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说说 > 导航 > 爱如迷信

爱如迷信

发表时间:2021-03-29

【www.qg13.com - 爱如星火情感美文】

关于情感的说说有很多,有一些情感句子总是能够写到我们的心里去,到底有哪些优质的情感句子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爱如迷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Q,恋爱数次。

每次很快心动投入,又很快觉得失望或是对方也觉失望。于是呈恶性循环状态,动心死心频率一高,心就渐渐麻木起来。于是从初恋到后来的大小动心,直谈到了小Q心里山穷水尽的地步。

开始觉得爱情是个想像出来的幻觉,并且怀疑世上并不存在真正的爱情。认为所有男女关系无非是异性相吸引,是荷尔蒙做怪。是原始行为,是男女大了当婚嫁。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人们欢爱的借口罢了。总之,小Q开始不信爱情。

但是大多嘴里说不信爱情的人,其实却更渴望和更想遇到真正爱情的人。只是伤人伤己次数一多,便有了防疫能力有了怜悯之心。不敢心动,怕再次亮出爱的双刃剑,由最后的无疾而终而割伤彼此。

于是小Q给自己建了个壳,不信任任何人对自己说的喜欢;怀疑任何人的表白意图;揣测每一对情侣恋爱的目的,也逃避每一份要正式开始的恋情。直到有一天,小Q在乡下看到老者给一户人家的妇人驱邪。

妇人面色灰暗,憔悴不堪坐在堂屋的八仙桌边。老者将大公鸡的血红冠顶割破,滴下几滴血到妇人额头。然后取符一道,口中念念有词后,烧之放入空碗,待化为灰烬时,倒入一口白水让妇人咽下。

半晌后,妇人精神慢慢好了起来。在屋里走动,招呼和致谢被留下吃饭的老者。

小Q看的内心起伏,悄悄追问老者如何做的法术。难道真的那么神奇?老者笑道,年青人,你不会也信这一套吧?

小Q摇头,又疑惑点头。老者笑语,迷信这东西,信则有,不信则无。刚才的妇人她信,所以她很快就能恢复精神。若你不信,做什么也是枉然。

望着老者意味深长的笑脸,小Q顿时想起了爱情。

她记起曾有个陌生人在微信上对她说过:我们都可能会改变,我们自己都不敢保证,但我们仍然渴望拥有爱情。所以,你要对别人有信心、对自己有信心。

的确,很多人都是因为对别人和自己没有信心,才跟小Q一样一边怕爱情的伤一边又期待爱情、怀疑爱情。说到底,其实我们身边一点也不缺爱情,缺的是把爱情当回事的人。

所以,爱情也可以如看待迷信一般。你信,它就存在。你不信,它就不存在。说到底,它是我们想像出来的精神层面的东西。一个人好与坏或你爱不爱,都需要你先想着去爱,去信自己爱他,去信他也爱你。如此一来,爱才会开始有存在的可能或真正产生。

精选阅读

别迷信他人“夸”你不可替代


当一个男人惹我不高兴,损害了我的利益以后道歉逻辑是,对不起,我不是有意的,我是怕你离开我才这样冲动。我太怕失去你了。离开你我根本活不下去。

这道歉我根本不会接受,而且会跑的更快。

不可替代,客观上那是没有的。

他因为一件客观上不存在的状况为作为道歉的逻辑,无非是把他自己的问题,转嫁成了我的问题。其潜台词多半是,我也没办法控制自己让你受损失,你就算了原谅我吧。

补偿,那是没有的,因为我已经给你一个不可替代的荣誉了。

追求这个荣誉,要想想自己失去了什么。

比如说,当一个老板说,你这样的员工,完全不可替代,虽然公司现在状态不佳,但绝对不会亏待你——许多老黄牛类的员工真的把公司当成自己孩子一样在努力,进度布置再不合理,他们也愿意加班加点搞定。

渐渐他们的老板就被宠坏了,不再加人,不再给项目进度安排余量。当人的大量精力都花在疲于奔命上,人是看不见长远发展的。

穷忙穷忙,公司的业务开始渐渐萎缩,人缺越来越忙,也越来越失去市场竞争力。

跳去一个新公司,发现自己虽然事无巨细都在做,却没有拿的出手的业绩,何况其他公司许多坑也已经有了萝卜;留在自己公司,业务虽然繁忙,但也没赚几个钱;想发展点副业,或者家里需要劳动力帮忙,又哪里来时间?

在这个老板嘴上不可替代的人,发现自己的市场价值反而缩水了。

比如说,一位女性,发现自己在家里不可替代,工作家庭一把抓,上班要赚钱,回家要带娃,应急性加班啦出差啦甚至单位离家略远啦,都会造成家庭的小小混乱。

她们说,不是不想让男人帮忙,是男人离了她根本不行。孩子不听他的,大哭大闹,家里卫生也一团乱。

于是这个在家庭中不可或缺无法替代的人没时间与朋友聚餐,没时间关注自己的精神和身体协调发展,没时间做一些赚钱的买卖。。。渐渐的,她们失去了自己对自己的评价标准,亲子关系和夫妻关系都变成一种考核,而不是一种心灵的慰藉,一点点正常生活里的风吹早动,比如孩子长大了,老公暂时冷漠了,她们就陷入了恐慌和悲伤。

