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一生网

欢迎来到情感一生网
你的位置: 情感网 > 情感美文 > 导航 > 《沧海日出》峻青

《沧海日出》峻青

发表时间:2020-11-27

【www.qg13.com - 青春情感美文】

总是会有很多的文章去描述情感,情感这件事我们永远都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到底有哪些优质的情感美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沧海日出》峻青,欢迎阅读与收藏。

沧海日出

乍从那持续多日干燥燠热的北京,来到这气温最高不过摄氏二十度左右的北戴河,就象从又热又闷的蒸笼里跳进了清澈凉爽的池水里似的,感到无比的爽快、惬意,心身舒畅。在这舒畅惬意之余,真有些相见恨晚了。

说起来也很惭愧,我这个生长于渤海之滨从小就热爱大海的人,虽然也曾游览过一些国内外著名的海滨胜地,然而这名闻遐迩向往已久的北戴河,却一直到现在,才第一次投入它的怀抱。不过,说也奇怪,在这之前,我对它却并不陌生,它那幽美的风貌,早就观赏过了。不是从图画和电影中,也不是借助于文学作品或者人们的口头描叙,而却是在一个梦中,不,确切一点说,是在一个象梦一般的幻境中。

那是在我童年的时候,有一次,我到刚退了潮的海滩上去赶海。突然,我的面前,出现了一幅迷人的画面:一抹树木葱茏的山峦,横亘在大海的上空;一块块奇形怪状的岩石,耸立在山峰之上;一座座小巧玲珑的楼房,掩映在郁郁葱葱的树木之中。啊,这么多各种样式不同的楼房:圆顶的,尖顶的,方顶的,好看极了。它是那么美,那么奇特。还有庙宇寺院,亭台楼阁,它们有的深藏在林木环绕的山崖里,有的耸立在峭壁巉岩的山巅上,特别是那最东边一处陡峰上面的四角凉亭,连同它旁边一块高出于大海里的岩石,非常令人瞩目,亭子里面,还影影绰绰地仿佛是有人影在活动哩。一缕缕白色的烟雾,在山树间、海边上飘荡着,使得这迷人的景色,时隐时现,似幻似真,更增加了幽美和神秘的色彩。

忽然间,一阵大风吹来,那山峦树木,亭台楼阁,霎时间变成了一缕缕青烟,一片片白云,飘荡着,变幻着,象电影的淡入镜头一样,消失了,不见了。

这悠忽而来而又飘而没的神奇景色,简直使我惊呆了,也着迷了。人们告诉我,这是海市。有人说这海市是天上的仙境,也有人说它是人间的一处名胜,就是这大海对面的北戴河。

这就是我第一次听到北戴河这名字。但是当时我并不相信人间竟然真的会有这么一个美妙神奇的所在,而倒更多地相信那是仙境,是没有人间烟火世俗喧嚣的虚幻缥缈的仙境。

长大了,增长了一些知识。才知道那大海的对面,确实是有一个叫北戴河的名胜之地。由此,这地方就常常在我的思慕和向往之中了。特别是当读到一些描叙这地方的文学作品时,比如曹操那脍炙人口的诗篇:东临蝎石,以观沧海,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既醉心于这诗词的优美,更神往于那山海的雄伟,于是,对北戴河这地方的兴致也就越发的浓厚了。

也曾向写过《雪浪花》和《秋风萧瑟》的杨朔同志打听过:北戴河真的很美?

确实很美。杨朔兴致勃勃地回答说。我建议你找机会到那儿去看看。于是,我决心找机会去北戴河了。这与其说是我对于海边风景的特殊爱好,不如说是想印证一下童年时代看到的那次海市的情景的好奇心。

机会是很多的,也许正因为如此,所以就一直拖延了下来。到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不久,我被四人帮绑架到北京关押了起来。人身失去了自由,连自己的亲人都看不到,那里还敢奢想去北戴河呢?不,想,倒也确实是想过。在那漫长而又寂寞的铁窗生活中,人生的乐趣,往日的梦想来,什么没有反反复复的想过呢?北戴河和海市中的情景当然也不例外,而且,每当想到它的时候,总不免有些遗憾,后悔过去失去了太多的机会,又怅惘今后不复再有这样的机会了。但是,当整个国家和人民都在遭受着深重的苦难,多少精神和物质上的宝贵财富被破坏殆尽的时候,没有到过北戴河,又算得了什么呢?更何况,在那大夜弥天的时刻,哪里还有什么闲情逸致去奢想北戴河?这只不过是表现了对于自由的强烈向往和渴望而已。

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吧,现在,当我真的终于来到北戴河的时候,那种感受,那种心情,真是无法用笔墨来形容的。

好奇心终于得到了满足,印证的结果是确实无讹:那横亘在蓝天白云之间的带山峦,招聘掩映在葱茏林木中的庙宇寺院,亭台楼阁,那耸立在海边和山上的巉岩怪石,尤其是西山上的观音寺,东岭上的鸽子窝这一切,恰和当年我在这渤海南岸千里之外的海滩上看到的海市蜃景一模一样。宛如两张同样的照片叠在一起似的。这实在不能使我惊奇了。然而,这仅只是我最初的一点印象,而却不是我最深刻的感受。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呢?是美,是一种特别的美,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美。

就拿山来说吧,这儿的山,比别处并没有什么特别之点,然而却使我感到它特美,特别好看。海,也是如此。它仿佛特别的蓝,特别的壮丽雄伟。而且,这儿,一天之内,一夜之间,日出日落,潮涨潮退,风雨阴晴,都各有不同的姿态,各有不同的美。我常和三两好友,在不同的时刻,不同的气候中,穿行山林漫步海滨,去领略那姿态万千风貌各异的美。我尤其喜欢在那夕阳衔山的傍晚,坐在海边的岩石上面,眼看着西天边上的晚霞渐渐地隐去,黄昏在松涛和海潮声中悄悄地降落下来,广阔的天幕上出现了最初的几颗星星,树木间晃动着飒飒飞翔的蝙蝠的黑影。这时候,四周静极了,也美极了,什么喧嚣的声音都听不到,只听见海水在轻轻地舐着沙滩,发出温柔的细语,仿佛它也在吟咏那黄昏到寺蝙蝠飞的诗句,赞美这夜幕初降时刻的山与海的幽美。等到那一轮清辉四射的明月,从东面黑苍苍的水天交界之处的大海里涌了出来时,这山与海,又有一番不同的情景了。这时候,那广阔的大海,到处闪烁着一片耀眼的银光,海边的山川、树木、楼房、寺院,也洒上了柔和的月光,这月光下的北戴河,就活象一幅淡淡的水墨现儿似的,隐隐约约朦朦胧胧地,又是一种富有诗意的美。

