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说说 > 导航 > 为什么明明相爱,却还是会分开?

为什么明明相爱,却还是会分开?

发表时间:2021-04-06

【www.qg13.com - 为什么恋爱会成熟】

我们一定看过很多的情感说说,我们总是想把自己满意的情感句子记录下来,什么样的情感说说才称得上质量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为什么明明相爱,却还是会分开?,欢迎阅读与收藏。

很久没有阅读情感类书籍了,直到看到小莉的《愿你永远拥有爱的能力》。

最初是被书的题目吸引,因为很多人都缺乏爱的能力,自己却并不知道。这么说可能会被人反驳——那么多人都谈过恋爱,怎么可能没有爱的能力?

确实很多人都恋爱过,甚至深深地爱上过别人,但是这份爱的初衷并不是给予爱,而是渴望被人爱。很多情感的开始,不是源自一个人想将自己的爱付出去,而是源于一份需要。

我很喜欢一个老师用一瓶水来比喻爱情。

她说,曾经有两个人相遇了,他们各自握着一个瓶子,他们都不知道对方的瓶子里有多少水,但他们都希望在自己想要喝水的时候,对方能够从自己瓶子里倒一些水给自己喝。

他们就这样一路走,一路走,有时会遇到和风细雨的天气,有时会遇到骄阳似火的天气,有时经过绿洲,有时经过荒原。在这一路上,他们最大的矛盾就在指责对方不给自己足够的水喝。

最终,在他们经过一片沙漠的时候,他们大吵了一架,他们对彼此已经完全失望,认为对方太自私。他们分手了,并且后悔自己曾经给过对方自己瓶子里的水。

离开彼此以后,他们将自己的瓶子守得更紧了,轻易不会与别人分享,却总是期待能够找到一个给自己水喝的人。然而他们直到分手都不知道,其实两人瓶中的水都少得可怜,他们最初并非不想给对方,但是因为自己拥有得太少,甚至自己都不够喝,他们自然也无法给予到对方足够的水。

这个瓶中的水,就是爱。

当一个人内心没有足够的爱时,他是没有能力真正去爱别人的,相反,他会想要在一段感情中不断索取爱。

有些女性,无论是在一段感情中表现凶悍还是卑微,她想要向伴侣表达的其实只有一点——求求你,给我一点爱。

这样的感情会幸福吗?自然是不会的,总是乞求别人才能度日的人,怎么可能会幸福?他们只会终日生活在惶惶不安中,然后指责伴侣没有给到自己安全感。

一个人的安全感,并不是来自于伴侣的承诺和给予,而是来源于自己内心的踏实、丰盛、宁静。如果你有一个盛装爱的瓶子,这个瓶子里的水需要靠你自己去填满,而不是靠别人。因为你不知道你遇到的那个人,是不是也是一个瓶子里没有多少水、还期待这你给予的人。

小莉说:当你可以一个人成就自己所需要的一切,当你可以把自己的日子过得充实而快乐的时候,你会有爱情之光,射向天空,你理想中的爱人会迎光而来。

编辑推荐

为什么他明明很爱你,却还是要和你说谎?


前几天有位姑娘给我们留言,说自己实在搞不明白自己男朋友在想些什么?

明明和朋友去了网吧,却骗自己说是在加班,要不是被自己逮个正着,说不定还在一边担心着他的身体,一边为他的努力独自感动着呢。

可是,去网吧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为什么要撒谎呢?难道自己在对方的心里就是那么一个小心眼的人吗?

结果她越想越生气,更不禁怀疑是否之前还有更多她不知道的谎言,眼看信任系统即将崩溃,一气之下她就拉黑了男友。

“无论如何,我都不能接受男朋友欺骗自己!”这是她留言的最后一句话。

看了她的留言,其实非常理解这位姑娘为什么会生气。很多人都表示,在感情中,欺骗是最不能忍受的和接受的。于她们而言,坦诚是维持感情的最基本条件。

即使我们都知道生活中处处充斥着谎言,但我们仍希望最亲近的伴侣可以对我们诚实。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为什么明明很爱你,却还是要和你说谎?

1. 解释起来太麻烦

女人们应该要知道,男人是这个世界上最怕麻烦的动物。对男人而言,无法避开的摩擦已经足够多了,何必还要让这个“炸药包”升级呢?

所以,很多时候,男人说谎都是迫于形势而不得不说谎。

举个例子,一个男人答应妻子会准时回家,但下班后,他却和同事一起去了酒吧,一直到了家门口他才想起来要编造一个巧妙的解释。

比如:同事突然宣布今天过生日,又或是同事失恋了要陪他喝两杯的烂借口。因为如果把实话告诉妻子,很可能就会引起一场说来就来的暴风雨。

归根结底,这么做的原因仍是因为女人阴晴不定的性格。很多时候,女人在知道真相以后,她们不仅会过度解读,还会歪曲事实,充分联想,顺便翻个旧账,从而把矛盾彻底激化。

男人轻则需要哄个把小时,还未必能哄好,重则被扔进黑名单,或者不让进屋睡觉,再严重一些的话可能直接导致一场激烈的争吵甚至引起分手。

在这种情况之下,为了避免冲突,说个谎其实也是因为珍惜这段感情,想竭力维护好这段感情的一种手段罢了。

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良好的沟通就变得极其的重要。

2.希望有更多自己的空间

很多女人在看到男人说:“没空,我要忙死了!”的时候,都完全不相信,觉得这个世界上怎么可能会有人忙到连打个电话,回个信息的时间都没有,觉得对方就是不想跟你说话,见面,和你已经没有感情了。

