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说说 > 导航 > 爱情并不是一场棋逢对手的较量

爱情并不是一场棋逢对手的较量

发表时间:2021-04-16

【www.qg13.com - 情商不是恋爱技巧的高低】

关于情感的说说有很多,我们总是想把自己满意的情感句子记录下来,最全的情感说说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爱情并不是一场棋逢对手的较量,欢迎阅读与收藏。

爱情并不是一场棋逢对手的较量

1

余小蒙再次跟我聊起T先生的时候,他们已经分手三个月了,余小蒙的脸上依然存有着不合时宜的遗憾,言语间颇有些怀念的意味。

她与T先生是通过相亲认识的,彼时,余小蒙适逢家人耳提面命的催婚,T先生刚好也有了要安定下来的打算,于是两人在余小蒙的表姐的婆婆的邻居的牵线下,第三次见面之后就确立了恋爱关系。

余小蒙,女,身高165CM,长发披肩,肤若凝脂,属于走在街上回头率蛮高的女子。

T先生,男,身高178CM,颜值算不上特别招眼,但胜在气质优良,工作稳定。

余小蒙说其实他们对彼此是很中意的,但几番相处下来却觉得很累,感觉话里话外都是套路。

我问怎么回事,余小蒙便把他们相处的细节告诉了我。

大概是都有了些不同程度的人生阅历,两个人的相处完全脱离了恋爱中应有的幼稚和浪漫,每个问句里都透出试探,每句话似乎都在脑子里过了千百遍才说出口,而没说出口的,仿佛就是在为自己留好退路。

比如微信聊天,余小蒙很多时候都想一股脑的把当前发生的事情给T先生发过去,诉诉苦撒撒娇,可是在看到对话框显示对方正在输入的那一刻,她把心里的想法压下去,重新换上高冷的状态,施施然回复了两个字:嗯呢。

余小蒙很少给T先生打电话,且从不对T先生表现出来的殷勤有任何感动的表现,尽管她对T先生的依赖越来越明显,却仍然要让T先生觉得他的殷勤是理所应当的,谁叫余小蒙是个女人且还有点资本呢。

T先生出差,余小蒙的思念就像春天的新柳发了芽,又像寒冬的腊梅开了花,可实际上呢?她一边在书桌旁用钢笔写着“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一边对着电话里轻描淡写“嗯,我先睡了,明天还要跟朋友出去喝茶。”

再比如,余小蒙从不掩饰有另外优秀的男人追求自己,这似乎印证了余小蒙有资本的概念,你看,多的是想要献殷勤的人,你得珍惜。

余小蒙的心理活动是:不能露怯,谁先认真谁就输了,爱情里主动的必须是男人,不主动的男人宁可错过,不能太急于表达会把人吓走,应该营造一个女神范的自己,欲擒故纵才是上策,异性朋友不能断绝,要让他知道本姑娘也是有市场的。

T先生呢?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也是一样的,他尽管殷勤,却半分急切的样子也没有,约会的气定神闲不像恋爱,倒像是与合作已久的伙伴聊一聊工作的规划而已。

余小蒙说,她觉得T先生对她的情意是明确的,有几次她明明看到T先生的车就在公司楼下,电话里他却说还没到刚出发。

他明明跑了半个城市去买了余小蒙爱吃的湘西菜,却表示只是恰好路过,谁大周末的去离家几十里的饭店路过?

T先生的爱意在他们分手的时候,得到了证实,他说:其实很喜欢你,但不知道为什么总感觉很累,真实的想法得不到表达,每一次约会都把自己武装成百毒不侵的样子。

什么时候,爱情不再是随心所欲的表达“我想你”“我爱你”“很担心你”,而是变成了一场棋逢对手的较量,处处都在彰显计谋与策略,彼此就像电视剧里的演员,计算着谁在这场战役里略胜一筹,动用最高演技来飙戏,谁演技差,谁就输了。

爱情本应琴瑟和鸣,我们却草木皆兵,还在谋划着成王败寇。

每个人身上都涂了保护色,分不清真心还是假意,生生把这场爱情给错过。

2

我有个闺蜜说,她怀念上学时代的爱情。

她大学那会儿,喜欢上了比自己大一届的学长,她只犹豫了一个晚上,就去表白了,当时学长刚刚打完篮球赛,满头大汗的抱着衣服和矿泉水回宿舍,闺蜜在他走到通往宿舍的林荫小路上时,半路杀了出来,她的表白霸气而直白,就一句话:学长,我觉得你打篮球的样子特别帅,能不能做我男朋友。

虽然她的学长后来一直说,完全弄不清楚打篮球的样子跟做男朋友之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但这并没有妨碍他们最终在一起了。

闺蜜说那个时候的爱情是真的爱情,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下了晚自习俩人一直散步到宿舍快熄灯,熄灯之后又一直聊微信聊到睡着,彼此从不隐瞒心意,吵架了就生气,难过了就哭,对方来哄心情立马阳光明媚春风和煦,想撒娇就撒娇,不用提前打好草稿,不用约会前化一个小时的妆,那么真实的爱情,后来再也没有遇见过。

如今呢?如今再没有了当年那样的勇气,再也没有努力的去表白过,哪怕遇到的人很喜欢很喜欢,也要端着,等待着,踌躇着,掂量着他有几分真心,计较着付出与回报是否均衡。

我们越来越现实,恋爱前先确认对方有没有车子房子票子,我们越来越自我,吵架了不肯先屈服,还安慰自己别低头一个爱你的人不忍心看你流泪。

我们在锱铢必较里,越来越不会谈恋爱了。

3

现代人把尊严与态度都看的很重要,就算我爱你,我也不想让你轻易的知道,都说轻易得到的不会珍惜,想必你也如此,我必须是高高在上的,你要来讨好我,珍惜我,我为自己留了一百条后路,所以哪怕你因此离开了我也不会很难过,那只能说明你的爱不够多,不够深。

这从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都在害怕,怕自己的全权交托换来他的淡漠,怕情难自禁的诉说只得一句回复“我知道了”,怕自己的缺点暴露在他眼里不再完美,怕真心会变,怕承诺他无法兑现,仿佛只有自己才能给自己安全感。

我们没办法百分百的信任一段爱情,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抽身的时候要优雅从容。

可是,如果每个人都把尊严放在第一位,你如此我如此他也如此,那每个人,岂不是都在错过?

我们谈的是爱情,人间至情至性之事,不是最应该体现七情六欲喜怒哀乐的时候吗?不是就应该坦诚以待互诉衷肠才不枉称作爱情吗?为什么我们设置了一道又一道屏障,只为了永远占领着先发制人的高地,永远掌握着主动权?