甚至,夜深时分,当你躺到床上闭上了眼睛的时候,一切景物都看不见了,却仍然还能感受到那种诗意的美的存在。这就是那催你入眠的涛声,这涛声,在万籁俱寂的夜里,有节奏的哗哗响着,温柔极了,好听极了,简直就是一支抒情优美的催眠曲。每天夜里,我都在这温柔悦耳的涛声中入睡,每天清晨,又在这温柔悦耳的涛声中醒来。

啊,美,伟大的美,令人陶醉的美。#p#分页标题#e#

然而,还有更美的呢:那就是日出。www.Qg13.cOm

人们告诉我,在北戴河那著名的二十四景当中,最美最壮丽的景致,要算是在东山鹰角亭上看日出了。

看日出须得早起。四点钟还不到,我就爬起身来,沿着海边的大路向着东山走去。这时候,天还很黑。夜间下了一场雨,现在还未晴透。但是云隙中却已经放射出晓星残月的光辉。我贪婪地呼吸着那雨后黎明的清新空气,一个人在空荡荡不见人迹的路上走着,还以为我是起身最早的一个人呢,那知爬上山顶一看,有两个黑黝黝的人影,早已伫立在鹰角亭旁了。

呵!还有比我更积极的人。

走到亭前仔细一看,却原来是一老一小,那老的年纪在七旬开外,一头皓发满脸银髯,一看那风度,就猜得出是位学者。小的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很美,也很窈窕,却有着北方人健壮的体魄。那两人看到我后,都彬彬有礼地点了点头,又转回身去,继续倚着亭柱观望东方的海空。我不愿干拢他们的清兴,颔首还礼后,也倚在一根亭柱上面,默默地眺望起来。

这时候,残云已经散尽了,几颗寥寥的时晨星,在那晴朗的天空中闪烁着渐渐淡下去的光辉。东方的天空,泛起的天空,泛起了粉红色的霞光,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粉红的颜色。这广阔无垠的天空和这文章无垠的大海,完全被粉红色的霞光,溶合在一起了,分不清它们的界限,也看不见它们的轮廓。只感到一种柔和的明快的美。四周,静极了,只听见山下海水轻轻地冲刷着搀岩的哗哗声,微风吹着树叶的沙声。此外,什么声音都没有,连鸟儿的叫声也没有,仿佛,它们也被眼前这柔和美丽的霞光所陶醉了。

早霞渐渐变浓变深,粉红的颜色,渐渐变成为橘红,以后又变成为鲜红了。而大海和天空,也象起了火似的,通红一片。就在这时,在那水天溶为一体的苍茫远方在那闪烁着一片火焰似的波光的大海里,一轮红得耀眼光芒四射的太阳,冉冉地升腾起来,开始的时候,它升得很慢,只露出了海面。霎时间,那辽阔无垠的天空和大海,一下子就布满了耀眼的金光。在那太阳风刚跃出的海面上,金光特别强烈,仿佛是无数个火红的太阳,铺成了一条又宽又亮又红的海上大路,从太阳底下,一直伸展到鹰角亭下的海边。这路,金晃晃红彤彤的,又直又长,看着它,就仿佛使人觉得:循着这条金晃晃红彤彤的大路,就可以一直走进那太阳里去。

啊,美极了,壮观极了。

我再回头向西边望去,只见西面的山峰、树木、庙宇、楼房,也全都罩上了一片金晃晃的红光。还有那从渔村里飘起来的乳白色的炊烟和在山林中飘荡的薄纱似的的晨雾,也都变成了金晃晃红彤彤的颜色,象一缕缕色彩鲜艳的缎子,在山林和楼房之间轻轻地飘拂着,飘拂着。于是,那山峰、树木、庙宇、楼房,就在这袅袅的炊烟和晨雾之中,时隐时现,似真似幻。看着眼前这迷人的景色,我恍惚觉得自己又回到童年时代,置身于渤海南岸的渔村海滩上。一时间,我竟然忘了我眼前的这幅带有神奇色彩的幽美画面,究竟是北戴河中的海市呢,还是海市中的北戴河?究竟是实实在在的人间呢,还是那虚幻缥缈的仙境?

啊,美极了,太美了!我的身旁,有人在大声赞叹了。

我回头望去,原来是陪同那个老学者的年青姑娘。她双手抱在胸前,仰脸望着那从大海中升起的太阳,现出异常激动而又惊奇的神色。她那充满了青春活力的美丽的脸,在朝阳和霞光的映照下,红彤彤地,显得更加鲜艳,更加美丽,真象一朵盛开怒放的三月桃花。

是的,美,实在是太美了。老实说,著名的中外海滨胜地,我看到的虽然不算多,可也不算太少。青岛、烟台、普陀、南海自不消说,波罗的海海滨也曾到过。日出呢,也不止看过一次,在那一万米以上的高空中飞机上看到过,在那黄山后海陆空的狮子峰也看到过,在那视野辽阔的崂山顶上也看到过。可是为什么这儿的山,这儿的海陆空,这儿的日出,我觉得比起上面我所看到过的那一些,却更使我感到美,感到壮观?为什么?

我正在思索之间,仿佛应和着我的这个思想似的,那姑娘又回头看着那位老学者,提出了我心里想着的这个问题:

爷爷,这儿十多年前,咱们也曾来过几次,可是为什么今天我觉得它比过去更美了?为什么,你说呀。

那位老学者有没有回答孙女的问话,却兀自高高地仰着头,眼睛一动不动望着那金晃晃红彤彤的东方海空。用他那宏亮的声音,琅琅地吟咏出下面的诗句:

云开山益秀,雨霁花弥香;十年重游处,不堪话沧桑。

好,好诗!我情不自禁地喊了起来,因为它正好道出了我的共同感受,也回答了我正在思考的问题。

那姑娘嫣然一笑,连连地点头,用她那银铃般的声音,重复和品味着这诗句

云开山益秀,雨霁花弥香。对,是这个道理。接着,头又摇了几摇,蹙着眉头说:不过,后面的那一句,我不同意。它有点伤感的味道。你瞧,云开了,雨霁了,太阳又新出来了。眼前景物这么美,老是伤感能行吗?

对,好孩子,你说的对。一切都过去了,不应该伤感,也没有时间伤感,应该抓紧这大好时光,奋勇前进。我不老,我觉得更年青了,我还可以和你们那些年青人比赛一阵子,怎么样?那老学者说罢,哈哈大笑着,伸开胳膊把孙女揽在怀里,爷孙两个,说着笑着,大踏步向着前面走去。

金晃晃红彤彤的朝阳和霞光,映照在他们的身上,使得他们的全身也都金晃晃红彤彤地,煞是好看,他们就在这初升的阳光下安详地坚定地走着,直着,一直走进了那橘红色的山林深处,不见了。仿佛,他们和那金晃晃红彤彤的朝阳和霞光溶化成为一体了。

这又是一幅多么美妙的图画啊!

