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说说 > 导航 > 嫉妒本身就是一种仰望

嫉妒本身就是一种仰望

发表时间:2021-04-19

【www.qg13.com - 当恋爱成为一种技巧】

我们一定看过很多的情感说说,我们总是想把自己满意的情感句子记录下来,到底有哪些优质的情感句子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嫉妒本身就是一种仰望,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嫉妒本身就是一种仰望

跟身边的朋友互相比较是人类的天性。它可以作为一种标准,保证我们没有走歪路,没有落伍,正按部就班地活着。通过这样的比较,我们还能够提醒自己在各自的赛场和工作中加把劲,更努力一些,不要落在了别人的后面。

例如,你最好的朋友刚订了婚,可是你还可怜地单着,八字还没一撇,怎么办?是啊,她真够走运的,能找到另一半,可是你不要嫉妒她的幸福,这样只会适得其反。你应该为她开心,同时也相信只要自己采取积极行动,而且方法得当,很快就会向她要婚礼摄影师、花艺师和婚宴场地的电话了。嘿,没准儿你还能在她的婚礼上遇到好男人呢!

不得不提醒你的是,在你人生最得意,或是取得巨大成就的时候,你要作好准备应付别人的冷眼。有时候这种情绪甚至会来自你最亲密的朋友——如果她们没能取得和你同等成就的话。

但是她们并不是不爱你,只是因为你比她们更出风头,会让她们有挫败感一一谁也不喜欢这样的感觉。所以,她们的不友善和毒舌其实并不是想要刺伤你,反而只是为了安慰自己。如果你的朋友们总是用这种方式安慰自己,丝毫不顾及你的感受,那你是够不幸的,但这是人类的天性,你只要不去理睬就好,别把它放在心上。实际上,通过这些不满和嫉妒,你还能够准确判断出自己的成功是什么级别的。如果她们说了些非常难听的话来贬损你……那么恭喜了!你的成绩一定是很了不起的,否则不会被嫉妒成这样。无论什么时候,你都要努力去无视那些贬损自己的人,她们这么做只是因为你超过了她们对你的预期一一也超出了她们对自己的预期。

当这些绝望的人深陷嫉妒的泥潭中无法自拔的时候,她们大多会拿恶毒的谣言来中伤别人。所以你千万不能让这些谣言伤害到自己。要知道,和同龄人作比较只是人类的天性罢了。想要恢复自己的声誉是很难的,特别是在人们众口一词地贬低你的时候,但是为了你自己心灵的平静,最好的办法还是不要反击。只管往前走就好了。

我年轻的时候,曾经认为只有愚蠢刻薄的年轻女孩才会羡慕和嫉妒别人。从上学起,我所能记得的大部分闹剧,都起源于那些心里不平衡、羡慕嫉妒恨的同学。我当时不知道,这样的情绪和丑陋的外在表现,居然存在于每个年龄段。实际上,随着年纪的増长,这种情绪只会愈演愈烈,而且越来越危险。我们成熟了,拥有更多的物质和财富、更高的地位,对同龄人的嫉妒也会更上一层楼,只不过有时这种嫉妒会伪装成了别的东西而已。

还有一件值得提起的事是,我们常常把“嫉妒”和“羡慕”当作同义词。但实际上,它们截然不同。

嫉妒——想想它的词根“zeal”(译注:“zeal”是“热情,热心”的意思),嫉妒表达的是觉得自己可能要失去某样东西的时候,拼命试图保护的感觉。而羡慕只是看到别人拥有什么,自己也想要而已。不论你是羡慕还是嫉妒,这两种情绪都不是什么好事。

别浪费时间去嫉妒别人拥有的东西,即使那不是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得到的。继承而来的财产也是受法律认定和保护的,数别人有多少钱不会为你自己带来任何好处。有的女孩生来就有好身材,柔顺的金发,皮肤光滑无瑕,但这只是因为她们从父母那儿继承了好基因。如果你没有这一切……那就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自己天生带来的优势发挥出来。与其老是想着别人有的东西,不如想方设法把自己的优点利用到淋漓尽致。你拥有的很可能比自己想象的要多,所以,多花点时间在发掘自己的优点上,比起平白巴望着别人的钱会变成你的要好得多。

和羡慕、嫉妒一样让人讨厌的,还有当别人伤心失望的时候幸灾乐祸——特别是来自朋友们的幸灾乐祸。这种情绪经常是躲藏在假惺惺的同情之下,比如说“你好不容易才减掉了几斤肉,现在又全部长回来了,我真替你难过啊”。这简直就是语言暴力。你应该做个更大气的人。

难怪莎士比亚在《奥赛罗》中,把“嫉妒”描述成一个绿眼睛的魔鬼(不是那种可爱的小恶魔),因为不论是羡慕还是嫉妒,它们都具有巨大的破坏力。

在犹太人的依地语中,有一个词组是“keyn ayn horeh”,字面上的意思就是“躲开魔鬼的眼睛”。那些迷信的老祖母经常会用这个词,说的时候还要一边赞赏地看着自己可爱的小孙子,一边往手指之间吐三口口水。当某人(比如老祖母们心目中完美可爱的小孙子)受到赞扬之后,这么做就能保护他免受嫉妒的诅咒所伤。