4

以前,对着喜欢的人能写出几十首情诗,你侬我侬特煞情多,给他看,虽然矫情,却乐在其中;情人节收到礼物恨不得昭告天下,欢天喜地的模样真是可爱的N次方;他的一句喜欢开心的想要飞到天上去;

后来,编辑一条微信都要想一想别有泄露了自己情绪的字眼;收到礼物也不想让他看到兴奋得睡不着的样子;把他的言行在心里过了千百遍,宁愿让星座决定我们和不和,宁愿问塔罗牌我们的情路是否坎坷,也不愿再亲口问他,你到底有多爱我。

以前的我们,坦率直白,后来,年龄渐大,阅历增多,却发现,已经忘了如何去纯粹的爱一个人,我们总是挣扎纠结活在猜测里,总是精雕细琢好每一个词语才开口说话。

我们曾经坚信的,如今被我们怀疑着。

可是,爱情从来就不是一场棋逢对手的对决和较量,不能以成败论英雄,若一场恋爱只是为了下一场留退路,那我们,恐怕永远也无法拥有一场真正意义上的爱情。

希望你不要失去当年的勇敢,希望你能拥有完整的爱情。

小编推荐

春节相亲,也许并不是修罗场


过完这个周末,闺蜜们就要各自回家过年了。抓紧最后一个留在工作城市的周末,小兰约了自己的几个姐妹出来玩。

她们坐在咖啡厅里,叽叽喳喳地聊起了天。从过年的习俗聊起,到各自的奇葩过年经历。有的说亲戚家的熊孩子太烦了,有的最讨厌七大姑八大姨的催婚……聊着聊着,聊到了过年回家被家长押去相亲,妹子们纷纷表示相亲最不能忍受,相亲碰到的男人实在是表现太差了。这时,小兰缓缓说出了自己的经历,大家都非常震惊。

她说:“我元旦的时候被我爸妈骗回了老家三天,他们押着我相了三次亲。”

所有人一起对她的遭遇表示同情。

她却微微一笑,说:“不是的,这段经历最离奇的地方不在于三天相了三次亲,而是这几个男人都是可以托付的好男人。春节相亲也不见得都是修罗场嘛。”

女孩子们都很好奇,围在她身边央求她说些细节。她说:“他们都是我爸妈天南地北的好朋友的儿子,过来旅游时顺便见面的。其实也不见得所有男人都不会考虑女人的感受,他们只是不太会表达,你要听他们把话说完。”

来自武汉的70后

“你可能不知道,武汉的工资水平排得上全国前十的。而且武汉70后工资是最高的,虽然我是79年的,但也算是70后。”

这是一个相貌平平的武汉男人,不是很年轻,上来就说自己挣得多。

是想标榜自己的工资高吗?

小兰略微有些不悦,她很熟悉这种套路,接下来一定是要求你长得美、生男孩、家务全包、孝敬公婆……

武汉男人看她没什么表示,连忙说:“你不信吗?而且武汉的生活水平也很高,除了北上广深,就是武汉数一数二。”

她仍然笔直地坐着,不为所动。

那男人似乎不知道再说些什么,憋了半天,抛出一句:“做我女朋友,老子保证铆起挣钱给你。”

来自海口的80后

第二个男人来自海南海口。他有着椰城人特有的朴实憨厚。

小兰坐在对面,打量了一眼,没什么兴趣。看起来就像没有什么追求的样子,她想。

那男人憨厚地一笑:“我没啥爱好,就是喜欢吃,你要来海口我带你去吃好吃的。海口男人可会吃了,而且从来不让女孩买单。这是有调查依据的,我们那边男人花在吃饭上的钱,超过女人好多呢。”

小兰也是个吃货,她有些动心。那男人接着说:“我们海口生活压力不大的,很少有人需要贷款买房。现在海口的树还是绿的,我们可以边走边晒太阳,悠闲地坐着吹海风。”

那顿饭吃完,小兰发现这个男人完全没有甜言蜜语,也没有试图卖弄自己的学识、用花哨的学历经历抬升自己的身价,而是真诚地在考虑一些切实的问题。

她很少能见到这么朴实的男人。

来自长沙的90后

最后一天见的,是个来自长沙的90后。

“你喜欢旅游吗?”

年轻的男孩笑起来非常可爱,露出两颗小虎牙:“我每年都要出去旅游很多次,认识一大帮驴友。你可能不知道,长沙人花在路上的钱都排全国第四呢。”

真是年轻有活力,那会不会是个一天到晚出去玩、完全不着家的男人呢?她在心里想。

不过根据前两天的经历,她也不敢这么轻易地妄下结论,打算深入了解一下。他们聊着聊着,小兰发现,他并不是只知道出去玩的不懂事的大男孩,他对这个世界有许多自己独特的想法,并且有勇气去实现。见面接近结束,她还意外得知,他独自照料着一只狗和一只猫。

小兰想,不管他结婚以后是不是个顾家的男人,至少是个温柔细心的大男孩呀。

“难以取舍!”

闺蜜们听完以后纷纷尖叫,怎么她命这么好,碰上了那么多好男人。

小兰笑着说:“所以,也不要那么排斥相亲嘛,那些被你们第一眼就判了死刑的男人,多聊一聊,谁知道最后会不会伴你走过一生呢?”

“快说快说!你想选哪个做男朋友?”

小兰神秘地眨了眨眼睛:“我怎么会告诉你们呢?防火防盗防闺蜜呀。”

现实一点,爱情并不是婚姻的一切


爱情对于那些不食人间烟火的女人而言代表着一切,是至高无上的,任何东西都不可取代的。然而,这只是女人们自己编织的一个美梦而已。回在尘世中,爱情还是逃脱不了现实的种种考验和挑战。正所谓,贫贱夫妻百事哀。百姓的智慧虽然俗,却总能去掉华丽辞藻,一语中的。很多人想挑战这句话,但真正成功的却没有几个。现在,越来越多的女人开始从童话世界中走出来,摘掉了斑斓的彩色眼镜,抛弃了无知的乐观主义,看到了现实。这些看到现实的女性做出了自己的抉择,人们却说女人势利了。其实,与其说女人势利了,倒不如说女人现实了。聪明的女人知道“爱情并不是一切”,“只有爱情没有面包”的感情是不会长久的,与其以后由于日子拮据而分道扬镳,还不如一开始就进行明智的抉择。

2006年暑假,水木清华论坛上有这样一个帖子,名为“她爱我,却离开了我”。帖子是一个男生写的。那个男生有一个相守了8年的女友,两人一起经历了各种艰辛。但马上就要结婚的时候,他的女朋友却离开了他,成了别人的新娘。离开他时,女友是这样对他说的:“宝贝,我爱你,但我不想结婚以后还要靠租房过日子,三天两头地搬家。我只想要一个稳定的家。爱情是命运的选择,而婚姻却是我的选择。我不想以后咱们结婚了,还为物质生活而操心。”