而这,却又是我童年时看到的那个海市蜃景中所没有的。

是的,那海市虽然也很美,但却绝对没有象今天的北戴河这样美。

然而,这样美的又岂止是北戴河呢?

小编推荐

《淀山湖之游》峻青


美文欣赏:淀山湖之游

到过上海的人,都说上海的特点是商店多人多,而独独没有风景区。这话,如今不适宜了。

现在,上海不但有了风景区,而且是非常美的风景区:位于上海西部郊区的淀山湖是其中之一个。

淀山湖,是一个天然湖泊,它的面积有十万亩水面,有十二个杭州西湖那么大。

本来,这儿就是一个风景幽美的所在,如今辟成了风景区,加以修建,就更加美丽了。

特别是那儿正在修建的大观园,更是令人神往。现在,尽管那里的修建工程还远未完成,但却已经象阳春三月的鲜花吸引着无数蜂蝶一样,凡是到上海的中外游客,总要吸引到淀山湖这别有洞天的游览胜地来。

别说外地的游人了,连我这个居住上海达三十年之久的人,自从听说定山湖在建大观园之后,也一直心向往之,渴望一睹为快。

在一个天高气爽的晴和之日,我与几位好友一起结伴游览了淀山湖。

这时,已是初冬季节了,但这江南的初冬,却宛如仲秋季节。田野间,棉稻虽已收割完毕,而菜蔬却依然是碧绿一片,青葱可爱。公路两边的树木,也依然是郁郁葱葱,苍翠茂盛。我们的汽车,在上海到青浦的柏油公路上飞驰前进,过了青浦县城不大一会儿,车窗的前右方,就出现了烟波浩渺的定山湖。这湖,象大海一样的碧蓝,也象大海一样的辽阔,纵目远望,水天一色,苍茫无际,只看见,点点渔帆,在水天交界处无声地移动着。而一个岛屿,散布在宽阔的湖面上,象一粒粒绿色的珍珠,撒落在碧蓝的翡翠玉盘上似的。那些岛屿上,树木葱茏,屋舍掩映,好一片田园风光,渔家景色。那湖面对岸,一排排红色或白色的楼房,隐隐绰绰地露出了茫茫的水平线。这些楼房象从水底钻出来似的,不禁使人想起了海市蜃楼。

空气也特别清新,一阵阵带有水腥气味的风给人有一种仿佛是身临海滨之感。

我们在淀山湖风景区管理处门前下了车。

管理处的同志,向我们介绍了淀山湖风景区的概况和它的建设规划。

管理处所在地,是淀山湖风景区之一的杨舍。

杨舍由十一个岛屿组成的,是目前的重点建设区,大观园,就建在杨舍地区。但是,大观园还只不过是这杨舍风景区的景致的一部分,而且是一小部分。管理处的同志告诉我们说:这正在建设和准备建设的杨舍风景区,有十二景,这大观园,只是这十二景中的一景。那另外的几景是:绿湾垂钓、金雪飘香、碧水芳草、梅坞春浓、群芳争艳、女娲遗石、长街夜市、石城古风等。

我们绕有兴味地游览了大观园。

这大观园,目前正在修建之中,怡红院已经建成,正在粉刷房间。这是一个占地八百九十九平方米的古典建筑。它的西面紧临着淀山湖,那波光粼粼的湖水,轻轻地抚摸着院墙外面的草地。这儿特别幽静,从墙院里伸出枝丫的古树,仿佛在窥探着院外的行人。院内虽设有宝玉的书房,但我们都很难想象出这位痴情公子埋头读书的情景,倒是从墙头上向外窥望着的树枝,透露着深院内的寂寞。怡红院的前面,是贾母看戏的戏台。现在,这戏台已经建成,戏台两边的楹联,也已刻好漆好,是两行苍劲潇洒的楷书:

辩忠奸不外人情天理;思果报即在目见耳闻。

怡红院的东面,是潇湘馆,现在,这馆还未落成,叮叮当当的凿石声,不断地从院落中传出来。我们进得馆来,但见院落里面,有十多个工人,正在玉石桥上,用铁锤和钻子敲打石头,那飞起来的石头粉末,象烟雾似的扑腾着,透过这烟雾,我看到了一张张汗水淋漓的脸。

他们微笑着向我们点头,我的心里充满了感动:啊,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在为社会、为游人创造着美。这些可敬的无名英雄们!

潇湘馆旁边,一片很大的竹林,长得非常茂密。我们沿着一条小径,走进了竹林,竹林里绿荫遍地,翠叶蔽天,一阵风吹来,响起了一片飒飒的声音,越发显得幽静。这情景,不禁使我们想起了那位多愁善感的潇湘妃子,在秋风阵阵的竹林深处,目送着天际的飞鸿,悲叹着身世的飘零,命运的乖张,在那杆杆青竹之上,酒下了斑斑的血泪。

啊,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古典文学作品,影响如此之巨大,以至人们竟然根据曹雪芹在《红楼梦》这一文学作品中虚构的情节建起大观园来了;而无数的国内外游人也竟然兴致勃勃地到这里来游览起这出自虚构的风景来了,而且有的还浮想连翩,感慨系之。

其实,这也并不奇怪,在我国星罗棋布的名胜古迹中,根据民间传说或被夸张演绎了的神话故事而修建起来的景物,何止千万呢?而游览的人们,当他们游览时,心旷神怡乐在其中以外,又那个会追根究底地去查它的真正来历和虚实呢?

管理处的同志告诉我们,在大观园的西南角上,还准备建造十二景之一的女娲遗石,根据女娲补天的传说,在这儿堆一块很大的石头,这石头,是表示当年女娲氏补天剩下来的,所以叫女娲遗石。而这女娲遗石之所以要建在大观园附近,就是因为贾宝玉生下来时口中衔下的那块通灵宝玉,是女娲补天的遗石。

大观园外面,有一个叫梅坞春浓的景致。那里,在一片宽阔的小丘陵地带,分布着五千多株梅树,这些梅树,有的是几十年的老树,树身苍劲,枝杆似铁,形态傲岸优美。每当春天三、四月间,梅花盛开季节,这儿就如烟似雪,一片粉白,阵阵幽香,飘荡至三、四里外,却也稀稀疏疏地绽出了几朵梅花,这花是淡绿色的是名贵的绿梅。花儿虽少,却也飘出了缕缕幽香。靠近湖边的梅树,把它那苍劲傲岸的树影,倒映在碧蓝的湖水止。微风起处,水波荡漾,树影摇曳,更给这淀山湖风景区平添了几分诗意。不由使人想起了古代诗人的咏诗诗句: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如此好的去处,难怪四面八方的人们,趋之若骛,争相游览了。