这个家庭里不可替代的人,反而越来越少感受到家庭成员之间的温暖和信任。

大概率的说,一个经常让你觉得自己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环境,不仅不安稳喜乐,恰恰相反是非常危险的。

因为要么对方真的弱到人生不能自理。要么就是狡猾地想最大化自己利益,最小化你的利益,甚至限制你人生起码的自由。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顾,两者皆可抛好不好。

跑不掉,就会比较倒霉。

一个公司破产了。

一个男人变心了。

你年富力强的时候付出了那么多,让自己在这个公司,或者这个男人面前不可替代,但你自己年纪大了,精力下降了,想休息休息了,却发现自己并没有为自己积累下多少财富。

因为那个让你感觉自己不可替代的环境,实在太狭窄了。

年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培养自己的普遍适用性。因为未来很远,变数很大,就和不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一样,我们必须通过普遍适用性的培养来规避未来风险。

当然了,出于人的自私心理,培养自己的普遍适用性,当然会遇见糖衣炮弹的阻力。男人也好,老板也好,都会用这里根本离不开你作为对你的表扬和奖励,他们可能主观上在当时也真那么觉得。

但客观上,绝对不存在离不开。

成年人才能谈恋爱和做老板,成年人都懂得趋利避害,而且,说句男女不平等的话,他们对社会利益的敏感训练历史要比女性长的多。

他们装傻,那就得让他们知道明人面前别说暗话。

他们真傻,你更应该为自己准备几条后路。

跟着一个离开你就会破产的老板,你何必还要在自己与市场之间,让中间商老板赚差价呢?

跟着一个离开你会分分钟把生活搞的一团乱的男人,你不应该做他孩子的妈妈,而是把他还给他妈妈。

越是强调某个个体的不可取代的环境,说明这个环境本身越脆弱。而越是脆弱的环境,在破灭前越容易陷入互相指责和攻击。

守着鱼死网破,何必呢。

普遍适应,是为了给年轻的自己多点道路去尝试,去选择。多看看世界,接触到优秀而活跃的环境。

好的公司有无数的优秀员工互相学习,互相激励;好的家庭是两个人都是优秀的生活家,在一起互相帮助,锦上添花。

什么是普遍适应?就是我们学会一分价钱一分货,不过分追求十分价钱两分货的极致。

你可以会财务,会编程,会开店,会码字,不拘泥于一种行业。

你可以谈恋爱,单身,开放式关系,无性恋,不拘泥于一种生活状态。

既然生活一切皆有可能。

那我们就迎接这一切皆有可能。

分手后,别再迷信他的朋友


分手后,别再迷信他的朋友

曾经情人的朋友不是你的朋友,他只是你过往人生的一个破绽。

1

结婚第二年,老公到澳大利亚读博士。我有了情人。

老庄,三十三岁,已婚,公务员。在这个社会上,公务员是个薄情而又纵情的群体,但这有什么关系?我们各取所需。

老庄最好的朋友刘海亮,是他忠实的小跟班。刘海亮发明了一套只有我们三人才懂的语言——如果我想老庄了,我就给他发短信,以刘总开头。而后由他给老庄打电话,扯各种幌子骗老庄的老婆。如果忽然有事取消约会,我就再给他发条短信,以王总开头。刘海亮的老婆从不盘查他的短信。我和老庄出来玩,经常带上他。他叫我小嫂,会周到地给我斟酒,并在人前体贴地替我周旋。我们有共同的隐秘的快乐,那是特殊的友情,因为沾染些隐晦的内涵而比哥们儿更容易有义气。

三年后,老公回来。我和老庄平静地分手。

女人的遗忘能力是很强的。当她从良,新生活从此阳光明媚。她相夫教子,过日常性生活,满脑子只是柴米油盐、幼儿的喜乐、老公的毛病、朋友的八卦及婆媳关系。

只是很偶尔地会在某一个瞬间,我忽然想起自己的某一个口头禅,其实是跟老庄学的。原来他还是在我身上留下了一些痕迹啊。当然这种怀想,绝没有美好或者感恩的心情。只有不为所动的正常,以及极其轻微的、对那段历史的厌憎。

就在这些感觉越来越淡,越来越令我怀疑过往是场幻觉的时候,我接到了刘海亮的电话。

很虚伪的寒暄之后,他吞吞吐吐地说,他爸爸脑袋里面有恶性肿瘤,住院了。他问:“你婆婆不是副院长吗?”

呃,真有中国国情。公务员最擅长利用这种关系吧?已经擅长到连这样遥远和尴尬的关系也要来动用了。

不知为何,我正要回绝,忽然脑海里浮现出他憨厚有趣的一张脸。嗯,我们曾经是最好的朋友呀。再说行个方便于我而言不过是举手之劳。还有,我和他没有半点暧昧,帮他我不会有罪恶感,对吧?

我答应了。

2

老公听说是朋友的爸爸住院,还是绝症,便教育我:“仅仅走个后门给他安排最好的医生是不够的,我们怎么说也得买点礼物去看看人家。”

正巧刘海亮打电话说要请我们全家吃饭及对主治医生以示感激。实在无法推托,我便忐忑地去跟老公一起买了个果篮,拎到病房去。

刘海亮憔悴不堪,一见到我们,马上一脸堆笑,“这就是你老公?啊呀久仰了!以前总听马莉说起你,从来不肯带我们见见,原来这么一表人才,这次的事真是劳你们费心了……”

我僵硬地笑笑,有点时空错乱的感觉。怎么到底还是给两边人马扯上了交集?