在我看来,真相未必如此,在男人与女人相处的过程中,女人由于依赖性较强,很容易侵犯到男人自己需要的那份独处的时间,当一个男人因此倍感压力时,便会选择通过说谎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每个人与另一半相处的方式都不会是完全相同的,当女人想要男人完全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和自己相处的时候,自然会出现一些矛盾。

而对于男人而言,选择用适当的谎言为自己争取一些私人空间则是很有必要的,毕竟在一起也不代表两个人成为连体婴儿,对对方毫无保留,而且一份毫无神秘感的感情很大概率不会长久。

3.想独自一人默默舔舐伤口

男人也会有悲伤、沮丧、郁闷的时候,很多女人都觉得,如果你心情不好你可以告诉我啊,我会安慰你陪着你。

但是不好意思,对男人而言,女人真心诚意的关心,只能更加让我们感到自己的弱点被暴露无遗。

所以为了避免女人的担心,男人通常会选择用一些谎言来掩饰自己,从而避免展开一场令人恐惧的谈话。

我有一个哥儿们,当时一冲动就辞了职,可当他回到家里之后才发现自己根本无法面对妻儿,也无法把自己因为冲动而辞职的真相告诉她们。

于是他只好每天继续早出晚归,装作去上班的样子,回来之后还要和以前一样讲讲公司里发生的事,好让妻子安心。

这种情况持续了近2个月,直到他找到了新工作之后,他都没有把那两个月待业漂泊的日子告诉妻子。

虽然说谎与欺骗都是没有说实话,没有反映真实的情况,但是说谎的出发点可以是不同的,有善意的谎言,也有恶意的谎言,还有用来自我保护的谎言,而且程度也有所差别,有些谎言是无害的,并不具有伤害性。

欺骗则不同,它是有害的又包含恶意的。

每个人都希望拥有长久圆满的爱情,但是爱情是需要维护的,而这种维护很可能就会通过谎言的方式进行。

在生活中,好的谎言帮助我们建立并维持友谊,提升幸福感;在事业上,巧妙的谎言帮助我们获得优势,提高成功率;在爱情的世界里,善意的谎言也是不可或缺的。

千万不要去指望一尘不染的爱情。爱情里的谎言不可避免,分清到底哪些是无害的谎言,哪些是有害的欺骗才是我们需要首先去考虑的。

我们必须学会去面对一个有谎言存在的世界。当我们将所有的谎言都定义为欺骗的时候,结果只能是为难了自己。

明明相爱的两个人,为什么总是吵架?


你有没有被暴力伤害过?

我想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有。

暴力分为两种。

一是身体上的暴力,二是言语上的暴力。

对于身体上的暴力,给我们带来的伤害很直观,但语言暴力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会丝丝渗入,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

明明很相爱,为什么总是吵架?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明明很爱你的家人,有时却是控制不住地用暴力语言伤害他们,同时也忍受着来自他们的暴力语言的伤害。

比如▼

明明是想关心丈夫,让他晚上早点回家,早点睡觉,结果脱口而出的却是:“你个死鬼,每天晚上这么迟回来,怎么不干脆不回来了?”

再比如▼

明明是想鼓励孩子继续努力学习,到了嘴边却成了:你再不好好学习,将来就跟你爸一样没出息。得,这会儿伤害的不仅是儿子,连丈夫也被你伤了。

明明很相爱,最终却因为不妥当的表达方式,弄得经常吵架,并且在无限循环的吵架怪圈中,蒙蔽了自己对爱的感知能力。

为什么很多人会使用暴力语言?原因大致有二:

一是使用暴力语言的人,往往是内心的宁静遭到了破坏,于是选择用暴力的方式来维护或寻求心灵的平衡。

二是很多人不太了解什么是暴力语言,也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是“暴力”的,往往伤了人而不自知。

如何走出语言暴力的怪圈

暴力语言的对立面是非暴力语言,在《非暴力沟通》中,正确的沟通方式有四个要素,帮助你更好地认识哪些语言属于暴力语言,并且在内心失衡时如何正确地沟通。

1. 观察身边发生的事情。我们此刻观察到什么,清楚地表达观察到的结果,而不去主观评判别人。

观察很容易与评论混在一起,这是非常要不得的。

那么什么是观察,什么是评论呢?

这个例子很好地反映了观察和评论的区别▼

观察和评论被混为一谈:贝贝花钱大手大脚。

区分开观察和评论:上周贝贝光吃饭就花了1000元。

观察和评论的区别就在于,观察只是诚实而客观地说出你见到的真相,而评论则是在你看到的事实的基础上,加入了具有主观意识的理解。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曾经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智力的最高形式。”

所以,非暴力沟通的第一步,就是客观地说出你观察到的真实情况,并且不随意地对他进行揣测和评价。若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别人就会倾向于听到批评,并反驳我们。

2. 接着表达你的感受。你所观察到的这些事情,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开心、兴奋、悲伤、自卑、委屈或是其他什么,清晰地表达出来。

这里说的感受,要与看法做一个区分。

举个例子。

你住在宿舍,舍友把音乐开得很大声,你怎么样也睡不着。你当时的感受是什么?