结束了一天的淀山湖之游,虽然回到了上海闹市,那怡红院落,潇湘的竹林,那烟波浩渺,那暗香浮动的梅林

我高兴,上海能有这样一个去处,能给人产带来美的陶冶,美的享受。#p#分页标题#e#

我更感谢那上千名建造这园林的工人们,他们用辛勤的劳动,点点的汗水,给人们创造着美,创造着快乐。

想到这里,我的耳畔,仿佛又响起了潇湘馆白石桥上那叮叮当当的凿石锤声

一九八三年十一月二十日

《鹤兮归来》峻青


鹤兮归来

峻青

哦,我又一次来到承德的避暑山庄,这名闻遐迩的塞外明珠。

进得庄来,刚安置好住处,我就迫不及待地跑到畅远楼前的万壑松风那里,为的是问候问候那四万棵参天的古松,别来应是无恙;看一看那久已逝去的白鹤,是否又重新归来?

啊,这牵肠挂肚的思念,已有几度春秋了

说起来,那还是一九八○年夏天的事。应一家出版社的盛情邀约,我来到了慕名已久的避暑山庄。

这时正是盛夏季节。北京城的气温高达四十度,热得那电风扇吹出来的风,都是热乎乎的,燠热难当;而这里,却清风习习,凉爽异常,真不愧是避暑山庄。

是的,这里不只是庙殿林立,楼阁密布,风景异常优美;而且四面山峦层迭,林木茂盛,完全是北方山间的气候。那空气,凉森森、甜滋滋地,还含着一种山林所特有的百草杂树的清香,呼吸着它,就象喝着那山涧中的清泉舒服、爽神。

使我最赏心悦目的还是这儿的松林。我住的地方,是在离宫里面松鹤斋区的畅远楼,也就是离宫三十六景中万壑松风的地方。这儿到处都是苍劲挺拔的参天古松,它密密层层,布满了庭院湖畔,峰巅山谷,煞是庄严威武。

也许是生长在多松的山区的缘故吧,我从小就非常喜爱松树。它那苍劲挺拔资态,它呼呼作响的涛声,每每引起我无限的情思和遐想。即使在落叶萧索的清晨,芭蕉秋雨的黄昏,人们的思绪容易抑郁的时候,看到这青松,自会昂奋振作起来,甚至要仰天长啸呢!可是,不知什么缘故,我们家乡山上的松树,却大都不够高大,既至以后看到名闻遐迩的黄山松之后,就更加喜爱这苍松的多姿了;而眼下,这避暑山庄的松树,却又有着另一番与众不同的风姿。如果说黄山的松树是以奇著称的话,那么,这避暑山庄的松树,则是以雄伟见长了。是的,这儿的松树,特别高大、粗壮、挺拔,树身笔直,直刺蓝天。那姿势,美极了,也雄伟极了;密,也是它的一个特点。它满山遍野,到处都是,尤其是畅远楼周围,密密层层,四面环抱,整个宫殿,座落在松林的深处。还有,古,更是它最显著的特点,它们一般的都有三、五百年的历史,每棵都虬柯似铁,碧冠如云,那苍老庄重之气,宛如一个德劭望重的老者,令人肃然起敬。

啊,置身于这样一片茂密的古松林中,真使人有一种远离尘嚣返朴归真之感。

热情的主人燕迅同志,以他散文家的敏感,看出了我在饱览了山庄的三十六景之后,独独对这儿的松树,兴趣最浓,大有风景这边独好之慨。于是,他高兴地说:

是的,这儿的松树的确是可爱,真不愧是万壑松风。可是,和这松树相映成趣的,还有另一种可爱的景物。那就是仙鹤。这儿,每到傍晚的时候,就有一群群仙鹤,从天外飞来,栖息在这些古松之上。而每天早晨,这们又迎着朝阳,飞出了松林。六景中最有名的景致之一,叫做松鹤清樾,这四个字的匾额,还是康熙皇帝题的呢。乾隆皇帝也曾题诗描叙过这松鹤清樾的壮观:

常见青松蟠户外,

更欣白鹤舞庭前。

听到燕迅的介绍,我不禁分外兴奋起来,脑幕上立刻就浮现出一幅鹤翔松林的优美图画。是的,在我国的绘画史上,松鹤图,是历代画家所经常描绘的内容,画面上也总是写上松鹤延年的题跋。这不止是以此来象征长寿,取个吉庆的意思,而且,这图画本身,的确是非常优美,在色彩上,青白对照鲜明,在画面上,动静结合有致,古朴素雅,有着诗一般的魅人意境。

不是吗,那苍翠的古松之上,一群群雪白的仙鹤,在飞翔起落,这本身就是一首优美的好诗,绝妙的好画。

我仰头看看天,这时候,正是夕阳西下之际,西天边上,燃烧着一片火红的晚霞,这霞光映照在下面的十里塞湖上,湖面上也镀上了一层桔红的颜色;山庄四围的山峦,也被夕阳染成了红色;这苍苍莽莽的古老松林呢,则显得更加苍老古朴、庄严优美了。

我睁大了眼睛,望着晚霞似锦的天空,希望能在我的视野中,出现那富有诗情画意的浴着夕阳归来的鹤群。但是,我极目天际,凝视了很久,天空中却一只仙鹤的影子都看不到。

我望了望燕迅,他看出了我询问的眼色,就苦笑了一下,摇了摇头,说:

这仙鹤,很久没来了。

为什么?我惊讶地问道。

燕迅摇了摇头,没有回答。

我本来游兴很浓,可在听到这个情况之后,却不免有些扫兴,好象丢失了什么似的。

它们还会再回来吗?我又问。

也许,希望如此。燕迅说着,仰起头来,望着晚霞依然火红的天空,也许

他没有再说下去但却使我产生了一线希望。我想,也许,它们是临时飞走的,也许,它们很快回来的,也许就在明天早上。

可能是山庄的幽美景色,使我兴奋不已的缘故吧,这天夜里,我躺在床上,反来覆去的很久都睡不着。周围异常的寂静,没有半点城市的喧嚣。只听到一片松涛的响声,由于这山庄的寂静,由于松树的高大茂密,这松涛的声音,特别响亮,在这四面松林环绕的小楼里太象置身于波涛汹涌的大海上似的,四周是一片呼呼的风声浪声。