去吃饭是必须的。不吃,会让老公和婆婆疑惑。因为任何感激一向都是以吃饭作为最基本的酬谢。何况哪有他单请医生而中间人不到场的道理?可是我开始隐隐后悔,我无比担心这件破事会节外生枝。

酒店落座后,婆婆出于客气,问他:“小伙子,结婚了吗?妻子干什么的?为什么不一起叫来?”他推说妻子工作忙,这会儿出不来。两分钟后,他手机响。一接电话他就站起来往外走,但是我们还是听到他在吼叫:“不是说让你自己在外面吃吗?!”老公和婆婆都是热心肠,等他折回来,快人快语地说他:“叫你妻子来吧!既然都是朋友,干吗那么生分?”

我有点头皮发紧。我们相处三年,我无数次听他说起过他老婆,但从来没有见过她。因为他认为她只配在家里做饭带孩子,没有资格跟他分享五彩斑斓的生活,而且他每次跟我们出来,KTV、拼酒、旅游,那些场合谁会带老婆?最重要的是,他只是个普通的小公务员,他的婚姻生活很小心,他深知让家庭生活和睦的办法是永远不让她看到他的狐朋狗友。

老公继续做好人,“让她来吧……点了这么多菜怎么吃得完?”

非常非常突然地,刘海亮把目光瞥向我。只一眼,却带着排山倒海的气势。而在这个瞬间,我也正紧张地望着他,等待着他的答案。四目相对之时,原本和谐的宴席忽然电光石火般被小小震动了一下。连医生都看出了端倪,半开玩笑道:“让你叫你老婆,你瞅别人干吗?”

婆婆却没有笑。是我太敏感,还是她真的能感受到我的紧张?

可是我又在紧张什么?我无非是怕他的现实生活与我的现实生活交融。但我们千真万确是朋友关系啊,不可以交融吗?

我们都知道,从那种朋友到这种朋友的置换过程,是煎熬的。我硬着头皮笑,“让她来嘛,有一次和王总吃饭,我见过她,就是没存她的电话号码。”他还记得刘总王总的故事吗?

他马上回答:“她这会儿在开发区,就算打的士过来,我们的菜也凉了。”七嘴八舌的,这件事终于被打岔过去。

七荤八素地吃完,我觉得疲惫。刘海亮就像我生命中一个巨大的破绽,他横陈在这城市中央,汹涌的人潮退去,破绽必将弥现。

3

一周后的一天晚上,我到幼儿园去接女儿。幼儿园在婆婆工作的医院旁边。我把孩子抱上车,很巧地就看到拎着个保温壶、骑着辆电单车的刘海亮。

我滑下车窗,“送饭哪?”

他马上停下来,“啊呀,你孩子在这儿上学?这幼儿园不好进呢……”我怕他又要找我托关系,连忙打岔,“我们能进来,也是她爷爷排了一夜的队。”他哦了一声,有点失望,倒也说了句忧伤的话:“我们关系好的时候,都是才结婚不久,那么单纯,哪儿有这些世俗的事儿啊。我爸的事儿,真是谢谢你了。”

他告诉我,他爸爸明天做手术。我点点头,走了。我离过去的生活,真的远了。我们已经不再是朋友,又不像是陌生人。这纠结的关系到底是什么?

第二天下午,我正在上班,忽然婆婆打电话来,十万火急,“你跟刘海亮是什么关系?”

我惊出一身冷汗。没等我想好怎么编,她立刻说:“发生了医疗事故,刘海亮一家现在都在医院,索要天价赔偿!”

我真恨不能呕血而死!

第一件事是去翻老庄的手机号码。毕竟开颅手术本身就风险巨大,刘海亮的父亲患的又是绝症,医疗事故又不是谁故意为之,他这样不讲义气……我后悔已晚。那么老庄能卖我这个面子吗?

找了半天终于找到。打过去,他装模作样:“哦?啊?陈书记啊,你怎么换号了呀……”我两眼冒火,听出两个事实来。第一,他如此镇定,必是知道刘海亮他爸出了事。第二,他不方便。他是和老婆在一起还是和情人在一起?我没有时间来探究这个。只是这冷冰冰的事实,令我的眼泪不争气地落下来。

是的,他们玩弄了我。他们利用了我。一旦涉及他们自己的利益,他们可以撕破脸皮,任何情面都没有。

我绝望地开车到医院。刘海亮坐在主刀医生的办公室里,呼天抢地。老人的尸体他们一家人也不让抬走。保安全部出动了,记者也来了。我扒开人群走过去,刘海亮目光如刀,“这就是你说的最好的主刀医生?!赔我一百万!一分都不能少!”