是“我觉得她不应该开这么大声”?还是“声音太大了会影响到别人”?

其实这两种都不是,这是看法,而非感受,感受应该是“她的音乐太大声,我很烦躁。”

现实中的我们,似乎很喜欢用“我觉得你怎么怎么样”这四个字来表达很直接的想法,然后还怪对方不理解你,却很少用“我内心感觉到什么什么”来表达你内心真实的想法。

将感受和看法混为一谈,很容易导致沟通双方两败俱伤。

沟通的目的不仅仅在于信息的传递,还在于心灵的交互,培养表达感受的能力,可以让双方情投意合。

3. 明白你的需要是什么。这里的需要,指的是你的哪些需要(或价值、愿望等)导致你产生好的或坏的感受。

在表达失望或不开心的心绪时,往往有两种表达方式:

甲:你每天吃这么多零食,妈妈很不开心。

乙:你每天吃这么多零食,妈妈很不开心,因为我想要你的身体健健康康。

甲的表达方式重点在于“你”吃很多零食,导致“我”很不开心,语气中含有指责的意味。而乙的表达,重点在于我不开心是因为我希望你健康的愿望没有被满足,是从自身的感受出发。

我想,如果你是令妈妈不开心的人,应该比较喜欢听到乙的表达方式吧,下次,你不用妈妈督促,就能开心地把饭吃完。

如果我们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对方的反应往往是申辩或反击,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时候,明明是为了对方好,本身也没有指责的意思,可话一说出来,总是会引来对方的反驳。

而若是我们直接说出需求,对方就较有可能做出积极的回应。

4. 说出你的请求。非暴力沟通的第四个要素,就是明确地提出你的请求,清楚地告诉对方,你希望他做什么。

关于如何给出详细的请求,可以看看这个例子。

林女士对丈夫说,希望他能少花一点时间在工作上。结果他的丈夫确实少花时间在工作上了,但是去打球了。如果林女士能清楚地告诉丈夫“我希望你能少花点时间在工作上,早点回来陪陪我和孩子”,相信她的请求就能比较容易被满足。

所以,你在提出请求时,一定要足够具体,如果意思含糊不清,对方难以了解你到底想要什么,便不能做出积极的回应,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埋怨与指责。

再者,提出请求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语气,别让请求变成了命令。

如果你想表达的是“我希望你今晚能早点回家”,但说出来的是“你今晚必须要早点回来”,用这种命令式的语气,会导致对方心里非常不舒服,从而产生反抗的心里,抵触你的请求。

因此,在提出请求时,可以多用一些这样的词汇:麻烦、希望、如果你能.......就太好了等,避免使用:必须、应该、无论如何都要、我有权......

非暴力沟通方式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讲了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看起来显得有些散,现在给大家举个例子,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近来一周,每晚妈妈回到家,都发现儿子在打游戏,而作业还有三分之二没做完。于是忍不住对儿子咆哮到:“你个不上进的东西,作业不做,整天就知道玩游戏,你怎么不干脆书也别读了,辍学在家玩个够。”

看吧,类似的对话,是不是很常见?

如果这位妈妈能运用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进行表达,会有什么样的效果呢?

“儿子,妈妈看到你最近一段时间,每天作业没做完就在玩游戏(客观地说出你观察到的情况),妈妈很不高兴(说出你的感受),我希望你能少花一点时间在游戏上,好好读书,将来才能更有出息(你的愿望是孩子能好好学习,有一个好的未来),你以后能不能先认真把作业做完,如果还有时间,再玩一会儿游戏呢?(说出具体的请求)”

如果换这样的表达方式,你的孩子虽然不见得会完全按照你的意愿来行事,但至少不会因为严厉的批评而产生逆反心理,甚至跟你吵架。

也一定会知道,你是真的为他好,也会认真地思考你说的话,从而给出比较积极的回应。

良言一句三春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有的时候,言语上的指责、否定、说教、随意出口的评价和结论,会给人带来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甚至比肉体的伤害更加令人痛苦。

而非暴力的沟通方式,可以转变我们谈话和聆听的方式。与亲密的人交流时,我们不再条件反射式地反应,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观察、感受和需要,有意识地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请求。

这样,在每一次的交流中,我们便能减少吵架的频率,与相爱的人更加相爱。

我们明明那么相爱过。


虽然早就过了能做儿童的年纪,但还是被各种收礼物的朋友圈刷屏了。

一群在变老的路上驰骋的同龄人,却都像约好了一样,被零食、棒棒糖、饮料、小玩具治愈。

小时候,我们盼着过儿童节,是为了收礼物,为了去游乐园,为了明目张胆地逃课。

因为我们知道这一天是专属我们的 特权日 ,所有的任性都会在爸妈那里得到回应。

但后来的日子,我们在时间的推动下按时长大,一步步走出儿时的任性和无忧,一步步看着爸妈从我们的生活里退居幕后,一步步学着独自面对所有的艰难与考验。

二十出头的年纪,你心血来潮,去了一座陌生的都市。那时的你莽撞也天真,胸膛里涌动着用不完的热情和憧憬。

但不到24小时的时间,被黑中介骗光了身上本就不多的积蓄。

你扛着笨重的行李,从一个公交站走到另一个公交站,最后只能在几平米的出租屋里,一边委屈着,一边吃完了那碗泡得有点硬的泡面。

刚工作的那一年,你踌躇满志,觉得自己终于可以一展才能,你不计较加班,不在乎提成多少,一心只想用努力证明自己。

但一稿又一稿的方案、策划被丢进垃圾桶,你也曾像小时候不开心时那样,流着眼泪据理力争。但现实毫不客气地告诉你,成年人的世界,眼泪最廉价。

来这城市的第三年,你还没搞明白 大人 这个游戏的规则,就已经在小朋友那句 叔叔 阿姨 ,家长亲戚们轮番上阵的催婚和新同事们对年龄的调侃里,不得不接受 变老 这个事实。