月亮上来了,窗子洒满了月光。屋子里明晃晃地。我素性爬起身来,推开门,走出了房间,沿着假山上的石级,登上了畅远楼的上面一层。

这畅远楼,据说是皇帝的嫔妃们登楼赏景的地方。这儿地势高,十分寥廓,登临眺望,远近景物,万象纷陈,山光湖色尽收眼底,故此楼名畅远,这二字是用得十分恰当的。

我站起来在畅远楼上,纵目四眺,这时候,月亮已经升得很高了,是一轮又圆又亮的满月,它高高地挂在乌蓝的夜空之上,向大地散射着银色的光辉。那峰峦,那峡谷,林木,楼阁,都在这月光下面,象罩上了一层轻纱似的,朦朦胧胧地,充满了诗意。再看看那环绕着畅远楼四周的高大的松林,月光下,这松要青苍苍,碧沉沉,越发显得威武、庄严,富有诗意。看着这,我不禁又想起仙鹤来了。如果此刻能有仙鹤栖息在这古松之上,这月光下的苍松白鹤,会不知更加平添几许风光,多少诗意呢!唉,可惜。#p#分页标题#e#

怀着这惋惜的心情,我回到了屋里,重新上床,不久,也就入睡了。说也奇怪,这天夜里,我竟然做了一个梦。梦中,我果真看到鹤翔苍松的景象。那鹤,很多很多,它们成群结队的从远处的天际飞来,它们是那么洁白,在蓝色的天空的衬托下,它们象一片片白缎子似的,向着畅远楼飘浮过来。到了松林的上空,它们就围着这苍翠的松林盘旋起落,活象一片在松间飘浮的白云

蓝天,白云。

苍松,白鹤。

这景象,美极了。

我不禁手舞足蹈地欢呼起来了;可是不知怎的,忽然觉得我自己也变成了一只仙鹤,双袖一展,身子轻飘飘地凌空而起,飞出了畅远楼,飞进了郁郁葱葱的松林之中,和林中的鹤群一起,尽情地飞翔。飞呀,飞呀,一会儿在松林的空隙中穿行,一会儿在松林的上空盘旋,一会儿飞上高高的山峰,一会儿冲下深幽的峡谷。

啊,惬意极了,全心身都沉浸在无比畅酣美妙之中,真是飘飘然羽化而登仙了。

醒来时,天已经大亮了,明晃晃的阳光,照射在窗子上面,唧唧喳喳的叫声,从楼外的树上传来。但我却仍然沉浸在甜蜜的美妙的幻觉之中,不舍得那美好的梦境离去。心想,也许鹤群真的会在这个早晨重新返回来吧。于是,我草草地盥洗了一下,按照平时的习惯,去做清晨散步运动。

我走出畅远楼,踏着露珠晶莹的草径,顺着榛子峪,向着四面云山走去。一路上,峪深林密,两旁山坡上都是高大苍翠的参天古松,山林间轻轻地飘浮,宛如那随风舒展开的轻纱,却依然看不见仙鹤的影子。

我一口气爬上了四面云山。这儿,地势高,偌大的避暑山庄,苍苍茫茫,尽收眼底。但见楼台亭阁,掩映在葱葱郁郁的树木之间,山光湖色,互相辉映于晨晖之下。离宫的城墙,沿着山势起伏,宛如一条灰色的游龙。北面的棒槌峰,笼罩在一片白的晨雾炊烟之中,时隐时现;而畅远楼四周的松林,在清晨的阳光下,黑苍苍,郁沉沉,象一片苍茫的云海。

山顶的亭子上,有几位老人在舒展拳脚,其中有一位皓发银髯的老者,正在手扶栏杆,昂首远眺,是在欣赏风光的样子。我想了解一下这山庄的历史,特别是这松林鹤群的情况,于是就走了他的身边,问道:

老先生,你可是本地人?

老人点了点头说:

嗯,不错,土生土长,在这儿整整住了八十个年头了。

听说这山庄的松林里,曾经有过白鹤,这话可是真?我又问道。

那还能假?前几年还有呢。老人望着万壑松风的方向说。

那么,为什么以后没有了呢?我又问道。

老人摇了摇头,苦笑了一下,说:

谁知道呢。我看,原因恐怕很多吧,比方说,有人打它。

什么,还有人打仙鹤?我惊讶地问道。

怎么,你觉得奇怪吗?就是有人拿着汽枪,常常来打鹤。老人显出了气愤的样子。从那以后,这鹤就不常来了。

听到老人的话,我不禁想起有一年,我在黄山休养时,有一天雨后,疗养院后面的山崖上,有一群猴子,跑到瀑布边喝水游玩。有一个,居然开枪打死了一只老猴子,这事引起了人们极大的愤慨和责难,不久,那人也就灰溜溜地下山了。想不到,这儿也有这种损害公共道德的人。他们贪图一时之快,甚至仅仅要在别人面前一逞自己的威风,竟至妄杀生灵,破坏风景。这种人的自私、粗鄙、精神状态之低下,是够令人吃惊而又可厌可恨的了。

我不愿多想这种事,我不愿由此而破坏了我愉快的心境。但我却仍然关心着仙鹤。我又向老人问道:

老先生,依你看,这鹤不能再回来吗?

这就很难说了。老人长叹一声说。鹤这种鸟儿,喜欢幽静的环境,没有人惊扰它;也喜欢清新的空气。说到这里,他停住不说了,仰起头来,向着北面的市区里望去我也随着他的眼神望去。只见北面的市区里面,有几根烟囱,正在冒着黑烟,这黑烟,象晨雾一样的敷张开来,向着四处飘去,笼罩在碧绿的山庄上空。

望着这黑烟,老人久久地沉默不语。但我已明白,他刚才说的仙鹤需要清新的空气的含意了。

可不是吗,没有适当的环境和气候,生物的成长和繁荣,就会受到影响。而空气的污染,又何止是祸及仙鹤呢?由此,我又想起了黄浦江鱼类的绝迹,沿海一带渔类的减产

环境的污染,不止是影响着其他生物,也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现在,一场消除公害的斗争,业已广泛的展开。为此,我希望,至少在那些名胜之地的风景区内,不要再增加新的污染了。

我希望那离宫的仙鹤,能够早日归来。

当我把这种希望告诉老人时,老人连连地点着头,高兴地说:

但愿如此,但愿如此。

从四面云山回到畅远楼之后,心中颇有感触,很想写一篇文章,那题目就叫做:

《鹤兮归来》

可是这文章一直没有写成,但怀念仙鹤之心,却总是常萦于怀。这期间,也曾写信向承德的友人探询:仙鹤是否业已归来?得到的回答总是令人失望的。但我却始终没有丧失这个希望。不知怎的,我总是执拗地相信:总有一天,也许是在那旭日初升的早晨,也许是在那红霞满天的黄昏,那一群群仙鹤,将会浴着晨霞,披着夕照,从遥远的天际冉冉飞来,翱翔于万壑松风之间,翩翩于苍翠山庄之上