那一瞬间我在他眼里什么都不是。连一个帮助过他的人应该得到的最起码的尊重都没有。因为他骂我:“你这个婊子!”婆婆冲上来拦我,“你别过去,他现在刚死了亲人,情绪肯定失控,骂什么你都别往心里去……”

我再次号啕大哭。

4

医院开始联系司法部门做医疗事故鉴定。

等待的过程,每一天都是煎熬。我变得异常脆弱,经常会在睡眠中遽然惊醒,无数次挣扎着想告诉丈夫真相。我早知道刘海亮是破绽,他老婆没出现只是小事一桩,更大的惊惧在后面。可是谁知道事实天大、令人无从招架?痛苦之中,不明真相的丈夫反而总在安慰我:“有些朋友只是你把他当朋友,他并没有把你当朋友,你还是太单纯了……这事医院会处理好的,这么大间医院哪能没点医疗事故呢?”

一个半月过去,事件终于有了眉目——医护人员在手术过程中的所有程序都符合规定,患者的意外死亡是不可抗拒因素。

我简直要感叹上天有眼!

丈夫打电话来:“刘海亮今天要来医院结算手术费,怕今天又出什么意外,我们去看一下吧?能劝就劝劝,免得又让我妈受连累。”

我无法推托,只能说服他,由我一个人去。

我来到主刀医生的办公室门前,瞄了一眼。刘海亮和一个扁脸的女人坐在一起。看到我,刘海亮指了我一下,跟那女人说了句什么。

过了一会儿,两人拿着费用清单走出来。从我身边过去的一刹那,那个女人向我投来无比鄙夷的一瞥,“真够贱的,自己男人出国了,你那地方就一会儿也闲不得?”

我怔怔地站在那儿,没有力量还口。还好他们这一次没有再闹,事情能平息下来。只要如此,我不在乎自己再受多少委屈。

我远远地跟着他们,看他们离开医院,我才离开。我对不起婆婆太多,再也不能让他惹来麻烦。我想,想点好的事情吧,让自己开心一点吧,不管怎么说,我再也不会理老庄和他认识的所有的人了,新生活将要正式开始了,不是吗?

但还是一面想,一面哭了。我怎么能当作不知道?原来我在刘海亮心目中,就是这样可以因为非我的原因、命运的波折而随意抨击和出卖的对象?我真的不是他的朋友,过去不是,永远也不会是。因为我们是那样特别的关系。那些曾被我以为是五彩斑斓的日子里,我和老庄逗他让他去泡某小美女;我们三人一边唱歌一边笑;我们驱车去庐山;我们猜拳耍赖让对方讲第一次性生活。肤浅的快乐,单纯的友谊,统统都是表象。如果连情人都不值得信任,他的朋友又何以值得?

爱的小贴士

如果有一天你离开了一个男人,无论是什么原因,当真情不在,请你一定不要迷信他的朋友。他们只会成为你人生的破绽。

每个女孩都值得拥有的情感指导书

最好的爱要给最值得的人

都什么年代了,你居然还在迷信婚姻


每个婚姻都独一无二。

每个人对婚姻的解读,也是与众不同的。

在一些人的认知中,它是一种这样的观念:婚姻是父权制的产物,这需要女人做出不成比例的牺牲。

而在其他的认知中,它是一种这样的信念:婚姻是过时的,因为其太过于限制并且不能给予个人成长的空间。

无论哪一种,我们都听出了一种信息:婚姻来源于旧社会,人类越进化,女人越觉醒并强大,对婚姻的需求就越低。

去年的时候,许多明星出现离婚传闻,比如何洁的婚姻危机,林丹的出轨,约翰尼·德普的家暴,安吉丽娜朱莉和布拉德皮特的分手。

每每出现这种新闻,许多人都会感叹:再也不相信爱情了。

婚姻真的是薄如蝉翼,脆薄如纸。

人心不古啊,从前的时候,一生只嫁一个人,男人不出轨,女人不花心,一次婚姻就是一辈子,唉……

其实真没必要这么悲情。

时代发展到今天,如果你还在迷信婚姻,才是真正的不成熟。

一个熟悉的人也在年前离婚了。

离婚的原因很简单:不开心。

也就是说,在这个男女互助互利的合作关系中,她感觉不愉快。

细节没有说太多。总之,外人相当不理解。尤其是老派的中年人,简直莫名其妙,说:现在的年轻人,简直是一点敬畏都没有了。

但我想,每个人对于婚姻质量的要求是不同的。

每个人对婚姻所作的准备,也是不一样的。

假如她要的是杨绛钱钟书式的婚姻,只得到张爱玲胡兰成式的结合,也是难以忍受的。

而如果她已经做好心理准备和物质准备,她做什么选择,都是她的自由。

而对自由的敬畏,才是更高级的文明。

其实,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社会越落后,经济越不景气,人们对婚姻就会越迷信。

因为,失去了婚姻的保障,生活与繁殖就会成为巨大的问题。

比如原始社会,在洞穴中生育与哺育的女人,失去了男人在食物上的供给,安全上的保障,自己与孩子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

而在大清以前,一个女人如果没有婚姻,不仅经济上没有保障,连社会地位也会大幅下降。

于是,女人们不得不乖顺,服从。

她们不背叛婚姻,也不敢说一个“不”字。

有人在做中国近现代作家的家庭调查时,惊讶地发现,近代男作家普遍子嗣极多。老舍有4个孩子,郁达夫有11个孩子,郭沫若有11个孩子。

但近代女作家却少有子女,比如张爱玲。

或者子女极少,比如杨绛只有1个孩子,许广平只有1个孩子。像冰心这样生3个孩子的,极为罕见。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原因很简单。