一个很普通的夜晚,那个从学生时代陪你走过来的姑娘,试探地问你关于结婚的打算。

你其实听懂了她的意思,但那一瞬间脑子里如同乱麻。

可怜的余额,还没着落的房子和车,以及并不景气的行业,这一切堆积在你胸口,让你没勇气果断回应她的期待,只能埋头在游戏里,假装没听见。

可是她转身走开之后,你玩游戏的手再也没动过。那一天,你第一次被人以挂机的理由举报了。

几个月后,你们和平分手,你在接她来的那个车站,送她离开。她红着眼眶不停说对不起,你以朋友的身份最后一次拥抱她,什么也没说。

后来的很多年,你反复想到那个场景,那个车站,也反复愧疚当时的自己太过冷漠。

可是你比谁都清楚,就算当时那句 别走 已经在喉咙里蠢蠢欲动良久,再来一次,你仍然没有勇气挽留。

成长教会了你,年少的告白可以冲动而为,可以不顾一切,但成年人的挽留,却必须三思而行。你给不了的幸福,就要允许她,去别的地方获得。

后来,你仍然被时间推着向前,好像日日不同,又好像日日重复。

你也只在生活的间隙里,偶尔驻足停留,才发现,爸妈老了,抽屉里的药一罐接一罐总也不敢断。

朋友间的话题轮转几波,无一例外停留在孩子和教育,没人再提年少的轻狂与理想,大家似乎统一默认了,平凡普通才是人生常态。

但总有那么一个特殊的日子,比如今天,一个属于小朋友的日子,会让你猛然想起那个仰着脸无所畏惧的自己,那个愿意花一个下午的时间看蚂蚁搬家的自己,那个痛了会哭开心会笑的自己。

原来,大人和孩子之间只有一步之遥,原来,那颗吃一口就能甜好久的棒棒糖,不止小朋友喜欢,大朋友也需要。

原来人是不会长大的,所谓的长大,都是小朋友在扮演着大人,假装着坚强和不会受伤。

亲爱的大朋友,如果过去的日子,你已经坚强了太久,懂事了太久,隐忍了太久,那么今天就给自己放个假,让心里的小朋友走出来,去大笑,去拥抱,去爱,去表达。

就算明天醒来,你依旧要做个刀枪不入的大人,但至少在今天,让自己做回自己。

18 爱的人明明在身边,却还是感到无比孤独


身边明明有一个人,可还是会感到无比的孤独,

仿佛身边的这个人跟自己毫无关系,这就是关系中的失去连接。

当你们失去连接的时候,两个人的隔阂就产生了。连接着两个人的心的东西,就是情绪。

可是,在关系中,人们一直在处理事情,很少处理情绪。

然而,情绪却没有过去。当情绪一直得不到重视的时候,你们之间就开始有更大的障碍与隔阂感。

情绪是一个不可以逃避的词,因为它深深地影响了亲密关系。可是在关系里我们讨论得最多的是事情,而不是情绪。对于一件事,我们有着不同的观点,所以我们有分歧,然后争执或者讨论,最后弄出一个结果去执行。譬如,假期该去哪个地方玩,或者晚饭吃什么,或者你为什么这么晚回家都没有一个电话。仿佛所有的事情都有一个对错,所以必须要明确是非,分出你错我对。在关系中,我们一直在处理事情,却很少处理情绪。

貌似我们都不欢迎情绪,所以我们常说“不要有情绪”“不要把情绪带回家”这类的话,仿佛有情绪就是对对方的一种伤害,把工作中的情绪带回家就是一种自私一样,情绪成为一种禁忌,被我们排斥。的确,我们常常被情绪所扰。有时候你们因为很小的一件事情而出现分歧,而后你会大发雷霆,会冲动做傻事,你控制不住自己,可当悲惨的结果出现的时候,你又开始后悔,自责自己的冲动。这时候你知道,你刚才失控了,被情绪控制了。你不断地告诉自己,下次要理智点,不要情绪用事,可你总是失败,一次次的悲剧证明,你无法控制你的情绪。有时候是你摔了个杯子,有时候是你大骂了他一通,有时候你离家出走,你发泄情绪的样子各种各样。

只是当事情发生,情绪的出现就不可被避免。当我们彼此足够敞开和接纳的时候,我们可以做到不带情绪讨论某件事情,可这只是个理想状态,更多的时候我们是在借用情绪处理事情。当事情有了结果的时候,分出对错的时候,该得意的得意,该负责的负责,事情就过去了,可是情绪却没有过去。你们解决了事情,情绪垃圾却产生了,然而没有人在意这些垃圾。