请你也对魔鬼的眼睛说“不”。

醒脑忠告

·嫉妒这种情绪是十分丑陋和令人讨厌的。应该对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学会感恩。

·为朋友们的成功而开心,朋友们也会为你的成功而高兴。

·数别人的钱对你没有半点好处。还是充分利用自己的天赋吧。

精选阅读

嫁给一个人就是嫁给一种生活


妈妈飞到福建去看望得了癌症的同学沈阿姨后,回到家,在沙发上默默地流泪。

我上前给她递了张纸巾,妈妈摇了摇头,叹口气说:“你沈阿姨啊,这辈子就是嫁错了人。”

沈阿姨是我妈大学最好的朋友,据说当年班上有一半的男生都在追她,我妈还帮她收过好几次情书。

她生得漂亮,一副“初恋女友”的面孔,皮肤白皙,长发飘飘。性格安静内敛,平日里没事就在图书馆里读读书写写字。

后来,她谈了恋爱,男生是大一级的学长,对她很好。我妈至今还记得一个细节,男生会把沈阿姨在各种报纸上发表过的诗歌作品全都剪贴在一个精致的绿色笔记本上。

然而这段恋情并没有走到最后。男方家境并不好,父亲常年卧病在床,下面还有三个弟弟妹妹等着他抚养。沈阿姨的父母知道这件事后,硬生生地把这对小情侣拆散了。

毕业不到一年,沈阿姨就在父母的逼迫下嫁给了老家一个茶商的儿子。结婚前,他俩仅仅见过一面。

婚后,沈阿姨发现自己和这个成天游手好闲的公子哥根本聊不到一块儿去。更要命的是,公子哥为了能成功找父母要钱,事事站在父母那边。沈阿姨觉得自己就像个外人一样,在这个家完全没有归属感和温暖。

公公婆婆成天催着她生儿子。

她生了一胎,女孩。公公不高兴了,到庙里各种求佛拜神。

再一胎,还是女孩。婆婆直接指着她的肚子骂她不争气。

连生了四胎,才生出了儿子。

有了孩子后,沈阿姨成天忙得团团转,公公婆婆还各种挑刺,处处为难她。沈阿姨从小就是不会反抗的乖乖女,把所有的气都憋在心里。

妈妈一边抹着眼泪,一边说:“你说你沈阿姨能不得乳腺癌吗?好好一个人被折磨成这样。中医说人的气是向上发的,但情绪不好、郁闷的时候,气就会往下走。走到胸部这块停住,就容易得乳腺癌,再往下走,各种妇科疾病就来了。女人啊,千万不能憋气。嫁错了人,人生的路就不好走了。”

我一直都觉得,嫁给一个人,对方以及他的家庭都会对你接下来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好的婚姻是可以滋养而非消耗一个人的。

嫁对了人,你会在婚姻里找到更好的自己。这个对,是三观一致,性格合拍,是对方愿意为你花时间、花金钱,也愿意为你温柔。

说到嫁得好,我想到了民国才女潘玉良的故事,她因为选择了一个懂她的男人,直接完成了从青楼妓女到绘画大师的人生升级。

潘玉良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父母先后离她而去,14岁那年,她被舅舅卖到了青楼做妓女。幸好年纪小,老鸨暂时应允她做只卖唱不卖身的清倌人。

前辈提醒她,入了这一行,一辈子很难翻身。要想改变命运,一定要懂得睁大眼睛,在客人中挑选一个好人,死死抓住,让对方把自己赎回去。

说来幸运,没过多久,当地商界同仁在玉良所在的青楼举行盛宴,为新上任的海关监督潘赞化接风洗礼。老鸨安排玉良和另外一个姑娘前去献唱。

玉良注意到潘赞化和其他客人的气质谈吐迥然不同,她用心地唱了一曲《卜算子》古调,打动了潘大人。

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然而,潘大人绝非好色之徒,宴会一结束,他便回府休息。怎料老鸨为了讨好潘大人,把黄花大闺女潘玉良送到他的官邸。

想到自己即将失去清白之身,潘玉良痛哭了起来。

但她没想到的是,潘大人居然摆摆手让她回去。大概觉得这样直接的拒绝有些伤人,他赶紧补充道:“明天上午如有空,可否陪我看芜湖风景。”

这么一来,玉良更加确定,这个男人是值得信赖的。她向他求助:“大人,求求你收了我吧,从你这回去,老鸨会找流氓糟蹋我的。”

潘赞化于心不忍,买下了玉良,教她读书写字。可流言蜚语漫天飞。在外人眼里,玉良是不要脸的妓女,而潘赞化是把妓女独占在家的伪君子。

潘赞化一怒之下,登报结婚,给玉良一个身份。

其实他一直对玉良有好感,但念及自己比玉良年长二十岁,总是不忍委屈她,让她做自己的伴侣。

婚后,潘赞化安排老师给玉良上文化课。下了课,玉良会趴在窗台看邻居洪野先生作画,洪野先生是高等学府的教授,后来也成了玉良在绘画道路上的第一任老师。

潘赞化支持玉良的爱好,欣赏她的才华。在他的鼓励下,玉良考取了中国最高艺术学府——上海美术专科学校。

当玉良提出要到欧洲学画时,尽管潘赞化有许多不舍,还是放手让心爱的人去追求她热爱的事业。

哪怕相隔几万公里,他们的心仍惦记着彼此。

若不是嫁给了潘赞化,玉良的命运可想而知。因为嫁给一个知书达理的正人君子,玉良开始读书写字画画,出国留学,最终成为享誉中外的绘画大师。

嫁给一个人,就是嫁给一种生活。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许多夫妻结婚久了,他们的面容、行为、话语越来越像。