很多人指责女人变心,但其实就像她说的,爱情是命定的,但自己的生活自己有权选择。她不是没有为爱情坚持,跟男生在一起的8年,经历过各种困难与挫折。能执着守候8年,就代表了她的一片真心。但8年的艰辛也通过各种细节让她明白了,再坚持下去不过是更多艰辛的8年。而在这些岁月里,他们的爱情也被消磨殆尽。与其这样,不如带着自己的爱情远走高飞。

在美国留学的琪琪最近为婚事举棋不定。好几年没谈恋爱的她,今年突然有两个人向她求婚,一个是她的导师,另一个是她大学里的男友。她选择了前者。

她过去的男友一表人才,可是帅哥往往花心,他也不例外。琪琪就是因为发现他脚踏两只船另有隐情,和他大吵一场,当时又临近毕业,两人才分了手。可是兜兜转转,今年男友也来了美国,更想起她从前的种种可爱,就想和她重修旧好。

导师已经来美多年,比琪琪大了10岁,事业稳定,已经是个教授。对于中国人来说,能在美国大学里站稳脚跟,已经很不错了。琪琪最终选择了他,也是因为绿卡的问题。

虽然婚前琪琪对导师并没有爱情,但两人因为所学相同,共同语言也不少。而且婚后老公对她是好得没法说,每天还做饭给她吃。琪琪本来就不谙厨艺,这下反正老公会做饭,以后就省得去闻油烟味了。琪琪很满意现在的生活。

一切无知的乐观主义者觉得相爱的两个人就一定要进入婚姻,相守一辈子。其实,很多科学数据也证明真正炽烈的爱情,在人的大脑里也不过22个月。人们通常在恋爱中甚至就透支了爱情,所以进入到婚姻后就归于平淡。如果此时的婚姻还需要让你为柴米油盐而劳心费神,那么夫妻二人的关系就会恶化。从恋爱到结婚,从浪漫的爱到现实的爱,这是情感列车的一次k转弯,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恋爱更多的是一种自我情感体验,而婚姻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社会关系,是一种以爱情为基础的权利、义务、责任的关系。而对于女人来说,与爱人反目是人生最痛苦的事情,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自己选择更为简单而持久的婚姻呢?

你们并不是真正的亲密


有一位来访者找我咨询,她原本是做销售工作,业绩很好,去年因为怀孕,老公希望她能换一个相对轻松的工作养胎,她虽然很舍不得原来的工作但也调动到了其他部门,现在生完孩子有家里老人帮忙照顾,她还是想调回销售岗,因为那才是她擅长并喜欢的工作。她担心老公不同意,准备瞒着老公真实原因,就说单位强制调岗,不得不继续做销售。

我问为什么一定要隐瞒呢?她说老公婚前就不喜欢她做销售,还以为婚后会接受。她说,夫妻之间也不是什么事情都要和盘托出吧,这不就是婚姻的相处之道吗?

我不认同这是夫妻之间的相处之道。的确,即便是最亲密的夫妻也不都要事无巨细的分享,但她连自己真正的职业兴趣、个人发展这些跟亲朋友好友都能坦言的事情却不得不对老公隐瞒,这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说还是不说的问题。

我看了她的朋友圈,上个月他们还举家出游,发了不少两人相偎相依的合照,表现出大多数人以为的夫妻该有的亲密。可是,亲密的表象之下,她却不敢把最真实的决定告诉他,他们只是看起来很亲密罢了。

遇到这样问题的绝不只是来找我咨询的这位,很多情侣、夫妻之间都会发生这样的情况,你们生活在一个同一个屋檐下,同眠共枕,一起度过了很多时光,你们是别人眼里相亲相爱的一对,但其实你心里清楚,你们早已不复往日般亲昵,有很多话不能说或是不再说,有很多心情不能表露或是不再表露,有很多事情不能做或是不再做,你们的双人床中间像隔着一片汹涌的海,但你们依然视而不见。

这种关系看似亲密,也应该真正亲密,但却因为一些原因堕入了假性亲密关系的境地。

回忆下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这样的场景发生?下班回家后各忙各的,即便有交流也只是说说要交燃气费了、该买米了、同学要结婚了该给多少份子钱……所有的话题看似都跟你们有关,却也只是有关而已。那些你最关注的事情都被你生生吞进了肚子里,你也不知道为什么,但你知道有些话不适合跟他说,后来渐渐的不想说,最后习惯了不说,但你可能会把这些话告诉好朋友,有时候甚至是还不太相熟的人。比如今天听同事说公司可能要裁员,你有些担心,但是看他还在兴致勃勃的打游戏,你选择了发微信告诉闺蜜;比如他想在十一假期自驾游,但是看到你正忙活着看淘宝,于是他想还不如约哥们一起去。

这听起来像父母那一代人“老夫老妻”的状态,也像很多人说的“爱情最终都会变成亲情”,这些说法不过都是用来遮掩假性亲密关系的事实而已。

良好的感情和婚姻关系,绝不是以亲情为最终归宿。如果能打破假性亲密关系的壁垒,无论两个人在一起相处多久都能保持真正的亲密感。

“你需要的关系和你想要的关系不是一回事”

我问起过很多人为什么谈恋爱、结婚?答案大多如下:因为我们相爱、因为我们在一起很开心、因为到了年龄该结婚了、因为父母催促,所以你觉得你想要一段稳定的、可持续的关系,把那个在一起的理由延续下去。

但两个人交往时间长了,你却发现你虽然得到了一个伴侣、一段关系,但它并没有满足你的需求。有人需要陪伴,有人需要精神共鸣,有人需要激情浪漫,有人需要事业上举案齐眉,当初你以为一段关系一定会带来这样的相应产物,你错了。

就好比,你觉得你需要事业有成、位高权重,因为这样才让你觉得自己很优秀、很有价值,所以你想要的东西是事业,真正需要的其实是价值感和成就感;你想要一间房子,因为这样你才不会颠沛流离随时搬家,你才安心,所以你想要的是房子,真正需要的却是安全感。

你看,想要的东西其实是可以外化和表征的,它们是可见的事物或行动,但需要却很难用肉眼看到,它更多的是一种内在的体验和感受。想要的东西未必都能满足你的需求,需求也未必只能由你想要的东西来满足。