现在,我又再度来到了这一别三载的避暑山庄。第一件事,当然就是迫不及待地跑到畅远楼前的松林之中,去看望那我常在思念之中的仙鹤。

依然是一个红霞满天的黄昏。

畅远楼前,依然是苍松森森,涛声阵阵;而仙鹤,却依然是不见踪影。不免有些失望了。

也曾用种种理由宽慰自己:偌大的一个避暑山庄,如此众多的优美风光,少了几只仙鹤又算的了什么?可转又一想:不对,这不止是几只仙鹤的事,而是涉及到人们的公共道德和环境污染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今天仙鹤消迹,狝猴敛踪,那么明天呢,后天呢?#p#分页标题#e#

由此,我从环境污染,又想到了:我们的国家,曾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古国,我们有着自己古老而丰富的民族文化,文明礼貌。尤其是建国几十年来,人们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变化,社会主义的新风尚新道德有了很大的发展,黄继光、董存瑞、罗盛教、刘胡兰、雷锋式的舍己为人的英雄人物层出不穷;但是,经过十年内乱的严重破坏之后,以致不得不重又提出建设精神文明的号召,为什么?不正是因为我们的社会主义新风尚、新道德、新的精神文明遭到了严惩破坏和污染之故吗?那弥漫天空污染空气的黑烟是一目了然的,然而那腐蚀人们心灵的污染,却不是一眼可以看得清楚。但是,这种污染,比起前者来,其危害不知道严重到多少倍。

玉宇澄清万里埃的景象,是多么令人向往啊,我深信,这日子,终将会重新到来的,因此,我仍然是满怀希望地相信:那畅远楼外的仙鹤,一定会重新出现在那苍苍郁郁的松林之中,风清月白的山峦之间。写到这里,我不禁要满怀信心地喊道:

鹤兮归来!

鹤,一定能归来!

一九八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写于上海

《塞外野店》峻青


塞外野店

峻青

我们来到了古北口。

啊,古北口,这历史上著名的重关要隘,它那铮铮的名字,真是个如雷贯耳,远近咸知。

想当年,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曾派出戌边猛士,屯驻在这古北口上,守关御敌。搞倭名将戚继光,也曾在这里改建和加固长城,增设敌楼,峰火台。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大军入关,这儿都曾经是何等殊死的战场。

瞧,那地形,那气势,多么险要雄伟。它东枕雾灵山,西接卧虎岭。啊,卧虎岭,它确象一只硕大无比的猛虎,横卧在潮白河西口,挡住了入关的去路。古老的万里长城,顺着那蜿蜒起伏的山势,连绵不断。一座连着一座的敌楼和峰火台,高高地耸立在山巅之上。滚滚的潮白河,从两山之间的悬崖削壁中汹涌奔腾冲关而出,形成了“一夫当关,万夫莫逾”了险要之势。

我曾到过八达岭长城,但这里的长城,却还是第一次看到,它不止是险要雄伟,更有着一原始的美。那满山遍野的荒烟野蔓,古木乱石,而风雨侵蚀的断墙残垣,敌楼烟墩,都更能激发人们的怀古之幽思,增加古朴野趣的美感。

我们都为这古长城的原始美所倾到。所有一起来的人,无不连声叫好,齐口称赞。谁都会觉得:置身于这雄伟壮丽原始古朴的景色之中,人们仿佛自己也平添了一种雄浑豪迈之气,古朴纯净之心。

天色已近中午了。

怀着这种兴奋而又豪放的感情,我们去寻找吃饭的地方。

本来,早上出发之前,燕迅就提议说:“路程远,今儿中午要在外面吃饭。我的意见,咱们不到县招待所去,也不城里的大饭馆,最好就在长城脚下,找一个荒村野店,那才有意思呢。”

这提议,我当然万分赞成。因为从童年时代起,对于那种荒村野店,我就有着浓厚的兴趣。记得那时候,我在邻村一家花边厂当童工,经常到一些乡镇上去取货运货,每到一地,就要在那荒村野店打尖投宿。因此,我对于这儿三教九流各色人等荟集之所的野店,非常熟悉:那店主人的殷勤的笑脸,那顾客们的粗野的戏谑谩骂,那刀勺碗筷的叮当响声,那豁拳行令的喧闹声,……至今还常常浮现于我的眼前耳边。甚至,那墙壁上贴着的“莫谈国事”、“小心灯火”的红纸条儿,店门上贴着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对联,也都记得那么清晰。

那气氛,那生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浓厚了兴趣,以致到现在,每当我回忆起来,我就感特别亲切,有趣。

想不到,还中年的燕迅,竟然也对这种野店发生了兴趣。在去古北口的路上,他兴致勃勃地讲起有一次,他到一个小饭馆吃饭的故事。那是在保定,他请一位朋友吃饭,也嫌大饭馆千遍一律,就去寻个有特色的小饭馆;结果找到了一家店名叫“上一当”的,他们抱着准备上一当的心情,踏进了那家饭馆,结果却非常满意,连声叫绝“好,好,没有上当!没有上当!”

我和于康、老周听了这个故事,都一齐大笑起来,连司机小刘,也笑得前仰后合,以致使得汽车也跟着欢乐地扭动起来。

“上一当”,多么有趣的名字。

反话倒说,和天津的“狗不理”有异曲同工之妙。风趣、诙谐,而又幽默古朴,富有燕赵之风,村野情趣。

燕迅,真不愧是一位出生于燕赵大地的作家,既有着慷慨豪放的情怀,又有着诗人的气质。这个热心肠的人,安排了这样一次难得的登临古城的项目还不算,还要安排我们在长城脚下找一个小店打尖,这的确是有意思的事情。

可是,这样的野店,到哪儿去找呢?

古北口虽是一个小镇,只有一条大街,但大街上的两家饭馆,却都具有着大城市饭馆气派:饭厅很宽敞,墙壁上挂着很大的菜目价格表,玻璃橱里摆满了一大堆各色冷盘和烟酒。柜台后面坐着售卖饭菜票的售票员,柜台前面排着买票就餐的长龙阵,穿着白色工作服的服务员来来往往的送饭送菜,……

不能说不方便,也够得上现代水准,总之,一切应有尽有,却唯独没有我们要求的那种古朴和野趣。

这自然不合我们的胃口。

跑完了两家饭馆之后,我们失望了。并且开始怀疑我们的设想不合实际了。谁知正在此时,于康却忽然发现东面一幢屋墙上面,写着“水饺”两个大字。她向来爱吃水饺,就提议到水饺馆去。