相比于普通女人而言,女作家们的意识与经济能力,都更加独立。

也就是说,她们有能力拒绝男权的设置。

同时也告诉我们,婚姻归根结底,是父权与夫权的产物。

当女人成为人,不再从属,它走向衰亡,就不可避免。

这一天不会马上到来。

但是,一定会慢慢到来。

今天的你和我,应该也越来越明确地感知到一点:究其根本,婚姻不是建立在爱情的天长地久上,而是经济与利益的长久合作上。

前不久,一条关于“结婚两个月,被负500万债务”的新闻刷遍网络,无数女人也跳出来,说:自己也是受害者。

因为,婚姻意味着你和他是一个财产共享、债务共担的共同体。

当他借下巨额债务,你也必须一同承担。

这些事情彻底地撕去了婚姻的情感伪装,将赤裸裸的真相推到我们面前:资源、人脉与经济,才是婚姻的运行之本。

明白了这一点,反而更不容易伤心。

建立关系之前,做好相关准备,比如,该公证的公证,该婚检的婚检,该厘清界限的厘清界限。

关系破裂的时候,那就解除关系。

既然之前已有准备,在解约之时,心理与经济的损害,也就会少一点。

事实证明,每一种婚姻都是令人失望的。

罗素甚至说过一句很狠的话:只有在一种情况下,幸福的婚姻才能成立,那就是夫妻双方都没有指望从婚姻中获得多少快乐。

这真是听了令人丧气。

快乐都不指望了,钱我自己有,房子我能自己买,前途我能自己负责,那么,我还要婚姻做什么?

只为了性么?

这通过恋爱,也可以实现。

而在不久后的将来,人工智能也会以令我们意想不到的方式,满足我们的性需求。(其实已经有了端倪)

那么,婚姻这种机制,在离开农耕社会之后,自然而然地就会受到新社会和新观念的强烈冲击。

这个时候,当然就会有人说道德。

但事实上,道德审判根本上不了台面。

因为,新时代的家庭文明之二就是:

1,每个婚姻对外人来说都是一个谜。你是永远的局外人。别好奇,别羡慕,别打听,更别审判。

2,结不结婚,离不离婚,是个人问题,不是家族问题,更不是社会问题。

3,这是选择,而不是道德。

也会有人说孩子。

是的,婚姻的历史性职责是抚养小孩和赡养老人。

但在今天或未来,当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每一份需求,都有相应的服务来满足,比如月嫂、保姆、护工、高级养老院等,都在解决我们的后顾之忧。你只需全神贯注地,投入挚爱的事业中。

生育的问题,制度也正在松绑,不信,你可以看看人民日报对代孕的最新姿态。

这么敏感的话题,居然也通过官方来发声了。

我相信,未来应该会有更多自由,在你我身边出现。你只需准备好,去迎接这个多元的时代。

纠缠如毒蛇 执着如怨鬼


Don't persist in a love affair, or you would become vicious

初中同学娟子在QQ上敲我:“在干吗?”

“上班。”

“我发烧了。我老公也发烧了。”

“没有吃药吗?你在哪儿?前天不是说在Z市找工作吗,怎么又回家去了?”

“我老公不愿意让我上班,说他情愿养着我,他只吃得惯我做的饭。”

“嗯。那你就在家好好做家庭主妇嘛。”

“但是我真的很想上班啊,现在我看见他就生气,烦死了。我想上班!”

“……”

我吞下想要说的一堆话,因为已经对她说过好多遍:你想上班你就去啊。去找自己想做的工作啊,如果暂时找不到想做的,先找一个能做的过渡着啊。如果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还是先找一个自己能做的,一天一天,一年一年,工作本身会带你到自己想走的路上去,虽然有可能慢一点。关键就是,要做起来啊。

不说,是因为知道她的回答,跟以前一样: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啊。这个我不喜欢干。那个工资太低。那个公司里面,从领导到职员全都是白痴。我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

诸如此类。

在反复过许多次之后,我已经丧失了跟她说类似话语的耐心。

作为出版从业者,每天关注网上书店的销售排行榜是必备功课。近一两个月,眼看着一本新书从推出就进入两个网店的热销榜,近一周来,更变成其中一家网站最畅销的书,进入了总榜的前三名。

除了作者的因素(原本就是早已成名的著名作家,拥有很高的人气和忠实的读者群)之外,幕后实际操作的编辑更是功不可没。

做这本书的编辑,是我的前同事舸。

刚进那家公司,就对她有一点印象。出版业清苦,薪酬一直不高,所以大部分编辑其实并不像一般人所认为的那样衣着光鲜,生活清雅有趣,反而多是面目模糊,整日不是在格子间里翻大叠大叠的纸稿,就是在各处扑来扑去灭火:封面要这样改,开本要这样定,啊成本算不下来了……

但她是办公室里少见的亮色。她喜欢穿浅色系明亮衣服,得体又有别致剪裁,肤色白皙又爱用浅色系口红,走在灰扑扑的办公室也像走在红毯上。是华丽的花,又华丽得刚刚好,并不突兀。

真正注意到她,是一起下电梯。电梯里塞满了人,大多是同事,不过我基本都不认识,只看见她跟另外一个同事说起父亲的病,言语里提着一股劲儿:父亲得的是癌症,正在治疗,每月都要大把花钱,自己也必须硬顶上去,这点工资其实坚持得也辛苦……

第一次发现这么美的女孩,性格里有这么强硬的部分。

之后略微熟悉些,但交往也不太多,只是彼此对对方都有一点莫名的好感。

她之前便已操作过几本畅销书,有两本的单册累计销量就已经超过十几万册,在业界,这是相当好的成绩了。偶尔聊天,提到这几本书夸奖她,她却总说,那不过是做了名著的新版本,在原创书方面,自己还是生手,还要更加努力。

还未来得及更熟稔,我便换了地方工作。机缘巧合,在某一个场合遇见了她的男友。

跟他聊起这本新书,他说:“你知道她光文案写了多少遍吗?”