两个人的相处,就是不断地磨合,我磨掉我尖锐的一面,去适应你,你亦然。因为你,我戒掉晚睡、改变饮食习惯或者学会了你最爱的口头禅。最后的我们找到了最舒服的相处模式,而我们也越来越像对方了。

看过《欢乐颂》的人一定记得戏里的一对奇葩夫妻——樊胜美的哥哥嫂嫂,两个人简直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一样的不负责任、无赖、懦弱。

一个好姑娘嫁给了像樊胜美哥哥这样的人,要么无法忍受一走了之,要么就像一件白衬衫与会褪色的黑衬衫泡在一起洗,最后留下的是一盆黑水,白衬衫也回不去了。

很早之前,网络上还曾流传过这么一个段子:

嫁什么样的男人就注定你这辈子过什么节。嫁对了人,天天情人节;嫁个懒人,天天劳动节;嫁个有钱的人,天天过春节;嫁个花心的,天天光棍节;嫁个幼稚的,天天六一儿童节;嫁个骗子,天天愚人节。婚姻有风险,结婚需谨慎。

话语中有许多调侃的成分,比如嫁有钱人也不一定幸福,但嫁什么样的人,真的会决定你的生活。

贾静雯和前夫孙志浩在一起的时候,成天以泪洗面、狼狈不堪,家暴、打官司让她吃尽了苦头,那时候的她,是我们见过最憔悴的贾静雯。

后来,她遇到了修杰楷,这个男生没有前夫有钱,在娱乐圈的名气也不及她,但他是真心对她好。

一个人的状态是很难演出来的,她变得越来越漂亮滋润,大方智慧。即便面对前夫,她也能坦然、和平地相处。

因为被宠着的女人有足够多的爱和力量去包容一切。因为嫁对了人,她无所畏惧。

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缺点,对的人会激发你好的一面,让你变得越来越柔软,也越来越坚强美好。

错的人会激发你不堪的一面,也许有一天你看着镜子里的自己,也会黯然伤神,为什么自己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喋喋不休地抱怨、一味地索取、情绪极其不稳定、没有安全感或者更糟糕。

愿你有勇气离开错的人,也有智慧找到对的人。

嫁给一个人,就是嫁给一种生活。


我从来不认为女人干得好不如嫁得好,但又必须得承认,嫁得好真的很重要。

所谓嫁得好不是说就得找个金龟婿,坐拥荣华富贵,而是找一个能相扶相持对你好的人。

古人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真的自有其真意。

嫁给一个人其实就是嫁给了一种生活,两个人的日子不是一个人的随性,牵绊其中之时,婚姻质量就直接影响了幸福好坏。

好的婚姻就像阳光,它变得温暖时,花就开了,坏的婚姻如坟墓,埋葬了热情,熄灭了爱火。

前段时间在朋友圈里看见因工作关系打过交道的女人发的照片,让我不禁侧目,这真的是当时我见到过的她吗?

两年前采访一位艺术家,正好就在她的茶室里,不大的茶室被她打造得素雅且精致。每一件装饰的工艺品,每一盆绿植、花卉都由她挑选和照料。她亲自为我们沏茶,举手投足之间是温文尔雅的气质。

她的美不是惊艳的,没有侵略性,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

我对她并不是很了解,只是互留了联系方式。后来知道她有一个相恋了五年的男友,一直在等着婚姻的降临,婚姻之于她,是想给这段爱情长跑一个交代。

一年前听说她结婚了,她抱怨婚礼的日期是男方家里定下来后直接通知的她。因为准备仓促,婚礼基本上就是走个场面的应付。

她说只要接下来能好好过日子就行,那些形式上的东西她也不太在乎。可是旁人都能看得明白,等了五年终于等到这一天,又怎么能不在乎呢?

结婚过后就很少看到她更新状态了。从别人那里得知她的茶室已经关掉,去了男人的老家。她这样安分的女人,安安稳稳地过,日子也应该不会太差的吧?以至于一年后听到她离婚的消息我都有点不敢相信。

一年的时间,她苍老了不少,过去宠辱不惊的气质不在,暗淡的肤色流露出乏力疲倦,相由心生,那是被不堪的生活所吞噬掉了活力。

原来男人被外面的女人勾搭了,作风淫乱,她却一次又一次地原谅,而这样的事情其实在婚前男人就犯过,只是她总以为有了家庭的责任和婚姻的约束,他或许能改,可是狗改不了吃屎,她抓住五年的时间投入不放,他消耗着她的不甘与忍让。

她说,不堪的生活让她变成了怨妇,可她明明不是这样的。

我知道她还是会振作起来,重新成为我在茶室里初见她时的样子,只是,她不撞南墙心不死,明知火坑也要跳,不仅没能给五年长跑一个交代,反而把自己烧得遍体鳞伤。

婚姻与爱情,没有甘心不甘心,只有合适不合适。如果因为不想前功尽弃而一条黑道走到底,最终的结果是碰了一头灰还是得回头。

聪明的女人应该都懂得取舍,找一个爱你的人过日子,哪怕他不够帅不够有钱,但至少他有颗愿意疼你的心,这比什么都来得踏实。

怎么判断一个男人是否爱你呢?我想,有钱的人就是看他愿不愿意在你身上花时间,没钱的人就是看他愿不愿意在你身上花钱。这个道理很赤裸也很现实。

如果你也曾深爱过一个人自然就会明白,爱一个人,总是愿意将自己最好的给予。

我的一个闺蜜,和男友相处了一年。男友虽然家庭条件一般,但自身很努力,名牌大学毕业,也算是一支潜力股了,至于究竟能否有所成就,闺蜜也不太在意,就是一心奔着和他结婚过日子去的,只要这个人好,一切都好谈。