我们大家都一致赞成,于是循着那墙上指引的方向,我们来到东北角一个偏僻的角落里,找到了这家饺子馆。原来是一个由父子三人开办的家庭小饭店,它的门面不大,只有两间小屋,里面一间是厨房,外面一间是吃饭的地方,因此地方小,只摆着四张方桌,但却非常整洁雅致。店门上面,悬挂着一块不大的横匾,上书“客乐饺子”几个字,字迹苍劲,有一种古朴之气。屋子外面,有一块菜园,菜园中长满了绿茵茵了蔬菜。菜园旁边,长着几株垂柳,一棚瓜架,这就使得这个小店,充满了田园风味。房间里面的墙壁雪白整洁,当中挂着一幅画在玻璃上的水彩风景画,画面上湖光山色,绿树奇峰,自是北国风光。

店主人是一位关东大汉型的老人,六十开外体格魁悟,身材高大,声音宏亮,他正和他和女儿、儿子一起包饺子,一见面,就笑哈哈地点头说:

“来吧,同志,请坐。”

一个面目清秀年约二十左右的男孩子,立刻就搬来了凳子。那个正在擀皮的姑娘,则连忙提起壶来倒茶。她,二十二、三岁的样子,上身穿着一件粉红色衬衫,下身穿着一条黑色裤子,脚上穿着圆口布鞋,打扮相素大方,人却非常秀丽,大大的眼睛,白中透红脸色,秀逸中含有一股刚强豪爽之气。

这样一个家庭饭馆,使我们进得店来,就觉得有一种亲切温暖的热气扑面而来,但这又不象旧社会客店中的那种招揽生意的虚伪之气,市侩之风。而是真诚,热情,使人有一种来到了亲友身边的感觉。

燕迅得意地看了我一眼,那意思是说:你看,如何?终于称心如意了吧?但他还有点不放心的样子,走进厨房里面,向老店主问道:

“除了饺子以外,能不能给我们做点菜?”

老店主说:“我们这里主要是卖饺子,平时不准备什么菜肴,不过,你们要也可以,蔬菜,菜园里有,想吃什么我给你们想办法。”

燕迅高兴了,东瞧瞧,西瞧瞧,看到案子上有一块豆腐,就说:

“把这块豆腐给我们做做吧。”#p#分页标题#e#

“行。”老店主把头一点说。“山野之物,只要你们不嫌弃就行。”

燕迅又看到墙角下堆着一小堆紫红色的眉豆又说:

“把这眉豆也炒一炒吧。”

不没等到老店主说话,姑娘倒噗哧一声,笑道:

“这种东西,那能拿得上桌面?”

燕迅说:

“我们要的就是这种山村野味;要不,为什么到你们这里来?大鱼大肉、山珍海味还不合我们的胃口哩。”

这一番话,全家人听了都高兴了。

“好,好,”老店主连连点头说。“难得的高客,那我就不怕慢待了。你说吧,吃什么,只管吩咐。我一定尽力办。”

这一回,燕迅真的得意了,向我点点头说:

“行了,这不是,找到了。你想吃什么菜?点吧。”

我看到篮子里有一把香菜,就说:

“那就炒个香菜吧。”

小青年一听,立刻瞪大了眼睛,好奇地望着我说:

“这种菜,我们这儿只是做汤时放上一点点,做个香头儿。从没看见有炒着吃的。”

我说:“这是我的家乡的吃法。炒着很好吃,不信你试试看。”

小青年笑着点了点头,就捅开炉火,拿起炒勺,动手炒菜了。

小伙子手脚干净利索,一会儿就把菜炒好了,味道非常之美。

我们连连称赞小伙子的手艺高超,他们父子三人,都笑嘻嘻地看着我们,也许,他们对我们这种古怪的嗜好感到惊奇,但更多的却是得意和高兴。

我请老主人尝一尝这当地从不炒着吃的香菜,他没有拒绝,拿起筷子夹了一口,连说:

“好,很好吃,很好。”

小伙子哈哈地笑了说:

“那以后我们家里也炒着吃。”

老头说:“行,这一下我倒真的吃好了呢。”

大家全都笑了起来。

我们又请他喝酒。

他说他从小就烟酒不动,但今天特别高兴,就豪爽地端起了杯子,喝了一口啤酒。

小店里充满了欢乐亲切的气氛,就象亲友们在新春正月举行热闹的家宴。

在说话中,我们知道了这一家人,是满族旗人,两百多年前,就从关东来了这里。无怪,这老主人有着关东大汉的气魄和风度。做为一个当地居民,他对古北口的情况十分熟悉。他给我们讲了很多有关古北口的历史和掌故:从直奉战争军阀混战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这进出京畿的通道,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至于古代,这儿更是有名的战场。到现在,西面的山上,还有栋将军庙。

这长城内外,崇山峻岭之间,流过多少戌边战士的热血,留下了多少可歌可泣的传闻!至今,在那卧虎岭上,还有杨家将古庙的遗迹呢。

热爱祖国疆土之心,崇敬英雄豪杰的情感,年复一年战争风雨的锤练,陶冶着这一代又一代燕山儿女,这大概就是那种慷慨游昂义气豪爽的燕赵之气得以形成的主要因素吧。

今天,在这塞外野店里,我又感受到了这种气氛。

老店主自不必说,年青人同样如此。尤其是那个姑娘,简直就使人感到她象个侠女。她的性格是那么开朗,热情豪爽,妩媚之中,有着一种刚强之气,豪侠之风。我不知道她是否娴熟武术,但地听说她爱好文学。老店主告诉我:一天劳累之后,她总是要在夜间读书和写诗,常常写到深夜。

啊,原来还是业余女诗人呢。

我们请求她把她写的诗,拿来念给我们听听。她丝豪没有□□之态,拿起一个粉红色的笔记本,就朗诵了起来。

深思

请不要打扰——

让我静静地深思,

静静地深思。

我要揭开变态的心幕,

找寻那真实的情感,

找寻那失去的美的记忆。

请不要打扰——

让我静静地深思,

静静地深思。

我要冲破血腥的云雾,

探求那做人的道理,

探求那生命的真正价值。

请不要打扰——

让我静静地深思,

深思……

这首诗,是写于那长夜弥天的十年动乱的日子里,那时候,关慧杰还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孩子,就能发出这样深沉而激奋的心声,写出这样震撼人民的诗篇。我们听着她那充满了激情的朗诵,也情不自禁泛起一阵阵激动之情。这时候,屋子里,非常寂静。

接着,她又朗诵起最近写的一首题为《咏古北口》的诗词:

神龙游万峰,

直欲腾空。

共与千秋烈士战边风。

几多事,

满腔志,

望长城,

且看忠魂居处展雏鹰。

风光美,

何只是江南?

大河奔涛歌翩翩,

全是好江山!