“10遍?”

“20遍。”

“啊。”

“她写文案,我是第一读者。她每次写完,我看后就跟她讲,不行,你要写到读者心里去。现在这样完全不行。她就重写,一遍遍重写,一遍遍被否定,一直写到她差点崩溃,说自己都不会写文案了。我跟她说,这就对了,这下你肯定能写好了。”

“啊!”

“封面她也改了很多遍,每一个细节都反复跟设计师沟通修改过。这本书是四色书,下厂印刷时,她还自己去印厂盯色,让印厂的工人调了好几版。她以前做的几本书也是这样,每次她下印厂,那里的师傅都头疼,看见她脸色都变了。”

市场没有辜负她,这本书自上市起就表现不俗,现在更是稳中有升,稳稳地上了畅销榜。

有人说,做畅销书需要很大的运气成分。这当然不可否认,但,哪有无缘无故的成功?如果没有这股子“纠缠如毒蛇,执着如怨鬼”的近乎疯狂的劲头,这本书的表现究竟会如何,真的很难说。

再说回到娟子身上去。

在工作上,她这两三年没有太亮眼的表现,但是在情感上,她的经历写出来,完全是一部精彩小说。

大学时代开始初恋,男友身高一米八三,爽朗帅气,对她百依百顺。毕业后两人一起去了男生的家乡找工作,计划着彼此都在对方生活中的未来。

可是,男生对她的娇宠,最终不知不觉中让她变得骄纵。她亲口告诉我,一次跟他一起逛街,她看上了一条裙子,因为价格略贵,男孩犹豫了一下没买,她很不快。半月后男生将这条裙子捧到她面前,她斜斜睨了一眼,便将它丢进了垃圾桶。又有一次国庆节要买票回家,男生在大雨里排了半夜队抢到一张硬座票,拿回去她就把票摔到了男生脸上:“没买到卧铺也好意思给我?”

有些人一直对你退让,不是因为性格懦弱,只是因为喜欢你,想让你开心。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底线,如你一再相逼,谁都会渐渐攒够翻脸需要的勇气。

一段时间后,两人分手。

在巨大的震惊之后,娟子陷入巨大的悔恨,只是,过去的,永不能重回。

后来,她又与另外一个男生走到了一起。这一次,遇见的事更多。相识时男生其实正因为挂科太多被留级重读,却不敢告诉家人和她,直到无法隐瞒后被拆穿;毕业后工作难找,她拉下面皮请他同学帮忙;找到工作后初期难以胜任,她陪他一起重新补课学习;双方家长从一开始的彼此认同,到后来的互相嫌恶,甚至一度想要两人分开;他从一开始的不成器到后来的渐可依靠,以及在家人面前对她的彻底维护……我看见她用巨大的勇气和坚韧,来建造自己的爱情和婚姻,直到今日,那男生成为可以给予她安定生活,承担起责任的人。

所谓“纠缠如毒蛇,执着如怨鬼”,也不过是这样一种永远不放弃,永远不愿被打败,一定要做到的坚韧和勇气罢了。只是太久没有在工作上使用这种能力,娟子以为自己并不具备。其实,她早已执此武器,进行了一场悍勇绝伦的战争,而且,赢得十分精彩。

换一个战场,一定也可以重来。

加油。

都什么年代了,你居然还在迷信婚姻!


每个婚姻都独一无二。

每个人对婚姻的解读,也是与众不同的。

在一些人的认知中,它是一种这样的观念:婚姻是父权制的产物,这需要女人做出不成比例的牺牲。

而在其他的认知中,它是一种这样的信念:婚姻是过时的,因为其太过于限制并且不能给予个人成长的空间。

无论哪一种,我们都听出了一种信息:婚姻来源于旧社会,人类越进化,女人越觉醒并强大,对婚姻的需求就越低。

去年的时候,许多明星出现离婚传闻,比如何洁的婚姻危机,林丹的出轨,约翰尼·德普的家暴,安吉丽娜朱莉和布拉德皮特的分手。

每每出现这种新闻,许多人都会感叹:

再也不相信爱情了。

婚姻真的是薄如蝉翼,脆薄如纸。

人心不古啊,从前的时候,一生只嫁一个人,男人不出轨,女人不花心,一次婚姻就是一辈子,唉……

其实真没必要这么悲情。

时代发展到今天,如果你还在迷信婚姻,才是真正的不成熟。

一个熟悉的人也在年前离婚了。

离婚的原因很简单:不开心。

也就是说,在这个男女互助互利的合作关系中,她感觉不愉快。

细节没有说太多。总之,外人相当不理解。尤其是老派的中年人,简直莫名其妙,说:现在的年轻人,简直是一点敬畏都没有了。

但我想,每个人对于婚姻质量的要求是不同的。

每个人对婚姻所作的准备,也是不一样的。

假如她要的是杨绛钱钟书式的婚姻,只得到张爱玲胡兰成式的结合,也是难以忍受的。

而如果她已经做好心理准备和物质准备,她做什么选择,都是她的自由。

而对自由的敬畏,才是更高级的文明。

其实,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社会越落后,经济越不景气,人们对婚姻就会越迷信。

因为,失去了婚姻的保障,生活与繁殖就会成为巨大的问题。

比如原始社会,在洞穴中生育与哺育的女人,失去了男人在食物上的供给,安全上的保障,自己与孩子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

而在大清以前,一个女人如果没有婚姻,不仅经济上没有保障,连社会地位也会大幅下降。

于是,女人们不得不乖顺,服从。

她们不背叛婚姻,也不敢说一个“不”字。

有人在做中国近现代作家的家庭调查时,惊讶地发现,近代男作家普遍子嗣极多。老舍有4个孩子,郁达夫有11个孩子,郭沫若有11个孩子。

但近代女作家却少有子女,比如张爱玲。

或者子女极少,比如杨绛只有1个孩子,许广平只有1个孩子。像冰心这样生3个孩子的,极为罕见。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原因很简单。

相比于普通女人而言,女作家们的意识与经济能力,都更加独立。

也就是说,她们有能力拒绝男权的设置。

同时也告诉我们,婚姻归根结底,是父权与夫权的产物。

当女人成为人,不再从属,它走向衰亡,就不可避免。

这一天不会马上到来。

但是,一定会慢慢到来。

今天的你和我,应该也越来越明确地感知到一点:究其根本,婚姻不是建立在爱情的天长地久上,而是经济与利益的长久合作上。

前不久,一条关于“结婚两个月,被负500万债务”的新闻刷遍网络,无数女人也跳出来,说:自己也是受害者。

因为,婚姻意味着你和他是一个财产共享、债务共担的共同体。

当他借下巨额债务,你也必须一同承担。

这些事情彻底地撕去了婚姻的情感伪装,将赤裸裸的真相推到我们面前:资源、人脉与经济,才是婚姻的运行之本。

明白了这一点,反而更不容易伤心。

建立关系之前,做好相关准备,比如,该公证的公证,该婚检的婚检,该厘清界限的厘清界限。

关系破裂的时候,那就解除关系。

既然之前已有准备,在解约之时,心理与经济的损害,也就会少一点。

事实证明,每一种婚姻都是令人失望的。

罗素甚至说过一句很狠的话:只有在一种情况下,幸福的婚姻才能成立,那就是夫妻双方都没有指望从婚姻中获得多少快乐。

这真是听了令人丧气。

快乐都不指望了,钱我自己有,房子我能自己买,前途我能自己负责,那么,我还要婚姻做什么?

只为了性么?

这通过恋爱,也可以实现。

而在不久后的将来,人工智能也会以令我们意想不到的方式,满足我们的性需求。(其实已经有了端倪)

那么,婚姻这种机制,在离开农耕社会之后,自然而然地就会受到新社会和新观念的强烈冲击。

这个时候,当然就会有人说道德。

但事实上,道德审判根本上不了台面。

因为,新时代的家庭文明之二就是:

1,每个婚姻对外人来说都是一个谜。你是永远的局外人。别好奇,别羡慕,别打听,更别审判。

2,结不结婚,离不离婚,是个人问题,不是家族问题,更不是社会问题。

3,这是选择,而不是道德。

也会有人说孩子。

是的,婚姻的历史性职责是抚养小孩和赡养老人。

但在今天或未来,当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每一份需求,都有相应的服务来满足,比如月嫂、保姆、护工、高级养老院等,都在解决我们的后顾之忧。你只需全神贯注地,投入挚爱的事业中。

生育的问题,制度也正在松绑,不信,你可以看看人民日报对代孕的最新姿态。

这么敏感的话题,居然也通过官方来发声了。

我相信,未来应该会有更多自由,在你我身边出现。你只需准备好,去迎接这个多元的时代。

等待如刀


A男爱着一个女孩,她的梦想是站到舞台上唱歌给许多人听。而爱着她银铃般声音的他,更爱她兔子般活跃的身影。但她志不在爱情,于是越洋去深造。走前她也向他承诺,学成归来,便是大婚之日。

他就此活在她的一句等着我里面。身边莺莺雁雁全都熟视无睹,家人朋友的劝告也当耳边风。或许他自己也猜到那走了的人儿会将他忘了,她原本就视爱情为配料,当不得真才是。

可他沉浸于她隔三差五发来的邮件,迷恋她越洋打来电话里的声音。有时多日的不安和委屈,得她一句安慰,便化三冬为春暖。这样间歇式的充着电,似乎就能持续待到她归来。

多年过去,她的联系越来越少,解释永远是太忙了。在大洋彼岸,她有了机遇,正关键的向着自己的理想奋斗,如何能半途而废呢。他想,爱一个人,无非也首要是懂得和理解。所以尽管多方压力觉得他傻,还是尽了全力在等待。

