若爱人是一个闷嘴葫芦,那可要令她们抓狂。所以,她们的爱情必定是有商有量的爱情。

重视细节

具有一定洁癖倾向的处女座女性,对待爱情一样有很多洁癖要求,她心目中的爱情一定要令所有细节都镶满蕾丝花边,系上缎带蝴蝶结,决不能容下一丝尘埃。如果你是个连续三天不换袜子的男人,你可不能得到她们的青睐!

处女座女人喜欢你时什么样?

处女座女人喜欢上你,你很快就会在周围充满了一种红袖添香的温馨。她们天生懂得关怀和服侍人,你渴了,她就会为你递上水杯;你累了,她会帮你按摩双肩;你饿了,她适时削好水果,备好点心;你热了,她主动为你开启空调;你冷了,她主动为你递上单衣……她们的体贴就像一支温柔的暗香,在你周围切近又不强烈地弥散,渐渐地,你则习惯了这种温柔的包围,逐渐失去了所有抵抗力。

中国人的情感模式就是找妈


中国人的情感模式,是婴儿在找妈。或是男人扮妈,女人做婴儿——这占多数;或者是女人做妈,男人是婴儿——这是少数。两者比重我直观觉得是七成对三成。由此引出各种极端故事。扮婴儿的都极端,而扮妈的各种委屈且质量低,但努力程度常常超惊人。

中国人的情感模式普遍都是在找妈妈。男人找老婆就是在找妈,只要一个女人给他温暖的感觉,让他放低戒备,觉得自己像小孩儿,那他就一定被收服了。

女人同样也是如此,她们渴望宽厚无私的爱和照料。无论是萝莉找大叔,还是通常婚恋标准中让女人放心的忠厚男人,其实都是“妈妈”——一个被阉割的、具有母性的男人。

1、为什么中国人会处理不好亲密关系?

声称最重视孩子的中国父母,实际是最容易忽略孩子的。中国父母有一个十分陈旧的观念,认为孩子小的时候怎么对待他都没有所谓,越大就越应该重视、尊重他。婴幼儿时期不亲密,长大后又瞎亲密,处理不好爱与自由的关系。

孩子在三岁到六岁之间是十分脆弱的,成年后很多问题的根源都来自这个阶段。精神分裂症等严重的人格障碍则源于六个月之前的严重心理创伤。所以,孩子越小就越需要妈妈的关注和爱,在婴儿一岁之前,怎么爱他都不过分。

新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母亲对于孩子未来的情感方式和生活的幸福是起决定作用的。三岁之前,父爱可以不存在,爸爸的作用只是支持妈妈,给妈妈安全感,而不是爸爸直接发挥作用。但是,中国人的产假只是给妈妈一个身体恢复的时间,中国家庭中的老人又习惯把孩子从妈妈身边“抢走”,社会与家庭一起制造了母亲与孩子分离。

在一个有男权倾向的社会,妈妈作为外来者进入一个家庭是孤立无援的,爸爸把自己的父母放在第一位,儿女放在第二位,情感上,妈妈永远是最末位的。当母亲有了儿子,她便将自己与丈夫的欲望转移到儿子身上,儿子总是害怕被母亲的爱所吞没,于是便有抗争,抗争的结果是,将逃离妈妈的欲望转移到自己老婆身上。在父权色彩浓重的广东潮汕地区,一般男人不会离婚,老婆就是妈妈,是责任。

从心理分析的角度看,妻子是合法的性伴侣,男人对众所周知的性爱有羞耻感,因为这令他想到对母亲的情欲。所以,很多男人会在妻子之外找另外一个女人来谈情说爱。这样,被丢在家里的妻子、一个缺爱的妈妈,她生的孩子,男孩会与来自母亲的情欲纠缠,而女孩,则容易成为妈妈“被讨厌的内在小女孩”的投射对象。

通常我们第一个爱上的都是自己的妈妈,如果与妈妈的亲子关系构筑得不好,成年之后,就很难处理好与另一半的亲密关系。童年的内心模式在成年就会呈现出来,这样就形成一个轮回。

2、 为什么萝莉爱大叔?