当情绪一直得不到重视的时候,你们之间就开始有更大的障碍与隔阂感。

隔阂的感觉你或许体验过。明明跟一个人在一起,可是你却感觉到他很遥远,你无法走进他的内心。身边有一个人,可是你却体验到无比的孤独,仿佛身边的这个人跟自己毫无关系。这就是关系中的失去连接。爱是一种连接,相爱的两个人仿佛是一个人一样,因为他们的心之间有深深的连接。当你们失去连接的时候,两个人的隔阂就产生了。连接着两个人的心的东西,就是情绪,也就是彼此内心的感受。

如若亲密关系不能消化伴侣情绪,那是非常可怕的,你的情绪将只能自己处理。我们每天都在产生情绪,每件事情都让我们产生情绪。当情绪指标为负的时候就是情绪垃圾,存储于我们体内,可想而知当垃圾在我们体内积攒的时候会有什么后果。人体负荷过多的情绪不能被有效处理的时候,情绪就会自动选择消解的途径,或者攻击身体,让肌肉变得僵硬,湿疹等病症开始蔓延;或者积累到满负荷对伴侣一次性爆发,也就是成了你时常抗拒的冲动行为。

情绪来源于感受。当你生气的时候,没有得到承认和处理的感受会迅速累积,形成情绪。感受与情绪并没有多大区别,感受的累积被表现出来的时候就是情绪。

先说为什么会拒绝情绪。我们从小就被教育人要理性,凡事要讲一个理字。我们一直在学习应对事情的时候要分清楚原则:“这样不对”、“那样不好”、“这种事情应该这样处理”。于是我们学会了应对事情。我们也学习过应对情绪,不过我们学会的多是压抑:“不许哭”、“不要发脾气”,于是我们学会了人不该有情绪。可人偏偏是一个有情的动物。情来的时候,任何理由在它面前都会失效,尤其是在感情的世界里,再多的理都比不上情。感情里无所谓谁对谁错,只有谁感觉好谁感觉到受伤。有人说,家不是一个讲理的地方。的确,家是一个讲情但不讲理的地方。

承认情绪的存在,是我们处理情绪的第一步。当事情处理完,无论谁对了谁错了,我们都要看到另外一个事实,我们产生了情绪。它很重要,比事情本身还要重要。

其次,你需要对情绪有一个正确的认知。情绪本身是没有好坏的,所以不要去评判。情绪的表现分为正面和负面,但是负面情绪并不是坏的。譬如说生气,生气也是有积极意义的,生气在提醒人你想要的没有得到,生气在将体内的情绪往外释放,生气的时候你会感觉很有力量。大自然创造了负面情绪总是会给它很多积极的意义。然后你需要认识到情绪是一种能量,不可能凭空消失,只能被转化。情绪不被合理对待的时候才是垃圾,垃圾每天都产生,但是却不能凭空消失,所以不要试图去掩饰、压抑或者逃避,任何对情绪假装无所谓的隐藏都像把垃圾扫到床底一样,总有一天你会发现其实它一直都在。

最后,你要学会处理情绪。

情绪的表达方式有很多,发泄,压抑,升华……

亲密关系中发泄情绪是不可取的,那会对对方造成一定的伤害。压抑也是不可取的,那会对自己造成一定的伤害。积极对待情绪的态度就是升华,让情绪为你们的感情服务。

有些感情会在共同经历的过程中升华,变得越来越稳固。当你们没有机会经历大起大落的时候,你们可以共同经历情绪,这会让你们的感情迅速升温。升华的最简单且有效的方式就是分享情绪,也就是分享你内心的感受。你可以试着用“我感觉很生气”、“你这么做让我觉得很委屈”之类的话语来分享自己的感受。比起道理来,感受更能代表真实的你,当你分享你的感受的时候其实就是在分享真实的你自己。人在分享感受的时候,如果被接纳,就会感觉到自己是被接纳的,是被爱的。心理学家常说听比说更重要,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们甚至认为单纯通过真诚倾听和无条件积极关注就可以达到疗愈的作用,因为倾诉者在倾诉的时候会把感受分享出来,把情绪释放出来,当情绪被疏导后,心灵就疗愈了一大半。至于什么对了什么错了并不重要。

同时,你也可以鼓励他分享他的情绪。当他习惯性地分享事情的时候,遇到了什么不公平的人,发生了什么不如意的事,这时候你可以试着去问他:“你那时候的感觉是什么?”“那时候你感觉很委屈吗?”感受上的共鸣会让他更快拉近与你的距离。同时,当你在鼓励他分享的时候,不要用你的道理去评判“你怎么可以这样”、“你不该那样”之类的话,只是简单地听。

最后你还需要注意的地方是,分享情绪的时候,记得带上爱。

亲密关系就是人最私密的关系。在其中,任何事情都应该允许发生,而不该成为禁忌。我们可以试着欢迎对方把情绪带回家,并且分享于你。如果他不把情绪带回家,它该带向哪里呢?在关系里都不被接纳,那哪里才是该接纳它的地方呢?

同时试着欢迎情绪,那是你们关系成长的基石。

为什么他那么爱你,却还是铁了心要离开你?


前段时间有一位朋友向我述说了他的烦恼,在经过多次挣扎过后,他主动跟女友提出了分手,我问他原因,他说是“跟她相处,快窒息了。”

刚开始他的女友在一起的时候,这个女生还没有表现出如此大的控制欲,可以后来越来越严重,不准他跟异性聊天,哪怕同事之间的闲聊;不准他晚上出去聚会,哪怕是一群男人......