可是渐渐相处下来,她发现,男友很抠门,舍不得花钱,更舍不得给她花钱。

闺蜜并不是那种大手大脚的人,和他出去买东西都是自掏腰包,约会吃饭也是看餐厅价格。即便是做到这样通情达理的姑娘,最终还是没法忍受他的抠门,最后以分手告终。

导火索是情人节的时候,闺蜜想要一份情人节礼物,明示暗示了很多次,男友都装不懂,情人节当天闺蜜就跟男友商量,她和朋友出去逛街,看到了喜欢的他就给她买,就当是情人节礼物了。可男友脱口而出的一句话就是:“我没钱啊。”

闺蜜跟我哭诉,以前她从来舍不得给自己买件好的衣服,可她买什么都会想着还有他的一份。和他在一起的日子,他从来不曾送她一件礼物,以前她从来不计较两个人一起花的钱,可和他在一起后反而一直在计算钱。

之所以会拼命要,是因为从他那里得不到。虽然男友说结婚之后他就不会这样了,可是还没娶进门就待她如此,谁又肯相信结婚后就会彻底变个人?如果真愿意对一个人好,为什么又会有婚前婚后的区分对待呢?

其实,闺蜜一直过得不快乐,但又舍不得分开,毕竟有感情,可是,想到今后的日子要一直在这样的不快乐和索取关爱之中度过,心里就有个强烈的声音在说“不要”。

是什么让我们变得面目全非,自己都不认识自己了呢?两个人在一起,磨合肯定是有必要的,只不过磨合不是无下限地一忍再忍。

当你在一段情感关系里变得越来越不认识自己,偏离了原本你希望的方向,你就该停下来看看,这是不是你想要的感情。你只需和值得的人磨合,无须同不对的人委曲求全。

茫茫人海,我们想要找寻的是一个可以相生相息的人,而不是互相消耗的人。

如果可以选择阳光,何必要在阴暗里度日?别在不堪的生活里变成了怨妇。

男人冷暴力就是想分手?除了这一种情况!


嗨,大家好,我是车臻!

我采访了一些身边的女生:你们最讨厌的分手方式是什么?99%的女生都回答:男人想分手了不直说,非得冷暴力。

冷暴力分手的本质其实是:我不喜欢你了,但我不想做爱情里的恶人,所以就故意的冷落你,让你先提分手,我再顺理成章的答应。

既顺利摆脱了女朋友,又完美维持住了好人的人设。稍微有点恋爱经验的女生基本都懂,如果男人突然冷淡,玩消失,就是分手的前兆。

但是,还有一些例外,要知道男人追到你,过了热恋期之后,多多少少都会对你有一点冷淡的。

这时候,其实你要思考的,不是男朋友是不是不爱我了想分手?而是判断你们是不是处于感情的冷淡期了?