所以,假性亲密关系的出现可能是由于你并不了解自己真正的需求,而错把“想要”当成了“需要”,不明确自己的需求,也便无法考量对方是否能真正满足你的需求,更无从去要求对方如何满足或者也没有一个明确努力的方向该怎么改善你们之间的相处方式。长此以往,发现对方跟你以为的不一样,这段感情满足不了的你的需求,于是你退缩了,宁愿维持表面的亲密就好。

文章开头的案例就是因为女方没有在婚前明确自己的需求,把对方对自己事业的认同和支持当成必然,而男方又把女方在怀孕期间的让步当做女方的需求,婚前没有明确的事情,婚后更加凸显,影响了两个人真正建立亲密关系。

我的书叫《对于自己,你还是个陌生人》,表达的也是这个意思,不认识自己,不知道自己的需求,所以很可能稀里糊涂恋爱、结婚,然后不明就里的陷入到假性亲密关系当中。

换位思考,不仅要明确自己的需求,也要搞清楚对方的需求,多交流、多碰撞,出现问题和矛盾和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们根本不知道问题和矛盾的原因是什么。

“你在恋爱和婚姻中停止了自我成长”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不明确自己的需求,有些人是清楚自己要什么的,恋爱和婚前对自己、伴侣和你们的关系都进行了审慎的琢磨,知道你们很合适,可以互相满足之后才会严肃的在一起。

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坏在过程中你忽略了一件事:你的考量只适合当初的你们,而随着阅历的丰富,每个人都在变化,这种互相满足或者彼此合适依然要以彼此都在相当的速率上成长为基础。

你们最初在一起的时候可能还是两个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都对未来迷茫,那个时候你们的契合度很高,这是因为你们处在差不多的发展阶段上,沟通交流的话题可能是如何搞定领导、如何升职加薪;但是随着你们渐渐成熟,如果其中一方已经顺利地解决了初入社会的矛盾和问题,去进击跟高一级的难关,而另一个还滞留在原地,那么你们会发现难以沟通,甚至鸡同鸭讲。

我有个老同学,他的女朋友是前同事,两个人刚在一起的时候女朋友就总是跟她探讨跟领导处不好关系的问。,他当时也是初入社会,两个人一起商量对策和解决办法,后来我的老同学换了一家公司,现在已经升职,女朋友还留在原公司,就这样过了四五年,他说,“我女朋友还留在那,领导也没换,她现在每天回家跟我念叨的事跟以前一模一样,没有丝毫变化,我该说的都说了,现在就只能嗯嗯啊啊应付她而已,她脑子里也没有别的事。”

他们的关系也存在着假性亲密关系的可能,原因是同学的女朋友这四五年里成长的速度没有跟上我的同学,虽然年龄增长,但是心智和见识却不见长进。当然,这并非要求每对伴侣都需要一起登上事业巅峰才可以,而是至少不要因为自身的问题阻滞两个人的亲密关系。

所以,偶尔停下来思考一下,你们在一起之后,你和对方是在不断进步还是在原地踏步,在成熟的过程中如果有一些事情一直影响着你的个人成长,那么先解决自己的问题,反而是促进关系的捷径。

“你(们)觉得顺其自然就好”

如果你们在自我成长方面都做得很好,也保持了相当的速度,但还是出现了假性亲密关系的问题,那很有可能是你们忽视了关系本身也需要成长。

老话说,先成家再立业,这句话默认了一种状态:情感家庭生活是成就事业的基石,没有后顾之忧的、稳定的恋爱和婚姻的确可以让我们有更充沛的时间和精力去发展自我。但是,这句话没有揭露的一个事实是,“成家”这件事不是一个完成时态,它是一个现在进行时态,良好的关系需要维护、关注和塑造,而不是一劳永逸。

所以,在恋爱和婚姻关系里,奉行“顺其自然”的原则,就相当于把辛勤栽培的花苗扔在外面野蛮生长,不是所有苗儿都能耐得住风吹日晒,一直精心浇灌,它才能开花结果。

仅仅注重个人成长是不够的,你们还要保持及时的沟通和交流。这种沟通不是互相告知和汇报,而是能就一件彼此关心的事情深入的探讨,在这个过程中增进对彼此的了解,而不是想当然的用自以为的方式去揣度对方;这种沟通是商量和建议,而不是相互指责或以说服对方为目的,开放式的、不做预设的沟通才会给关系以更多成长空间。

你们还要培养处理问题和矛盾的方法,好的关系不是没有问题和矛盾,而是不避讳冲突,有一套自己的解决范式。如果遇到问题不处理,只是一味搁置,反而会使双方越来越疏离,回避矛盾只是表象,真正逃避的是面对真实的彼此以及你们真实的关系。

也要尽量营造可以培养亲密感的氛围。大家常说的仪式感是重要的,节假日、纪念日制造惊喜和浪漫是一个好的选择,切忌形式大于意义。真正的亲密感跟这些形式没有必然的联系,它是靠日常小事和细节的维护一点点建立起来的,不要指望纪念日的一束玫瑰可以融化平日里所有的冷漠,如果你们愿意随时坐下来一起聊聊天,给彼此一个拥抱,说上几句贴心话,这些举动比仪式和形式更能提升关系的质量。

所有造成假性亲密关系的原因里,有一点是最难改变的——两个人早就意识到这种亲密并不真实,它是脆弱和经不起考验的,但是因为双方的自我防御太强,谁都不愿意戳破这层隔膜,因为那可能意味着表面和平的破裂、双方弱点的曝光、直面感情关系的缺陷,并且它还意味着你们要为此付诸努力去撼动虚假的亲密,这需要时间、耐力,甚至要承担关系瓦解的风险。

一直活在这样虚假的、无法真正触及彼此的生活中,的确少了纷争,但也失去了真正幸福和亲密的机会,感情的滋味不应该是这样的。分解关系中的咸和苦,是为了我们能整合更多甜蜜,它值得。

别总是习惯性的遗漏眼下手里的已经拥有,却把目光投注在远方的那些尚未得到,别总是觉得偶尔几次忽视和怠慢无足轻重,却还执拗的相信还有一辈子的时间来弥补,其实爱人耐不住冷落,亲密耗不过沉默。

既然真情在,何必假亲密。

爱情不是一场游戏,婚姻不是一个实验


婚姻就像一架天平,你必须保证它的平衡,而平衡的支点就是责任。责任,虽是两个简单的字,却蕴涵很深的含义。试想,如果家庭中的成员只知道每天说一些自己认为很富有感染力的爱情宣言,却不做出任何实际行动,对家庭中的事情不管不问,这样的婚姻还能维持下去吗?既然要选择婚姻,首先必须问自己是否能够承担将来婚姻的责任。爱情不是一场游戏,任何一个随意走人的人,必将会为自己的鲁莽付出代价。这个代价是不同的,有的人付出多,有的人付出少,这要依具体情况而定。婚姻不是实验,失败的婚姻双方都会很痛苦,而婚后不共同承担婚姻的责任,给双方造成的痛苦更大。