朗诵既罢,屋里还是一片沉静。

突然,一阵热烈的掌声,犹如狂涛巨浪地响了起来。

从这音响铿锵热情奔放的朗诵里,我不仅止是看到了一颗创痕累累的心,一个倔强的灵魂。

银令般的声音,在野店中回荡着,回荡着,飞向了山野,飞向了长城,飞向了远方……

屋子里是那么静,大家全都屏住了气息,望着这感情激动完全沉浸在诗的意境中的姑娘。

这首诗,写的是“四人帮”横行时,那时候,她才十五、六岁,一个□蔻年华的少女,心灵上就遭受了那么严重的创伤,血腥的云雾,弥漫在她青春的旅途之上,遮住了她人生的道路,但她没有犹豫,没有彷徨,她要勇敢地冲破这迷雾,去探求那人生的真谛。

这是一个多么勇敢的声音啊!

我的心,不自禁的激动起来了。

想不到,荒僻的深山野店中,还有着这样的青年,这样的姑娘,这样的诗才。一个对未来充满了信念,对理想充满了渴望和追求的意志,也看到了一个才华动人的青年诗才。

多么炽热感情,多么豪放的语言,多么坚强的信念!

我们全都受到了深深的鼓舞,也受到了深深的感动。我看到和我们一起来的老周,眼睛有些潮湿了。他猛喝了一杯酒,压下了那将要落下的泪水。#p#分页标题#e#

是姑娘的创伤,触发他的心中的伤痕。老周是一个命运坎坷倍遭不幸的人。他的母亲——一个五十年代的小学教员,看到了流沙河的《草本篇》后,也写了一首名为《续草本篇》的诗,竟被打成了右派。那时正在北京步兵学校年青有为的他,也因此而被开除了军籍,下放到北大荒,父亲也被打成了反革命,死于狱中,史无前例的风暴中,他又一度被捕入狱,两个弟弟也遭到迫害,一家人被弄得家破人亡,四分五散。党的三中全会之后,母亲得到了改正,父亲也平了反,他才安排了适当的工作。

他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人,从来不愿表白自己。

过去的,就统统地让它过去。这也正是他一贯的主张,只是他没有说出来,更没有写成诗。而今天,这姑娘的诗,竟然如此强烈地震撼着他的心,引起了感情的共鸣。以致他披肝沥胆向我倾吐了他的这一段悲惨的往事。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触景生情,座中不知是谁,吟起了这两句唐诗。

“不,不对,”姑娘大声地说。“不是‘天涯沦落人’,而应该是‘天涯风流客’。”

好,好一个“风流”二字。

大家一齐鼓起掌来,称赞这“风流”二字用的好。正是:

莫道人生多艰险,

历尽坎坷是风流。

多么达观,多么倜傥!

想不到,这么一个年纪轻轻的姑娘,竟能有如此宽阔的胸怀,坚强的灵魂,豪爽的性格,潇洒的风度。

我对她更加惊讶和钦佩了。

我想,这也许就是古长城雄伟气势的感染,燕赵山川大地的熏陶所致吧。

这时候,又进来了一个三十多岁的年青人,老店主向我们介绍说,这是他的大儿子。他身材不高,却很墩实。话语不多,很象一个憨厚的农民。没想到,他却是小镇上出色的画家呢。他从小爱好绘画,曾经考了八次美术学院,却都未被录取。但他并不灰心,凭着一股牛劲,他刻苦钻研,自学成才。他现在当地文化馆搞美术工作,小店墙上的那幅水彩山水,就是他最近的创作。这画好极了。

这又是一个“风流客”。

我们非常高兴在这里遇上了一个文艺之家,豪放门第,我们一齐为他的坚忍不拔的精神和他取得的成绩,而举杯祝饮。他腼腆地笑了笑,接过酒来,一饮而尽。

接着,姑娘的妈妈也来了。

这又是一个坚强的人,在最困难的时期,她爬到长城脚下拾草打柴,卖几个钱供儿女上学。尽管有这样那样的烦恼,却从未对生活失去过信心。她很满意孩子们的成就,尤其心痛女儿。

她不抱怨生活的艰难,却向我们抱怨她女儿的夜读和写作。

“整夜的读呀写呀的,鸡叫头遍了,窗上发亮了,她还是爬在小桌上低着头写呀,写呀,咳,真叫人没办法。……”

“妈!……”姑娘娇嗔了,她不让妈妈讲她的好处。

我把她的笔记本拿了过来,看到那厚厚的本子上,写满了诗。

我们大家都为在这样一个地方,这样一种时刻,发现这样一位有才华的青年而高兴。我相信,只要她继续坚持下去,她一定会写出更多更好的诗来。

也许她就未来的诗人。

可是,她在这小店却默默无闻,她的诗,沉睡在笔记本里,无人知晓。当然,她不是为了写给别人看的,更不是为了发表,而完全是为了抒发她自己的感情。

这才是真正的诗,真正的发自内心的声音,象璞玉一样,没有半点雕琢的痕迹,更没有丝毫矫揉做作之感。

燕迅是《燕山》文学季刊的主编,我建议他把姑娘的诗,选几首,在《燕山》上发表一下。让长城脚下的这朵野花,给我们的诗坛,带来一点豪放古朴的野趣。

燕迅也早有此意。

姑娘慷慨地答应了,立刻抄了二首给燕迅。

吃饱了饭,我们要结算饭钱,老店主却怎么也不肯收,争执了好久,他才收下了很少的一点,我们非常过意不去,但却毫无办法。

“我们能说到一起,这比什么都好。”

老店主豪爽地说:“钱算什么呢,世上最重要的东西,不是钱所能买到的。好啦,同志们,希望你们下次再来。回见。”

我们恋峦不舍地辞别了这一家人,回头再看看那悬挂在门上的“客乐饺子馆”几个字,再望望那古北口两边山上的雄伟高耸连绵不断的长城,心里涌起很多的感触。我不禁又想起了我在童年时代所住过的乡村野店,也想起了我们现在个别服务态度不好饭店。在大城市里的那一些设备豪华的大饭店,觉得不论是过去的,现在的,都似乎从未得到今天我们在这塞外野店所得到的东西。

我仔细思索,我们得到了什么呢?

得到的不是冷淡,不是白眼,不是虚伪的殷勤,不是市侩的奉迎。而是家庭般的温暖,人与人的真挚友谊,推心置腹的感情交流,勇猛前进的共勉。对未来,对生活的坚强信念。

哦,还有:我们得到的还有与这古长城相辉映的雄浑豪放之气,荒村野店的古朴情趣。以及我们古老的中华民族所固有的淳朴厚道、坚贞乐观的美德。那广阔无垠的文艺天体中,又发现了一颗新星。

——这就是那位年青的姑娘,我们的未来的诗人。

然而,这样有才华有见识的诗人,在我们辽阔的国土上,在各行各业的青年中,又何止千万呢?

一九八三年九月六日于北京