男人追你的时候,通常是处于情感很热烈的状态,追到手了,也就没那么“上头”了,花在你身上的时间和精力,自然会下降一些。

这种时候他表现出的“冷淡”,其实是他回归了原有的生活状态,表现出了他本来的样子,不代表不爱你。

严格意义上说,这种冷淡,更应该称之为“热情降温”。

那么怎么区分他是冷暴力还是热情降温呢?先说说“热情”的两个判断维度:互动频率和互动质量。

互动频率可以理解为,他和你互动的次数。比如,他每天给你发早安,晚安,找机会多跟你互动,这就意味着,他每天跟你的互动频率是2次。

再加上你每次发朋友圈,他都会点赞回复,这都可以算作是互动频率。

多数情况下,男人在追求你,以及跟你刚热恋的时候,都会不断增加互动频率,玩命在你跟前刷存在感。

互动质量说简单一点,就是女生最经常挂在嘴边的,他对你好不好。

《爱的五种语言》里面讲过“对你好”的5个表达方式:肯定的言辞、用心陪伴、赠送礼物、肢体接触、提供服务。

一个男人,把这五个方面做得越全,每一项都做得越到位,就是对你越好,也就表明你们的互动质量越高。

如果男人只在某一两个方面下工夫,那你就要好好思考他对你是不是真心。通常大多数女生提到对方没那么爱我了,其实大多数是指互动频率下降了。

女生大都特别敏感,如果他之前天天给你发消息,现在工作忙可能两小时才回,你很容易就觉察到了。

其实,热情降温和冷暴力,基本都会体现出一定程度上的互动频率下降。但真正的区别,在于互动质量。

男人感情降温的表现是,互动频率下降,但互动质量不变。

比如他因为最近经常加班,不能像之前一样每天晚上去接你下班了,但他在公司加班还记得给你点你喜欢的那家外卖,催促你早点睡觉别等他。

他陪你的时间虽然不多,但他会在不多的时间里抽空关心你。

如果他在乎你的感受,即使再忙事后也会给你解释,明确告诉你,他没有联系你是为什么,不会让你自己胡思乱想。

而冷暴力是什么呢?是指互动频率和互动质量都迅速降低。

以前异地一个月来找你一次,现在你问了他好几次什么时候来找你玩,他总是找各种理由推脱。

你想打电话跟他聊天,他会说很累,想睡觉,你说的话他也不像之前一样放在心上了。

你能清晰地感觉到,不管他人在不在你身边,心思都不在你身上了。这个时候往往就意味着,他可能确实没有之前那么喜欢你,甚至就是在逼你分手。

发现核心区别了吗?在于“他有没有全方位地撤回他的付出”。

热情下降,互动频率降低,其实就是撤回了一部分原本花在你身上的精力用来过好自己的生活。

而冷暴力会让你有一种感觉:这个男朋友有和没有,几乎没什么区别。这就是一个信号在提醒你,这个人,已经准备好从你的生活中彻底撤离了。

这时候希望每个男生,像个爷们,不爱就不爱了,直截了当的说出来,不要整什么冷暴力,这样只会让女孩子陷入无限自责的死循环。

在爱的江湖里,你是拿的起放的下的大侠,我也不是死缠烂打的小人。很高兴你能来,也不遗憾你离开,请堂堂正正地告别。

•END •

为了情人,她欠债自杀:没有自我,爱就是一种魔咒


那些爱得太多的人们

我的来访者田甜一直情路不顺。

她从十六七岁开始谈恋爱,谈到30多岁依然没有修成正果。

最近她又因为一次失恋,受挫严重,竟达到了抑郁的地步。

“李老师,你说为什么别人的感情都那么顺利,只有我这么坎坷?”

在咨询室中见到田甜,发现她是个文艺青年。她写了整整7大本爱情语录,从杜拉斯到安妮宝贝,从三毛到李碧华,从西厢记到牡丹亭。

她是个典型的爱情主义者:

相信感觉,每次感觉来了,总是会爱得轰轰烈烈,什么都可以不管不顾。

喜怒哀乐都被恋情牵扯着,恋人说一句情话可以开心一天,一句烦躁的话就让她落泪失眠;

恨不得24小时都黏着对方,一旦联系不到,微信电话轮流轰炸。

但是往往爱不了几个月,就会发现自己“爱”不下去了。

为了讨对方欢心,田甜在网上学了很多种烘焙花样。对方一开始觉得新鲜,但后来招架不住顿顿甜食,看到糕点就发憷。俩人都觉得很委屈,闹了好几次不愉快。

对方出差频繁,工作很忙,两个人见面的频次不定。患得患失的田甜恨不得住进对方的手机,监控一切讯息。

诸如此类的事情很多。

田甜把感情当做生活的必需品,付出百分百努力的同时,“理所当然”地要求对方提供无条件、无间断的“爱”。

可在这样的模式下,她却发现对方并不重视这段感情,不想把所有时间精力都耗在这上面。

最后她一阵纠缠之后,每一任男友都义无反顾地离开了。

十几年过去,她身边的朋友都有稳定的亲密关系,结婚生子,而田甜却像坠入了某个怪圈,深陷恋爱失败的泥潭,无法拔腿上岸。

在随后的咨询中,我了解到田甜小时候父母由于工作忙,没多少时间陪伴她。

于是她沉迷爱情小说,从那时起内心就种植下了一个很大的梦想:找到那个命中注定的他,拥有一份美好的爱情。

似乎只要这样,未来的生活就会幸福和甜蜜起来。

但事实上证明,越是需要爱情的人,越是会在追爱的路上,一次又一次地栽跟头。

一心追求爱情的人,到底在追求什么?

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发现像田甜这种情况的并不少见。她们信奉爱情至上,完美的人生有准确单一的模板:

爱情美满,婚姻幸福。

这本是我们幸福的一部分,但一旦把它当做人生的终极追求,就会是一场场悲剧。

悲剧的源头,大多来自以下2个方面:

1、浪漫情结

田甜让我想起福楼拜代表作《包法利夫人》中的爱玛。

爱玛是一个农夫的女儿,在修道院里接受过大家闺秀式的教育,学刺绣,弹钢琴,同时也阅读了大量浪漫主义小说。

在见了包法利之后,她深信自己遇到了不可思议的爱情,便嫁给了他,在半夜举行了火炬婚礼(充分体现了她的浪漫情怀)。

而回到婚后的平淡生活中,她却越来越感到压抑和不满。

她发现,包法利其实就是个普通人。他衣着寻常,谈吐呆板,见解庸俗,激不起情绪、笑容或者梦想。

于是尽管包法利努力工作、照顾家庭,爱玛还是义无反顾地逃离这种烦躁的平静生活,先后找了2个情人。

并且为了营造小说中那种浪漫贵族男女的情爱生活,花了许许多多的钱,欠债越来越多。

最终,债务紧逼,情人无情回避,丈夫无能为力,绝望的她吞食了砒霜,死在了在丈夫跟前。

这个不断追求爱情的女人,最终死在了浪漫执念的破灭之中。

现实中,也有许许多多的人,没有真正经历死亡,却在一段段感情的破裂中,对爱情和婚姻死了心,最后想着随便找个人结婚算了,反正爱情不会降临在自己身上。

究其根本,这与长久以来充斥市场、美化爱情的文艺作品,有很大的关系。

它们潜移默化地给人们传递一种偏差的婚恋观:

拥有爱情,就等同于获得幸福。

同时,也给人埋下了两大危机:

对爱情不切实际的追求,把事业、自我、友情等抛之脑后,以至于最后没了爱情,也没了自我;

对爱情有着过高的期待,以至于把两人都困在以爱之名的牢笼里,掏空自己也榨干对方。

2、拯救情结

在多年的咨询中我也有一个新发现。

一般容易沉浸在浪漫主义的人,从小都会比较缺乏父母的关爱,甚至在情感上受到忽视和虐待。

背后也许只是因为父母忙于生计无暇顾及,或者没有足够的经历和知识,去给她们爱。

于是她们会打小觉得自己没有价值,不值得被爱,以至于用尽一生去寻求认可,寻找缺失的父母之爱。

用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在《执迷》里的话说,她们寻找恋人像找一位“象征性的父母”。

其中有两种表现:

◆ 一种表现是:把自己放在“待拯救”的位置。

如同电影《大话西游》里的台词:我的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有一天他会踩着七色的云彩来娶我。

只要这个人来了,一切都豁然开朗。

再也无需面对现实中的一地鸡毛,再也不用承担责任和痛苦了。

爱情初期的那种兴奋,的确让他们短暂忘掉了童年的创伤和痛苦。

但期待着一个“盖世英雄”的到来,是把自身放在何处?

——放在一个非常弱小、无助无力的位置,渴望被拯救的位置。

而一旦把对方投射为盖世英雄,自然也不关注他的需求,一旦发现对方不是想象的那样,就有幻灭的感觉。

◆另一种表现是:把自己放在“拯救者”的位置。

由于在童年时,父母没有去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甚至连自己都顾不上,导致她们长期缺爱,颠倒角色来照顾父母,获得关注。

于是长大后,还在继续用小时候的方式去照顾恋人,执迷其中,希望最终能够通过“解救”对方,获得在幼年时没有得到的认可。

可是,这些拯救往往是出于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对方的需求,这也无形中成了对方无法拒绝的好意和负担。同时,自己也会付出得非常费劲。

拯救情结和被拯救情结,常常是并行的。

本质上,就是沉迷在自己的幻想里,忽视另一半。

一边按照自己的意图强行拯救对方,另一边期望对方如自己般拯救自己,关系会在付出和索取的错位中,越来越失衡,最终走向破裂。

美国著名心理咨询师,婚姻咨询师罗宾·诺伍德把以上情况称为“爱得太多的女人”:以为追求到所谓的爱情就会幸福。

但这只是天真的幻想,是遭了浪漫主义文化的荼毒。

深陷这种荼毒的女性,如何做才行?

1、浪漫爱情只是人生的锦上添花

我有个朋友阿雅,也是个“爱得太多的女人”。

爱情甜蜜时,像全世界都把她捧在了掌心;失恋后,就像是被全世界抛弃。

她最近一次失恋,我和其他朋友们怕她一个人过不去,便接二连三邀约,久违的闺蜜下午茶和深夜聊天会,她说“感觉日子没那么难熬了”。

回了趟老家,她把自己一个人锁在房间里悄悄哭。

妈妈每次都小心翼翼地敲门,叫她吃饭,桌子上的菜都是她喜欢的。连平日里脾气暴躁的爸爸,也开始笨拙地关心她——她被治愈了不少。

回来后,她仔细地做了一次大扫除,看见房间里积灰的画板和颜料。

以前每个星期她都要去上一次绘画课,那时还心心念念地想做插画师。可后来,她周末都和男朋友腻歪在一起,慢慢地就把绘画这事给搁置了。

阿雅说以前整个人围绕着对方转,突然有一天,对方不愿再当轴心,一离开,她就像被抽掉了骨头,坍塌下去……

一直以来,她就这么大胆激进,把快乐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以至于忽略了太多太多美好。

这一次她才发现,每一次她在爱情里跌得很痛的时候,都是朋友和家人将她稳稳接住,度过难关。

阿雅决定不再做为了取悦对方,维系关系,放弃自己的兴趣、友谊、事业甚至是尊严的傻事。

追求爱情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是给了爱情过高的权重。

2、从拯救情结到情感人格独立

阿雅重塑了对爱情的认知,也逐渐褪掉对爱情的执迷。

但对于童年缺失情感关注的人来说,要解开心结,还需直面“缺爱与拯救”这个坎。

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曾说,没有恋人可以弥补童年时被拒绝被忽略的伤痛。

我在咨询过很多案例后发现:爱是门一直缺失的功课。

很多人不懂爱、不会爱、追求不切实际的爱。

比如有些人,事业很优秀,但是一谈恋爱就崩。

因为很多人内在都运转着这么一个逻辑:我只要优秀,就会获得被爱。

在他们的观念里:

爱意味着被爱;

被爱的资格就是我很优秀,比如我颜值几分,有几套房子,一年挣多少万……

有这些资格后,只用乖乖躺着,等待着被爱就好了。

一旦没有被爱,他们就会很委屈,意思是我都这样优秀了,为什么他还不爱我。

不爱我就算了,我条件这么好,不愁下一个。

虽然这样的人经济很独立,但对感情的认识却很幼稚,以为经济领域的成功可以自动兑换到感情领域一样。

这很像另一个经典的常见的逻辑:

只要我学习好,父母就会爱我了。替我做好一切,夸奖我,更爱我。

惯常的教育模式和奖励机制导致这些人,把早年跟父母相处的经验带到了现在的婚恋中,我事业有成,我很优秀,那么你要负责爱我。

这是一个很幼稚的想法:爱情是单方面别人给予的,而不是两个人共同经营的。

心理学家弗洛姆在《爱的艺术》里提到:

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

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的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

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把爱情看得过重的人,或许只是在期望获得被爱,而过度渴望被爱的人,其实缺乏爱的能力。

可见,爱情并不是一件等待或寻找一个完美爱人的过程,它还涉及到一个人爱人的能力和成熟的人格。

在这方面我们不妨学学李安:

大导演李安在家里依然要做家务:

我太太能够对我笑一下,我就放松一点,我就会感觉很幸福。

我做了父亲,做了人家的先生,并不代表说,我就很自然地可以得到他们的尊敬。

你每天还是要来赚他们的尊敬,你要达到一个标准,这个是让我不懈怠的一个原因。

李安的太太林惠嘉也说过:

“李安不是导演的时候,我就是我;李安当导演以后,我还是林惠嘉。”

这才是一种成熟的对待婚姻、对待爱情的态度。

爱情不是脱离现实的避难所,更不意味着被拯救,它是一种真实的关系。

在这个关系里,我们要像在事业里一样,去学习完善,付出投入,才能拥有真实的、爱的关系。

不战,装傻——嫁给一个人,就是嫁给一种生活


婆媳关系可谓是全天下最难处理的关系,从《双面胶》到《婆婆来了》,很多影视剧都在诉说着这两个女人的战争。中国人的婚姻,从来就不是纯粹的两个人的事情,所以“门当户对”这个词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提起。人是属于社会的,不可能因为自己有了小家而割断和父母以及七大姑八大姨的关系,也不可能立马改变自己二十多年来养成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

在爱情的世界里,许多男人往往以为婚姻就是娶一个女人,而忽略了娶过来的还有女人自身的追求,以及其身后的背景;许多女人也误以为婚姻就是嫁给一个男人,而忘掉了还要嫁给这个男人的习惯和性格,以及他背后的家族。这种认识上的错误,让我们看到了不少破碎的婚姻。作为妻子,请相信,在漫长的婚姻岁月里,你一定是最后的胜者。你获胜的绝招就是:不战、装傻。请你记住,爱一个人就要爱他的全部,适当地装一下不在乎,不要强求他的亲戚朋友都喜欢你;适当地装一下糊涂,不要期望值太高,相信他一定会给你更好的回报。

嫁给一个人就是嫁给一种生活方式


再一次见到小玉的时候,她已经脱胎换骨了,红光满面,神采飞扬。

清新的短发,精致的妆容,淡定从容的眼神,让人无法移开目光。

可一年前的她却完全不是这个模样。

我第一次见到小玉是在一个周末下午的读书沙龙上。

沙龙的举办地点是一个充满文艺气息的咖啡厅,每个来参加的女孩都打扮得时尚洋气。

只有她一身乡土气息,所以我印象特别深。

活动结束之后,我看她拿着一本我喜欢的书,就上前和她聊了起来。

她却尴尬地说,书是房东留下的,她只是顺手带出来了。

原来,她才刚从老家一个三线城市到北京来打工,举目无亲的她有点不知所措。

老家的亲戚朋友都说她应该多参加点社交活动,了解北京的生活。

她左思右想,读书沙龙是最安全的社交活动,所以她来了。

说到这里,她脸上划过一丝尴尬,可能她也知道自己和这里是多么格格不入。我们互相留了微信,但也没再联络过。

后来,我的工作越来越忙,再也没有去过沙龙。可她的朋友圈里却时常分享读书沙龙的照片。

上周末我又去了沙龙,一切都没变,除了小玉。这次,她主动上前和我聊起这段消失的日子,言语之间,满满的自信。

这一年,她在北京找了一份稳定的工作,每周末都去沙龙看一会儿书,和大家聊聊天。我以为是读书改变了她的模样和气质。

那天的沙龙分享的是一本哲学入门书《苏菲的世界》,主讲人是一个大学老师,逻辑清晰,谈吐不凡。

哲学书是沙龙很少会谈起的话题,内容枯燥,受众很小,却被他讲得津津有味,让人忍不住钦佩他的才华。

沙龙结束之后,分享人突然走到小玉身边,小玉这才想起还没介绍,这是她先生,他们也是在读书会认识的。

那一刻,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改变小玉的不是书,而是婚姻。

讲真,一个女人嫁得好不好,不用她开口,看一眼就知道。

对女人来说,婚姻就是一次整容,因为嫁给一个人就是嫁给一种生活方式,而生活方式会决定你将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闺蜜们的聚会上总是离不开恋爱婚姻的话题,这些追求物质精神独立的大女人们大多看不上那些攀了高枝的姑娘,比如Z。