茵只是高中学历,在一家公司做小职员,收入自然不高。但是茵年轻貌美,对生活也充满理想。这家公司的部门经理明是硕士毕业,学历高收入高,并且长得英俊潇洒,是姑娘们理想的对象。

茵美丽的面庞、修长的身材、得体的装束和温柔的神情,渐渐引起明的注意,深深地被吸引。后来,明频频向茵发起爱的攻势,在正式求婚之际更是山盟海誓,并发出求婚宣言:你是我今生的唯一,为了给你幸福,为了爱情、孩子,我可以牺牲生命!哪个女人都会被这样的誓言感动,而茵更是感动得流下了热泪,于是答应和他一起创造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婚后,茵承担了所有的家务,把明服侍得非常周到。明在家里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老爷”。茵虽然很累却感觉非常幸福。两年后,儿子的出世更给茵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和甜蜜。

但是,就在茵觉得自己是世上最幸福的人时,她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深爱着的丈夫竟会无情地背叛她,致使自己苦心建立起的幸福家庭毁于一旦。

在一次朋友的聚会上,明认识了纱。从那以后明就经常去找纱,有时候会整夜不回家。渐渐地,明由刚开始的借故吵骂最后发展到动手打人,有一次竟然把茵的脚骨打断了,经过很长时间的修养才康复。更加令茵气愤的是,明竟将他与茵共同存下的数万元积蓄私自给了纱,然后逼着她离婚。

茵看到曾经跟自己海誓山盟的丈夫如今这样对待自己,也看透了他,于是理智地选择了离婚。明以为自己看到了下一个婚姻的天堂,可是他的算盘打错了。他与纱结婚后,发现纱与自己理想中的妻子相差甚远。这个女人平常只知道涂脂抹粉,花钱如流水,从来都不干家务,而且还和好几个男人有染。明身为一个男人,最终无法忍受这些,他再次选择了离婚。

遭受两次婚变的明已经不复当初的风采,开始酗酒打架,过着堕落的生活。一次为鸡毛蒜皮大的小事与人发生争执,狂怒之下的他竟用板砖把对方砸成重伤,结果被判刑。入狱后的明对生活完全失去了勇气和信心,开始自甘堕落、自暴自弃。

绝望之中的明给茵写了一封信,请求茵好好抚养他们的儿子,他决心以死来结束自己的一生。收到信的茵,又想起了痛苦的、如梦的过去。她没有忘记当初明对她是那么的无情无义,也忘不了自己那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忘不了干完家务后躺在明怀里,享受疲劳中的幸福;更忘不了活泼可爱的儿子闹着要爸爸的时候那嘶哑的哭泣声。

她该怎么办呢?一面是背信弃义的绝情,一面是短暂却真实的爱情;一面是对自己情与义的考验,一面是无情与无义带给自己的创伤;一面是一颗善良与博大的爱心,一面却是可怕的与残酷的世俗的偏见与压力。

茵彷徨、痛苦,她到底如何选择?

上述事例中的茵显然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女性,善良而坚强,充满生活理想和爱心。但是从她的经历中也可以清楚地看到,她对家庭的理解还是存在一定缺陷的,处理家庭矛盾的方式也为今后的生活埋下了隐患。

首先,家庭作为婚姻的载体形式,是夫妻双方及由此产生的亲属关系,是一个共同的世界。婚姻家庭关系依赖情与义、权与责的双向实现而达到平衡。

茵在纱出现之前一度包揽了本属于丈夫明的职责,从而导致明在义务与责任方面迷失自己,助长了其权与利的恶性膨胀,一旦受到诱惑,责任和义务很容易就被抛到脑后。这也是婚姻家庭关系的一个误区。

其次,茵遭到背叛之后并没有采取有效的挽救措施,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从整个事例来看,茵爱家庭、爱孩子,也始终爱丈夫,但是茵并没有依靠儿子、双方父母乃至法律来挽救曾经幸福的婚姻,而是最终选择了离婚。

离婚对于我并不是件坏事


离婚对于我并不是件坏事

lei

我和David是和平分手的。

可是再和平的分手也是一种撕裂,无法逃避刀割的心痛。心痛那无奈的逝去,无论曾经多么美好或炽烈。朋友问我:“经历了人生中一大打击,学会了什么?”我想,是离婚让我悟出了感情和婚姻中存在的许多不等式。

1一见钟情≠一定终身

也许小时候读了太多的童话故事——白雪公主、灰姑娘、美人鱼,我是相信一见钟情的,觉得不可能以别种方式陷入爱情。终于,在高中的那个夏天,我等到了......在一个跨省联谊夏令营的晚会上,我们因为都是王杰的歌迷,而聊到了一起,再然后成了笔友,成了“知己”。

我曾经很喜欢把这段与David一见钟情的故事讲给朋友听,以致于一个好友问我“是不是太喜欢这个一定终身的浪漫爱情故事了,而不论男主角是谁?”这个问题我无法回答,毕竟生命的每一刻我只能做一次选择。但我承认,我曾经很渴望编织一个属于自己的爱情童话故事,所以会执着的朝“一见钟情、定情终身”的梦想努力,以致于当婚姻出现裂痕,我仍固执地用想象去弥补现实的缺憾。

在我们异地恋的十数年里,每次短暂相聚David灿烂的笑容总留给我有无尽脑补空间。每一次我有意识地无视现实中的磨擦,我总想起那遥远却温柔的笑容。我想,如果我当初成熟一些,不是生活在自己编织的童话里,也许我能更早地正视并面对许多现实问题。而不是等到我累了,没有气力去调动自己的想象力去遮盖裂痕,争吵不断出现继续撕裂我们的婚姻,直到一点点将它埋没。

2人品≠情品

好像是一句歌词吧,“因为陌生而相爱,因为了解而分开”,忧伤中带着无奈。的确,当初我和David相恋,我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新鲜感让我迫不及待地想了解他,而异地恋则局限了相处的时间,拉长了了解的进程。我们为能在一起在一个城市落脚而不懈努力,对彼此的感情几乎深信不疑,从未停下来分辨:这感情究竟是爱,还是某种模棱两可的期待。

而当我们真的聚到一处,面对如何管理家庭财政,如何融入彼此的朋友圈,如何规划未来的生活,等等实实在在的细节,我才发现原来我们的三观并不契合。

David的愿望曾经很简单——过一个普通人的幸福生活。可那时的我总觉得自己要改变世界,所以他要的我给不了,起码那时的我给不了。我不甘心于一房两车的美国梦,不愿意让婚姻成为我生活的全部。