只等到岁月这把杀猪刀将他变得憔悴苍老,不修边幅,不理好丑。

而那远在她乡的人儿,已经出现在了电视屏幕里,娇媚鲜艳,风光无限。他作为观众坐在席下,在镜里子里看到自己时,不由悲从中来。原来那人早已飞的很高很远,留在原地等待的自己,不过是一份没人回来倒掉的过期甜点。

另有A女,爱上有妇之夫。最初情义缠绵时,彼此都不去想将来如何结束。花前月下的一段浪漫情缘,让男人忘了妻儿家小,让女人忘了伦理道德。在爱无罪的自我安慰里,度过了一场可歌可泣的真情意。

但一朝男人总得回归,留给女人的,是一句“等到某一天,我完成孝敬父母的大义,负责完儿女的成长,让妻有所依有所托后,便是我们爱情的归宿。”女人含怨说,因为爱你,所以也许可以等你。

女人果然也等了,只是那样的日子太苦,不过三五数月,便如将要凋零的花。因为念时不能打扰他的生活;病时不见他的身影;苦时不能言,泪时不能语。待到他抽出身来有空联络恩赐于她时,她已有心灰意冷之样。

更痛的是想着自己的遥遥等待无期未知,又看不到尽头。而那漫长岁月里,如花的青春正在老去,阴暗角落的爱情,是滋养不了一个女人生长的。只到她觉得再无救赎,爱便也成了刀,一点点在等待的心上刻出寂寞和伤痕。

等待,听上去很美好。而真正有多疼痛,只有正在等的人才知道。所以在选择等待时,确定好你那要等的时间是不是近了、等待的那人是不是对了。否则你这厢等的凄风冷雨,而那边等的人却在别人的怀抱。

居高不下型:女人如房子,男人如买房人


居高不下型:女人如房子,男人如买房人

有人说:如果一个单身男人是优秀的,这将是他的优势;但如果一个单身女人是优秀的,这将成为她的麻烦。很多剩女对这句话深信不疑,因为在我们的身边或者就在我们自己身上,优秀已经成为了一种包袱。很多男人见了优秀的女人,都会有一种打怵心理,即使是坐下来聊天,也会觉得有压力,更别说是追求了。

下面这段对话或许会让我们的想法有所改变。

女人:中国男人是很有意思的,稍微优秀一点的女人就不敢要了。

男人:你这话可说错了。你看哪一个优秀的女人身边,不是人头攒动。中国男人连王菲都敢娶,何况是稍微优秀的女人啊?

女人:不对。你们男人说的跟做的是不一样的。按说中国的男女比例没有那么悬殊,可是还是出现了很多剩女,而且剩下的还多是优秀的女人。对这样的现象,你们有什么解释?

男人:那是因为优秀的女人“开价”太高,“性价比”不合适,基本都是三倍的价钱一倍的质量。这就跟北京的楼盘似的,也没有多大的地方,地段也不是特别的好,就敢开价两万五一平,还不允许讲价,凭什么啊?相对于这样的赔本买卖,我们还不如排队去买经济适用房呢。

当然,我也不是在贬低普通的女人,说她们是经济适用房,而是因为那些优秀的女人太不切合实际,她既不是什么极品美人,也不是什么成功女性,只不过比“经济适用房”稍微强那么一点点,跟“豪宅别墅”的差距还是比较悬殊,却不懂得降低自己的标准,当然不会有太多的人想做这样的赔钱买卖,是不是?

女人:那按照你的说法,稍微优秀些的女人还嫁不出去了?

男人:不是啊。就好像楼盘开价,如果卖家肯降低价钱,那肯定是哄抢一空。同样的道理,如果稍微优秀一点的女人肯降低一点标准,那么想娶她们的男人肯定排成排。而且,既然有稍微优秀的女人存在,就一定会有稍微优秀的男人存在啊。

女人:别提他们了。他们呀,要不就是在“一点也不优秀”的时候做了“安居工程”,要不就是在稍微优秀一点的时候就以为自己成了绩优股,开始持币囤积,断然是不肯“出售”的。所以,想等到他们,简直比登天还难。

男人:那恐怕就没有办法了啊。

女人:怎么没有办法?既然男人的市场已经提出了需求,那么女人完全可以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调整自己的供求。女人,要么就做“经济适用女”,物美价廉,等着那些想图实惠的男人来排队;要么就让自己变得更优秀,混上个“世界名模”或者“美女主播”的头衔,等着那些优秀的男人为你成疯为你成魔,毕竟你是女人里的奇缺啊。

由此可见,越是难以征服的女人,越是有男人想要征服。

就如同北京的房地产一样,摆在我们这些自认自己优秀却不是足够优秀的剩女们面前的有两条路:第一,既然选择了优秀的人生,那么就优秀到底。尽管美国国务卿只有一个,可是像希拉里这样的女人可远不止一个。只要登上“货架”的最顶端,难保不会有人想要花髙价买下来收藏。第二,降低自己的开价标准。喊价太高,常常会吓跑一部分诚心“买货“的人,如果略高于成本价,既有利可赚,又能吸引更多人的驻足。

所以,对于剩女们来说,与其总是因喊价太高而成为无人问津甚至被人淘汰的产品,倒不如自己扩大市场,给自己更多选择的机会,就好像“矮子里面选大个”,总能选出一个称心如意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