这样的事件每天都在发生,小到他看一眼别的妹子,大到因为这些事情争吵不堪,我这位朋友就这样处于分手的边缘,只要女生一推,他便跌入万丈深渊。

我相信,或许在你的身上,你朋友的身上,你隐隐约约会感觉到自己的这种控制欲望,因为你觉得对方是你一个人的,你不允许他有一点点的不洁。

你内心极其缺乏安全感,一旦对方的回应不如自己的与其,不按照你的意愿来,你就会无比焦虑和不安,情绪化严重,出现心理失衡,继而加大控制,这样死循环的结果往往都是分手。

那么怎么解决控制欲过强的问题,挽回心爱的人呢?

一、提高自己我满足能力

爱情不是我们的救命稻草,如果你一个人的时候也过得很快乐,能够自我满足,扮演提供价值的角色,而不是索取者,让自己的心态慢慢强大起来,那么自我满足能力就会得到相应提升。

二、培养兴趣爱好

良好的兴趣可以转移你的注意力,避免你把所有的心思都花在对方的身上,毕竟生活不是只有爱情这件事,良好的兴趣爱好还可以让你的魅力提升,更加可以去吸引男人的目光。

三、建立正确的爱情观

一段稳定的长期关系,一定是靠着共性和吸引,而不是一味地想要去控制对方,让他跟着你的意愿走,这往往会让对方很有压力,感到窒息。做好自己,履行自己的责任,才能更好地将爱情保持活力。

为什么第三者明明不漂亮,在男人眼中却那么“可爱”?


1

不久前,李小璐被曝疑似和PGone一起定居美国。

对于这段感情,很多人并不祝福。

除去道德上“追究”外,大家似乎不理解:李小璐是怎么了?就这么不管不顾地奔着PGone去了?PGone到底哪里好?

到底哪里好?这是一个好问题。

出轨的“第三者”,就一定比原配强吗?

2

出轨就算了,为什么出轨的人还不如我?

出轨,目的之一,就是为了离开当前的亲密关系,离开眼前的这个人。所以,很多人出轨,并不挑人。或者说,只要不是眼前的这个人,但凡能换个人,谁都好。

来访者王女士坐在我面前,情绪几度失控。

她不明白,两个人是大学同窗的情分,毕业后一起打拼,一起创业。现在,公司上了正轨,家庭美满,一儿一女。关键是,自己和老公的爱情,曾经那么轰轰烈烈。今天,为什么老公出轨了?出轨也就算了,再看看老公出轨的对象,竟然出轨一个公司里和王女士隔着八层的女员工,既不年轻,也不貌美,就是一个普通人。

“他图什么?这不是羞辱我吗?”在持续的情绪崩溃中,在愤怒和悲伤交相上演的最后,王女士发出这样的质问。

这种现象并不少见。

比如,2008年,倪震不顾和周慧敏19年的爱情长跑,在和周慧敏恋情存续期间,被拍到夜店激吻当时大陆赴港的女大学生。周慧敏,那是当年多少男人心中魂牵梦绕的女神啊。坐拥女神在怀又怎样?

事实上,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样子,出轨的第三者一定是个妖娆的“小妖精”或玉树临风的“白马王子”。

更现实的情况是:出轨的第三者,往往还不如自己的伴侣。可是,这些人就是有一种魔力,可以抢走我们的枕边人。

3

伴侣是如何变“坏”的?

这确实让人难过。

你我曾经也轰轰烈烈、欲罢不能、魂牵梦绕,今天,我却只想离开你。甚至,我到楼下,坐在车里,宁可安静坐一会儿,也不愿上楼回家。

此刻,我们眼中的伴侣,已经变得“面目可憎”。那么,伴侣是怎么变“坏”的?

很多人出轨,并不是因为外面的人有多好,而是因为,眼前的人“太差”。

如果说,关系是一面镜子,两性亲密关系就像是彼此的一个影子,你以为你看到的是对方,你看到的,其实是自己。在两性亲密关系这样一个非常紧密结合的关系中,对方经常就是我们的一个“分身”,而且是一个“坏”的分身。

怎么讲?

我们知道,任何人身上都有好有坏,包括我们自己,具备好坏整合的能力,是心理发展中重要的一个过程。

但是,不管我们这个能力发展得如何,一旦走入关系,我们似乎就很爱玩一个“投射”的游戏:我们会顺其自然地把自己身上不能消化的一部分“坏”的东西,投射到对方身上,以维持一个我们自己大体上是个“好人”的感觉。这让我们感觉很好,因为,我们似乎再也不用强迫自己去面对自己不能处理或者自己也很讨厌的那部分“坏”。但是,这样一来,关系中的另一方,就会变“坏”,相应的,关系也变得很糟糕。此时,我们就想逃离关系。

逃到哪里去?第三者那里。

4

男人眼中的“第三者”为何可爱?