我看得到和David在一起生活会很平静安逸,但我又希望有人陪我天马行空的梦想和追求,谈论世界大事,探讨人生意义。David觉得我不切实际,但这种交流似乎是我生命中的阳光和氧气,没有它们,我会觉得生活太沉重,不够轻盈和丰富,我俩仿佛一个在地上行走,一个在田野里游荡,你说你的,我听我的,始终守护着自己的频率,没法交集。

在日复一日的消耗中,我才意识到人品和情品是两个独立的子集,缺一不可。在别人眼里,David是一位好丈夫——老实可靠,忠诚顾家,值得托付终生。这是主流价值观中的“实”。情品呢?就是共同爱好,对生活共同的追求和享受。或许这是许多人眼里的“虚”。但两个人的朝夕相处中,最容易引发吵架的导火索大都是生活琐事。

不幸的是,当David在为跑马拉松认真地培训时,我只想把周末可怜的几小时懒在沙发上看电视;而当我想和朋友们侃世界时,David也不屑这种“吹牛皮”的聚会。我们都觉得自己没有错,事实也是这样。

情品没有对错好坏之份,完全是个人偏好。与其强求一方改变,委曲求全,不如彼此坦诚,承认不同。如果双方能够求同存异,固然可喜可贺;实在太喜欢自己,也无可厚非,毕竟婚姻需要两个人都幸福才能算是幸福的婚姻。

3乖女儿≠幸福的女儿

从小到大我都是个乖女儿,很少让父母操心。不时得个奖受个表扬,还能让父母骄傲一把。潜意识里,我的一部分是在为父母活着。

当离婚这个念头从我脑中第一次闪过,我突然很恐惧,害怕我最终还是要害父母伤心,拼命地想把这两个字从脑中抹去。

我的脑不断地警告自己:“不要离婚,再坚持一下!”

可我的心不停地呐喊:“我已经坚持不下去了!”

我恨,恨自己为什么不可以多爱David一点,为什么要伤害一个爱我、我也曾经爱过的人。

我怕,怕离婚会伤害善良的双方父母,也怕要面对世俗的眼光“道德”的审判。

不美满的婚姻就像是一柄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我始终高度紧张。总觉得,剑若掉下来一定会是灭顶之灾。我在这般的挣扎中度过无数个不眠之夜,泪流成河。

最终,我还是迈出了这一步。奇怪的是,剑掉下来,没有灭顶,爸爸妈妈似乎也能够坦然接受。比起为我和David感情担心的日子,妈妈的睡眠竟然也好了起来(也许既成事实比悬而未决更让人踏实吧)。

我也终于明白,无论我遗传了父母多少基因,但终究是个独立的个体。我的想法不可能与父母完全一致,毕竟我们每一个人都逃不过时代的烙印。父母那一代很能吃苦,他们有些人可能为了孩子,为了面子,为了生计而牺牲自己的婚姻幸福,可是我不愿意。

父母的意见当然要听,但不可违心顺从。人活一世,不应将自己当成别人眼里的角色,尤其是在感情中的选择,它是清醒的人对生活方式的选择,即便亲如父母,也不能替你做决定。装出来的幸福只能一时一刻,不会一生一世。只有我们真正幸福了,他们才能真正放心。做个幸福的女儿,这才是真正的乖女儿!

4主动分手≠不道德

以前,我一直认为提出分手的一方是变心的一方,是背叛原先承诺的一方,直到有一天,我怀疑自己变心了,变“坏”了,突然不知所措。

起初我试图自我“纠正”,可是心不听从道德的指挥棒,我无法强迫自己去爱。David对我越好,我越痛苦,甚至开始故意挑剔他,似乎想用一种扭曲的方法把严重失衡的感情天平扳正一点。渐渐的,我们的婚姻依靠着我的道德感、责任感、耻辱心在维系,而非发自内心的爱和付出,我不再幸福,David也备受折磨。

虽然沉重,虽然伤痛,我并不后悔离婚这个决定。

我后悔的是自己也曾一度被“道德”绑架,没能更早正视问题,果断止损。什么是婚姻的责任?我的解读是去追求彼此的幸福,让彼此自由地去追求自身的成长。如果不能给彼此幸福,限制了彼此的成长,那么这个婚姻这份爱就是枷锁、不是港湾。我犯的错误就是明知David和我有本质上的分歧,却因为太在意别人的眼光,而没有勇气主动提出分手。

我曾傻傻对自己说:“他那么努力地挽回,我不能再伤害他了,所以不可以提及离婚二字。”我以为我是“善良”,但无论有意与否,我都已经伤害了他。敢于坦诚面对愧疚与尴尬,背负“负心”的责任,尽早地放手而不再消耗彼此的生命,才是为彼此真正的幸福负责!

当然婚姻中难免磕磕碰碰,也不能随随便便就离婚。真的要分手,请最后一次慎重地问自己:“当初为什么相爱?”请回忆一下那时的心跳、深夜的相拥。重播那些片断时,你确认,心中不再有一丝涟漪,仿佛那一切都只是别人的记忆?若非如此,请务必慎重,即便是携手度过金婚的幸福夫妻,一辈子里都少不了经历数次考验和无数磨砺。但若已然漠然,也请不要惧怕分手。

5离婚≠人生失败

记得有朋友曾警告我:“没有人可以有完美的人生。你事业顺利,要小心感情(或婚姻)可能受挫。”当时沉浸爱河的我权当她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但事实证明她是对的。

签订离婚协议后,我常哭。为爱情的消逝,也为人生的重创。我觉得自己很失败,不仅伤害了David,也打破了原本的平静。

直到有一天我读到这样一个小故事:

一个女孩失恋了哭着。上帝出现了,上帝问她你为什么这么难过?

“他离开了我。”

“你还爱他吗?”女孩重重地点头。

“那他还爱你吗?”女孩想了想哭了。

上帝笑着说:“那么该哭的人是他,你只不过是失去了一个不爱你的人,而他失去的是一个深爱他的人。”

突然间我明白了,他失去了的是一个不能再爱他的我,而我的损失其实才要大得多。也许你觉得我自欺欺人,但那一刻我如释重负,我终于可以宽恕自己。我不再把离婚看作人生的污点,而是还给它应有的名分——“我人生中的一段深刻经历”!