萝莉总是嘟着嘴要吃奶的样子,她们渴望被包容,需要安全感,但是同龄人只有活力、热情。大叔就是妈妈,一个没有乳房的“妈妈”。大叔都是被阉割的,如果面对成熟的女性,他们会自卑于自己的男性力量,但是萝莉让大叔有了用武之地——喂奶。

按照正常的心理发育,如果女孩在原生家庭中从父母那里得到了足够多的爱,那么到了大学毕业的年龄,应该寻找激情和独立的情感。如果这个时候有个人对你说,你不用工作,每个月给你多少钱,我来照顾你,正常女孩一般都会拒绝的,因为她不想被约束。但是爱大叔的萝莉只是生理年龄到了,心理年龄还停留在拉着爸爸的手探索世界的阶段。

其实每个时代的中国女性都有大叔情结,中国总体上是个男权社会,女性缺乏安全感,无论是在家庭还是社会,相对于她们的兄弟,根本上得到的关注和爱更少。我有一个来访者跟我讲过,在有些重男轻女现象比较严重的地区,有一些高中生与大叔在一起,不是要大叔的钱,只是希望从这些大叔身上获得一些关注和爱。她们往往是多子女家庭中被忽略的孩子,与大叔的关系中,还会重复她们之前被忽视的关系模式——那个男人有自己的家庭,不会将所有的关注倾注在她一个人身上。

很多大叔在小时候便是懂事、少年老成、父母不用操心的好孩子,小孩子的那一部分天性过早丢掉了。他们与萝莉在一起,在“喂奶”的同时,也满足了一部分回到童年的幻象,是对自己的一种补偿。

3、为什么不能乱性?

一些女人用身体与男人做交易换取她们想要的地位、发展机会。但是她们并不是都能贯彻好所谓的游戏规则。无论是中央编译局女博士还是那些出来爆料的官员情妇。她们都轻视了自己对感情的态度,以为利用身体达到目的就醒了。但是实际上,一旦陷进去,与对方发生性关系,就会对对方产生依赖,虽然那不一定是爱,但是当对方与她断绝关系时,就会有一种强烈的被抛弃感。人是情感动物,得到爱少,爱的空洞就越大,一旦与人建立关系,就害怕被抛弃。

现在人们认为爱、性和婚姻是可以分开的,人对感情是有需求的,但是不能用错误的方式来实现。我曾经在婚恋网站上看到过一个经历了三百次一夜情的男人的自白,他说,自己每经历一次为了性而性的关系,就会对人性有一次更深的失望。人们经常过高估计自己,以为自己会很潇洒,其实情感是最玩不起的。就像基耶斯洛夫斯基在电影《十诫》所说的,深情是存在的,而且深情不可亵渎。

4、为什么婚姻没有安全感?

中国人有七成至八成的婚姻都是建立在安全感基础上,婚姻安全的最高境界是彼此成了亲人了,因为亲人是不会离开你的,想起他就很亲切,但实际上也很少想起他。

关于安全感,中国人有单一的物质化界定,比如房子、车子。没有房子就不能结婚,所以说,丈母娘推动了中国的房价。选爱情和物质,这样的选择题的出发点就是错误的,为什么不能先有爱情然后再有物质条件呢?中国人总是在劝那些在婚姻关系中没有爱情的人,别贪心,不可能得到一切。他们一定不会将爱情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但是—— 真正能够制造安全感的只有爱。

换伴侣?不如先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


在年轻的时候,我们常常认为,如果亲密关系不快乐,一定是选错了对象。然而,换一个人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吗?问题究竟出在了哪儿?问问自己这个问题,非常有利于我们今后的人生。