无论在想象层面,还是现实层面,婚姻中一方出轨,就造成了一个“三角关系”。我们知道,三角关系的一个最大作用就是:两方结成同盟,第三方被疯狂投射和攻击。

在出轨的场景中,当事人,原配和第三者,形成的三角关系中:原配被集中投射为一个“坏”的客体,第三者被集中投射为一个好的客体。这不难理解:我们之所以逃离原来的婚姻关系,是因为,在这个关系中,我们已经把对方投射为一个“坏”的客体。

所以,第三者之所以可爱,其实,不是因为她有多完美,而是:原配是共同的敌人。正是这个共同的敌人,吸引了所有的火力。也就是说,关系中所有的坏,都被放到了原配的身上,包括原配的问题,自己的问题,第三者的问题,甚至是和第三者之间的问题,统统都被放置到了原配身上。

在这样的场景中,第三者不需要完美,就会显得足够可爱,因为,面对共同的敌人,两方自然会同仇敌忾。

从这个角度来说,原配背了所有的锅,第三者成了出轨一方定义的“乐园”,也是这段关系中“摘果子”的人。

所以,出轨的感情之所以是迷人而可爱的,是因为,这里有个重要前提,就是:只限于出轨。也就是说,这个三角关系需要存续。

三角关系存续的目的是:需要其中一方持续在承担关系中所有的“坏”。所以,在出轨的感情中,出轨的“第三者”之所以显得楚楚可爱、可盐可甜、千娇百媚;出轨的恋情之所以让人魂牵梦绕、欲罢不能,各种“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不在于“第三者”一定要有多完美,也不在于出轨的感情真的似乎是一段脱离了柴米油盐、一地鸡毛的“真爱”,而是:“原配”的存在成全了你们。

因此,要想维持第三者的可爱和出轨恋情的迷人,需要:原配得在原配的位置上。而一旦原配终于有一天“想开了,离开了”,那么,“三角关系”就宣告解体,原本放在原配身上“坏”的部分无处安放,就不得不收回来,收回来放在哪里呢?就只能放到出轨的对象身上,就好像之前放到原配身上一样。所以,出轨的感情之所以特别勾人魂魄,第三者之所以那么可爱,跟出轨的人没有关系,跟关系的模式有关系。

这就是设置。

5

什么时候第三者变得不可爱?

打破设置。

打破设置有两种情况:

第一:原配离开。当原配离开,那么,吸引火力的第三方不在了,疯狂的投射终于也找不到对象,于是,和第三者的感情就会出问题。相反的情况是,如果原配发现爱人的出轨,而疯狂质问,不依不饶,这种情况越严重,效果可能会越适得其反,出轨的感情就会越牢固,似乎有那么点“冲破所有世俗阻碍,也要为了真爱在一起”的大义凛然的“正义感”在里面。

第二:第三者不安于现在的位置。这里面常见两种情况:第一,第三者不安于现在的位置,开始提各自要求;第二,第三者转正。《我的前半生》中,当陈俊生和第三者终于冲破一切阻碍结婚之后,她得以转正,但是,这个时候她迅速就变得非常不可爱了。相反,已经离婚的前妻反而变得有吸引力了。

多数的出轨,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一定是为了性欲或者爱情。事实上,很可能很多出轨和爱情无关,甚至和性无关。而是和关系,甚至和自我心理的结构有关系:也许是我们经营亲密关系出现了问题,也许是我们整合现实的能力出现了问题,也许是外界的变化(比如孩子的出生,身份的改变,压力等)触发了我们原本被防御得很好的潜意识冲突,也许是我们的依赖模式出了问题……

为什么相爱容易相处难?


为什么相爱容易相处难?

爱情这件事儿,最容易就是虎头蛇尾。

拉开帷幕的时候,花前月下,两情相悦,山盟海誓,后来马马虎虎,得过且过,最后偃旗息鼓,各奔东西,相忘于江湖。

太多半途而废的爱情,让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总是相爱容易相处太难?

爱情只是激素刺激下产生的冲动

从古自今,歌颂爱情的诗歌、文章数不胜数。古有《诗经》中的“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今有歌德的“这个世界要是没有爱情,它在我们心中还会有什么意义!这就如一盏没有亮光的走马灯。”

爱情似乎是人类文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部分,一部文学作品中,多多少少总会涉及到那么一些关于爱情的内容,仿佛不涉及爱情,这部作品就失去了自己的灵魂。这种感情,被全人类共同捧上了神坛,她高高的俯视着脚下的人类,四周跪地膜拜着的,全是期盼着爱情的痴男怨女。

然而爱情到底是什么?

百度百科上给出的解释是指“两个人之间相爱的感情、情谊;也指爱的爱情。”这句话很短,也没有什么生僻字,每个字都认识,但是细读下来,它好像包含了很多意思,又好像什么都没有讲。

这大概就是爱情的本质:

“爱上了吗?”

“爱上了。”

“怎么爱上的?”

“不知道。”

“爱上了什么?”

“不知道。”

“为什么会爱?”

“不知道。”

在生物学上,对爱的解释是这样的:通过进化的力量主导,通过激素起作用,伴随“爱情激素”的分泌产生性欲和一系列化学反应的生物程序。一言以蔽之,爱情就是在人体分泌的激素的刺激下产生的冲动,与理性无关,与智商无关,与生物进化有关,与体内激素有关。你的生物本能认为这个人能够对你的后代产生正面影响(比如,有钱能够提供安稳的繁衍及生活环境,美貌、强壮能够提供优良的基因等),于是激素分泌。

所有的一切关于爱的东西都不是理性主导的,所以爱才会如此模糊,无论如何也说不清所以然,也因此让爱情被包装得神秘而高贵。

爱情的保质期比你想象中的短

大家对爱情的保质期的期望值大概都是海枯石烂、沧海桑田、天长地久、至死不渝,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爱情总是一见钟情,再而衰,三而竭、或者是相濡以沫二十年,却输给一张天真或妖冶的脸。

爱情的保质期似乎远远小于人们对其的期望,这是为什么呢?