离婚,让我告别了我的童话爱情,学会了接受不完美,也懂得了爱情道路上是没有“道德模范”的。放下对自己完美形象的禁锢,我发现生活远没有那么沉重。

离婚,教会我不再简单地在人生中划等号,不再被先入为主的观念所左右,而是更多地独立思考,忠于内心。只有以一个清醒的个体对自己所追求的生活方式和人生经历做出选择,才能真正对一段婚姻负责。

漂亮的鞋子是给别人看的,舒服不舒服却只有脚知道。而一段幸福的婚姻就像是有一双合脚的鞋,穿着它,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仿佛光着脚,它却能陪你去远方。

男女之间并不是只有婚恋模式


普通过日子,道理我都懂,但该难过还是会难过,该郁闷还是会郁闷的时候,也是会时不时冒出来一下。

可能是连下了几天雨,再加上有些事情一时半知道过不去而心情烦躁,这种时候,对内,一个人听歌暴走出汗洗澡,对外,会找几个说不上感情有多深的熟人吃吃喝喝,说些世俗的项目或者想法,看有没有合作机会。

曾经机缘巧合共事或者哪里认识,多少有点眼缘,不会特意联系,但见面也能聊几句,偶尔有人提议,也就可以凑一个局谈谈想法的半熟人,在我就定义成某种轻社交。

在我看来,这种暂时忘却一下眼前问题的疗伤方式,还挺好用的。一些问题犹如小伤口,不到伤筋动骨,说疼吧有点,特地展现给身边亲密的人看也大可不必,一来对方也不是医生,看伤口多多少少都有点负面情绪;二来时不时暴露伤口,反而容易小事化大。

轻社交就可以展示自己比较乐观积极,揣着对方利益又希望合作共赢的样子,哪怕只是一种表演,也是快乐的表演,今天过了,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社交对象里,当然会有许多男性。

不把和男人的交往仅仅局限婚恋范围内,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蛮重要的生活锻炼。

如果只是通过某些性别便利,往暧昧路上走,收获一些爱慕和追求的婚恋式交往,看起来轻松,其实挺狭窄的。

毕竟暧昧和婚恋领域里的利益价值链,无非是性和生育。不是说这两样不重要,而是出于体力和肉身的局限,这条社交之路太窄,人再喜欢吃东西,一天也就三顿饭;做爱一天做一次也够猛了。如果和异性就只局限这点合作,我们哪有可能去认识更多的人,碰撞更多的思想?

也许有些人,觉得有固定配偶以后,就不该和异性讲话,而我,是不会和这些人交往的。既然我的人生不能只有恋爱和婚姻,那么我的社交方式也不能只局限于感情暧昧。

对我来说,生活的从容,建立于我的自洽之上。而自洽,又建立于对人性宽广的接受度。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不去试着接触各种各样的人,也就不容易懂得各种各样的人性。不懂得各种各样的人性,希望所有人都遵守统一的道德和标准,幻想千人一面的话,就容易变得愤怒而固执。

如果只把男人局限在婚恋对象挑选,女人了解人性的面就很狭窄了。而这种狭窄的认知会反噬婚恋的真诚,年轻时候幻想人性的单一还能说纯真可爱,年纪渐渐上去,社会宽容度消失了以后,就会因为思维的闭塞使得连婚恋合作道路都更坎坷一些。

那么,抛开婚恋局限的男女交往的切入点在哪里?

一个在于利益的输出,一个在于频率的控制。

这两点是相辅相成的。

主动输出利益的时候,更容易学习如何控制频率,不让自己随便爆仓的平衡感。

这种学习,在轻社交里非常合适。

了解对方的利益点,寻找破冰的切入,恰到好处的放松和真诚,获得短期收益后的好聚好散。

出于各种各样的需求或者随机,我请过各种各样的男人吃饭,既会谈生活,也会谈业务,有时候喝好了彼此吹捧称兄道弟,事情了了局散了一年半载也没机会在凑一桌也很有可能。

多认识一些人,多合作一些事情,就会多一些不同角度看世界的机会。当然有些可能一辈子也不知道会不会用上,就如同孟尝君食客三千,他那时候哪想到会用上鸡鸣狗盗之徒呢。但是技多不压身,机会多了,也不压身。

来了都是客,过后不思量,聚一次,就考虑当下这次的利益分配和试谈。谈出一个机会固然不错,一下子谈不成也没啥损失,就当出来散散心,多认识一个人,多理解一个人在社会上打拼的样子。

熟练运用轻交往交往方式以后,再去开解自己的男女关系瓶颈,就豁然开朗。轻交往里彼此的合作目标还要策划,有些灰色的合作方式还需要各种火候试探;而男女关系里的性和生育是根本不用绕的共同话题,男未婚女未嫁,大家随时可以边做边谈。

一时谈不成个长期计划,也不会焦躁。因为短期合作都会有不了了之的时候,长期计划当然是更需要走一步算一步,时不时调整的东西。

付出过利益,达成过交换,就会知道人性当中情绪和目标的变化,有时候是多么的随机。

接纳这种随机性,就不会想不通在婚恋模式里,为什么有男人一开始对自己各种热情,也不像骗炮的甚至还没炮过,就忽然开始冷淡甚至打退堂鼓——这不是你做错了什么,而是他可能随机调整了当下生活的重心。

而他人时不时调整一下当前重心这个事情,太容易发生了。你需要做的无非是装装傻以逸待劳,把线留着就行。

哪怕你现在不想谈恋爱,或者已经有了特定目标,抽出点时间安排给这种轻社交,与人为善,寻找机会试一些简单的利益交换,也是必要的。

通过交换来打破对人性不切实际的幻想,或者没有必要的恐慌。

对方只看见你生活的一个点,彼此参杂的利益链简单又直接的时候,谈吐和反馈也会更真诚直接和高效,也就更容易带给自己不同方位的启发。比如我们电影里往往看见,有些心事,不方便和父母或者爱人说,却会和酒吧老板一吐为快,有时候毫无瓜葛之人的一句话,的确也会点醒我们。

当局者迷。

身边频繁接触交往的人,感情和利益已经紧密到不分彼此,反而都变成了身在局中的困惑同伴。而轻交往就是让我们时不时浮上来,重新呼吸一口气,换个角度观看世界,也就等于换个角度,理解自己。

成长,是允许自己不再追求过于纯的东西,男女之间的纯友谊也好,愿意为了纯真的爱情牺牲一切的期待也好……这些固然美好,但是可遇不可求。倒不如接受水至清则无鱼,主动试探对方的利益点,短时交换,考量得失,来的都是客,过后不思量。

人生漫漫,人性复杂,我并不需要在每一种交往里证明爱情的纯真和伟大,我更期待在每一种交往模式里获得成长的乐趣和自洽。

有些白头偕老也并不是因为爱情


有些白头偕老也并不是因为爱情

这次我想讲述的,是爷爷和奶奶的故事。

爷爷小时候家境不错,他父亲在香港有很大的生意,所以从小便是个穿着西装喝着飞鹰牌奶粉的小少爷。可后来,在他八岁的时候,父亲被扣留生死不明,房屋被没收,爷爷从少爷一夜之间变成了赶着车去卖豆腐的小男孩。