离婚后,如何与孩子和前任相处

我结婚十多年了,有一个十岁的女儿。去年我离婚了,前夫和我共同拥有女儿的监护权。我俩在同一个城市,所以女儿可以在我俩之间生活得很好,尽管我们已经不是一个完整的家庭了。

离婚协议书约定:女儿周一到周五住在我这里,周末则去跟爸爸待在一起,我俩都同意了。实际上,女儿有时候周末也跟我在一起,不过大部分周末还是如协议所约定的那样去她父亲那里。碰到节假日,无论周几,我们三个都会争取一起过。女儿特别懂事,对于我们的离婚也算接受得不错。她奔波在我和她父亲之间从无怨言,可有的时候从她爸爸那儿回来之后,她情绪就不太好,尤其喜欢找我的碴儿。这个时候她根本听不进去我的话,我知道她心里肯定有事儿。

最近,我终于发现了真相。原来我前夫经常跟女儿说我多不好,他说我不好我倒不惊讶,如果前夫认为我很好,那我们也不会离婚了。但是,他说的很多事情压根儿就没有发生过,他在编瞎话。如果他仅是说给别人听,不管真实与否,我都不在意,问题是,听到这些瞎话的是我们的女儿,他这不是明显想挑拨我和女儿的关系吗?我真怕女儿会信了他的话,更怕女儿会因此疏远我。因此我很想跟女儿解释,可我又不清楚前夫究竟说了些什么。现在我很苦恼,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我怎样才能让他闭嘴呢?

离婚常常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根源在我们的内在模式

既然在结婚后就发现跟这个人很难和平相处,离婚以后跟这个人麻烦不断也是很正常的。你是这么想的,对吧?我们想说,这不正常。既然你们两人的相处会对双方都造成极大的影响,那么,使这种影响成为好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尽管你们已经不是一个完整的家庭了,可你们还是两个完整的个人啊,更何况你们中间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人——你们俩都深爱的女儿。

我们想说的是,从法律角度讲,你们俩的婚姻关系已经结束了。可从社会角度讲,你们的关系仍然存续,而且这种关系永远不会死亡。这是一种共识,所有经历了结婚而又分手的人都应该意识到这种永生的关系。两人在一起的时候,问题实在太多,大部分人认为只要离开对方就可以解决问题,并且改善两人的关系。事实上,在分开之后,很少有人会因此改变对前任的看法,甚至有些人会更加地厌恶或憎恨那个曾经的爱侣。

实际上,当他们考虑离婚是否能解决问题,是否有助于以后两人更好地生活时,两人都已经把注意力放在了负面的事情上。过分地去关注那些不如意的地方,两人都在家庭里形成了巨大的磁场,结果吸引来了最大的负面消息:离婚。而离婚之后,这种磁场依旧存在。这就是为什么明明两个人已经不在一起生活了,却可以依然保持这种对立的态度和愤怒的情绪。当双方重组家庭时,新的婚姻家庭依然会受到这种负面磁场的影响。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不幸福的人总是碰上不幸福的婚姻”。有的人就是这样,无论遇到什么人,最终都以失败告终。其实不是人不对,而是他本身的磁场是负面的。

如果不能找到内心真正的声音,你就永远都是孤单无助的

我们拼命地想要改善婚姻关系,仅靠尝试跟不同的人共同生活是不够的,这种做法甚至可以说是致命的。如果你不能改善情绪、摆脱它的控制、找到自己内心真正的声音,你就永远都是孤单、无助的。也就是说,只有找到并保持内心真正所想,你才能缩短“小我与大我”之间的距离,达到生命中的至高境界。这个怪圈不能再转下去了,你必须从现在开始学会让自己开心起来:

不跟他一起生活了,真是让我高兴。

从一开始,我就知道跟他长不了。

我不知道自己干嘛忍了这么久。

他就是这种人,就是喜欢找事,就是喜欢让我难受。他这么做,我一点不意外。

我恨就恨自己没法保护自己。

他永远都不能给我安全感,改不了了。

我是摆脱不了这段失败婚姻的影响了,它是我一辈子的噩梦。

我们有共同的女儿,他是撵不走的。

如果你一味地这样想,良好的感觉不会立刻到来,因为你已经脱离了积极思想的范围,吸引力法则无法发挥作用。你对前夫一直抱怨良多,很难在短时间内扭转。但也不必强迫自己立刻转变既有看法,只要稍微让思维转个弯,有个良好的开端就行。

当你能真正了解内心所想,所有的负面情绪自会消失

现在,你真正要做的是:停止对他的所有负面看法,自然就会慢慢走向积极的方向。尽你所能抛掉那些不快的感觉,每一次努力,都会让你感觉更轻松。这些积极的想法渐渐推动你的良性思维,慢慢积水成河,越来越多的正面想法将向你靠近。

停止逆向思维,不要为自己辩护,不要一味捍卫自己,也不必为这段婚姻的结束找什么理由,或是纠缠在谁对谁错中不能自拔。放弃所有的自卫,让你的生命之船顺流而行。

我烦透了总是吵架。

我本不想吵架的。

与之前满腹敌意的想法相比,以上两句话有了很大的进步,你也一定感觉轻松了些。此时,你也不必刻意让自己有更多积极的想法。只要学会停止负面思维,放下抗争,便已足够。当然,多一些积极想法亦会让你受益良多。

对于我俩来说,离婚是件好事。

其实谁也不怨,没有对错可言。

离婚是我们共同的决定,木已成舟。

多亏我们住得很近,女儿可以在我们俩身边,否则的话,她会非常辛苦地在爸爸妈妈之间跑来跑去。

其实不用住在一起,生活就已经比以前好很多了。

有时,只要有那么一点点努力,你就能有所收获。你应就此把握机会,让自己产生更多积极的正面想法:

我知道我们永远都不可能是陌路人,这段关系会一直存在。

我想尽力改善我俩目前的处境。

我不想让女儿觉得没有爸爸,或者认为她爸爸是个混蛋。

我相信我前夫也是这么想的。

其实,他们父女俩在一起的时候也许根本不会谈到我。

我们已经有各自的生活了,已经不是对方的全部。

我想让女儿觉得她很幸福,而不是父母离婚的可怜小孩儿。

我希望女儿也能理解、尊重并爱我。

我甚至希望女儿也能理解、尊重并爱她的父亲。

我和前夫完全没必要再互相指责争斗。

我对吵架对峙真的腻烦透顶了。

我们这样说,似乎避开了问题的核心——“她爸爸总是说我坏话?他说的不是事实,都是胡说的?我不知道他说过什么。”试着回避这些令人纠结的问题,只有这样,你才能展开正面思考,缓解紧张的情绪。

如果你能真正了解内心所想,并始终关注正面情绪,过不多久,所有的负面情绪都会消失。你的前夫也许没变,但你已经走出了负面情绪的泥淖,达到了理想的状态。当你明白关注内心真正所需,成为理想中的自己有多宝贵时,你也许能再度喜欢上那个似乎令你无比烦恼的家伙……但是,不要急于有所斩获,让时间决定一切,顺其自然吧。

内容节选自《掌握情绪创造生命的奇迹》,作者:埃斯特·希克斯和杰瑞·希克斯夫妇

男人女人,天生思考模式不同啊


张先生夫妇想买房子,这天在售楼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一处相当高级的别墅。售楼先生仔细地强调房子的种种优点:是美国名设计师的作品,特别注重采光,尤其建材更是全都采用欧洲原装进口货。

他还特别指着地上所铺的地砖说:“这是从意大利进口的大理石,你看材质、颜色多特别,而且花纹还对得齐齐的,每一块都要一千元呢!”

张太太听罢立刻接着说:“嗯!花纹果然对称。可见你们真的很用心,像你们这样有心的建筑商还真不多见呢!”