虽然大家谁也没说,但是自从她找了个含着金汤匙的老公之后,朋友聚会出现的频率确实低了很多,不是她不出现,而是很多人都不再约她出来。

当初,Z决定接受她先生的时候,也曾迟疑过。

有一段时间,她几乎每天要给我打电话聊天,不是觉得自己配不上生活优越的对方,而是亲朋好友一直在善意地提醒她,好的婚姻至少要家境匹配。

后来有一天,她突然拿着喜帖宣布自己要结婚了。

我很高兴她终于做了这个决定,也很好奇,到底什么原因让她想明白了。

她说最近遇见了一个女同学,嫁给了一个和她外貌、家境、收入各方面都相配的男人。

唯一的差别是她是一个有上进心的女孩,希望两个人一起努力让日子越过越好,而他却是一个喜欢安逸的人,每天煮饭、看电影、逛街的简单生活就让他心满意足。

渐渐地,连她忘了自己原本渴望的生活是什么样子。

每每说起婚姻,这个女同学只是叹着气说,大概每一段婚姻最终都会变得平淡枯燥吧。

这句话深深地刺激到了她,因为和男朋友在一起,她从来没觉得日子乏味,他带她去看她从不知道的新奇世界,给她讲她从没经历过的事。

他给她另外一个世界,而她是如此喜欢。

其实,我早就知道,她不会放弃这段感情,因为认识他之后,她活得越来越好,也变得越来越漂亮。

因为他喜欢健身、注重饮食,她也抛弃了零食和外卖。因为他经常要出席商务晚宴,她也开始学习打扮自己。

因为他总是从容不迫地应对生活里的问题,她遇事也不再急躁冲动。

过去,她总是介意别人的眼光,害怕被朋友孤立。结婚之后,她的目光越来越坚毅,只要她想做的事,谁也拦不住。

总之,结婚之后,她的眉头不再紧缩,反而脸上常现浓浓的笑意。

有些人结婚之后,生命在萎缩,她们责怪平凡琐碎的日子磨掉了曾经的壮志雄心,但实际上是身旁的人让你失去了改变未来的信心。

而另一些人,结婚之后,却越活越灿烂。她们和另一半探索未知的世界,分享生活的有趣。

那个嫁给健身教练的姑娘,就是身材越来越好了。

那个嫁给大学老师的女孩,就是气质越来越优雅。

选择一个人就是选择一种人生。和另一个人在一起时间久了,不仅会越长越像,脾气秉性、处世态度、连人生观、价值观都会有变化。

而这些变化,都会呈现在女人的容貌里。

有很多苦尽甘来的故事都是从结婚那天开始的。

女友A小时候,父母感情不好,所以性格孤僻冷淡,事业不顺利,朋友也没几个。

她从来不觉得自己值得被爱,也不相信会有人喜欢这个一无是处的自己,所以对这个世界充满敌意,总觉得别人针对自己。

每次和她说话,都很堵心,好话永远不会好好说。

可是,婚后的她却完全变了一个人,在一个男人的细心呵护和百般忍耐下,她的性格越来越柔软。

如今的她,每个月都请朋友到家里聚会,她也学会体谅你迟到的焦急,理解你不能及时回她信息,也毫不吝啬地帮朋友渡过难关。

她开始相信,这是个有爱的世界。

看着她日益娇俏的面容,我真心觉得,婚姻就是女人的一次整容。想要改变命运,不用在脸上舞刀弄枪,找一个爱你的人,脸上就会有光芒。

婚姻可能是锦上添花或是雪中送炭,当然也可能是一场悲剧。

所以,龙应台在给儿子安德烈的信中说,你需要的伴侣,最好是能够和你并肩在船头,浅斟低唱两岸风光,同时更能在惊涛骇浪中紧紧握住你的手不放的人。

换句话说,最好她本身不是你必须应付的惊涛骇浪。

爱情不是人生的唯一,甚至不是必需品。

很多人,没有爱情,依然过着充实自在的生活。

但是婚姻不同,选择一场婚姻,就是选择另一种人生,两个人在一起,没有谁到最后还能保持自己原本的样子。

那些扬言自己没变的人,只是没看见自己的改变。

婚姻就是女人的一次整容。

所以,无论你多么彷徨、多么着急或是多么沉迷,结婚之前都要谨慎,因为它不仅会决定你后半辈子的生活,还会影响你后半辈子的模样。

距离也是一种美


畅销书《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的作者约翰•格雷曾形容男人如钟摆。陷入亲密关系的男人,总会时不时地幻想独处的乐趣和自由,在满足了独处的需要后,又会向往亲密,如同钟摆,在“亲密”与“独处”之间来回摆动。一个人独处或者和最铁的哥们出游、打球等等,仿佛又找回了自我,获得了力量。男人最怕英雄气短儿女情长,一旦整日和恋人卿卿我我,内心就会拉响警报,男人即使再深爱一个女人,也会周期性地选择“逃避”,在此之后,才会对女人更加亲密。而男人之所以“逃避”,是要满足“独处”和“自省”的需要。

因此,不仅要在交往上给他自由,在情绪上也要给他一个梳理的空间。就像女人都有自己的闺蜜,每个男人也都有一个“洞穴”,当他们遭遇压力或者困惑不安时,往往长时间地独处,变成一声不吭的“洞穴动物”。短暂的离开,并不是变心,不是不爱你,不必疑神疑鬼地认为对方见异思迁。这时候,女人需要做的,只是在“洞穴”外面安心地等他,做做自己的事情,约上三两知己小聚一次,做做按摩、练练瑜伽,没过多久他又会想起你的好,流淌出往日的柔情。

两个人的距离很远,有人同床异梦;两个人的距离又很近,有人天涯咫尺。即使在相爱的两个人,也是两个独立的人,不可能合二为一,不可能真正的亲密无间。留一点空间让彼此想念,想念让爱情升温,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