早年,纽约州立大学斯托尼布鲁克分校研究团队曾经研究过爱情是否能够“永恒久远”。研究人员向两组实验对象展示他\她爱人的照片,同时利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扫描他们的脑部。最后的结果显示,共度20年的伴侣中,大约十分之一的人见到爱人照片之后,脑部迅速分泌大量化学物质多巴胺。而在新情侣的试验中,情侣们脑部中出现多巴胺则是比较普遍的现象。

(PS,作为神经传导物质,多巴胺传递兴奋、喜悦和快乐,别称为“快乐激素”)

这个实验很能说明问题。

在恋爱的初期,见到爱人,多巴胺等激素分泌旺盛,刺激人的大脑、神经,产生“爱”的感觉。

而时间久了,比如传说中的“七年之痒”,则是因为这个人已经没有办法刺激到大脑,多巴胺等激素不能够迅速、大量的分泌,大脑、神经不再受刺激,没有了爱的感觉。

在生物学看来,爱情的本质是为了促进男性以及女性繁衍后代而产生的刺激,一旦成功产生下一代,这种刺激也就没有必要存在。

而下一代的孕育时间并不长,所以,激素也没有必要长时间被分泌。

面对真实的爱人是一个残酷的过程

在恋爱的初期,“情人眼里出西施”,大量的激素分泌刺激这大脑,理智被不断翻涌的情绪推搡到边缘地带,这个时期的所有人都透过粉色的眼睛看待自己的爱人。这种粉色眼镜会自动过滤掉对方的缺点、瑕疵、不足,看在眼里的,全是对方的优点长处,爱人的一切都是美好的,粗俗一点,连放屁都是香的。

如同上面所讲,这样的激素很难长时间分泌,一旦粉色眼镜失去了本来的作用,爱人的“真面目”就慢慢显现了。

你可能会发现,这个三十多岁的人,居然还像小孩子一样,吃饭时总是有汤汤水水洒在衣服上!

他根本就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成熟,居然会因为自己动了他放在桌面上的摆设而气急败坏!

她完全没有一点耐心,不断让别人等,一旦轮到她等别人,就暴跳如雷!

她晚上睡觉居然不洗脚!上天,这太糟糕了!

但是,这就是真实的对方,没有你想象中那么美好,那么完美,仅仅是一个和你、我、他都一样普通平凡的人。

这个现实让人难以接受,甚至是残酷,然而事实就是这样,所以处在恋爱规则中的人,只有不断调整,不断接受,不断磨合,不断改变。

淌过了大河,才能吃到对岸树上的甜樱桃

淌过了大河,才能吃到对面树上的甜樱桃。但是大多数的人看着宽广的河面,默默的想着,虽然樱桃好吃,但是我何必一定要吃那个樱桃呢?

别人说是甜的但是我可能不喜欢呀。

这么宽的河面,万一被淹死了怎么办?

我可以重新去找甜樱桃,说不定那里的河面要窄一些,或者根本不用过河。

爱情也是如此。

相互磨合的过程是痛苦的,要改变自己的节奏步调,调整生活方式,同时还要接受对方的缺点瑕疵,适应对方的想法习惯。

每一条,都是万分考验人的事情。稍有不注意,就会产生“我可以重新去找甜樱桃,说不定那里的河面要窄一些,或者根本不用过河。”的想法,逃离这让自己感到难受,甚至痛苦的磨合,去探寻或许存在的,两人无比合拍的“灵魂伴侣”。

但是真正相守的爱情,都是需要淌过这一条大河的。

当然,不同的恋人,这条河的宽度以及汹涌程度天差地别,但都是存在的。

爷爷是一个少话实干的人,而奶奶平生最爱之事确实唠叨。两人一对上,完全没有“金风玉露一相逢”的浪漫,活脱脱的一场闹剧。

奶奶围着爷爷不停的说、唠叨、叨比叨比叨,刚开始爷爷受着,摆出一副不和你见识的样子,后来急了,吼两声,头也不回的往外走,颇有一副“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大方气度。这样的相处模式,我是很羡慕的,有一个人愿意在你唠叨的时候默默听着,实在受不了就自己找清净处,如果这都不是爱。

可据我父亲说,在他小时候,两个人相处可不是这样的。

早些年,父亲还小,奶奶是个暴脾气,爷爷的脾气同样暴躁,总是因为一点芝麻绿豆大的事情就唇枪舌战、挑牙料唇,什么难听骂什么、什么伤人说什么。

离婚的话语被撂了无数次,终究还是相互扶持着走过了大半的人生时光。从不断地相互争执到找到属于两个人的相处模式,这中间到底经历了多少难熬的磨合,外人已经无从知晓。唯一知道的是,他们在一次次声色俱厉的争执中,磨合出了属于两个人的相处模式,才走到今天。

世界上从来就没有完全适合的两个人,所有执手偕老的爱情,都曾经被打磨得鲜血淋漓,才有爱人看到的恩爱和谐。

相爱容易相处难,说到底,大约就是,爱了,平静了,累了,不想磨合了,分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