而一旁的张先生,在轻嗯了两声之后,反应则是:“你们用的这种地砖我朋友也有进口,法国产品,每块只要八百块,你们买贵了!”

听同样的一段话,为什么夫妇两个人反应截然不同呢?也许你会说:男人与女人的沟通模式是不同的,男人比较理性,而女人比较感性。

真的是这样吗?如果真是如此的话,那这种差异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形成的呢?心理学上的研究显示,性别差异的确有不少遗传因素,而后天的成长经验也大有影响。

例如,心理学家们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找了一个婴儿,为他穿上粉红色的衣服,然后叫一位受试者进入一间放满各式玩具的房间,告诉他:“这孩子叫倩倩,现在我有事出去一会儿,请你帮我照顾一下。”

这时,心理学家留下受试者及婴儿在房中,然后到另一个房间,透过监视器观察受试者照顾孩子的情形,只见她在满屋子的玩具中,挑了几个芭比娃娃来逗孩子,同时对婴儿说:“倩倩!你好可爱喔!长大一定会迷死所有的男生,你要很温柔、很甜,讨人喜欢哟!”

接着,心理学家把同一个婴儿换上一套蓝色的、印有变形金刚的男孩衣服,然后同样地交给后来的受试者说:“这孩子叫军军,当我不在时,请帮我照顾他一下。”

结果心理学家发现,这回大多数受试者拿给孩子玩的玩具,不是刀枪就是飞机大炮,同时他们对孩子说的是:“军军!你是男生,不可以哭哟!你长大了要很勇敢很健壮,好保护女生呀!”

由以上的实验,可以很明显地发现,我们的“性别认同”(也就是对于自己是男是女的看法),以及“性别角色”(什么样的行为合乎自己的性别),有许多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学习到的。

男性从小就被教育着要坚强、勇敢、有能力,因此他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学到的最重要的两个词语就是“有能力”与“有成就”。而绝大多数的女性,从小被灌输的自我价值观,就是要“讨人喜欢”、“受欢迎”,和男性完全不同。

因此长大后,当与人发生利益冲突的时候,女性会想:“算了!让别人去抢好了,免得人家讨厌我!”男性的想法则是:“这正是表现我的能力的机会,所以我一定要赢!”

由此可见,男性的理性以及女性的感性,往往造成了两性之间沟通上的重大障碍。因为男性一开口就是要“展现能力”,要不就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女性则想“受人欢迎”,因此会“倾听心情”,“给予支持”,以免受人排斥。

就像前面例子中那对看房子的夫妻,太太的表现就是对售楼人员展现“同理心”,表示“我听到你说的话了,我懂你的意思”(喔!你是不是想告诉我们你们很用心呢?),而先生的反应则是在展现自己的能力(你别想唬我,告诉你,你说的我都知道,甚至比你要懂!)。

所以当一群女士聚在一起时,往往七嘴八舌谈的全是生活日常小事,与别人分享她的经验;男人则谈的全是政治、体育等这类可以展示自己的看法及能力的话题,两者的沟通模式是截然不同的。

这套沟通的模式,用在同性之间会非常有效,但是如果用在与异性交往,就常常会产生沟通上的问题了。女性会觉得男性怎么一点也不了解自己,反而批评个不停;男性则觉得女性成天说的全是些琐碎而八卦的小事,有什么值得提出讨论的?!

如果双方各持己见,则两性间永远鸡同鸭讲,无法沟通。我们应先了解异性的沟通模式,才能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男性应在女性说话的时候,仔细倾听,并适当地表达一下自己的了解:“我知道你的感觉,听起来你很委屈!”这就可以了!

而女性在听男性提出建议时,也别觉得对方在否定自己的感情,不妨告诉对方:“你的意见很好,不过我现在需要的不是建议,你可不可以光听我说说就好?”

两性间的问题,通常并不是谁对谁错的状况,而是因变形金刚和芭比娃娃在沟通模式上大不相同之故,如果能经常善意提醒对方,那么沟通起来就会顺畅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