他酷爱读书,勤奋好学,所以具备了一个进步青年所有的技能,满腹诗书且多才多艺。

某一天,他遇到了当时年轻美丽的奶奶——他生命里最大的惊喜。

奶奶家境很好,生活一直很小资。会弹钢琴,喜欢看黑白外国电影,爱花花草草,也爱唱歌画画。她任性,脾气很大,却天真率性。

爷爷于是开始了一轮又一轮写情书的追求。与其说是情书,不如说是他日记的精华本,他把日常琐事编成一首首打油诗,带着对奶奶的爱意,以一种独有的浪漫呈现出来。

他一次能写好多页,日复一日,从不懈怠,直到后来连奶奶的父亲都喜欢上了看他的信,他们终于在亲人的祝福中在一起了。

后来,便是那无奈的文革,爷爷以“家庭成分复杂”要被下放到农村,学校的领导多次劝奶奶“只要说和他划清界限就可以保住工作不受影响”,奶奶沉默着没有做任何回应。

那时一次很大的批斗会,爷爷被批,奶奶突然上台,拿过话筒,对着台下的众人大声说:“我相信他的为人,我更相信我的眼睛!”那一刻,爷爷哭了,为奶奶的勇气,也为他们的爱。

于是他们在偏远的小农村过起了清贫却快乐的日子。

后来,小时候的我对他们印象不深,只知道他们从我出生起就坚持给我写日记,还记得小时候我经常哭着拉着奶奶的衣袖让她抱,而每次爷爷都说“乖,爷爷抱,奶奶腰不好会累的。”

再后来,我慢慢长大,发现并总结到了一条真理,那就是,不论奶奶做错与否,爷爷永远站在她一边。

这有点像那句浪漫到死的“如果世界背叛了你,那么我会站在你这里背叛这个世界”。

有时候家庭聚会因为一件事意见不同,家里人都明白是奶奶有点无谓的计较,可爷爷还是把大家训斥一番,说奶奶是对的。

毫无原则的支持背后,其实是深深地包容与忍耐。

在小屋,爷爷对爸爸说“难道我不知道你妈做得不对么?我当然知道,可是如果连我都不护着她,她该怎么办。”觉得心里涌出一阵暖流,又有点眼睛酸涩,不知该说些什么。

我和爷爷奶奶上大学开始一直坚持通信,一是因为隔得远一年只见两次,二是因为我们都很喜欢这种古典的交流方式,他们文采斐然且书法漂亮,每次看信都能学到很多。

爷爷奶奶每次都分别写给我,彼此不看对方的信,十分有趣。大学四年,手里积攒了厚厚一摞,每次收到信的日子都是我的节日。爷爷注重以小见大,哲理性启发,奶奶则是日常琐事描绘的细腻生动。

有一天我收到爷爷的信,发现有这样一段:

“今天阳光很好,于是起身去北山散步。不知不觉天阴了,接着下起细雨,我一看四周没有避雨的地方,暗叫不妙。于是甩开大步拿出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出四里路,下山后总算找到间路边小店。

此刻大雨倾盆,天空鏊底相似,我叫了辆出租车回了家。刚进门,又是一轮大雨如注,但房门紧锁,你奶奶不在家。

其实,之前,我们因一事拌了嘴,小有不愉快。可这时的我不由想,她是去北边小花园了还是去政府广场了呢?天不好为什么不早点回家,我想去送伞都不知去哪里送,很是担心。

刚准备两个地点都去找一下时,突见她回来了,原来是给我送伞。我极感动又埋怨她身体不好这么大的雨不用送伞的。她却说怕我淋着。

原来每次我都告诉她我回来的路线,可这次下雨我抄近路就没从原道回来,结果走岔路了。你奶奶不常走远路的,这趟下来,怎么也得四里路,太不容易。”

那一刻,我突然觉得,所谓白头偕老,并没有那么高深,只是在温柔的时光里,慢慢彼此习惯。

所有的久处不厌,都是因为彼此的用心。

风风雨雨这些年,“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我想没有比这更好的陪伴与懂得。而所谓的吵架都已变为爱情的调料,因为一旦感情的天空真的下起雨来,他们首先想到的,都是为对方送伞。

我带着感动看完,想到的不是爱情如何,而是理解与忍耐,在彼此的心田上,摇曳生花。

奶奶这两年去上老年大学唱歌,爷爷十分支持,每周准时接送,风雨无阻。她年纪大了记性不太好想背的诗词说忘就忘,爷爷就陪她一起比赛着背诵,还一见我们就说奶奶可厉害了总是赢;爷爷喜欢看抗日神剧和历史书籍,但每天晚上都会和奶奶一起看她喜欢的剧,从韩国家庭剧到《甄嬛传》再到现在的《芈月传》。

因为他觉得,在这个并无完美的世界,奶奶是完美的。于是,忍耐也心甘情愿,全力以赴。

记得姑姑以前经常对我说:“你要保持清醒啊,不要拿你爷爷的标准找男朋友,因为你会发现几乎所有人都被比下去。”

他们现在很好,上次奶奶来信写到他们会挽着手去买稻香村,一进店就各自给对方挑点心,只不过一结账,给奶奶的点心金额都是爷爷自己的好几倍。

想起了电影《恋恋笔记本》中,老年的诺伊对着失去记忆的艾丽天天读信,他们年老色衰,体态蹒跚,满脸皱纹,从激情四射到柴米油盐,从豆蔻年华到生儿育女,他们的爱无远弗届。最后,他在她的身边躺下来,紧紧握住她的手。他说,“我会一直守护你。”

还记得那段话么?

“很快你就八十二岁了,身高缩短了六厘米,体重只有四十五公斤。但是你一如既往的美丽、优雅、令我心动。我们在一起已经一起度过了五十八个年头,而我对你的爱愈发浓烈。我的胸口又有了这闹人的空茫,只有你灼热的身体依偎在我怀里时,它才能被填满。”

书中这般炽热浓烈的话语,至今读来,依然会被感动到流泪。

所以,白头偕老这件事其实和爱情无关,只不过是忍耐。但忍耐却是一种爱,真正爱你的人,就是一直愿意忍耐你的人。

我相信,爱情是生命里的一束光,即使随着岁月渐渐消融,但那个对的人,还是会有我一喊就心颤的名字。

而这个世界之所以可爱,正是因为所有的美丽和痛苦,都饱含着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